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戰役后,38軍于2月上旬奉命開至天津永清地區休整。首先對天津戰役進行了戰評。于21日發出嘉獎令。召開隆重的祝捷授旗大會,政治部還對天津戰役中開展“三好連隊”活動就行了總結。3月,東北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正式改稱為第四野戰軍。38軍編入第13兵團。在進行了充分的思想和物質準備后,奉命于4月16-18日。兵分兩路,向南開去。南下前,毛主席、朱總司令在北京香山接見了四野師以上干部。
9月5日下午5時,38軍在常德駐地隆重舉行授軍旗典禮。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授旗并講話。
1949年10月,白崇禧集團在衡寶地區被殲4個主力師,慌忙率部由湖南退守老窩廣西,企圖依靠有利地形和反動的封建統治基礎,勾結滇、黔、川殘匪組織“西南防線”負隅頑抗。因此。迅速重建和補充了遭我打擊的5個兵團(12個軍、30個師)的殘部,兵力達到15萬人,并糾集粵系軍閥余漢謀部殘部的3、4萬人,成立了5個軍政區,組織了10萬地方部隊,東拼西湊了近30萬人,在桂北湘桂路兩側,背依湘江,東靠瀟水布置防線,并將其17兵團之100/103軍布于湘、桂、黔邊境之靖縣、通縣、黎平、榕江地區,以阻止我軍由桂西北進攻;同時大肆破壞橋梁,阻我前進。企圖盤踞廣西,向美帝國主義乞求援助,以待東山再起,作為蔣介石反攻的支柱,但也作了逃往滇黔的準備。
蔣介石視察白崇禧部隊
第四野戰軍9個軍共40萬人,遵照黨中央毛主席關于大迂回包圍的作戰方針,切斷敵逃出大陸的一切道路,決心分三路向廣西突進,求殲白崇禧集團于廣西境內。我38軍、39軍奉命組成西路迂回兵團,首先襲殲湘黔邊境之通道、靖縣之敵17兵團100軍、103軍,而后沿黔桂邊境向桂西南進攻,占領思恩、河池、金城江,切斷敵逃往貴州的黔桂鐵路和黔桂公路;進而直插百色、果德、龍州之線,關閉敵西逃云南之門戶,并與從桂黔邊境前進擔任南路迂回的第二野戰軍4兵團構成對廣西的鉗形包圍,配合正面兄弟部隊全殲敵人。
我38軍擔任西路迂回之右翼,沿路系五嶺山脈綿亙地區,山多路遙,河川交錯。村落疏稀,糧缺雨頻,又系僮、瑤、苗等少數民族居住地區,語音不通,給我完成迂回任務帶來許多不便。
行前,軍黨委召開擴大會議進行討論,指出這次進軍艱巨而又光榮,不僅是戰斗行軍,而且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政治進軍。各級務必按照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精神,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作風,當好戰斗隊、工作隊。特別強調我軍是黨的政策的模范體現者,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堅決貫徹黨的團結少數民族的政策,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用實際行動擴大我黨我軍的政治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從政治上打垮白崇禧的欺騙宣傳和封建統治的基礎。軍黨委要求部隊繼續發揚勇猛頑強的戰斗精神,不怕艱難困苦,決不輕敵松懈,在解放廣西的戰斗中立開國功,爭取“三模”的光榮稱號。
軍政治部和軍后勤部根據軍黨委會議精神發出聯合指示,要求部隊到達少數民族地區地區后,一律停止籌糧,凡糧、柴、草,皆用銀元購買;災區購糧先購地主、富農的糧,后買中農的糧;漢人居住區仍以籌糧為主,并強調必須加強調查和宣傳。
