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吳鐵壁:人民的領袖人民愛,人民的領袖愛人民!
點擊:  作者:吳鐵壁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5-29 08:49:10

 

1.webp (12).jpg
【作者按】今年3月,專程去韶山拜謁了韶山東方紅廣場的毛主席銅像。親身感受了人民群眾對毛主席熾熱的感情和真情的“崇拜”。

毛主席去世后“非毛”、“去毛”化,妖魔化毛澤東的氣焰一度鋪天蓋地甚囂塵上,其中一個罪名就是“個人崇拜”。

按說,毛澤東離開我們已經45年,又經過如此強烈的“洗腦”,對毛澤東的感情越來越淡才對,為什么反而出現了逐步升溫的趨勢呢?老年人經歷過毛澤東時代還好理解,為什么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捧起了《毛選》呢?“個人崇拜”,這是赫魯曉夫妖魔化斯大林最有力的利器。中國的歷史虛無主義者也想故技重施,妄圖妖魔化毛澤東,沒想到事與愿違,反而激發人民群眾對毛主席的懷念和“崇拜”。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什么是“崇拜”?怎樣理解“崇拜”?怎樣認識“個人崇拜”?毛主席為什么會受到“崇拜”?對毛澤東的“崇拜”是他自己搞的嗎?……離開韶山后,這些問題在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整理出一個《韶山歸來話崇拜》系列(共五篇)與朋友們分享,此為之二。

人民的領袖人民愛,人民的領袖愛人民!
——韶山歸來話崇拜之二

現在社會上的輿論流行著普京的一句話,“毛澤東搞的是人民崇拜”。很多人也引用這句話。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無論普京,還是引用這句話的人,都沒有真正懂得毛澤東,也沒有真正了解中國人民。

對毛主席的崇拜是“搞”出來的嗎?毛澤東也從來沒有要求人民崇拜他。他所以受到人民的愛戴,是因為他既是領袖、又是人民群眾中普通的一員。我可以負責地說,對毛主席的熱愛和崇拜完全是一種出自內心的自發行動。

1.webp (13).jpg

作為那個時代過來人,我曾多次參加過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北京的“五一”、“十一”慶?;顒樱陀涡械年犖橐黄鸶吆糁?ldquo;毛主席萬歲”,經歷和見證了“忠字舞”的口號通過天安門廣場、“像章熱”……實事求是地說,對他老人家的崇拜和迷信那時客觀存在。這種現象在“文革”中被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對毛主席最熱愛最崇拜的是廣大人民群眾。

1.webp (14).jpg

新疆庫爾班大叔要騎著毛驢到北京感謝毛主席的故事可說家喻戶曉。
 
今天再說一個毛主席和北京普通女工的故事。這位女工叫張秀清。

1950年5月中旬的一天,一位警衛員抱著一些禮品和信進來,高興地說:主席,你看這是什么?毛澤東打量著桌子上的禮品和信,小聲地數著:兩只火腿、兩只板鴨,一大包海米……他嚴肅地對警衛員說:信,我收下,這些禮品交給楊尚昆主任處理。

這時,又一個警衛員提著一個袋子走進來,對毛澤東說:主席,這是楊主任剛才讓我轉交給你的。毛澤東一看就生了氣。說:今天,你們這個楊主任怎么啦!是不是有意讓我違犯黨的紀律??!警衛員解釋說:楊主任不是這個意思。他說這個口袋非您親自處理不行,請你先看信后再作處理。毛澤東說:不看!一并退給楊主任。此時,正巧楊尚昆主任進來,他說:主席,這封信你不能不看,否則,我們怎么向這位吃了一輩子苦的婦女交待?。?/section>

毛澤東沉思片刻,問楊尚昆是怎么一回事?楊尚昆從袋子里取出一條毛圍巾、一雙毛手套,還有一封信。他把信放在毛澤東面前:主席,你看了她寫給你的信,就明白了。

毛澤東立即打開信,這位叫張秀清的女工說:10月1日在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我的心里高興極了,那一天我代表著街道居民參加了慶祝游行,幸福地第一次看到了毛主席,幸福得流下了熱淚。天氣漸漸冷了,我想著毛主席冷,就動手剪下自己養的兔子毛和以前收著的一些紡成線,織成一條圍巾和一雙手套。把這一自己的勞動成果作為禮物獻給毛主席……

