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如果沒有國有企業,共和國經濟和社會大廈不會在一個建國時已貧弱似花兒乞丐一樣的國度,在短短三十年就矗立起來,就不會有人民的五免福利制度。那些曾經的福利,如果沒有國有企業的支撐,又會有哪個私有企業愿意給呢?如曹禺的話劇《雷雨》,能給的只有魯大海那樣的命運。”
近期有“所有制中性”或謂“所有制中立”的理論,從這一理論提出的立場看,是針對私有企業對國有企業所提出的,是基于私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劣勢所提出的,其目的是支持私有企業而壓制和限制國有企業,意圖使私有企業與國有企業平頭競爭,這種填谷削峰的理論真的是“所有制中性”的中立立場嗎?真的有“所有制中性”這種性質的所有制嗎?
不僅現代的所有制中不存在,而且人類歷史上也未從存在過,不僅現代科學的所有制理論中不存在,而且也是違反馬列主義基本原理的。
馬克思主義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石的理論,偉大的馬克思從紛繁復雜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對最基本的商品做以細胞解剖式的分析研究,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運動規律,從而又發現了人類社會的運動發展規律,闡明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是迄今能夠科學解釋人類社會所有問題的唯一理論,這是這一理論之所以稱為科學理論的最充足的理由,至今還沒有哪一種不管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理論能夠超越它,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使它自從它誕生之日起就站在了有關人類社會的理論的最巔峰。
馬克思主義對經濟基礎中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從不含糊,在階級社會中,生產資料所有制只能是統治階級的所有,它不可能是中性的,反映到上層建筑領域,也從來沒有什么“所有制中立”的意識形態存在,只能是統治階級極力維護生產資料的統治階級的所有制,而不是相反,或者是模糊不清,擺出什么中立的立場。
判斷“所有制中性”或者“所有制中立”,只要具有馬克思主義常識是不難做出是非判斷的,所以對具有馬克思主義常識的人,無需再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闡述它的錯誤。而對于反對馬克思主義的人,或者不知道馬克思主義是何物的人,或者雖然懂得一些馬克思主義皮毛但卻跟隨思潮善于搖來擺去的人,即使講再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闡述它的錯誤,其結果往往都證明那將只能是徒勞而且無功的。
今天的社會是歷史社會在時間上的延續,社會在今天的存在和發展也是受歷史社會中的規律軌導,隱藏在歷史社會進程中的真理性規律同樣也要作用于今天的社會,而決沒有脫離這一規律所左右的現實社會存在。因此,從歷史社會中研究和發現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是否有中性或中立的存在也就能夠知道這一命題的真偽,畢竟理論學說因其抽象性還有可以質疑的理由,然而歷史社會卻是無可否認的既有存在。
于中國,自夏商周至今五千年的歷史,從公元前87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浩瀚史籍中,生產資料所有制雖然不以此名存在于中國歷史,但其本質,卻真實存在于五千年的社會形態中。
《詩經》的《螽斯》唱到:“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這是勞動人民諷刺剝削者的短歌。詩以蝗蟲紛紛飛翔,吃盡莊稼,比喻剝削者子孫眾多,奪盡勞動人民的糧谷,反映了階級社會的階級實質,表達了勞動人民的階級仇恨。(高亨《詩經今注》)
《詩經》記載的是西周東周時期的社會狀況,從其中很多的詩歌中可以看到古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土地的私有制制度下各階層人們的生活情景的反差與對比。出自這一時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記錄了這一時期的土地所有制制度,天下的土地都屬于王的,由王再分封出去的邦國,由邦國之主所有,是邦主的食邑之地,說白話,食邑就是邦主吃喝享樂的一塊地方,而邦國之民先皆為邦之民又為王之民,哪里能有所有制中性的色彩呢?在邦主和王的心里,哪里有土地利益上的中立立場呢?食邑和王土只能是統治階級的土地,也連同土地上的人也屬于邦國和王的,而這塊土地并不是這塊土地上人民所有的土地。
秦之后兩千年的封建社會,除了分封邦國繼續土地的皇權私有外,即使在中央集權制度下,中央派出的官員也代表了皇帝在當地土地所有權上的利益,而皇帝在階層利益上是所有地主階級的總頭子,是維護整個地主階級土地利益的總把手,所派出的官員只不過是維護當地地主階級和代表皇權土地利益的打手和幫兇,而且官員在其家鄉故宅也同樣是土地利益大面積的占有者,是當地的豪門大戶,莊園大主。