部隊除以一定時間總結了戰斗經驗、宣傳勝利、評功評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育外,又根據軍黨委的號召深入進行了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對軍首長提出的“忍受艱苦,克服困難;猛進窮追,消滅敵人;遵守政策紀律,團結人民”的三大要求研究了落實措施,并深入地進行了進軍廣西的教育和準備工作。各單位均研究了廣西民情和風俗習慣,研究了前進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普遍學習了苗民日常用語。
各級都加強和組織了開路、設營、籌糧、收容等組織,將所有的汽車及笨重的炮兵,組織后梯隊另路前進。在物資上,每人發雨具一件,每匹馬備有三副以上馬掌,以竹筒攜帶了足夠一個月的食鹽,準備了一個月買糧買草的銀元,連隊都購備了針線,組織了補鞋和打草鞋組,就行了充分的物資準備和思想準備。“打到廣西去,消滅白崇禧!”“在解放全中國最后戰役中,爭取三模”等口號,成為激勵部隊奮勇前進的重要動力。
我38軍以151師為先頭師由洪江出發,首襲靖縣之敵,然后全軍分兩路:右路為151師、114師,左路為113師、軍直及112師,經黔東南迅速楔入廣西,占領思恩、河池,繼向桂西南前進,一部搶占百色,一部向果德前進,插向南寧以西。
11月6日,先頭151師由駐地出發,日急進100里上下,奔襲靖縣,軍主力隨后跟進。11月9日12時,第四野戰軍首長電示4兵團推遲前進時間,以“保證我程子華部預先插到百色、果德之線。”11月10日,151師解放靖縣,收降敵保安隊200余,余敵100軍及103軍均于日前西逃榕江、梅寨地區。151師于13日進占黎平,14日夜進占榕江,敵103軍繼向黔桂邊境西逃。
白崇禧集團在我西路兵團的打擊下,逃往滇黔計劃將遭破滅,決定乘我西、中兩路軍尚未進入桂境之機,令桂系主力3、11兩兵團向博白、岑溪一線開進,組織所謂“南線攻勢”,企圖在余漢謀殘部配合下,夾擊我南路軍4兵團,以求在其逃往滇、黔道路絕望后,繼爾向雷州半島突圍。同時令其17兵團迅速搶占百色,策應南線作戰。
毛澤東主席致電第四野戰軍及4兵團首長,認為這是消滅白崇禧主力的好機會,指示西路13兵團“應分數路寬正面,第一步向百色、南寧之線,第二步向龍州、南寧之線攻擊”,以便與中、南路部隊盡殲逃敵于國境內。
第四野戰軍首長據此部署4兵團迎擊南攻之敵3兵團,以12兵團及39軍等部南下桂林、柳州一線,擊敵側背,配合作戰,又命我38軍迅速占領思恩、河池,而后繼續向果德、百色前進,一面追擊正面西逃之敵17兵團,一面切斷敵逃滇道路。
擺在我軍前進道路上的多為崇山峻嶺,崎嶇小路,全部行程600余公里中山野小徑竟占三分之二強,很多地方已無路跡。尤其是進入黔桂邊境的苗嶺山區,高峰連綿,險陡異常,有的上下四五十里,坡陡70余度,人須攀行,戰馬寒顫,真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進。由于地勢高,氣候變化無常,以軍直前后26個行軍日計算,僅有7個晴天。我軍路過貴州邊境沒有遇到一個晴天。真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雨多路滑,有的日摔跤達30余次,112師評價每人摔倒4次以上。151師因失足墜入懸崖而犧牲戰士3人,114師摔傷者516人之多。全軍跌死馬128匹,跌傷馬135匹。進軍之艱難為解放戰爭所罕見。
因此,行軍速度極緩,有的一小時只能前進4、5里,且常被斷崖阻隔。黑夜行軍更慢的令人難以置信。11月11日,339團2/3營及團直,天黑時距宿營地長寨溪只差3里,但從下午5時下山,次日7時才到達,前后歷14個小時,平均4小時40分走一里地。因此,軍要求部隊在這樣的地區行軍,最好在天黑前趕到宿營地。
為了保證進軍順利,部隊組織了先遣隊,負責偵查和開辟道路。工兵們遇到山崩路塌或巨石攔阻無法通過時,便攀援到那些無人跡的山崖上,鑿眼放炮開辟道路。遇到朽爛的獨木橋改成寬坦的木橋,遇到敵破壞的橋梁重新架設。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全軍共修補道路約600里,消耗炸藥1433斤,架設大小橋梁402座,為部隊進入荒無人煙的山區開辟了一條可行的通道。
