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2019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3月1日上午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干部要成長起來,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
當前,高質量發(fā)展話題炙手可熱。如何圍繞高質量發(fā)展來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呢?
一、為什么要推動高質量發(fā)展?
如果給發(fā)展下一個科學的定義,那么,發(fā)展就是高質量發(fā)展。
比如,把發(fā)展定義為科學目的的達到,就是很科學的一個定義。這個定義之所以相對其他定義更為科學,是因為它足夠抽象,更符合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如果我們國家或我們國家的一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科學定義了自己在某個階段的發(fā)展目的,并且經過艱苦的努力實現它,那一定是高質量發(fā)展。
高質量發(fā)展有沒有呢?它是有的。中國一五計劃所實現的發(fā)展就是高質量發(fā)展。新中國改革開放前的27年經濟和社會建設在相當程度上也是高質量發(fā)展,如果把大躍進時期和文革時期除開,就更是如此了。為什么這樣呢?因為那一代人經歷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奮斗,對于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取得了古今中外的非馬克思主義者所難以望其項背的認識。
對上述發(fā)展定義的科學詮釋只能是馬克思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框架。
今天中國要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實際上就是承認,在過去相當長時間里,中國的經濟社會并沒有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就提出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實際上就是承認中國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發(fā)展質量并不很高。然而這個問題長期未能得到解決。從生產力的角度看,中國在汽車、大飛機、芯片、操作系統(tǒng)、互聯網等諸多戰(zhàn)略性領域還未能取得突破,還在被西方某些國家卡脖子。
當然,中國的北斗系統(tǒng)、電信網絡、移動支付、建筑、高鐵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這些成就為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了非常好的物質基礎。這些領域的生產力的發(fā)展正好表明,中國在汽車、大飛機等領域的生產力的不發(fā)達實際上是中國本來可以避免的代價。中國是人口大國、教育大國,足以支撐起所有上述產業(yè)領域在70年的時間里都達到世界生產力的前列。
然而,衡量發(fā)展質量不能僅僅限于生產力維度,還必須補充以生產關系的維度。為什么這樣說呢?中國在移動支付、建筑、高鐵領域雖然極大地發(fā)展了生產力,但存在著生產關系的代價。這些領域的生產力發(fā)展實際上成為了中國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的催化劑。住房建設催生了許多房地產富豪;高鐵建設中存在著嚴重的腐敗,導致一個鐵道部部長被投進監(jiān)獄。本來這些領域如何更多用國有企業(yè)的辦法就可以較好地減少甚至避免這些問題的。如果生產力發(fā)展了,中國的收入分配沒有兩極分化,很少有官員腐敗,那不就是一個高質量的發(fā)展嗎?
在過去40年中,武漢大學以譚崇臺教授、郭熙保教授為首的學者對推進發(fā)展經濟學在中國的普及和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譚崇臺教授早在20世紀80年代編著的著作中就強調指出增長不等于發(fā)展,實際上就是指出了片面強調經濟增長實際上是會導致低質量的發(fā)展。
譚崇臺教授關于發(fā)展的思想也是在不斷的升華的。在他以97歲高齡逝世前的幾年,他提出了基于中國經驗重新思考發(fā)展經濟學的必要。基于中國經驗來創(chuàng)新發(fā)展經濟學,就離不開政治經濟學了。
郭熙保教授在編著一本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發(fā)展經濟學著作。這樣,就可以理解,馬克思提出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框架多么厲害!它不僅適用于分析長期的社會形態(tài),還適合分析一個國家短期的經濟發(fā)展,不僅適用于分析資本主義國家,還適用于分析社會主義國家。
武漢大學一些年輕的學者也在從事著這方面的工作。比如,我自己就在過去出版了三本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的專著,一本叫《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理論與政策》(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一本叫《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政治經濟學解讀》(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一本叫《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政治經濟學占優(yōu)設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我還把這三本書的一些內容吸收到了我編著的《經濟學原理》和《政治經濟學》(都是武大出版社,前一個2018年已經出版,后一個馬上出版出來)教材中了。2019年我還會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一本《中國人視野中的經濟發(fā)展》。這些工作許多也是武漢大學設立馬克思主義青年團隊要推進的事業(yè)。這都是推動我國高質量發(fā)展的學術努力!
二、怎樣推動高質量發(fā)展?
