原打算出一本書,書名叫《國企改革再評論》。把十年間公開發表的國企改革評論文章集合呈現,再以現在的觀點與視角,對舊文所涉題材逐一進行二次評論。也許是因為批評味太濃,沒有出版社愿意接單。在此連載,給聽得見、聽得進批評意見的人,留下值得深思的話題。
第三個問題:私有制和公有制,究竟哪個好?
“沒有足夠的哲學功底,就不要妄言經濟學邏輯。妄言經濟學邏輯,不僅僅會犯教條主義錯誤,還有可能導致人民的苦難和國家的災難......哲學講究辯證,經濟學判斷從來都是相對的,或者說經濟學沒有絕對是非標準。再深入一步,經濟學研究的著眼點是度的問題,也就是所謂邊際效用問題。任何事情都存在局限性,正所謂過猶不及。”(有興趣的讀者朋友自行網上搜索盧麒元的《市場化與私有化》一文)
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實現法治的長久共贏
(《中華工商時報》2014年11月4日)
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但一些解讀呈現完全對立的趨勢,或令文件起草者始料不及。
兩種傾向是:一曰要在壯大國資實力的同時帶動非國資發展,一曰要借非國資實力改造乃至消滅國資。這兩個觀點皆不明就里,甚至有些不自量力。于是,在雙方的各自表述中,底氣不足和理論漏洞便逐漸顯現。在雙方的底氣不足和理論漏洞中,我們反而找到了雙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那就是——通過“混改”,使雙方都能借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法治的、長久的共贏。
國有資本的最大問題不是某些理論所說的“產權不清”,而是真實的所有者缺位。國有資本屬于全民所有,產權再清晰不過。問題在于,全民是群體和整體,不能都來企業做決策,于是通過全民的代理人即各級政府,委托予國資監管機構實行監管,國資監管機構再委托企業董事會進行具體管理與運營。在這個層層委托——代理鏈條上,真實的所有者便“缺位”了。而每一層代理人并不是代理自己個人的利益,僅僅是一種職務行為。于是,各種天然的人性弱點便體現出來。國企出現的所有負面問題都出在這里。
于是,我們看到幾十年來的國企改革,就是各種外部的、行政的、經濟的、黨紀國法的監管手段被循環往復地試驗和使用。僅就監管而言,不可謂不嚴密和不嚴厲。企業黨委、企業紀檢、企業職代會、職工董事、外部董事、外派監事、外派紀檢……疊床架屋,層層設防。其結果,整體效率總是不那么盡如人意,依然時不時爆出一個資不抵債,時不時冒出一個“蔣潔敏”。
企業自身管控能力建設不到位,何來帶動非國有資本的共同發展之能力?
發展混合所有制,是目前有可能改變國資監管困局的一劑苦藥。
道理很簡單。“混改”以后,新加入了能代表個人利益的非國有資本股東。他們投入的股本是個人的真金白銀,公司經營的好壞對個人而言刀刀見肉,他們不可能繼續容忍低效率、一言堂、亂作為,不可能對腐敗、貪污乃至高薪酬、高福利等侵害股東利益的行為視而不見。他們必將在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等所有能主張權利的場合,對上述行為實行近身監管、實時監管、嚴密監管和全程監管。非國有資本股東的進入,猶如人們常說的“鯰魚效應”。在一段時間的箭拔弩張、反復磨合之后,使企業逐漸歸于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新常態,即因制衡而平衡,因協調而穩定。非國有資本股東的資本安全、增值了,國有資本也就順帶安全、增值了。
對于國資監管機構來說,應該樂于見到這樣的局面;對于國企代理人來說,這良藥苦口,不服也得服。
非國有資本在對待“混改”問題上,也有一個逐漸認識自己的過程。
非國有資本自身的底氣不足和理論漏洞顯而易見,他們自己也毫不諱言。“民營企業的家族化管理模式亟待改造”,“民營企業在技術、管理、資金和市場諸多方面與國企還存在差距”,“民營企業的自有資金不足以支撐其進入大型國企”,“民營企業家的個人素質、眼光也有待提升”……若如此,怎么就該當你去拯救國企了呢?
我們的絕大多數非國有資本都是從個體、兄弟、朋友、家族等初始形態一點一點做起來的。企業規模不大時,所謂個人的市場感覺、大佬的決策方式、靈活的市場策略,或許都是走向成功的必備。但是當企業邁進中等規模時,上述特點反而成為部分企業的滑鐵盧。企業要再往大型規模發展,依然保持上述特點的企業就鳳毛麟角了。可以這樣說,要成為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大企業,就必須接受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造,就必須擯棄創始階段的草莽英雄情結和習慣。這是市場經濟規律中的鐵律!
由此說來,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在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這一點上,找到了彼此需要的最大共識。發展混合所有制的優勢、意義、目的皆在于此。非國有資本(尤其是中等規模企業)與具備一定資源優勢的國有資本對接“混改”,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改造和提升,既是發展壯大的機會,也是一條現實捷徑。
最后補充一句:一些專家所說的“國企的資源優勢加民企的靈活機制”,那是書齋里的理論推演。“混改”以后,非國有資本的所謂“靈活機制”,必須受現代企業制度的抑制和約束。各方的“靈活”、“激情”、“果斷”,都必須納入公司治理的軌道,才能確保企業的穩健發展。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梁軍:混合所有制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國企改革再評論之二十三
2020-10-04李善風 蔡攸敏 王今朝:新時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標與推進速度 ——基于契約視角和中外實踐的思考
2019-07-20許君林:國有企業改革淺見——警惕混合所有制改革變成私有化盛宴
2018-11-1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