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國內有人提出一個口號叫“黨政分開,政企分開”,他們認為這樣有益于經濟發展。據某些經濟學家說,資本主義國家的發達,都是因為沒有政府干預的結果。能說出這樣天真的話,如果不是別有用心,至少也是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不了解。
首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殖民主義控制與掠奪,都是在國家主導下完成的。西方列強之所以能對第三世界國家殖民,就是他們有比較強大的國家參與,而當時的殖民地沒有強大的國家政權,是一盤散沙。英國、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強大,不是靠他們所說的西方先進的經濟管理理論,而是靠其國家主導的有計劃的軍事和經濟政策和行動。早期的美國為了保護北方的新興民族工業,對進口工業品實行高關稅政策,為此不惜與南方的農業州打一場內戰。美國當時采取高關稅政策,因為那是最能服務當時美國國家利益的政策。90年代以來,美國不再實行高關稅政策了,是因為美國已經不再需要高關稅的保護了,是因為今天美國的國家利益需要的是不斷打開別國的市場,但這不等于第三世界國家也不需要高關稅保護自己的民族工業了。對美國好的政策,并不一定對第三世界國家好,不一定對中國好。美國政府為了其國家的經濟利益,多次使用武力推翻主權國家的合法政府,包括民選的政府。光是在中美洲,就達十一次之多。【1】誰能說美國政府動用國家之力干預經濟生活少?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美國政府參與經濟生活的方式,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在經濟生活中能干預的最高形式。
其次,許多中國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是市場經濟,其實世界上不存在純粹的市場經濟。美國各大跨國公司的經濟,其背后多是存在美國政府的支持,它們是否能夠歸入自由市場經濟的范疇,就很難說清楚了。我有個朋友在美國的IBM公司上班,他告訴我,IBM的經營運作的模式,跟中國的國營企業就很相似。它的成功主要靠對市場的壟斷來實現。美國國家經濟的總量大約是十點五兆美元。美國的各級政府花費大約占其國民經濟總值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五十五。這由政府支配的百分之五十還要多的經濟總量,難道也是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嗎?
美國政府主導的教育系統
一個國家的教育與其經濟發展水平休戚相關。美國政府在其經濟發展中的職能,從美國政府主導的教育系統最能看出。美國的公立學校教育經費,大都來自房地產的稅收。對適齡兒童都是全部免費的,校車免費接送學生,課本都是免費提供。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還可以享受免費午餐,這些應不應該算作自由市場經濟的一部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種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的名副其實的全民義務教育,都是國家主導的。大學教育國家主導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的公立大學收費非常低,往往只有私立大學的十分之一。原因是州政府的撥款往往是公立大學的主要經費來源。【2】而且,美國的許多州,都有一所州立大學是真正意義上的開門辦學,只要學生申請,學校就得接受,不管他們在高中的學習成績如何,以及他們有無交付學費的能力。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州政府的貸款就可以支付學生的學費。作者曾在一所這樣的公立大學教過書,學生中就有父母是芝加哥的無家可歸者,真正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他們靠州政府的貸款在念大學。學校當局只能在州政府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限制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如有兩門功課成績在D以下,學校就有權辭退學生。
美國聯邦政府有許多教育貸款,支持低收入家庭學生。聯邦政府的貸款是福利性的,往往利息較低,而且學生在上學期間,不須償還,學生家長必須是低收入者才能得到這種貸款。此外,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法律,允許許多私人為教育事業捐款抵稅,這樣,許多本來可以成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財政收入的錢,都流入教育和其他的事業單位。據說,全球大學的首富,哈佛大學每星期收到的小額無名捐款,就達五百萬美元之多。【3】作者在美國讀書時就曾多次得到由私人捐款成立的各種基金會的無償資助。【4】這種看上去是私人行為的現象,實際上是政府主導的教育參與,因為如果政府不立法給捐款人各種免稅優惠,私人捐款很難會有這樣的規模,而政府就可以有更多的財政收入。