毛澤東看罷張秀清的來信,站了起來,又捧著毛圍巾和手套有些激動了,看著看著,兩眼漸漸地濕潤了。他說,這是人民一針一線織成的圍巾和手套,這是人民熱愛共產黨的一顆心??!他轉過臉問警衛員這包東西是從哪兒轉過來的,警衛員回答:“楊主任說,這是文物局副局長王冶秋同志轉來的。”毛澤東用低沉的聲音說:信收下,圍巾和手套也收下。請你把火腿、板鴨、海米交給楊主任,對他說:這些東西作為禮品回贈張秀清這位女工,由王冶秋或鄭振鐸去辦這件事。

警衛員把這些東西包好,剛準備往外走,毛澤東又讓他稍等一下,說:還要給這位女工回封感謝信呀!他隨手拿起筆寫了起來:“張秀清女士:去年冬承惠珍品,極為感謝。茲有薄物數件奉上,尚祈哂納為幸。”

1950年5月21日,當時文化部部長鄭振鐸在北海團城上接見了張秀清,握著她的手說:你送給毛主席的禮物,毛主席收到了。主席很高興,并讓我問候你身體好!鄭振鐸指著桌子上放的東西說:這些都東西是毛主席送給你的,還有這封親筆信。張秀清捧著信,看看桌子上放的兩只火腿、兩只板鴨和一大包海米,激動得流下了熱淚。后來她回憶當時情景說:“心里感到無比的溫暖和幸福??粗先思业挠H筆信,心里熱乎乎的,一字一句是那么親切,那么謙虛,那么的熱愛人民,那么的和人民心連心。當時我什么也說不出來,心里卻有說不完的話。只說了一句:“請您轉達我祝毛主席身體健康。”

鄭振鐸說:“主席的信由我們收藏吧!”張秀清不愿意地說:“不給,我舍不得!毛主席送的東西你們拿去吧。”

在那個時代,很多人都像張秀清一樣,把見到毛主席當做最大幸福來追求。

1.webp (15).jpg


1964年全軍掀起了大比武的熱潮。6月15日,毛主席在西郊北京射擊場觀看北京軍區、濟南軍區的匯報表演。我們連擔負了報靶的勤務。當大家知道毛主席要來觀看表演的消息后,強烈要求上級能給一個見一見毛主席的機會。雖然未能如愿以償,但很多老兵在年底復員前都表示,當兵幾年最大的幸福是為毛主席報靶,最大的的遺憾是沒能見到近在咫尺的毛主席。
 
1966年,文革開始后,我們師劃歸北京衛戍區。我有幸多次參加了毛主席接見紅衛兵的警衛任務,也有幸多次見到毛主席。8月31日,毛主席乘坐的敞篷車從離我身邊不足十厘米處駛過。這是我在最近距離地見到毛主席。我一邊和戰友手挽著手組成人墻護衛毛主席和其他領導人乘坐的敞篷吉普車通過,一邊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動的眼淚。身后紅衛兵也個個流著眼淚聲嘶力竭的呼喊著“毛主席萬歲”。那種激情四射的狂熱場面至今難忘。

1.webp (16).jpg
 
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一家電影院里的一個角落里,靜靜地坐著一位“老外”。他是一位剛到中國任職的外交官,想以這種接地氣的方式了解一下中國的風俗民情。

電影開演后,伴隨著激昂澎湃的東方紅序曲,銀幕上出現了毛主席的偉岸形象。頓時,電影院里沸騰起來。觀眾都站起來,對銀幕上的毛主席報以長久而熱烈的掌聲。這個西方外交官左右觀察。他驚訝地發現,許多人眼睛里竟然閃爍著的淚光,甚至有些人開始抽泣。這個外交官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回去后在日記里寫道:“中國人對他們領袖的熾熱情感是真實的。沒有什么秘密警察有能力讓這么多人在黑暗中還會這樣偽裝。只有心中無盡的熱愛和崇敬,才會具有這樣強大的力量。”

在日記中,他提出了一個在中國習以為常卻讓他這個西方很難理解的謎題:“究竟是什么力量讓中國人這樣無條件地崇拜毛主席呢?”

什么力量?從張秀凊這位普通女工給毛主席的信就是很好的答案。

張秀清在信中介紹了自已悲慘的家史:“我出身河北薊縣一個貧農家庭,家中無地,租種地主的地,一年到頭除去交租的所剩無幾,父親得了肺病,還得下地、做小販,不夠吃,我每天都得去挖野菜,一過年節,父親只有外出躲債。一家11口人,病、饑無錢治,死了9口,只剩下和我母親。以后,我娘兒倆來到北京,給人養兔子、紡線,過著受剝削的生活。日本鬼子的侵略,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糧價一天三漲,生活沒有保證,日子實在難熬??!”

