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記者桂運安)非編碼RNA(核糖核酸),被稱為生命體中“暗物質”。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革教授實驗室發現一類新型環狀非編碼RNA,并揭示了此類非編碼RNA的功能和功能機理。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雜志《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
非編碼RNA是一大類不編碼蛋白質,但在細胞中起著調控作用的RNA分子。正如宇宙間存在著許多既看不到也感覺不到的“暗物質”“暗能量”一樣,在生命體這個“小宇宙”中,也存在這樣的神秘“暗物質”—非編碼RNA。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系列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與非編碼RNA調控失衡相關。
環形RNA分子最近數年才引起研究人員注意,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線形RNA分子。單革教授實驗室發現的新型環狀非編碼RNA,被命名為外顯子-內含子環形RNA。在論文中,他們還對這類新型環狀非編碼RNA為何會成為環形而不是線形分子進行了研究,發現成環序列兩端經常會有互補的重復序列存在。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單革是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0年中科院“百人計劃”候選人。2008年在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師從RNA酶的共同發現人、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西德尼-奧爾特曼博士。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