由于爬山涉水,道小泥濘兼石渣多,一雙鞋子有的只能穿兩三天,甚至一天就壞了。出發時每人帶的3雙鞋子根本不夠穿。為不使鞋子問題成為進軍的障礙,部隊進一步加強了補鞋組和打草鞋組。112師動員班長、黨員打草鞋,他們每到宿營地后少休息,少睡覺,甚至徹夜補鞋和打草鞋,補鞋組有的一人補修達42雙之多。僅就兩個師的統計,補鞋8875雙,打草鞋10379雙。人多智廣,340團7連馬德志發明用竹子做鞋的方法,其特點結實耐穿,一雙頂5雙草鞋,且不怕下雨,不磨腳。該團普遍推廣,解決了無鞋子穿的困難。
由于沿途人煙稀少,部隊又多,兼白崇禧部潰退時實行了“空室清野”,阻我前進。因此糧食奇缺、籌糧組有的跑到距行軍道路很遠的地方也難保證部隊不餓肚子。多數單位都是購一頓吃一頓,芋頭、紅薯也作了部隊充饑的主食。購來的糧多為稻谷,為了減少部隊疲勞,各單位組織了搗米組和做飯組,一到宿營地就分頭行事,沒有米臼等家什就用鞋底搓,木棒捶,時常半夜三更還聽到“棒棒”的搗米聲。盡管如此,還有許多部隊吃不上飯,只喝點開水、稀粥,繼續前進。
穿草鞋前進
路過苗族住區村落更稀,就是一個師拉長幾百里也不便宿營。有一晚在甲榜寨附近一個20多戶的小村,就擠住了3000多人。戰士們只好用飯盒燒水、做飯,用雨衣搭棚,雨傘做墻,青春鋪地。尤其是有的單位在大山露營,困難更多,只有坐在背包上撐著雨傘度過風雨交加的夜晚。
在這種情況下,有馬匹的單位和馭手們的困難更多。新釘的馬掌有的一至兩天就掉了,有的地方懸崖陡壁,暴凸驟凹,馬墜下深谷便別想再活。尤其是剛炸開的道路,石塊鋒利,得先把路鋪平,馬方能通過,還常留下斑斑點點的馬蹄血跡。有的地方只能過馬,馭手們就扛著馱子前進。每至陡崖險嶺,馬被嚇得發抖,就把馬用繩子拴住徐徐下放。困難如此之多,行動之慢就可想而知,往往走到深夜得不到休息。
然而,什么困難也擋不住我英勇無畏的戰士,都被我軍指戰員踩在了腳下。大家只有一個念頭:前進!打到廣西去,解放全中國!在艱苦的行軍中,干部加強了行政管理,不僅自己以身作則背行李,幫助戰士扛米扛稻子,而且堅持貫徹了六大制度,準確地掌握開進和休息時間。為避免宿營后工作多,會議多,影響戰士休息,338團研究了根據道路條件,在行進時適當進行談話、學習或開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干部戰士互相幫助鼓勵,手拉手通過急流,你攙我扶攀登峭壁,黨員干部及時用有力的口號鼓勵部隊,“爬山是歷史,艱苦是光榮!”“赤腳進廣西,活捉白崇禧!”“山大決心大,再高也不怕!”“為人民立功,就在這個時候”等口號響徹山谷,進軍的歌聲沖破云霄,充分表現了干部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這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我軍發揚了愛護群眾利益的優良傳統,遵守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宣傳我黨政策紀律。買不到糧食寧愿挨餓,也不動苗族同胞一粟一谷。沒有房子就露營。盡管有的苗家村莊吃水困難,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挑,部隊出發時還是做到水滿缸。借東西先宣傳后借,主允許后才借走,用完以后馬上送還。112師戰士鄭長金創造了用竹板、木片、硬紙制成新式借物證,正面注明借物名稱、部隊番號,反面畫上借物圖樣,解決了說話不懂的困難,也避免了亂借東西的現象。因此,苗胞深深敬佩我軍紀律嚴明。11月18日,我342團路過黎平高維村時,村莊叫白匪燒光了,苗胞跑到了深山,見我軍過境時秋毫不犯,紀律嚴明,便陸續回家,紛紛圍著部隊控訴匪軍罪惡,并自動賣糧食,送開水給部隊。從江一帶的苗胞自動修橋補路,為我軍帶路。有的苗族婦女,在我宿營后將僅有的被子悄悄給戰士蓋上。有的還自動組織了支前機構自然會,支援我軍進軍。
當然,在整個行軍中,由于預見性差,行軍組織不夠完善,少數干部怕苦畏難,管理松懈等原因,全軍非戰斗減員達1600余人之多,損失槍支公物也不在少數。雖然存在這些問題,但整個進軍情緒始終是飽滿的,千軍萬馬直向桂西南前進!
