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黨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戰略決策,在選任志愿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時,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年僅40歲的第13兵團司令員鄧華。
此書并不濃墨重彩于偉人日常用語之“幽默”,也不著力于渲染偉人生活軼事之“趣談”,而是試圖在更廣闊的領域從幽默趣談而高于幽默趣談的角度,反映這位偉人光輝的一生。
毛主席指出:“什么叫做領導?領導和預見有什么關系?預見就是預先看到前途趨向。如果沒有預見,叫不叫領導?我說不叫領導。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齊白石收到了毛澤東寫給他的親筆信。讀了毛澤東充滿真誠親切、謙遜有禮、尊老崇文之情的信,白石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毛主席的策略是“拖著”,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反正原子彈在搞著,只要他什么也不批,將報告擱置,原子彈就能繼續搞。
俄羅斯告別了蘇聯,以為結束了冷戰,俄羅斯就能融入西方大家庭。甚至像當年彼得大帝一樣,擺出一副拋棄自己以往的一切、虛心向西方先進文明好好學習的謙恭姿態。
首先,必須承認國軍將士的英勇犧牲和創造的輝煌戰績。但承認國軍的英勇抗戰絕對不代表就必須得否認共軍的積極抗戰。
近讀《毛澤東年譜(1949-1976)》,讀到一個有趣之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毛澤東的親戚、同學、故交紛紛給他寫信,要求進京安排工作。毛澤東是怎么回復的?
1949年9月23日,毛澤東和朱德在北京舉行宴會,專門宴請了程潛、張治中、傅作義、鄧寶珊、黃紹閎、李明灝等26名國民黨起義將領。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明灝。
其中的時間、人物、事件的敘述和史實基本準確,真實可信,但在一些數據和事實上也與現在黨史研究的成果略有不同,因此值得黨史界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討。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