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土地的私有制,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引起社會動亂和改朝換代的最主要動因,舊朝晚期土地兼并集中,使廣大農民失去土地無法生存,揭竿而起,新朝前期土地重新分配,也只不過是新舊統治階級的更替,雖有短期的休養生息,相對穩定,但至晚期又開始一個新的土地兼并和新舊朝的輪回。
農民立場上看歷史,第一次的陳吳起義,喊出的是王侯無種,無非自己做了王侯,也便有了土地利益,但這只是簡單的取而代之而已,直到宋代以后的起義,才喊出了均田均富的口號,這就觸及到了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問題。
誰說中國歷史只是簡單的原地循環呢?從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兩方面看,哪里有土地所有制中性的色彩呢?地主階級里哪里有土地所有制中立的立場呢?農民階級里哪里有土地所有制中立的立場呢?近現代以來的歷史更近,看的不止多,而且也更清楚,所有制中性如果存在的話,哪里還有必要土地革命呢?哪里還有新中國的建立呢?這是不需多說的。
所以在所有制上,不論是私有制社會,還是公有制社會,從來都是“不是你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就是你的”。私有制社會和公有制社會在誰有誰無上,只有一個是少數人所有還是多數人所有的區別,而既少數人所有同時又多數人所有,是完全不存在的。私有制社會已經存在幾千年了,辯證法規律告訴我們,有私有制社會,就一定有公有制社會,有私有制主導的社會,就一定有公有制主導的社會,即如有陰必有陽一樣的簡單。
拿所謂的所有制中性理論對私有企業和國有企業的競爭問題,話戳穿,就只是抬私有企業而壓國有企業。雖然國有企業現在已經所剩不多了,而且也與其前的國營企業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每一個國有企業都是建國以來千萬職工用血汗共同堆積起來的,它曾飽含了全民對企業的期望和依賴,企業也沒有辜負之,不僅交稅而且還上繳利潤,如果沒有國有企業,共和國經濟和社會大廈不會在一個建國時已貧弱似花兒乞丐一樣的國度,在短短三十年就矗立起來,就不會有人民的五免福利制度。那些曾經的福利,如果沒有國有企業的支撐,又會有哪個私有企業愿意給呢?如曹禺的話劇《雷雨》,能給的只有魯大海那樣的命運。
國有企業一直遭到來自官學商們的不公正對待,為國家繳納著重稅還上繳著利潤,但卻被說成效益不好,要兼并重組,并崗裁員,等到資源集中起來效益更好了,便又被譴責壟斷。然則國有企業已不是曾經的國營企業,雖名為國有企業,但其經營與管理,實與無數的私有企業相似,差別僅在于私有企業是一家一人之企業,國有企業是來回變換領導的企業而已。
如說私有企業的市場資源沒有國有企業的資源好就是不平等競爭的話,那么如果可以平等,私有企業首先也要能做到像國有企業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相同的國家稅負,如果既不想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還想盡辦法偷逃稅負,又有何顏面提平等競爭呢?需要時刻記住,權利與義務對等,資源也是與責任相對應的。
國有企業已經不多了,私有企業倒是遍地皆是。一個行業,也無非只剩一兩個國有企業而已,但行業內的私有企業卻很多,同行私有企業之間又是如何做的呢?低價競爭,同行相殘,自己間的公平競爭在哪里呢?私有企業里的員工多年不漲工資甚至還降工資,或者想盡辦法不給員工上保險和公積金,吸引力又在哪里呢?企業的發展動力又在哪里呢?這就是為何人們爭相進國企的最大原因。
不要以為壓制或推到行業內的那幾個國有企業,把國有企業的資源分散給行業里的私有企業,然后每個私有企業就占有資源了,有錢了,發展了,這只能是一廂情愿,如同一碗干凈的水潑進大海,水照樣還是一樣的咸,不會潑了一碗淡水,就降低了自己那塊水域里的鹽度。最后是每個私有企業什么也不會得到,而且國家失去的是經濟支柱,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人民的利益保障。
私有企業經濟不好了,便可以向國家伸手要扶持,而國家扶持私有企業的錢從哪里來的呢?歸根結底大塊還是自來國有企業上繳的稅負和利潤。
國有企業與私有企業的經濟基礎不同,社會責任不同,稅負不同,為誰的對象不同,說到底,就是所有制不同。不同的所有制,哪里會有什么所有制中性的存在呢?所有制中性或者所有制中立的理論,一或是騙人,二或是扶私滅公而已。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毛澤東時代夯實了“華為”根基:所有制優勢才是華為核心競爭力!
2019-02-13員工所有制——包括部分和全部歸員工所有的工人合作社——在美國日益發展
2018-10-1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