對于這個問題,一些學者可能會列舉出幾條。但是,就我所見,一般的都是就事論事,都缺乏理論思維,常常是用一些小道理去掩蓋大道理和基本道理。這里,我就列出一條。
既然對發(fā)展定義的科學詮釋只能是馬克思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框架,那么,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也就必然是生產力生產關系這兩個維度了。值得指出,對任何一個維度都不能偏廢,否則,必然是跛足的發(fā)展、低質量的發(fā)展了。但是,我認為,這里還是有一個主次問題。斯大林曾對社會主義經濟規(guī)律的主要特點和要求表述如下:
“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這其實就是在談蘇聯的高質量發(fā)展了。[①]
當前,對于中國的高質量發(fā)展而言,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提升中國生產關系的質量。
為了提升中國生產關系的質量,必須先從學術上弄清楚什么是生產關系。關于這個問題,有一些爭論。但斯大林的定義應該被認為是完全正確的,或者說,至少超越了其它所有已有的定義。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歸納了馬克思的生產關系概念而認為,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包括三個層次,即(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或如馬克思所說的,“互相交換其活動”;(3)完全以它們?yōu)檗D移的產品分配形式。[②]中國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一般也都采取斯大林的這個定義。
這個定義的正確性在我新近完成的一篇文章里有論證。當然,我對它的表述形式也做了一些發(fā)展。馬克思還曾在《資本論》中在人們在他們的社會生活過程中、在他們的社會生活的生產中所處的各種關系這兩個廣泛意義上使用生產關系這一概念,[③]如見馬克思(2004)第一卷第8-21、93-113、165、312、438、556-582、631-649、711、744、878頁,第三卷第53-54、279、441-442、702-703、876-941、992-1000頁。但從主要矛盾的觀點看,只有先抓住斯大林對于生產關系的定義,才能基本掌握生產關系的本義。否則,就可能陷入到種種枝節(jié)問題之中。
弄清了生產關系的定義,就知道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重要性,就知道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優(yōu)化對于中國提升生產關系的質量的重要性了。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實際上已經有大量論述。比如,習近平把“國有企業(yè)做強做優(yōu)做大”看得非常重,反復強調。習近平在全國國企黨建工作會議上,一針見血地指出,
社會上一些人制造了不少針對國企的奇談怪論,大談“國有企業(yè)壟斷論”,宣揚“國有企業(yè)與民爭利”,“國企是不堪的存在”,鼓吹“私有化”、“去國有化”、“去主導化”,操弄所謂“國進民退”、“民進國退”的話題。特別是各種敵對勢力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重點拿國有企業(yè)說事,惡意攻擊、抹黑國有企業(yè),宣揚“國企不破、中國不立”,聲稱“肢解”是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最佳方式。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些人很清楚國有企業(yè)對我們黨執(zhí)政、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性,想搞亂人心、釜底抽薪。
他嚴肅批評:
我們有的同志對這個問題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接受了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甚至錯誤的觀念。我們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絕不能認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所有制問題,或者只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那就太天真了!
他還突出強調:
國有企業(y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為什么是政治基礎?如果把國有企業(yè)搞小了、搞垮了、搞沒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還怎么堅持?工人階級領導地位還怎么堅持?共同富裕還怎么實現?我們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還怎么鞏固?我們一定要想清楚,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想清楚,國有企業(yè)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要想清楚,不能稀里糊涂跟著喊口號,更不能中別人的圈套!
十九大后,習近平首次外出調研,考察“混改”中的大型國企徐工集團,又再次強調:
國有企業(y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④]
所有制問題決不是簡單的學術概念。它對于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我們搞弱了國企、集體企業(yè),就無法滿足人民中許多人,特別是必然形成的低收入群體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黨就會失去許多民心,黨就難以在風云變化的國際環(huán)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會給國際上的敵對勢力以可乘之機,就會喪失目前國際上出現的數百年未見之間變局所提供的機遇。
有人會問:強調生產關系質量是否會忽視生產力質量呢?我的回答是:不會的。因為從馬克思的生產力生產關系的二元對立看,如果你想要發(fā)展生產力,就只能靠發(fā)展生產關系,你不能說通過發(fā)展生產力來發(fā)展生產力,因為那在邏輯上是循環(huán)論證。對于有理論思維能力的人來說,這點是不言而喻的。
三、推動高質量發(fā)展
必須高度重視理論
上述分析是高度理論化的,但也是簡單易懂的。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必須高度重視理論。馬恩列斯毛都非常重視理論。習近平總書記也已經多次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性。這里,還有許多問題可以談。我想,最后,可以引用如下一段斯大林的話來結束本文。
根據在蘇聯十九大上當選為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的切斯諾科夫回憶,這位老人(指斯大林)在逝世前一兩天給他打電話說:
“你們應當在最近就抓理論問題。我們的錯誤很多。我們在經濟方面可能把什么事搞錯。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能擺脫困境。要是我們在理論上搞錯了,這可能是無法改正的。沒有理論,我們就會死亡,死亡,死亡!”在說最后一句話時加重了語氣,說完,沒有告別,就把電話掛上了。[⑤]
可以說,如果脫離了馬克思主義高度重視生產關系的理論奢談高質量發(fā)展,就必然產生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結果。而如果我們在高質量發(fā)展等熱點問題上都真正貫徹了馬克思主義,那么,我們也就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了。
注 釋:
[①]《斯大林文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28頁。
[②] 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8頁。李匡夫:《斯大林關于生產關系的定義與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表述一致》,《齊魯學刊》,1984年第3期。
[③] 《資本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94頁。
[④] 宋方敏:《論“國有企業(yè)做強做優(yōu)做大”和“國有資本做強做優(yōu)做大”的一致性》,《政治經濟學評論》,2018年第2期。
[⑤]《蘇維埃俄羅斯報》,2011年12月15日。轉引自張捷:《談談斯大林如何重視理論學習》,紅色文化網
http://www.hswh.org.cn/wzzx/llyd/ls/2013-05-31/21077.html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新公號!
(作者系武漢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武漢大學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導,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chuàng)】)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軍民融合:世界主要國家軍民融合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經驗做法
2019-01-14許江丨中國道路:跳出西方“國強必霸”邏輯的和平發(fā)展之路
2019-01-1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