11月15日,我軍出其不意楔入廣西境內,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向黔桂鐵路兩側之思恩、河池猛進。敵軍驚慌失措,狼狽逃竄。18日,我左路先頭113師于光沖搜出敵散兵266名;右路先頭151師于20日解放宜北,24日解放思恩。335團1營于奔襲南丹途中戰斗兩次,于25日6時包圍該城,戰斗1小時,攻占該城,殲滅偽南丹縣政府及保安隊200余人。151師于25日以神速動作占領東江車站。此時,柳州與金城江之間的交通尚未中斷,該部截獲了由柳州開來的火車和汽車,旋又截獲了由金城江開來的14輛汽車,隨即乘車奔襲金城江,于25日19時占領該地,殲滅保安隊70余人,繳獲大量物資,僅總機即達600部。于26日占領了河池,切斷了敵逃往黔、滇的退路。
27日,151師由河池出發向東蘭前進,在東蘭東北之白殘浦與由南丹南撤之敵17兵團遭遇,當即將敵切斷,并令451團跟蹤追擊至長坡圩附近,18時10分對敵包圍攻擊,30分鐘后一舉全殲敵103軍347師師部、1039團、1040團、1041團(欠1個營),俘敵師長潘漢逵以下1500余人。
戰斗剛結束,又獲悉敵兵團部及234師殘部向東蘭逃竄,451團遂令1營猛追,以便將敵全部壓至紅水河渡口,予以全殲。27日20時追至安邊,追上了103軍軍直炮兵營,戰斗10分鐘,全殲該敵。敵軍部慌忙由小路經板門逃竄。該營奉命繼續向紅水河渡口猛追。因公路比小路遠60里,加上雨天路滑,橋梁多被破壞,兼該營十分疲勞,遂換7連繼續猛追。28日13時追至香河鄉與敵103軍軍部遭遇,敵以猛烈火力阻擊,7連以迅速勇猛的動作將敵打垮,俘敵一部,余敵倉皇逃向同樂。該連3排卸下背包跟蹤追擊,至同樂鄉全排只剩6人,當即向敵展開進攻,俘敵200余。此后,團又令1營繼續猛追,1連于28日15時追上敵軍直衛生營。邊打邊追,于18時追至距紅水河4里之巖洞,俘敵300余。1連于該地等候后續部隊耽擱了半小時,結果敵已搶占了紅水河渡口東岸的有利地形,以嚴密火力阻我前進,掩護其主力過河。在這種情況下,該連指揮猶豫,未沿公路猛插,而從翼側爬山迂回,結果山高坡陡又耽誤了3小時,待天亮占領河口時,敵已全部渡河過河西。
紅水河系桂西北的一條較大的河流,河寬水深,流速甚急,浪濤翻滾。敵人將船只全部擄至河西岸,并占領了山頭陣地,以輕、重火器組成火網,控制了渡口和河面,企圖憑借天險,阻攔我軍渡河,以求喘息機會。
我451團指揮所趕到紅水河附近,即令3連搶渡。該連副連長張佐前率8班會水的戰士鄭彪等,在我火力掩護下,躍身跳入河內,戰勝翻滾急流,浮到對岸奪得一只破船。對岸敵人以兩挺重機槍、1門60炮阻擾我修船。我堵船洞的一戰士負了傷,又上去一名,船終于被修好,裝著第一船戰士(7人),在敵火力封鎖下,用樹桿撐到了對岸,于14時30分強渡成功,并搶占了西岸山頭。1排未等主力過河即尾敵猛追,途中打垮了敵3次反擊,1小時追了20里,追至距東蘭8里之那哼,將敵軍700團全部擊潰,俘敵200余,29日解放東蘭。
29日10時,敵17兵團率702團全部,由東蘭向萬崗逃竄。此時151師452團有不少戰士因為沒有鞋穿,平均每連有20人光著腳趕路,腳被扎破,仍不顧疼痛和饑餓趕到東蘭,前后三天四夜未得到休息,又奉命接替451團追擊逃敵。該團愉快地接受了追擊任務,于30日6時出發,8小時前進120里,追至拉基,殲敵702團1個營,于12月1日解放萬崗。敵17兵團率103軍殘部不足2000人向西逃竄。
在我各路大軍猛烈追擊下,白崇禧殘部被壓縮在桂西南一隅的狹窄地帶。我38軍遂令151師直插百色,其他各師均向果德方向追擊,配合我西、中路各軍追殲集結在欽州地帶的殘敵。
151師奔襲百色,兩天一夜未休息,越過了7座高山,渡過20余條河流,前進230余里,于12月4日解放田州,5日進占百色。敵17兵團殘部西逃,我僅俘10余。土匪頭子梁中介、鐘日山懾我軍威,率眾3000余人向我151師繳槍投降,但不幾日便都逃散。至此,敵西退云南之路已被我切斷。同時,我38軍左路先頭337團連續急進180里攻占了都安,殲敵縣保安團一部。12月6日奉第四野戰軍令于原地待命。114師又于7日解放田東。殲敵保安隊大部。
