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法師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禪宗南宗創始人,佛教史上尊其為禪宗六祖。慧能法師的著作《六祖壇經》,是慧能口述,弟子法海集錄,是禪宗的主要經典之一。據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逄先知回憶:毛澤東讀過很多佛教的經典,如《金剛經》《六祖壇經》《華嚴經》以及一些相關的研究著作,他都讀過。“對于禪宗學說,特別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毛澤東更注意一些。”
毛澤東為什么格外“注意”六祖慧能的思想和學說呢?或許,這與慧能對佛教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創新,使其“中國化”有關。當然,毛澤東在談慧能時,首先還是從批駁其“唯心論”為出發點的,但也褒揚其當時的“進步性”。1958年8月21日,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談到慧能,說了很長一段話,基本也反映出毛澤東對于慧能的態度,他是這么說的:唐代佛教《六祖壇經》記載,慧能和尚,河北人,不識字,很有學問。在廣東傳經,主張一切皆空,是徹底的唯心論,但是他突出了主觀能動性,在中國哲學史上是一個大躍進?;勰芨矣诜穸ㄒ磺?,有人問他:死后是否一定升西天?他說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人怎么辦?他是唐太宗時的人,他的學說盛行于武則天時期,唐朝末年亂世,人民思想無所寄托,大為流行。
從這一段話,不難看出,毛澤東對于慧能法師在佛教中突出“主觀能動性”的贊賞?;勰芊◣熤乃木滟收Z——“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典型的唯心觀點。 但慧能法師也認為,“佛性”是人心本有的,人們在選擇“成佛” 道路時,要有堅定的主觀信仰,相信自己的內心,這樣就可以解脫苦難。
對于慧能與神秀的悟菩提之爭,毛澤東在和身邊工作人員林克交談時,說了這么一番話:慧能皈依佛門后,一直是舂米的下等僧。后來,禪宗五祖弘忍尋覓新傳人,要眾僧作法偈,以觀各人修行。其上座弟子神秀做了一首,深得眾僧推崇,可弘忍并不滿意?;勰芊瓷裥阒?,另作一首,卻得到弘忍賞識,授法衣,為禪宗六祖。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后一首是慧能所作,指出世間本無任何事務,故無塵埃可染;佛性本是清凈的,怎么會染上塵埃?這與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萬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勝神秀一籌。
慧能主張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說,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使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創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國佛教的始祖。在他的影響下,印度佛教在中國至高無上的的地位動搖了,甚至可以“喝佛罵祖”。
《六祖壇經》
毛澤東在讀佛教著作時,常常是站在哲學史的高度對佛教的典故進行評價。1963年12月30日,毛澤東在對中共中央1963年12月30日轉發中央外事小組、 中央宣傳部關于加強研究外國工作的報告的指示稿的批語中寫道:“對世界三大宗教(耶穌教、回教、佛教)”, “國內沒有一個由馬克思主義者領導的研究機構,沒有一本可看的這方面的刊物?!冬F代佛學》不是由馬克思主義者領導的,文章水平也很低。其他刊物上,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寫的文章也很少”?;诖?,毛澤東對哲學家任繼愈寫的《漢唐佛教思想論集》給予積極評價,認為他的佛學研究文章(從哲學高度)“已如鳳毛麟角”。1964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同哲學工作者談話時說:研究哲學不出入佛道,不對。有佛道,不管它怎么行?他認為“柳宗元出入佛老,唯物主義”。
毛澤東對于慧能和禪宗的另一個看法就是認同其“大眾化”的特點,認為慧能的《六祖壇經》是“老百姓的”佛經。1959年10月22日,毛澤東與班禪額爾德尼談話時,這樣說到:從前釋迦牟尼是個王子,他王子不做,就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塊,做了群眾領袖。你們曉不曉得鳩摩羅什?他在后秦時出生在西域龜茲國,后來到長安,住了十二年,死在長安。中國大乘佛教的傳播,他有功勞。西藏過去有無《金剛經》?這個經的漢譯本就是鳩摩羅什和他的弟子們翻譯的。我不大懂佛經,但佛經也是有區別的,有上層人的佛教,也有勞動人民的佛經。如唐代六祖的《六祖壇經》就是勞動人民的。
以此可見,毛澤東談及六祖慧能,對其功績的評價就是將佛教“中國化”和“大眾化”。這符合毛澤東一向實事求是的風格,對待任何思想或是思潮,都應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析,那些從國外傳到中國的東西,都應該經過一個“中國化”的過程,最終真正能讓老百姓接受,進而達到“大眾化”的目的。
來源:慶之說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