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孫曉疆:董地鄉羅珍玉的“鄉黨委統領合作社”
點擊:  作者:孫曉疆    來源:宏甲文章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04-29 10:43:46

 

王宏甲按:

 

向大家介紹一篇畢節試驗區記者采寫羅珍玉的文章,作者是孫曉疆。我沒有見過孫曉疆,讀其文,不僅看到羅珍玉,也看到這樣一位能滿懷熱情地把他所敬佩的人物生動地寫出來的記者。我曾在《走向鄉村振興》的后記中說,我寫在書中的僅僅是我遇到、采訪到的人,現實中優秀的人和事很多,我采寫不盡。羅珍玉就是其中一位。我是在這本書出版之后才見到羅珍玉的。她是一個機關干部,被下派到納雍縣董地鄉去擔任黨委書記。董地鄉是貴州全省二十個極貧鄉之一。董地鄉能不能如期脫貧,深為上下憂慮,就在這樣的時候,羅珍玉被派去董地鄉擔任第一把手。她接受任務后,毅然把自己留了多年的長發剪掉了。孫曉疆寫下,“巾幗斷發”,有如壯士斷腕,那是下了怎樣的決心!

 

 

我現在想,羅珍玉的特點是,她從機關下去,沒有覺得我是機關派來的,比基層的人更有能力,而是深感自己不如基層的干部群眾,于是一下去就走遍全鄉所有的村寨,走訪干部群眾。然后向能人請教,并請能人出來加入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把才能貢獻給大家,使一人的能力變成更多人的能力。這時候,女書記羅珍玉有如去請諸葛亮出山的劉備,而且不止“三顧茅廬”。那些鄉村的能人,感動于這位女書記如此殷切勤勉,終于加入合作社,把自己的才干放到合作社的事業中來。羅珍玉不止請一個“諸葛”,而是在多個產業請了鄉里的多個“諸葛”。鄉村振興,首先要加強黨的領導,羅珍玉正是這樣——建立鄉黨委統領合作社的機制,團結能人加入合作社,培訓眾人,與眾人共同奮斗,共同致富。鄉村振興需要人才振興,羅珍玉的故事中,正是黨組織去發掘人才,培育更多人才的故事。這是有普遍意義的。在這個過程中,羅珍玉重視按勞分配為主,按資分配為輔——這兩點都保障了群眾的利益,也保障了能人的利益。羅珍玉的實踐中是有智慧的,這個智慧或可表述為:知道自己不行才可以行。即知道個人的能力有限,才懂得集眾智用眾力。關鍵是這個黨委書記為眾人服務那顆心和那股勁。她也有家,也有女兒,夜晚她忙完工作,想起給女兒打個電話,可是沒人接,這才想,女兒是睡著了,那就等明天吧……看著這些,是不能不為之感動的。

 

羅珍玉:腳沾泥土 積淀真情

孫曉疆

 

一身迷彩服、一雙長年染泥的長筒黑膠雨鞋是她在脫貧攻堅戰場和疫情防控一線的“戰袍”和“戰靴”,一頭干凈利落的短發是她帶領干部群眾擺脫貧困、“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體現。她就是納雍縣董地鄉黨委書記羅珍玉。

 

 

20204月,羅珍玉(右一)到董地鄉黎明村板栗種植基地調研。(資料圖片) 

 

打通產業發展致富路

 

