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前不久,參加“錢镠文化研究會”年會活動,聽了一個《錢學森的艱難歸國之路》學術報告。報告充分肯定了錢學森的愛國情懷,由此也引發筆者的暇思,不時地繞縈腦際。
作為“人民科學家”的錢學森,他所以能對國家、民族作出巨大貢獻,確實與他的愛國情懷有極大關系,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錢學森的崇高品格中,是否只有愛國情懷?究竟什么才是完整的“錢學森精神”?后人應向他學習什么?
錢學森是一位大寫的中國人,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錢學森又是一位聞名世界杰出的科學家,具有其獨特的科學精神;錢學森更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具有難能可貴的共產主義精神。沒有這“三位一體”偉大的“錢學森精神”,就不可能成就完美的錢學森。我們當然要學習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樣應該學習他的科學精神與共產主義精神。
錢學森是偉大的愛國者,在他的身上閃爍著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1911年,錢學森出生于憂患傷時的舊中國,早在學生時代就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1931年日本發動對華侵略戰爭,次年十九路軍奮起發生淞滬抗戰。時在上海交大機械工程系就讀的他,目睹日軍戰機在上海天空的肆虐橫行,就萌生了改變專業、從事航空事業捍衛祖國的想法。
1934年錢學森交大畢業,經考試后成為20名留美公費生的一員。1935年他抱著“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的心愿去往美國,同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僅一年就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后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1939年再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錢學森是世界著名大科學家馮·卡門的得意門生,師生曾一起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創立了“卡門-錢學森”公式。1943年起他任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1945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副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49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其時,錢學森在美國已成為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且已與蔣英結婚,有了一個溫馨的家。然而,他始終不忘“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的心愿。在美期間,他連一美元保險金也不存。當朋友問他原因時,他的回答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的消息傳到美國,錢學森萬分激動,他與夫人蔣英商量著回國之事:“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了。”
其時,美國正值反共麥克錫主義狂潮猖獗。1950年8月底,就在他辦理了回國手續、買好機票,準備離美之際,卻被美國移民當局禁阻;隨后又被投入監獄,遭受政治迫害。后雖經朋友們多方營救、保釋出獄,但在長達五年的時間里,他始終處于軟禁、監督居住,飽受折磨。1955年,中國政府通過外交努力,實質上是在周總理的直接關懷下,以釋放朝鮮戰爭中俘獲的15名美軍飛行員作交換,才獲得美國對錢學森的放行。這年9月,錢學森攜帶妻子和一雙兒女,終于登上“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歸途,于10月回到了魂牽夢繞的祖國。
“我在美國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這就是他對自己在美國經歷的總結。
錢學森回國后,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其后,他在黨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之中。“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學森不失時機地讓中國堂堂正正地進入世界“‘五強’核導俱樂部”,為中華民族巋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他自己值得驕傲的一份貢獻!
“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這就是錢學森。
錢學森是聞名世界的杰出科學家,在他身上具有一種獨特的科學精神。
錢學森是國際航空航天領域最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20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他在應用力學、物理力學、航天與噴氣、工程控制論、系統科學和思維科學等領域,都有先驅性的卓越貢獻。他的《工程控制論》,被認為是現代科學研究、現代科技管理及經濟管理所必須遵循的理論依據,不會因為時間的消逝而沖淡價值。
錢學森在科學上的成就,離不開他特有的科學精神。這特別體現在:
好學求真,具有超乎尋常的求知精神。錢學森一生是渴求知識的一生,在學習上,他所追求的幾乎是完美主義。打從上學起,他就一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1933年在交大求學時,在一次考試中,全卷6題,錢學森全答對了,老師原本要給他100分,可錢學森卻發現自己在一處連續等式后將“Ns”簡寫為“N”,主動要求扣分,老師最后就給了他96分。任課的金愨教授很受感動,就將這份試卷珍藏起來,如今仍陳列在交大“校史博物館”內,成為難得珍貴的文物。在美國學習階段,他更專致精進,心無旁騖。據同學和親友們回憶,他總是與孤獨相伴。每天早上6點起床,除了上課和做實驗,絕大多數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他一直單身,從無緋聞,僅有的愛好只是聽聽古典音樂。回國從事國防尖端科技的研究和領導工作,工作再繁重,照樣手不釋卷。兒子錢永剛回憶說,“父親看書看到最后一天,直到入院前幾個小時。”