是日,我西、中、南各兄弟軍將敵華中軍政長官公署、10/11兩兵團殘部、國防部突擊縱隊、交警總隊等部圍殲于欽州、小董圩地區。白崇禧集團主力被殲,其1/17兵團殘部紛紛向中越邊境逃竄。39軍等部跟蹤追擊,12日占領鎮南關,控制了中越邊境,敵除約2萬人逃入越境,一部逃入云南,其余均被我殲滅。廣西戰役勝利結束。我共殲敵17.3萬人。我38軍奉命分別于百色、田東、都安、思恩、河池、宜山等地休整。
廣西戰役自11月6日開始至12月12日占領鎮南關止,歷時37天。我38軍多者行程2215里,少者(112師)1297里。越過大小山峰近100座,徒涉河流100余條,經大小戰斗15次,共殲敵師長潘漢逵以下5145名。我軍堅決執行了黨的少數民族政策,貫徹執行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在政治上也打了一個大勝仗,勝利地完成了艱巨的戰役迂回任務,涌現了50個各種模范連隊,為我軍創造了新的榮譽。
114師、151師從1949年12月27日到1950年1月24日,經過28天的行軍作戰,征程2475里,露營20次以上,涉過大小河流15條,翻越大山20余座,殲敵近萬人,把紅旗插到云南河口。
后排中間是莫樹杰。
莫樹杰接受改變編
1949年11月2日,國民黨桂林綏靖公署副主任莫樹杰奉白崇禧之命,在廣西宜山正式成立桂西軍政區司令部,司令官莫樹杰中將。根據華中軍政長官公署政治部關于國民黨黨務整理的規定,組成骨干核心,加強反共組織。軍政區上校級以上軍政官員,辦理了國民黨黨員重新入黨登記,并由莫樹杰領著,在李宗仁,白崇禧像前舉行重新入黨宣誓。
1949年11月7日,人民解放軍第13兵團38軍由洪江出發,奔襲靖縣,然后全軍分為兩路,一路經黔東南,迅速楔入廣西,占領思恩、河池,繼而向桂西南前進。另一路于11月10日解放靖縣,13日占領黎平,14日占領榕江。11月20日,人民解放軍第38軍解放了宜北,25日晨逼近南丹縣城。另一路占領了東江車站,進而占領金城江。國民黨桂西軍政區司令部已被解放軍包圍在河池一帶,到了窮途末路。在此期間,解放軍第13兵團占領柳州。為盡量減少戰爭給人民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中共桂北區委書記何偉和第13兵團政委莫文驊考慮利用宜山軍分區副司令員等人與莫樹杰的私人關系,在給莫部以軍事壓力的同時,對其進行政治爭取工作。
晚年莫樹杰八十五壽誕
深明大義的莫樹杰,率千余名將士于金城江接受和平改編,讓幾十萬眾鄉親免遭兵燹,免于生靈涂炭,成為千古佳話。他因此成為在解放廣西戰役中,接受和平改編的國民黨最高級別將領。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冒著極大生命危險,極力支持配合莫樹杰和平改編行動,為部隊成功改編奔走勞頓立下汗馬功勞的諸位愛國將領,在改編后都有較好的歸宿。接受改編后的莫樹杰于當天回到六寨鎮龍馬莊他的家中休養,治療眼疾。于1950年4月2日赴邕,受到張云逸、陳漫遠、雷經天、李天佑等黨政軍領導人的接見。莫樹杰深被共產黨的真誠所感動,決心為國、為人民效力。此后,莫樹杰歷任廣西省改編委員會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政協廣西第四屆常委、第五屆副主席,民革廣西區委會副主委等職務。1985年8月7日在南寧病逝,享年88歲。
據悉,1949年1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軍區司令部做了一份《敵土雜武裝情況調查》,1950年1月至3月,又做了一份《匪特綜合材料》的調查報告,這兩份調查材料一致認定:當時廣西境內只有土匪24股,共3550人。土匪人數遠遠低于匪患猖獗的東北和湘西。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廣西剿匪作戰卻出動正規作戰部隊兩個兵團、4個軍、17個師又1個團,其中10個師為久經戰陣的精銳主力師,加上地方部隊和武裝民兵,投入廣西剿匪總兵力超過百萬。