美國政府主導的研究與開發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與該國在新產品的研究開發領域的投入關系極大。美國政府在研究開發新產品方面的投入,也是起主導作用的。聯邦政府通過政府設立的科研獎學金,支持大學里的實驗室進行各種尖端科學研究和新產品的開發。美國大學的實驗室相當多的一部分是靠國家經費支持的。除此之外,因為政府的免稅優惠,美國各個州都有無數的私人基金,支持不同的科學實驗,最終大都用到新產品的研究開發上。【5】九十年代初,日本的一些金融機構在美國大量購買美國的標志性房地產,如哥倫比亞電影制片廠等,引起美國精英的疑心與不滿,在美國社會刮起一陣貶日風潮,美國學者出書,拍電影,攻擊日本政府違反傳統的資本主義的經營、競爭規則。【6】在這些美國學者眼里,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應該是裁判的角色,而日本政府在經濟生活中扮演卻是教練的角色,為企業出謀劃策,協調企業的投資和產品研究開發戰略等。事實上,是美國政府在美國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從來就不僅僅是什么裁判的角色,而是重要的參與者和教練。裁判只是其扮演的角色之一,而且是最不重要的角色。
即使美國政府在經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僅僅是裁判而已,那是美國政府的事,與別國無關。商場如戰場,你有你的戰略,我有我的打法。美國沒有理由要求日本政府按照自己的游戲規則操作。但美國又是世界超霸,它在日本駐軍,日本只好屈從美國的要求,做一些改動,來敷衍美國的要求。但是這樣以來,日本的經濟就受到許多負面影響。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到現在,日本經濟已經蕭條了二十幾年了。
美國政府主導的農業經濟
美國的農業經濟從業人口只占美國人口的百分之二,而其農業產值只占其國民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一。但美國的農業,像其他發達國家的農業一樣,是全靠國家的大量補貼來維持的。美國的農民一個人往往耕種上千英畝土地【7】,比中國一個村子的土地還要多。這樣大規模的耕種,全靠高投入來實現。美國農民一年一般只種一季,如中西部的農民只是玉米和大豆輪作。美國的玉米每英畝的產量在150到300普世耳之間。【8】而在美國的期貨市場上,每普世耳玉米的價格往往只有一點五美元。即使在年景最好的情況下,美國農民種一英畝的經濟毛收入,也只有450美元。而美國農民光買玉米良種,每英畝的花費就是300美元。還有其他投入,如化肥、農藥、柴油、機油、聯合收割機的分期付款和拖拉機的分期付款等。一部大型聯合收割機的價格是十到十五萬美元,十五年期分期付款利息利息就是30萬,每年連本帶利就是2萬美元。如果沒有政府的大量補貼,美國農民每種一英畝玉米,就得賠300美元。美國農民能夠生存,歸根到底,就是依賴于政府每年的大量補助。
除了大量政府的補貼外,美國政府還利用其霸權地位,為美國農民開辟第三世界國家市場。美國政府補貼的廉價玉米進入墨西哥,墨西哥的農民遭受沉重打擊;美國的谷物進入中國市場,使中國的糧食價格多年萎靡不振,讓農民收入大打折扣。中國現在出現所謂的三農危機,其實與美國糧食進入中國市場有很大的關系。【9】
美國政府主導的社會福利制度
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美國政府主導的福利主要有社會保障基金。這是由政府推行的一種強制性社會保障基金,有劫富濟貧的性質,但是這種劫富濟貧的性質是隱形的,所以,許多美國人往往沒有意識到。具體操作辦法是,政府要求雇主強制性地從工人的工資中扣除百分之六點五的社會保障基金稅,雇主再支付同樣比例的社會保障基金稅。這樣,每個工人每月就有相當于其百分之十三的工錢存到了其社會保障基金里。當工人到了六十五歲的退休年齡,國家就會發給他們社會保障基金。【10】社會保障基金的多少是根據工人退休前的工資多少決定的。如一個工人退休前的工資是4000美元,其中的第一個600元,他們可以拿到90%,600元以后的第一個1000元,他可以拿到60%,第二個1000就要遞減到更低的比例。因為工人所交的社會保障基金的比例是一樣的,而拿回來的社會保障基金卻是遞減的,所以低收入的人拿回來的錢要比他們投入的錢多,而高收入的人拿回來的錢要比他們交進去的錢少,這樣就使本來收入就低的人退休后的經濟情況比較好一點,而收入高的人,退休后的收入除了社會保障基金收入外,還有其他的各種收入,他們的經濟狀況仍要比低收入的人好很多。一般情況下,有十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工人,到退休年齡時就可以享受社會保障基金。那些從來沒有工作過的人,如果丈夫或妻子工作了,他們也可以享受社會保障基金。