一雙普普通通的黑膠雨鞋,刻上了11個村132個組的泥土印記,踏破了能人的“門檻”。到董地鄉報到那天,正好是201938日,婦女節。“2019年的婦女節,是我過得最有使命感的一個節日。”羅珍玉回憶說。剛剛報到結束,她就開始走村入寨,了解村情民意,與干部交心談心。上任僅10多天,她就走遍了董地鄉的11個村132個村民組。“白天進村熟悉情況,晚上找班子成員交心,往往忙到半夜才想起給女兒打電話。”有時,電話打回家半天沒人接,估計孩子已經睡了,她又掛斷了電話,心里五味雜陳。董地鄉有743531356人,少數民族人口占了六成。“我剛來時,還有兩個村的貧困發生率高達30%。”如何讓老百姓脫貧致富成為了羅珍玉面臨的最大難題。20195月,經過多次專題調研,羅珍玉提出成立董地鄉合作總社,帶動11個村集體合作社發展實體經濟,盤活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特色產業規模化生產基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領農民增收脫貧。合作總社需要能人掌舵,羅珍玉想到了走訪調研時發現的能人劉呂。第一次找劉呂,劉呂一口回絕:不干。直到羅珍玉第三次苦口婆心地勸說后,劉呂才答應擔任董地鄉合作總社理事長。“原本不愿牽這個頭,但羅書記三番五次找上門,作為一名黨員,我總不能無動于衷。”劉呂最終被羅珍玉的執著所打動。帶頭人到位后,羅珍玉又帶著全鄉干部分頭進村入戶,動員貧困人口全部加入合作社。“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貧困自己脫。貧困戶或以資金入股、或以土地入股、或以勞動力入股,內生動力釋放了,產業脫貧獲得了加速度……”羅珍玉說。如今,董地鄉已建成蔬菜大棚252個、食用菌大棚189個,完成經果林種植2.07萬畝、茶葉育苗及茶葉種植1萬余畝,建成10萬羽蛋雞養殖基地1個、糯谷豬養殖基地1個、肉牛養殖基地4個。 

 

 

董地鄉羅嘎村的蔬菜種植基地

 

搭建干群關系連心橋

 

一身迷彩“戎裝”是羅珍玉在群眾心中的形象。“又來搞哪樣?”陳元忠看著身穿迷彩服的羅珍玉賭氣地說道。陳元忠是董地鄉街上村田尾巴組村民,家里就兩個老人帶著孫子,環境衛生臟亂差。20204月的一天中午,羅珍玉悄然踏進陳元忠家:“老鄉,我們來你家看看。”陳元忠生氣地說:“我又不是貧困戶,看哪樣看?”羅珍玉吃了“閉門羹”。第二天上午,羅珍玉再到陳元忠家,陳元忠見還是昨天中午穿迷彩服的那個干部,便賭氣說:“又來搞哪樣?”羅珍玉不再隱藏身份,說:“我是董地鄉的黨委書記,有什么困難,你都可以提。”陳元忠問:“家家都是貧困戶,我自己腿腳不好,怎么就不是貧困戶?”“你家兩個兒子在外務工,收入超過貧困線,當然不能評為貧困戶!”羅珍玉為了向陳元忠做好解釋工作,花費了近一小時。誤會消除后,羅珍玉耐心地向陳元忠說:“因為不是貧困戶就不打掃衛生,這就不對了,衛生要講究,自己愛干凈,自己得享受。”說完,羅珍玉帶著幾名女干部幫陳元忠家徹底打掃了衛生,隨后又找來泥水工幫他家重新刷了墻壁。從此,陳元忠認可了這位穿迷彩服的書記,再遇到時都是笑臉相迎,而不是黑臉相向。干群關系從對峙變為對路,羅珍玉靠的是和顏悅色,是依理依規。在董地鄉聯和村,該村貧困戶王興華的三個女兒出嫁后,自己變成了“一人戶”。王興華兩腿常常鬧毛病,生活又沒了依靠,整天喝酒度日。羅珍玉得知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納雍縣人民醫院,并安排工作人員將王興華送進醫院治療。通過治療,困擾王興華多年的腿疾治好了,同時得益于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他個人僅僅花了1000多元的治療費用。考慮到王興華的實際困難,羅珍玉還為他協調了3000元臨時救助款。前不久,羅珍玉再次來到王興華家,王興華拉著她的手激動地說:“感謝你,感謝現在的好政策,讓我重新站了起來。今后,我一定會少喝酒、多做事。”這一身迷彩服,還是疫情防控一線群眾的“定心丸”。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羅珍玉以身作則、恪盡職守,帶頭一線作戰,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為了讓群眾生活不受影響,她安排集中采購物資,并由身穿迷彩服的干部送到各家各戶,使全鄉群眾在這個寒冷冬天感受到了黨委、政府的關心與溫暖。她安排全方位、不留死角地摸排,精準鎖定湖北等重點疫區返鄉人員57人,有效阻擊疫情擴散,為脫貧攻堅復工復產贏得了時間。同時,她創新采取的“三色管控、四級包保”精準防控模式,被納雍縣作為典型經驗推廣。