嚴謹治學,具有超乎尋常的求實精神。錢學森治學最講嚴謹,追求精益求精。他從不滿足于一般性的理論推導,不管這種推導在邏輯上有多嚴密,仍一定要通過數值計算和與實驗結果的比對,反復驗證。發現有誤,立即修正,甚至不惜推倒重來,直到取得滿意結果為止。在科研試驗上,錢學森總是嚴上加嚴、細上加細、慎之又慎、實之又實,盡一切可能把失誤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他深入工地、試驗場,一呆就是一兩個月,隨身帶著一本《工作手冊》,詳細記錄了每次試驗的具體情況,大大小小的異常、故障被列成表格,已經解決的注上“已換”、“可用”,尚未解決、落實的,他就用紅筆作個星號。正是這種異無尋常苛刻的求實精神,才保證了他的成功。
無畏求索,具有超乎尋常的探索精神。錢學森認為,科學就是創新。他有一顆求索之心,從不保守、從不滿足;他不甘于人后、不迷信權威、不落人窠臼;他尊重科學、尊重規律,永不僵化、永不停滯,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了對科學真理的不懈探索。
錢學森早年作為技術科學的先驅,在應用力學、噴氣推進及火箭與導彈研究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后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實現了中國航天跨越式的發展,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普遍科學意義的系統工程方法與技術;晚年涉足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地理科學、軍事科學、行為科學、建筑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諸多領域,開展了最具亮點的學術創新工作,提出了獨樹一幟的開放復雜巨系統理論及其方法,這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無疑都是他超乎尋常的探索精神的體現。
錢學森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在他身上具有難能可貴的共產主義精神。
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和被壓迫人民的革命理論,是代表最大多數人們利益的,提倡的是一個“公”字觀。只有徹底改變剝削階級世界觀的人,真正站在被剝削、被壓迫人民一邊,與“私”字觀作徹底決裂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共產黨人,成為一名共產主義者。這是一切崇尚英雄史觀的人,內心保留剝削階級世界觀的人——那些口頭革命派、兩面派,永遠也達不到的一種境界。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錢學森就對“攘外必先安內”國民黨政府的反動統治不滿。1935年交大畢業、留美前夕,他曾對同學、中共地下黨員戴中孚吐露:“現在中國政局混亂,豺狼當道,我到美國去學技術是暫時的,學成之后,一定回來為祖國效力”。他還對另外一位同學、好友羅沛霖講過:“中國的政治問題不經過革命是不能解決的,光靠讀書救不了國”。正是受這句話的影響,羅沛霖后來去了延安參加革命,并成為黨的技術干部、電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錢學森早年所懷有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就是一種“公”字觀的基因,這也正是他能從一位愛國者升華為共產主義者的內因;回國后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特別是受毛主席的六次接見的談話,這一切又成為促使他成為一名共產主義者的重要外因。1958年錢學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其后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改造世界觀,就此成為了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
他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自覺地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武裝自己的頭腦,并運用它來指導自己的科學研究。晚年他所以能對人類現代科學體系和科學史的正確理解,就得益于他對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掌握。他認為這不僅是哲學的核心,而且是整個科學技術體系的核心。
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徹底摒棄知識分子常有的英雄史觀,切實地轉變立場,自覺自愿地把自己融入于普通勞動人民之中。他原本可以享受科學家的待遇,可改善居住條件,困難時期可接受特殊照顧,出版著作理所當然可以享受稿酬。
可是,這一切錢學森都拒絕了。他一生儉樸,不住部長房和將軍樓;困難時期與人民群眾共患難,拒吃特殊照顧的紅燒肉;他把稿費、獎金,或作黨費上交,或以教育、科研基金等名義捐出。他最為激動的事,不是享受榮譽,而是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誠如他在1991年“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表彰大會中所講:
“今天我還不是很激動,真正激動的是前不久我看了王任重同志為《史來賀傳》寫的序。在這個序里說,中央組織部把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和錢學森這5個人作為解放40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當時我心情激動極了。我激動的是,我現在終于是勞動人民的一份子了,而且與勞動人民中最先進的分子連在一起了。”
能為自己成為“勞動人民的一份子”,能為自己能成為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齊名的“共產黨員優秀代表”而激動。這就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思想境界!
這是什么?這就叫知識分子“轉變立場”!這就叫知識分子的“世界觀改造”!這就叫《共產黨宣言》中所講的“與傳統觀念作最徹底的決裂”!
晚年的錢學森,作為一名堅定共產主義者,始終不忘初心,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忠貞不渝。面對一切背離共產主義發展方向的社會現象,他立場鮮明地進行不調和的斗爭,發出振聾發聵的吼聲:
“如果丟掉了毛澤東思想和公有制,中國就完蛋了!”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