除社會保障基金外,美國政府主導的社會福利計劃,還包括失業保險。失業的工人,可以享受兩年的失業救濟。那些沒有工作的人,特別是有孩子的人,都可以每月從政府領到社會救濟金。往往有些單親媽媽不需要工作,就靠社會救濟生活。美國有些人認為,這些人濫用社會救濟金。其實,這些人是美國社會的受害者,他們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社會救濟金勉強使他們免受饑寒,但他們的生活質量很差,被人看作社會渣滓,他們自己也失去做人的自信與尊嚴。作者剛到美國時的鄰居兩口,就是靠社會救濟金度日。他們有四個兒子,最大的十一歲,最小的一歲。夫妻倆都不識字,男的會開車,女的連車也不會開。我們住在那里的時候,女的正想學開車,因為不認字,得請別人把駕駛員守則念出聲,她用錄音機錄下來反復聽。他們夫婦每天坐在承租的房子前的涼臺上喝啤酒。三個大一點的孩子,就在街上跑著玩。他們家的老大和老二經常到我們家喊餓,希望我們給他們自家做的中國饅頭吃。他們家是美國社會里沒有希望的群體之一,跟他們做了一年的鄰居,我們對美國社會有了很深的認識。當我們要搬走時,那位女鄰居開玩笑,請我把她和她的孩子也帶走。美國社會的許多問題都是由這種看上去人道,實際上很不人道的社會經濟政策造成的。政府本來可以給這些人提供工作,以工代賑,但因為資本主義制度需要保持一定的失業率。不然的話,資本家就不容易找到廉價的工人。
美國政府還為低收入孩子和六十五以上的老人提供醫療照顧。【11】美國的醫療費用非常高,看一次醫生幾百元,住一天院上千元。各種各樣的化驗檢查費用,還有藥費加起來數額不菲,所以,在美國生活必須買醫療保險,不然生病是很容易讓一個人或家庭傾家蕩產的事情。受雇工作的人,雇主一般幫他(她)支付保險費中的一部分。也有產業比較小的雇主沒有能力為其工人支付醫療保險計劃。在美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口有四千多萬,相當美國人口的七分之一。這些人生病看不起醫生,就只好看急診。按照美國法律,美國醫院不能將急診病人趕出醫院。最終,這些醫療費用都得由美國政府承擔。因為美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享受美國政府的醫療照顧,所以有些美國醫生對這些人收費往往超過應收的標準,所以美國政府還得想法阻止醫生的欺詐行為。醫療費用占美國經濟總量的百分之十三到十四,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有政府主導的。
總而言之,美國的經濟絕不是中國有些學者所說的那樣,是所謂的市場經濟,美國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不是有些人迷信的那樣,不是袖手旁觀,也不是看不見的手。美國經濟有相當比重的計劃成分。
美國的政府在其國家的經濟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向來是主導性,決定性的。只是這種作用具有美國特色,有時候是隱性的而已。那么,為什么美國政府和美國控制的國際貨幣組織,以及美國的大學教授和學者,幾乎眾口一詞地推銷所謂私有化,政府停止干預經濟等理論呢?道理很簡單,這樣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美國的各大跨國公司,就等著第三世界國家的私有化為他們創造進入該領域的機會呢!如果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都乖乖退出經濟領域,不采取保護主義措施來保護本國的企業,不組織領導本國經濟命脈,那美國強大的跨國公司,就可以如入無人之境,打垮第三世界國家可能的競爭對手,使自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全球化如戰場,虛虛實實。如果你吃了虧,上了當。你不能怪美國人不老實,只能怪自己天真和無知。或許第三世界國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吃一塹,長一智”。怕的是,吃無數塹,也沒有長一智。
注釋:
【1】: LaFeber, Walter. 《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國在中美洲》(Inevitable revolutions : the United States in Central America) (New York: Norton, 1983)。
【2】:如在作者執教的北卡來納州,州政府每年為每一個錄取的本科生支付八千多美元的學費補貼。這還不包括其他方面的補貼。二零零四年的新生,每人還發一個筆記本計算機。
【3】:作者有一位朋友曾在該辦公室上班。
【4】:作者曾得到一家私人基金Spencer基金的二萬美金的贊助。在此再次致謝。
【5】:紐約州就有上萬家私人基金。
【6】:這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記錄片系列:《亞洲世紀》,該系列共十集,第六集,《日本公司內部》專講日本的不公平競爭問題。
【7】:每英畝相當中國6市畝。
【8】:每普世耳合五十磅左右相當于45市斤,因糧食比重而異。
【9】:作者從事中國農村經濟研究多年。此問題近來也頗受國內媒體關注。
【10】:因為社會保障基金有入不付出之虞,現在的退休年齡正在慢慢提高。另外,工人也可以延遲兩年退休。如六十七退休,其退休金就相對高一些。
【11】:為貧窮家庭提供的醫療照顧叫 medicaid, 而為六十五以上的退休人士提供的醫療照顧叫 medicare.
作者:韓東屏,美國華倫威爾遜大學政治學教授 來源:淮左徐郎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韓東屏:以美國政府為例,看公知鼓吹的“大市場,小政府”是何等荒謬!
2021-05-29接受中國成為大國!基基辛格告誡美國政府:中國不是蘇聯,不能討伐
2021-04-30明人明察:好現象!字節跳動選擇強硬,還要發動美國群眾反擊美國政府
2020-08-08?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