廣西剿匪作戰歷時3年之久,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軍區司令部發表的剿匪戰報,3年剿匪作戰共殲滅廣西境內的土匪51.2917萬人(統計時間為1949年12月至1952年12月)。根據1947年國民政府內政部的全國人口統計和1948年廣西省政府公布的廣西全省人口總數為1463.6337萬人。從1949年底至1952年底廣西的總人口大概是1500萬,如果按1500萬人口這個總數除以51萬土匪,則大約每30個廣西人中,便有一人當過土匪。黃繼樹不無感慨:“既然解放初期廣西軍區司令部發布的權威調查數字認定當時廣西境內僅有土匪24股3550人,那么這51萬多土匪又是怎么突然冒出來的呢?既然是烏合之眾的土匪,又怎么能夠抗拒把幾百萬國民黨正規軍打得丟盔棄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達3年之久呢?”這些廣西土匪,不是一般的土匪,他們被定性為“政治土匪”。
“隨著戰斗的逐步地減少,工作隊的作用就增加了。有一種可能的情況,即在不要很久的時間之內,將要使人民解放軍全部地轉化為工作隊,這種情況我們必須估計到。現在準備隨軍南下的五萬三千個干部,對于不久將要被我們占領的極其廣大的新地區來說,是很不夠用的,我們必須準備把二百一十萬野戰軍全部化為工作隊。這樣,干部就夠用了,廣大地區的工作就可以展開了。”
113師在豫南進行生產整訓
4月17日至25日,38軍召開了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出席代表565名,代表全軍301個黨支部、22940個黨員。軍臨時黨委書記梁必業致開幕詞,軍臨時黨委委員吳岱作“臨時黨委成立以來的基本總結”報告,對軍臨時黨委自1947年8月23日成立以來兩年零8個月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38軍從東北打到中南、西南,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經歷了170余次戰役戰斗,殲敵18萬余人,出現了2個模范營、43個戰斗英雄模范連隊、73個鞏固團結模范連隊、45個三好連隊、42個三模連隊、628名英雄模范,31955名人民功臣。有6537名同志,為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解放,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另有24314名同志光榮負傷。他們的鮮血灌溉了祖國的大地,換來了神州的萬紫千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大會選舉了梁興初、劉西元、賀東生、劉賢權、江擁輝、吳岱、王樹君、李際泰、于敬山、李偉、趙禁為軍黨委委員,唐青山、楊大易為候補委員,組成軍首屆黨委會。全軍秣兵歷馬,表示了“迅速地把我們建設成現代化的國防軍,永遠在毛主席的勝利旗幟下,為捍衛祖國保衛遠東的永久和平,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到底”的堅強決心!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現代毛詩左傳”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因為主席的一個承諾,他成為解放軍空軍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授予大校軍銜的營長
2019-08-11青峰 | 因為主席的一個承諾,他成為解放軍空軍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授予大校軍銜的營長
2019-08-1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