這不是張秀清一家的遭遇,是千千萬萬個窮苦人舊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共產黨毛主席為什么鬧革命?不就是要打碎剝削制度讓受苦受難的窮苦人翻身過上好日子么!

解放了,翻身了,人民成了社會的主人。這就是人民無條件崇拜毛澤東的根本原因或力量所在。

1972年2月26,毛主席與美國總統舉行了會談,會談結束時,尼克松向毛主席提了一個看似很隨意的問題:“主席先生,你有什么特長嗎?”

毛主席笑著說:“為人民服務!這就是我的特長”。

尼克松聽后起身,深深地彎下了腰,發自內心地向毛主席鞠了一躬。

1.webp (17).jpg


“為人民服務”。短短五個字,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到并持之以恒,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沒有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責任感是很難做到的。
 
據護士孟錦云回憶,有一次她為毛主席讀報,讀到了一條河南受災的消息,讀著讀著發現毛主席哭了起來。孟錦云嚇壞了,趕緊停下來為毛主席擦干了眼淚。

1950年初夏,淮河流域連降暴雨,洪水泛濫,淮河以北的20個縣和淮南沿岸7個縣均被洪水淹沒,80余萬間民房被沖倒或淹塌,受災人口計990余萬。由于水勢過猛,有些災民來不及逃生,或被淹死,或棲身樹上,有的從樹上墜水喪生,有的在樹上被毒蛇咬死。災情之慘重,百年一遇。毛澤東看到安徽省委發來的災情報告時,流下了眼淚,并用筆在“不少是全村沉沒”“災民被毒蛇咬死”等處畫上了重重的線。
 
1957年12月中旬的一天,警衛中隊衛士馬維探家回到中南海,向毛澤東遞交了一份對他家鄉的調查報告,并帶回一個摻和著粗糙糠皮的又黑又硬的窩頭:“主席,我們家鄉的農民生活還很苦,鄉親們就是吃這種窩窩頭。我講的是實話,我爹我娘也是吃這個。”毛澤東的手微微發抖地接過窩頭,費勁地掰下一塊放進嘴里嚼了幾口,眼圈就紅了。“吃,大家都吃。”他一邊流淚一邊將窩頭分給身邊的衛士,哽咽著說:“吃啊,這就是我們農民的口糧,這就是種田人吃的口糧啊……”當天的午飯和晚飯他沒有吃,晚上失眠了。

1976年8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三天后,中辦給毛主席送去了詳細的災情報告。這時候的毛主席病情已惡化,連講話都很困難,但他不讓秘書代讀,堅持看完報告。看著報告,毛主席拿文件的手都在顫抖。醫療組成員、老年醫學專家王新德作了這樣回憶:“送來的地震情況匯報,主席不顧個人病重都要親自過目。這場地震死亡達24萬多人,其他的損失難以估量。當秘書報告地震造成極其慘重的損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親見主席嚎啕大哭。”
 
丈夫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歷經戰火風雨的毛澤東是個性格堅強的人,即使愛子毛岸英犧牲,也只是眼圈紅了紅,說了句:“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從未在外人面前落過一滴淚??墒牵诎傩帐芸嘣怆y時卻一次又一次掉了淚??梢娎习傩赵谒先思倚闹姓加卸嗝粗匾牡牡匚?。

毛澤東畢竟不是一個普通的群眾,對于人民群眾的苦難不能停留在同情的層面上。為人民排憂解難才是領袖的職責所在。

1960年5月,毛澤東在與英國蒙哥馬利元帥談話時曾對領袖概念做過如下闡述:“我的意見是這樣的,一個領袖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代言人。”“他應該代表人民的意愿。”“他必須是為了人民的利益。”這些話他不單單是說說而已,而是確確實實做到了身體力行。

看到淮河帶給人民的災難,毛澤東對秘書田家英說:“不解救人民,還叫什么共產黨!”當即把這份報告批給政務院總理周恩來:“除目前防救外,須考慮根治辦法,現在開始準備,秋起即組織大規模導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導淮,免去明年水患。”

1.webp (18).jpg

 
隨即,他又發出了“一定要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終于使千百年危害一方的淮河水患得到治理。

1957年底,不斷有人匯報農村某些地區出現的“兩極分化”和貧富差距加大的情況。每次聽過匯報,毛澤東的臉色都很不好,常常陷入深思。

吃了衛士馬維帶來糠窩那天,毛澤東沒有吃午飯和晚飯,晚上也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衛士長李銀橋勸毛澤東休息,可毛澤東卻動情地說:“為什么會這樣子呢?為什么?人民當家做主了,不再是為地主種田,是為自己搞生產,生產力應該得到解放么……”久久不能入睡的毛澤東起身冒著冷風到院中散步,還不斷地自言自語:“我們是社會主義么,不該是這個樣子。要想個辦法,必須想個辦法怎么才能加速實現社會主義?”

