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新一輪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領域高度依賴對個人數據的讀取、采集和應用,存在著嚴重的云端和終端數據安全隱患。
在終端,個人隱私數據被無節制、無底線地采集和使用,一旦數據泄露,不僅會危及老百姓的隱私、財產和人身安全,引發社會恐慌,在一定情況下還會演變成對政府監管的不信任。
在云端,云計算、開源軟件、物聯網設備等在安全防御上存在隱患,所采集的海量個人和社會數據信息一旦被境內外非法勢力攻擊獲取,將危及社會安全和國家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眾人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談劍鋒今年的提案聚焦三個方面:加強對大數據應用及風險防控的立法與監管;嚴控特定關鍵領域信息的互聯網應用;加速信息安全技術在大數據領域的應用。
“長期以來,很多互聯網企業重發展輕安全、重建設輕防護,忽視對大數據安全的研發投入和技術接入。”談劍鋒說。
去年,AcFun發表聲明稱,用戶數據遭泄露,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戶名、手機號和密碼等。隨后有流出的截圖顯示,AcFun的這些用戶信息目前已在暗網上被兜售,平均1元800條。另有截圖還出現了摩拜單車的名字,對應的描述為“兩個站日流量均超過百萬”“售價同樣不菲”“走暗網中文論壇擔保”“只支持 BTC 支付”。
談劍鋒表示,應通過信息安全技術加固大數據防護的壁壘,要把網絡信息安全技術與智能算法緊密結合,為大數據在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領域的應用保駕護航。具體來說:
第一、密碼技術是信息安全技術的基礎和核心,要在信息加密技術層面加強重視和投入。
第二、要徹底改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現狀,密碼技術必須實現全面國產化替代。否則,如果“門鎖”都用國外技術、國外制造,就等同于國家的大門徹底敞開,面臨重大的安全風險。
第三、將安全可控的大數據技術與社會治理系統融合,比如,推進“智慧公安”建設,以智能化安防體系和大數據安全應用為支撐,為城市實現對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風險感知的跨越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