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特網的核心是阿帕網
因特網發(fā)源于阿帕網。上世界六十年代末,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構建的阿帕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導向民用,開始主要是科研、教育和企業(yè),逐漸發(fā)展成為連接美國各地的各種計算機網、進而連接歐洲和其他國家計算機網、采用IPv4協(xié)議的因特網(Internet)。1975年,阿帕網移交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管理。1983年,美國國防部完成了阿帕網通信協(xié)議向因特網的過渡轉換。阿帕網作為美國軍用網的鼻祖、因特網的發(fā)源,逐漸演變成了美軍的實戰(zhàn)網、美國政府嚴密控制的全美和世界計算機網絡的核心網。阿帕網雖已是歷史,卻成了美國軍用網沿革的統(tǒng)一代稱。
因特網根植于阿帕網(美軍網)。因特網始于阿帕網延伸的一部分,是構成美國軍網安全屏障和情報觸角的外圍網。大部分域名地址及其解析系統(tǒng),首先和優(yōu)先保證軍用。因特網的核心知識產權,美國國防部、美國政府完全掌控。因特網技術的漸進演變,必須遵從美國軍方的網絡空間戰(zhàn)略和策略,必須自始至終維護美國的國防利益、國家主權利益。美國政府通過美軍網,擁有與掌握因特網的關鍵核心資源和最終主導、支配、管控權。
因特網服從于阿帕網(美軍網)。為了掩飾美軍網與因特網的實質性母子血緣關系,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商務部出面組織了“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民間組織,負責推進因特網的運作。顯然,民間組織不可能、也不允許干預、介入、追溯軍方的事情,但可以、也必須為軍方服務,發(fā)揮“民兵”的作用。因特網工程任務組迄今沿用阿帕網制定的RFC(Request For Comments,征求意見)文件格式及編號排定,保持連續(xù)性、繼承性、一貫性,就是一個清楚的例證。
最初,因特網工程任務組被說成是一家非政府組織(NGO)。曾幾何時,又被稱譽為“國際互聯(lián)網標準組織”。百度和360百科等近來又改稱其是“一個公開性質的大型民間國際團體”。
任何依法設立的民間組織都是公開的,為什么特別強調因特網工程任務組的“公開性質”?是否暗指因特網受控于阿帕網(美軍網)“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那么,還有誰是“不公開性質”的民間國際團體?誰是背著政府活動的網絡“地下組織”?依照美國法律、國際法和世界各國法律,“不公開性質的民間國際團體”有存在、活動與發(fā)展的合法性嗎?
二、IPv6究竟誰說了算?
據某些說法,IPv6是因特網工程任務組設計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協(xié)議,可以徹底解決IPv4協(xié)議“面臨網絡地址消耗殆盡、服務質量難以保證等制約性問題”。 這樣看來,IPv6似乎是因特網工程任務組說了算。
1978年,美國國防部研究與工程署長調整為國防部副部長,國防部自此項目創(chuàng)新性和成功率躍升。1992年,美國國防部開始啟動“高性能計算現(xiàn)代化計劃”(HPCMP),“國防研究及工程網絡(DREN)”是其子項目之一,是連接國防部所有計算中心和實驗室的高容量、高速率專用網絡。
1996年始,定義IPv6的RFC文件陸續(xù)發(fā)出。2002年,國防研究及工程網絡開始實施IPv6的過渡轉型計劃。2003年1月,因特網工程任務組發(fā)布IPv6測試性的6bone網絡。
2008年4月,美國海軍研究院和西點軍校提出了聯(lián)合實驗IPv6的正式報告,認為過渡IPv6脫離了基礎設施和終端應用系統(tǒng)的現(xiàn)實,“本末倒置”,即使全面部署IPv6,也不得不維護現(xiàn)有的IPv4,且應用與安全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發(fā)現(xiàn)、定位和解決。
2009年6月,因特網工程任務組宣布6bone網絡技術已經支持了39個國家的260個組織機構,它使用IPv6-over-IPv4隧道過渡技術,是一個基于IPv4且支持IPv6傳輸的網絡。
因特網工程任務組是在反駁還是呼應美國軍方?是幫助美軍網解決問題?還是忽悠因特網用戶?有些令人困惑不解。
稍作回顧。
1992年1月,在美國國防部網絡信息中心所在地弗吉尼亞州,繼因特網工程任務組之后的又一個非政府組織“國際因特網協(xié)會(Internet Society,ISOC)成立,宣布其宗旨是為全球因特網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發(fā)布信息、進行培訓等,還致力于社會、經濟、政治、道德、立法等能夠影響因特網發(fā)展方向的工作。2012年6月6日,國際因特網協(xié)會舉行世界IPv6啟動紀念日,全球多家知名網站,如谷歌、臉譜和雅虎等,宣布永久性支持IPv6訪問。
弗吉尼亞州坐擁美國著名的第一資本金融(Capital One)、畢博(Bearing Point,原畢馬威)、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美國軍火巨頭)、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世界第六大國防工業(yè)承包商)、亨廷頓·英格爾斯(HII,世界最大的海軍造船廠)、軌道科學(Orbital,對美國導彈防御系統(tǒng)有重要影響的衛(wèi)星制造與發(fā)射公司)等跨國企業(yè)總部;弗吉尼亞州的諾??耸鞘澜缱畲蟮暮\娀?、美國5艘核動力航母的母港;美國本土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威瑞森(Verizon)收購的美國在線(American Online),坐落弗吉尼亞,承擔了全美因特網50%的流量。因特網的A根、C根、J根域名服務器都在弗吉尼亞州。美國歷史上八位總統(tǒng)出生于弗吉尼亞,弗吉尼亞也是特朗普競選總統(tǒng)時的重要票倉。弗吉尼亞與美國軍方和政府千絲萬縷的密切聯(lián)系顯而易見。