他帶著深深的思考和困惑的表情說:“我們是社會主義么,我們農民不該吃窩窩頭么!不應該么……要想個辦法,必須想個辦法。”

一連多日,毛澤東都在反復思考著這個問題。“我們國家現在的社會制度,是遠遠優越于舊中國的……”隨后,毛澤東在1958年1月28日召集的一次最高國務會議上號召鋼鐵生產“十五年趕上英國!”緊接著,毛澤東在3月召開的成都會議上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這個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唐山大地震時毛澤東已經病得很重,連講話、喘氣都很困難,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坐起來,在聽取了華國鋒總理的匯報后口頭指示:一定要快速救援唐山,一定要安排好人民的生活,一定要盡快搶救受傷者,要將災區群眾安頓好。

毛主席還對華國鋒總理說:“你盡快去唐山,代表我慰問災區人民,要盡快救援傷者,安置好災區人民的生產生活。”

1.webp (19).jpg


幾天后,中辦起草了《關于唐山豐南一帶抗震救災的通報》,再次送給毛主席審閱。毛主席在病床上坐起來,拿起放大鏡,一個字、一句話地看完這份報告,然后拿起鉛筆,在報告上畫了個圈。這是他生前圈閱的最后一份文件。

他把一切都貢獻給了人民,用生命在詮釋著什么才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被稱為人民的領袖,“人民的救星”,可是他自己,卻始終把自己當做人民群眾的一員,從不特殊。

1959年至1961年,我國連續3年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據《災情報告》統計1959年受災面積達6.8650億畝,1960年災害面積為9.8190億畝,1961年受災面積9.2695億畝,而且多數發生在主產糧區,造成了糧食及農副產品的嚴重減產。

這對于只有16億畝耕地而且基本是靠天吃飯農業國,危害是致命的。據統計:
1957年糧食總產量是195051萬噸,人均301.7公斤。
1958年糧食總產量為19765萬噸,人均299.5公斤。
1959年糧食總產量為16968萬噸,人均252.5公斤。
1960年糧食總產量為14385萬噸,人均217.3公斤。
1961年糧食總產量為13650萬噸,人均207.3公斤。

從以上統計可以看出,自然災害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1959年至1961年,自然災害造成的物資短缺匱乏,加上工作失誤和蘇聯用債務施壓,新生的共和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由于糧食等物資短缺,出現了餓死人的現象,更多的人因營養不良患上了浮腫等各種病。

為了共同度過難關,中央人民政府不得不將每個國民的口糧定量減到最低限。“低標準,瓜菜代”,中共中央緊急號召全體共產黨員帶頭,國家干部帶頭降低定量標準。

中南海里,機關干部們開始新定量,先由個人報數,再由群眾公議評定。毛主席和其他黨的領袖首先帶頭自報了定量。身高體闊的毛澤東,自報的糧食定量是每月26斤。

這一情況傳到各單位黨支部和黨小組后,大家都認為自報的定量偏低了,起碼應該和絕大多數男性干部們一樣,定在28斤。但是毛主席堅持說夠了,已經算過,不要變動了。開始按照他自報的數量領取糧票。在這一時期,毛澤東曾有過一星期不吃米飯、7個月不吃肉、不喝茶的記錄。幾位領袖都跟著毛澤東不吃肉了。周恩來過意不去,關切地勸毛澤東吃一點肉。但是毛澤東的一句“你吃了嗎”的反問,就把周恩來的口給堵上了。

1.webp (20).jpg


1953年4月,毛主席邀請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到家中作客。一張照片定格了兩位為中華民族崛起而雙雙失去兒子的花甲老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毛主席說:“你犧牲了一個兒子,我也犧牲了一個,他們犧牲得光榮,我們都是烈屬。”

一個是黨和國家主席,一個是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兩人有了一個共同的身份——“烈屬”。

朝鮮戰爭爆發后,我國決定組建志愿軍援助朝鮮反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全國上下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熱潮。父送子、妻送郎的動人事跡層出不窮。毛澤東是第一個把兒子送上戰場的父親。

在得知要組建志愿軍抗美援朝的消息后,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找到剛被任命為志愿軍司令員的彭德懷,請求參加志愿軍,被彭德懷斷然拒絕。

毛澤東知道后親自向彭老總說情:“岸英希望加入志愿軍赴朝參戰,我很支持。老百姓的兒子都能參軍殺敵,我毛澤東的兒子憑什么搞特殊?”