 

 

董地鄉黨委書記羅珍玉()走訪農戶 

 

凝心聚力拔窮根

 

從離開納雍縣城機關那天起,羅珍玉就毅然決然地剪掉了自己保留多年的長發。剪掉一頭長發,是一種壯士斷腕般的決心,也是“不脫貧不收兵”的盟誓。理解她的人們懂得,她是因為明志,才有了“巾幗斷發”之舉。剛到董地鄉上任一個星期,她就組織召開鄉黨委會,提出了“五聚焦五著力”的工作思路,從作風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整治、民生保障、項目建設等五個方面對全鄉脫貧攻堅工作進行謀劃。2020213日,因受疫情影響,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現任貴州省委書記)通過視頻連線羅珍玉,了解董地鄉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羅珍玉內心無比激動并充滿底氣地表態:“將以掛牌督戰為抓手,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立說立行,羅珍玉隨即發動干部為每家每戶掛牌,牌上標明務工、低保、養老保險、合作醫療、產業分紅等信息。同時,她還牽頭研究制定了脫貧攻堅作戰方案,讓鄉有脫貧決戰圖、村有任務分解表、戶有脫貧子方案,有效織牢了董地鄉的脫貧網絡。截至目前,董地鄉已建成農業產業示范基地5個、規范化示范村衛生室10個,完成11個村安全飲水掃尾工程,補齊了交通道路短板24.17公里,340戶易地扶貧搬遷農戶搬進了新居……董地鄉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效,在貧困戶楊文國身上得到了生動體現。楊文國是聯和村老凹仲組的貧困戶,屬于2018年度的搬遷對象。因思想守舊,楊文國死活不愿搬遷進城,“怕沒收入,活不下去”。“為了動員楊文國搬遷,我上門勸說50多次。”羅珍玉回憶說,“一開始,老楊不理我,見我就躲。后來,我干脆與老楊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回家吃飯,泡在老楊的日常生活里。”慢慢地,楊文國動搖了,最后答應搬遷進城。楊文國答應搬遷后,羅珍玉隨即聯系搬家車輛,還陪同他一起搬家,并贈送他床上用品、廚房用具等。在之后的回訪中,羅珍玉還聯系蘿卜加工廠,幫助楊文國的妻子解決就業問題。習慣了縣城生活以后,楊文國遇到羅珍玉就說:“我老伴高玉珍一個月有2400元工資,在鄉下種地,一年還賺不到蘿卜加工廠一個月的工錢。多虧遇到你這位好領導,要是當初不聽你勸,我現在肯定還住在鄉下,還住在那個破房子里。”談起董地鄉的變化,羅珍玉感觸頗深。從初到董地時自然環境較差、基礎設施落后、支柱產業缺乏、增收渠道單一,到如今自然環境優美、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產業結構合理、增收渠道多;這些變化,凝聚的是羅珍玉以及全鄉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誓要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簽的信心和決心。作為一名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羅珍玉巾幗不讓須眉,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負責的工作態度,團結帶領全鄉干部群眾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羅珍玉在貴州省脫貧攻堅“七一”表彰大會會場  陳鵬攝

 

因工作成績突出,2017年、2018年,羅珍玉連續兩年被納雍縣委授予“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2020年被貴州省委授予“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稱號。

 

作者:孫曉疆   來源:畢節試驗區雜志社    轉自宏甲文章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