2014年12月1日,美國國防部監(jiān)察長簽發(fā)了“國防部需要重新規(guī)劃IPv6轉型”的報告,要求停止軍方的IPv6過渡計劃。2015年3月,美空軍研究院報告細化了IPv6過渡的具體問題,主要是系統(tǒng)架構不成熟、存在安全漏洞、理念和認識錯誤、預算代價過高等,結論IPv6政策與技術脫節(jié)造成障礙,過渡與部署IPv6應統(tǒng)一于“協(xié)同信息環(huán)境(JIE)”,即美國國防部2010年8月啟動的旨在建立規(guī)范統(tǒng)一的信息環(huán)境,在戰(zhàn)略、戰(zhàn)斗、戰(zhàn)術層面聚合各軍兵種單位的能力,以滿足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作戰(zhàn)和安全防御需求的任務。
令人疑竇叢生的是,一方面是美國軍方一再驗證IPv6過渡失敗,另一方面是因特網工程任務組、國際因特網協(xié)會,立身美國竭力向世界推廣IPv6。究竟誰的意見是真實的?誰說的算數?是美國的民間組織故意為軍方掩蓋真相呢?還是美國軍方和政府,利用民間組織誘導世界網絡受控于美國?其中必有聯(lián)系、必有奧妙,必有掩耳盜鈴式的秘密和圖謀。
三、IPv6的根究竟在哪里?
眾所周知,因特網在全球有從A到M命名的13臺根(1臺主根、12臺輔根)域名服務器,其中10臺在美國,2臺在歐洲(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英國的倫敦),1臺在日本(東京)。
根域名服務器是架構因特網管理主目錄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即管理經美國政府批準的因特網域名后綴(如.com、.net等)和一些國家的指定符(如法國的.fr、挪威的.no等)。美國政府授權1998年10月成立的“因特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負責全球因特網根域名服務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美國政府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的維護運行資金。
IPv6是基于因特網協(xié)議第四版(IPv4),由因特網工程任務組提出的因特網協(xié)議第六版(IPv6),是相對IPv4的下一代因特網協(xié)議,是補救IPv4地址不足、服務滯后等嚴重問題的升級版。2008年2月4日,IPv6記錄首次在因特網的根域名服務器解析,包括A,F(xiàn),H,J,K,M的6臺根域名服務器首先被授權。其中,A、J根的運營者是威爾森,F(xiàn)根的運營者是因特網系統(tǒng)聯(lián)盟(Internet Systems Consortium, Inc.),H根的運營者是美國陸軍研究所。這清楚表明,IPv6與IPv4本是同源同根出生,還必須同源同根生存,生來就在美國政府和軍方的控制之中。
2017年11月27日,新華社報道,由下一代互聯(lián)網國家工程中心牽頭發(fā)起的“雪人計劃”,已在全球完成25臺IPv6根服務器架設,中國部署了其中的4臺。隨即有網絡媒體聲稱,中國早在30年前就籌劃構建根服務器,“30年磨一劍”。三十年前,就是1987年之前了。那時候,因特網工程任務組剛剛組建,因特網還沒有完成和完善世界布局,中國還沒有摸著接入因特網的大門,“籌劃構建”IPv6根服務器無從談起。
據下一代互聯(lián)網(Internet)國家工程中心官網簡介,其全稱是“下一代互聯(lián)網關鍵技術和評測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CFIEC)”,北京天地互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建,北京市發(fā)改委2012年認定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并于2015年由國家發(fā)改委批復升級為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據工商信息,1999年11月成立的天地互連為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顯然,中心也好,公司也好,都不可能在30年前“籌劃構建”IPv6根服務器。
“雪人計劃”在美國因特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的官網上有清楚介紹,是其2015年6月制定的IPv6測試計劃。法國、捷克、新西蘭、巴西、智利、烏克蘭、荷蘭等國家網絡信息中心最先響應,被譽為“域名軟件之父”的保羅•維克西(Paul Vixie)、日本WIDE和北京天地互連BII為三個協(xié)調員。
保羅•維克西2016年3月發(fā)表文章說明,“雪人計劃”是一項引入替代根域名服務的試驗,但不是域名空間分叉或擴張(或簡單稱為“域名空間盜版”),除了美國政府授權的因特網數字號碼分配機構(IANA,掌握因特網域名系統(tǒng)設計、維護和地址資源分配等絕對權力的最權威機構),任何人添加、更改因特網頂級域名的企圖都是不允許的,否則,整個項目就會被推翻。保羅•維克西警示,“雪人計劃”可能導致盜版域名空間的替代根在實際上被引入,但是因特網支持這種服務的文檔和工具并不存在,特別是在因特網的安全擴展(DNSSEC)環(huán)境中。簡言之,“雪人計劃”是在因特網頂級域名根服務器之下,試驗接入二級域名服務器的可能性、可行性與安全性,盜用頂級域名運轉于因特網既有系統(tǒng),美國不允許,技術上也實現(xiàn)不了,按照保羅•維克西的說法,只有“死路一條”。
也就是說,“雪人計劃”是在因特網設在日本的M頂級根域名服務器之下,布局試驗因特網的二級根域名服務器,無論安放在哪里、安放多少臺都只是因特網的試驗計劃,與他人無關,否則就成了“盜版域名空間替代根”。如此說來,中國部署的IPv6根服務器,要么是盜版根(盜用因特網的頂級域名根為中國部署的IPv6根),美國權威專家已經明確告知:不允許、不承認、不可能;要么就是仍然妥妥地受制于因特網M根的二級域名根,根本就不存在中國部署的獨立自主的IPv6根。
科學家要講科學、講規(guī)律、講良知,不可自欺欺人。
四、美國為什么向中國輸出IPv6?