報名參加志愿軍的第一個戰士就是黨和國家主席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

毛岸英犧牲的噩耗是周恩來總理委托毛主席的秘書葉子龍和江青稟報毛主席的。

葉子龍、江青帶著周總理的親筆信和彭總報告岸英犧牲的電報在李銀橋陪同下進入毛澤東住處。此時,毛澤東剛起床不久,坐在客廳沙發上看報紙。葉子龍把電報和信放到毛澤東面前的茶幾上,放在上面的是周恩來親筆信。毛澤東放下報紙,先拿起那封信……

那一刻時間仿佛停止了,客廳里安靜極了。周恩來在信中說:“毛岸英同志的犧牲是光榮的,當時我因你們都在感冒中,未將此電送閱……

看完信,毛主席又拿彭總的電報。

葉子龍注意到毛澤東雙手在輕微顫抖。只見他看完信后,又拿起電報。這一次,毛澤東把頭埋了很深,把電報看了又看,過來很久才抬起來……毛澤東癱坐在沙發上,臉上蒼白,眼圈紅了但沒有掉淚,他目光開始慢慢移動到茶幾上的煙盒。毛澤東拿起煙盒,準備抽煙,平時都是一氣呵成的動作,卻怎么也抽不出煙。這時,站在一旁的李銀橋上前,抽出煙給毛澤東點上……毛澤東埋頭大口大口地吸煙,又是長時間的沉默。葉子龍和李銀橋看到眼前一幕,眼淚忍不住流了出來。

接連抽完兩支煙后,毛澤東對著葉子龍等人擺了擺手:“哎,打仗嘛,總會有傷亡的。岸英就是戰場上一個普通的戰士,他與千千萬萬的烈士一樣,都是為了祖國光榮而犧牲,戰場上犧牲的將士哪個不是父母養的。不要以為他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了大事。

后來,周恩來總理就毛岸英的安葬問題征求毛澤東的意見:“岸英的遺體是否回國內安葬?”

毛澤東搖了搖頭說:“那么多志愿軍戰士犧牲后都就地安葬,為什么毛澤東的兒子就特殊???我還是那句話,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岸英應該與犧牲的優秀戰士一起葬在朝鮮的國土上。”

1.webp (21).jpg


毛主席的好友、民主人士章士釗曾向毛主席抱怨,“不應該派岸英去朝鮮”。對此,毛澤東很沉重地回答說:“你說的也許是對的,但我是國家主席,是主張出兵朝鮮的。我的兒子不去,怎么說服別人?人心都是肉長,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看著別人把孩子送出去為國犧牲,我又怎么能當好這個領袖呢?”

毛澤東是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但從不搞特殊,處處以普通百姓的標準要求自己。這樣的領袖能不被人崇拜,不被人愛戴嗎?

毛澤一心一意想著人民,一心一意為了人民,而老百姓又何嘗不不在惦記著自己的領袖呢?

天冷了,與毛主席非親非故的女工張秀清擔心毛主席受凍,一針一針織出圍巾毛套獻給毛主席。

毛主席缺圍巾手套嗎?可是剛剛翻身的一個普通女工似乎認為只有這樣做才能表達自已的崇敬和愛戴。這是只有對待親人才有的情懷??!

看到黃繼光母親鄧芳芝樂呵呵地與毛主席合影后,有人問她,見到毛主席,想起了黃繼光,你就不難過?鄧芳芝回答:“我怎么不難過?我的兒子犧牲了,我能不難過?我是怕毛主席難過。如果我哭著見毛主席,毛主席想起自己在戰場上犧牲的兒子,心里不就更難過了嗎?他老人家一天管著國家那么多大事,所以,我一定要堅強。免得毛主席分心悲傷??!”

既是人民的領袖,又是普通人民的一份子。這就是毛澤東。想用“搞個人崇拜”之類莫須有罪名把毛澤東與人民割裂開來的企圖,都是客觀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注定是不會得逞。

反對毛澤東,就是把自己擺在了人民的對立面。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去毛化”、“非毛化”,首先要問一問人民答應不答應!
 

【作者簡介】吳鐵壁,新聞工作者,原人民鐵道報社總編室首席編輯,先后榮獲北京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2004年退休,現為北京連合教育咨詢中心專家,大別山、可可托海等干部學院特聘教授。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