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建軍紀念日,最早是1933年7月1日毛主席主持的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會議作出的決議,規定以八月一日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建國前夕,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正式發布命令,規定仍以這一天為我軍的建軍紀念日,只是把過去的中國工農紅軍改為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把八月一日作為建軍紀念日,主要是為了紀念1927年八月一日的南昌武裝起義。南昌武裝起義,是中國共產黨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斗爭的起點。毛主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中最早認識武裝斗爭的人,早在“八七會議”上他就創造性地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偉大理論。由此可以分析,他在1933年提出并決議以八月一日為建軍紀念日,說明了他對于武裝斗爭的高度重視,和對于南昌武裝起義意義的高度認識。查看中國共產黨武裝斗爭史可以看到,為了反抗國民黨的屠殺政策,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發動了80多次武裝起義。最早的是海陸豐農民起義,最大規模的則是南昌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都被國民黨鎮壓了、失敗了。那么,失敗的南昌武裝起義,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存在著怎樣的關聯呢?我們說,最主要的關聯,就是南昌武裝起義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貢獻了若干杰出的軍事將領。歷史表明,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第一次授銜,十位元帥中有八位元帥、十位大將中有六位大將與南昌武裝起義緊緊相連。八位元帥是:朱德、林彪、賀龍、劉伯承、陳毅、聶榮臻、葉劍英、徐向前; 六位大將是:粟裕、陳賡、譚政、羅瑞卿、張云逸、許光達。這些將領,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南昌武裝起義,得益于李立三的堅持,由周恩來負責,劉伯承具體策劃,賀龍任總指揮,參加的主力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部隊,總計三萬余人。起義,打的是國民革命軍的舊旗幟,沿用的是國民革命軍的舊番號。起義部隊,經5小時激戰,全殲守敵一萬余人,占領了南昌城,但隨后在國民黨調集的優勢部隊圍攻下失敗,后撤出南昌城向廣東進發,部隊主力被打散,部分留守的兵力,在天心圩由朱德穩定留下來的800人,在陳毅的協助下于1928年4月上了井岡山。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起點是毛主席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這次起義,中央定的就是武裝暴動,但毛主席把武裝暴動和建立人民軍隊結合起來,提出了組建中國工農革命軍,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這都是中國革命的第一次。起義前,毛主席做了認真調查,制定了五條綱領:一是同國民黨決裂;二是高舉共產黨旗幟;三是沒收地主土地財產;四是建軍;五是組織政權。由此,我黨第一次把建軍提上了實際的日程。這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毛主席的出手不凡,也知道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起點和歷史沿革:中國工農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如那歌唱的:“雄偉的井岡山,八一軍旗紅。開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從無到有靠誰人,偉大的共產黨,偉大的毛澤東,偉大的毛澤東。”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部隊構成是不同的。南昌起義的部隊,基礎是國民黨的國民革命軍。秋收起義的部隊,一支是平江、瀏陽等地的農民自衛軍;一支是王新亞率領的安源工人糾察隊;一支是共產黨員盧德銘率領的一個團。所以,秋收起義部隊是以工農為基礎的,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余灑度任師長。起義部隊經過激烈戰斗,于9月19日在瀏陽文家市勝利會師。會師后,毛主席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提出并決議向湖南、江西交界的井岡山進軍。9月29日,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毛主席對部隊進行改編,把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即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實行了連以上各級均設黨代表,連建立黨支部,營、團設立黨的委員會。在軍隊內部實行民主制度,成立士兵委員會。從此,確定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從政治上、組織上奠定了新型人民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基礎。這支軍隊,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武裝下,在毛主席的統率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鐵的紀律和鋼的意志,不怕流血犧牲,戰勝了一切對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為保衛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做出了永載史冊的貢獻。
著名黨史軍史專家金一南的成名作《苦難輝煌》,書中做過這樣的設問:“沒有朱德,南昌起義的火種能夠保留下來嗎?沒有三河壩分兵,朱德也跟著南下潮汕,又會是什么結局?”這個設問有意義,它充分證明了朱德的歷史性重大貢獻,也告訴了人們朱德在十大元帥中排第一的緣由。實際上,這個設問還可以接著進行:朱德不帶著天心圩留下來的部隊上井岡山,會是什么結果呢?但這個設問可以帶給我們更深邃的思考。這對于今天以至于今后如何對待毛主席有意義。南昌武裝起義,三萬多人,這在共產黨領導的起義中,規模是最大的,但放在當時倒蔣、反蔣的諸多軍事事變中看,蔣介石并沒有把南昌起義放在眼里,因為南昌起義的部隊規模遠沒有一些新軍閥倒蔣部隊的力量強大。而新軍閥的軍事倒蔣行動一個個很快被蔣介石鎮壓了??上攵斓碌?00人的隊伍,如果不上井岡山,又會好到哪里去呢?只有上了井岡山,組成了井岡山紅軍,在有了毛主席這樣的天才軍事家的統率下,才逐步打出了一片天地。有的研究,在分析十大元帥排名時,得出一個有趣的結論:上井岡山的早晚,決定了排名的先后。朱德先上井岡山,排名第一;彭德懷接其后,所以排名第二。林彪是在朱德的800人隊伍中上的井岡山,排名第三。這個有趣的結論,也不無道理。南昌起義的總指揮賀龍,當時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暫編20軍的軍長,轄6個團;朱德是第九軍副軍長,該軍是空架子,沒有基本部隊,只有軍官教育團3個連和南昌公安局2個保安隊,500人不到,只能算的上一個營;周士第是第四軍二十五師師長,在天心圩離隊,解放后授銜上將,林彪是周士第的第二十五師所屬七十三團三營七連連長,在天心圩留下來隨朱德上了井岡山,才有了元帥第三的排名。上井岡山,意味著跟隨毛主席創建人民軍隊的資歷和貢獻。這就是毛主席締造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總結一下: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斗爭的起點;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軍隊的起點。領導武裝斗爭,是蔣介石的屠殺逼迫;領導創建軍隊,則是毛主席的偉大歷史自覺。正是毛主席締造了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后勤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