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燈下開卷,書海神游,翻開一張已經泛黃的舊報紙,映入眼簾的是古拙的黑色鉛印繁體字,這是一張一九二三年九月八日的《向導》周報,發行期號為第三十九期。
《向導》周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黨報,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向導》周報在上海創刊。是經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出版的,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第一份政治機關報。該報主要發表時事政治評論文章,以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指導群眾斗爭為主要任務。設有《中國一周》、《世界一周》、《通信》、《讀者之聲》、《什么話》等專欄。發行數由開始的3000份激增至4萬份。最高達10萬份。一九二七年七月,汪精衛叛變革命后停刊。共出201期。
當年的《向導》周報每周三發行一期,有八個版面,每份發行價格為三分錢,全年為大洋一元二角,半年為七角,均包含郵寄費。按照當時的價格,三分錢相當于現在的三至五元錢,可見《向導》周報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
當年的《向導》周報發行處有兩處,一處為北京大學第一院收發課(科),另一處為廣州昌興新街二十八號二樓,分售處有十二個地方,分別是:南昌中華書局、成都華洋書報流處、南京樂天書館、濟南齊魯書社、長沙文化書社、太原晉華書社、武昌時中書報社、北京大學出版社、云南新亞書社、上海民智書局、廈門新民書社、香港萃文書坊。
當年的第三十九期《向導》周報,上面有早期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陳獨秀、蔡和森等人發表的文章,主要是對當時的時政、社會、民生等方面進行評論。其中的文章反映了當時二十年代的中國軍閥混戰、社會動蕩、民生艱難的現狀,報刊的字里行間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先天下之憂而憂、救萬民于水火之中,挽狂瀾于既倒的”革命初心。雖然當時中國共產黨的力量還很弱小,但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黨的先驅們對改造舊世界,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走向勝利充滿了信心。
這張憔悴的報紙和歷史悠久的文物相比,雖然它沒有宋瓷的古拙淡雅,沒有青花的艷麗深沉,沒有粉彩的雍容華美,但是它卻承載著歷史賦予他的使命。
這張憔悴的報紙,在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戰火洗禮后,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奔向偉大中國夢的歷程。
星移斗轉,滄桑巨變,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張報紙所承載的意義遠遠大于它的生命,對于每一位閱讀和收藏他的人來說,只不過是它生命中的過客而已,而它卻帶著那顆偉大的紅色初心,去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盛世。
備注說明:這張1923年9月8日的《向導》周報第39期為作者本人收藏。
作者:徐偉明 黃石市大冶有色公司豐山銅礦黨委組織部 來源:昆侖策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紫虬 | 從遵義會議看即將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要堅持哪些真理,修正哪些錯誤?
2021-02-2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