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創造歷史偉大實踐的精神結晶,是中國人民創造光輝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
5月21日,全國紅色文化學術交流會在徐舉行,眾多專家學者和國內革命歷史紀念場館負責人齊聚徐州,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促進高質量發展”主題,共商紅色文化傳承與弘揚大計,開展紅色革命精神宣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本次會議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社科聯指導,徐州市委、市政府、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徐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小組主辦,徐州市委宣傳部、徐州市委黨史學習領導小組辦公室、徐州市社科聯、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承辦。
徐州市委書記、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周鐵根,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求是雜志社原副總編輯劉潤為分別致辭,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趙金松,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樊建新分別講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姚有志,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劉建,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彭光謙,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胡呈軍,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新科,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第五巡回指導組組長朱成榮,市政協主席王安順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開幕式。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東海主持。
周鐵根在致辭中說,近年來,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把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深層次挖掘紅色資源,多舉措加強紅色教育,創造性講好紅色故事,高質量發展紅色旅游,全力打響紅色文化品牌,推動紅色文化成為徐州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紅色文化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源頭。我們將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推動紅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聚力打造紅色文化發掘闡釋的研究基地、傳承傳播的教育陣地、弘揚踐行的示范高地,讓紅色文化在彭城大地綻放出新時代光彩。
劉潤為在致辭中說,徐州近年來堅持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為主線,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旋律,以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為主抓手,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經濟社會呈現出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良好態勢。徐州作為淮海戰役的主戰場,孕育誕生的“淮海戰役精神”給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注入了具有永恒價值的紅色基因。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創造歷史偉大實踐的精神結晶,是中國人民創造光輝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希望徐州以這次會議召開為契機,進一步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揚好紅色文化、傳承好紅色基因,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提供更加強大的精神動力。
趙金松在講話中說,江蘇是我們黨最早建立組織并開展革命活動的地區之一,這里孕育誕生的周恩來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軍鐵軍精神和淮海戰役精神等彪炳史冊的革命精神,是涵養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寶貴財富。希望徐州扎實做好紅色資源挖掘和紅色文化弘揚的大文章,深化對革命精神的研究宣傳,努力推出更多優秀成果,不斷提升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加強紅色文化資源的運用,豐富和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內容形式,讓舊址遺址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創造典型經驗、產生更大影響。
樊建新在講話中說,在中國共產黨的百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組織召開這樣一場高規格高水平的紅色文化學術交流會可謂恰逢其時、意義重大,這是徐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好紅色資源、汲取精神力量,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實踐,充分體現了徐州在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對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的高度重視。希望徐州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賡續紅色血脈,真正把紅色精神力量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奮力打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淮海戰役”。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徐州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徐州市社科聯和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獲批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徐州研究基地。兩家獲批單位表示,將切實發揮紅色文化徐州研究基地的作用,深化徐州紅色文化研究,重點探討徐州紅色文化在我國區域經濟社會改革發展。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共同發起弘揚紅色文化倡議。
下午的會議在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胡呈軍主持會議。
學院黨委書記祝木偉致辭。祝木偉書記首先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對領導、專家學者和新聞界朋友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感謝。祝書記指出,學校高度重視文化育人,特別是通過構建紅色文化鑄魂育人新機制,將紅色文化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十三五”以來,學校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等“五個高質量”的突出成績。祝書記表示,本次入選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徐州研究基地主要建設單位,我校備受鼓舞,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學校將著力整合資源,打造紅色文化交流“大平臺”;深挖紅色元素,提升紅色文化研究“大成效”;鑄魂育人,寫好紅色文化傳承“大文章”。
徐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東海發表講話,他指出徐州是一片紅色文化的沃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厚的紅色資源,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弘揚淮海戰役精神為龍頭牽引,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富礦,做強紅色基地宣教矩陣,擦亮紅色教育實踐品牌,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持續在鼓彭大地上彰顯出新的時代價值。本次中國徐州紅色文化學術交流會,是徐州市聯合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傾力打造的黨史學習教育重點活動品牌之一,會議所形成的學術成果,必將為徐州市更好的傳承弘揚紅色基因,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提供有力理論支撐和輿論支持,更加為全省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發出徐州聲音,貢獻徐州力量。
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少將劉建分享了革命前輩朱德同志對年輕人的四點希望,他指出,紅色文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先進思想與中華民族革命歷程緊密融合而形成的優秀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努力弘揚紅色文化,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新科在講話中指出,徐州紅色資源十分豐富,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文化,要立足培根鑄魂,深入闡釋紅色精神;要做優平臺載體,生動講好紅色故事;要致力成風化人,堅定傳承紅色基因,為深化強富美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會上,7位紅色文化研究專家分別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姚有志少將以《紅色文化凝聚起無敵力量——淮海戰役勝利的啟示》為題,彭光謙少將以《弘揚淮海戰役精神,奪取新的偉大勝利》為題,江蘇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教授李繼鋒以《紅色文化的挖掘與弘揚——以宋公堤為例》為題,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賈萍以《弘揚淮海戰役精神 傳承紅色文化傳統》為題,徐州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梁化奎以《傳承紅色基因 銘記偉大勝利,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繼續前進》為題,徐州市委黨校市情研究室主任、教授鄭歷蘭以《紅色文化——增強影響力的現實召喚》為題,中國礦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劉薇以《從紅色記憶到政治認同:生成邏輯與實踐路徑》為題進行了研究成果分享和交流。
學院領導李紅、鮑桂楠、徐勇、朱作付以及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國內紅色文化名家和國內部分紅色基地負責人、駐徐高校、高職院校、市委黨校科研處、市社科系統部分學會代表,我校黨員干部和師生代表參加本次學術交流會。
22日上午,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一行在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前舉行向淮海戰役中犧牲的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到解放軍某部瞻仰王杰烈士紀念館,到國有大型企業徐工參觀他們自主生產的大國重器。大家紛紛表示,上述活動使自己受到一次深刻的紅色傳統教育。
(來源:紅色文化網;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專題報告會在京舉行
2019-12-05衛鴻:到俄羅斯去感受十月革命的脈動——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自費訪問團訪俄紀實
2017-11-2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