中科院“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問題研發(fā)與對策”咨詢報告指出,IPv6是對IPv4的漸進性改良,不是自主可控網絡。從長遠看,IPv6在設計上無法徹底解決第一代因特網結構性缺陷,對網絡核心資源控制權、網絡政策標準制定權、根域名服務器等網絡頂層設施主導權等關鍵問題,難以實現(xiàn)根本性改變,不可能給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帶來自主權和自控權的根本性改善,難以滿足國家網絡安全的根本需求。報告強調指出,因特網控制權對我國網絡安全潛在重大威脅,支撐我國網絡運作的核心資源、構建我國信息網絡的核心技術與產品都受制于人,我國信息網絡數據大部分受控于人。美國總統(tǒng)有權命令限制因特網流量、關閉因特網。
美國利用在網絡信息技術、數字通信領域絕對的先發(fā)優(yōu)勢、科技綜合實力優(yōu)勢、知識產權控制優(yōu)勢等,長期以來放任中國全面接入因特網,構成了中國網絡空間從體系結構設計到建設發(fā)展實踐,被美國全面掌握實際控制權的被動格局。事實很清楚,IPv6不可能實現(xiàn)自主可控,無論如何都避不開、躲不掉、切割不開受制于美國,受制于美國政府和軍方,這就是美國熱衷于向中國輸出IPv6的真相。
美國唯恐中國再度激發(fā)“兩彈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舉國奮進、后來居上,形成足以制衡美國網絡霸權的自主可控能力,甚至超越美國,在未來網絡空間領域引領世界。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和美國網絡信息業(yè)界各機構、組織、企業(yè)都竭力物色、培養(yǎng)中國代理人、代言人,滲透中國相關領域的各個層面。兜售推銷美國淘汰、滯后、過時的技術和產品,封鎖阻撓知識產權合作與轉移等,早已是常態(tài)。依照美國總統(tǒng)令在所有出口芯片、設備、產品的軟硬件中設置木馬,讓中國所有相關行業(yè)、項目防不勝防,更是公開的秘密。
美國的網絡戰(zhàn)略,就是干擾、阻滯、拖延中國在網絡空間領域創(chuàng)新立國、創(chuàng)新強國、開創(chuàng)網絡空間不受制于人的主權與安全新局面。上世紀伴隨“韜光養(yǎng)晦”滋生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觀念,迎合了美國控制中國網絡空間的長遠戰(zhàn)略目標,敞開了向美國不斷讓渡我國網絡空間主權和安全的市場大門,趨勢與后果日益嚴重。
特朗普發(fā)起的美中貿易爭端,實際是大國崛起的制高點之爭,是高科技產業(yè)之爭,是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科技實力之爭。特朗普聲稱中國“偷”了美國技術,《中國制造2025》威脅了美國的知識產權利益,顯然是在越來越嶄露頭角的中國創(chuàng)新面前憂心忡忡。其中包括擔心中國構建主權網絡,并基于主權網絡構建世界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我們該怎么應對?是繼續(xù)追隨美國的網絡空間戰(zhàn)略、策略和技術受制于人,還是只爭朝夕、軍民融合、舉國協(xié)力構建我國的主權網絡?反復無常的特朗普,會不會突然“斷網停服”,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讓我們陷入無網可用、有網也不可用的“悲慘世界”?我們不能不防,不能不立足國家總體安全觀,及早構建起主權在我、不受制于人的網絡空間體系。
習近平主席號召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在新時代的新長征路上開創(chuàng)新局面。習近平主席說:“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chuàng)者、建設者。只要精誠團結、共同奮斗,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xiàn)夢想的步伐!”
?。ㄗ髡呦?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國移動通信聯(lián)合會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來源:昆侖策網【原創(chuàn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