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江宇 | 1949年,中國不可能選擇任何其他道路
點擊:  作者:江宇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1-06-20 16:14:5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世界上已經存在的現代化道路,都不適合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立即面臨著對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同現代西方的發展經濟學把經濟增長作為發展的主要目標不同,中國當時面臨的問題要困難得多:中國所處的國內外環境決定了,選擇經濟發展戰略,不可能僅僅考慮經濟效率,而是首先滿足維護國家安全和獨立、奠定重工業基礎、改善民生等多方面的要求,而要同時滿足這些要求,就需要找到一條超常規的發展道路,才可能實現。

 

現代化的三大目標

 

第一個目標,維護國家安全和獨立。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形勢。二戰后,美國和蘇聯等大國劃分了勢力范圍,形成了核壟斷。新中國地處兩大陣營對峙前沿,臺灣問題尚未解決,既面臨著東部沿海美國的威脅,在20世紀60年代之后又面臨著蘇聯從北方的威脅。建國初期既沒有核武器、也沒有大規模生產常規武器的能力,一旦發生外敵入侵,只能通過“誘敵深入”才能發揮我軍游擊戰和人民戰爭的優勢,這必然對經濟建設帶來極大破壞。為了扭轉這種狀況,只有建成最低限度的國防工業體系,獲得基本安全保障,才能開展一切經濟活動,也才能在比較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外開放。

 

這就決定了,新中國初期的經濟發展帶有“戰時經濟”的性質,重工業優先發展、計劃經濟、三線建設、農業集體化、上山下鄉等重大經濟舉措,都同應對戰爭威脅有直接關系。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國擁有了“兩彈一星”、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石油等戰略物資自給,具備同超級大國博弈和威懾的能力之后,才獲得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從而有條件調整經濟發展戰略。

 

第二個目標,奠定現代化所必需的工業基礎。工業化是現代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但啟動工業化進程和做大經濟總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舊中國的GDP長期領先世界,清朝全盛的乾隆時期,中國GDP占世界的1/3,但仍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晚清政府和國民黨政府都曾努力啟動現代化,但是并沒有具備現代化所必要的起碼產業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現代經濟成份只占GDP的1/10左右,人均固定資產不足40元(1952年價格),難以形成有效投資。雖然工業有了一定發展,但是工業總產值中重工業只占26.6%,輕工業主要是紡織、食品加工等作坊式工業,每年人均發電量7.9度,還不夠一盞日光燈照明;每年人均原油產量0.36公斤,只夠開幾公里汽車;人均鋼產量0.29公斤,不夠打一把菜刀。在這種情況下,要啟動現代化,必須要對舊的經濟結構進行根本的改造,而要具備產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資,就必須解決如何在一個農業社會的基礎上積累資本的問題。

 

第三個目標,改善民生和促進人類發展。人類自身的發展,既是現代化的目標,也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人力資本水平極低。80%以上人口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僅20%,人均預期壽命35歲左右,嬰兒死亡率超過20%[1],這些指標相當于西歐1820年的水平,國民精神萎靡不振,社會一盤散沙,被稱為“東亞病夫”。這種狀況,不可能產生一支合格的產業工人隊伍,也影響著整個國家的活力和精神面貌。解放戰爭后期,國統區惡性通貨膨脹使得民生維艱,國民黨喪失人心。而中國共產黨是在億萬人民支持下建立新中國的,執政之后,黨承擔起艱巨的使命,既要應對國內外的安全威脅,啟動現代化,同時還要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才能鞏固政權,獲得人民的擁護。這又進一步增加了經濟發展的難度。

 

國家安全、工業化和人類發展這三個目標,都具有“一票否決”的性質,哪一個都必須實現。正如毛澤東1951年10月5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所說的那樣:“戰爭必須勝利,物價不許波動,生產仍須發展[2]”。要兼顧這三方面的目標,就決定了新中國經濟建設不能簡單追求增長速度和微觀效率,而是必須找到能夠兼顧三方面目標的發展道路。

 

以上的約束和目標,也決定了一個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世界上已經存在的現代化道路,也都不適合中國。

 

英國等早期資本主義國家,靠殖民和海外貿易獲得原始積累和市場。在國內通過圈地運動,強行把農民和土地分離,獲得廉價的自由勞動力。在外國通過對外殖民,獲得廉價的奴隸、原料以及產品市場。據美國學者杜波依斯的估計,從16世紀開始的300年歷史中,歐洲和美洲國家從非洲販賣的奴隸達到6000萬人口,使非洲人口占世界的比例從1/5下降到1/13,正是依靠這些奴隸的勞動完成了工業化的原始積累[3]。很顯然,這種道路,中國沒有條件走。德國和日本等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靠戰爭賠款和殖民獲得原始積累和市場,中國也沒有條件效仿。

 

以“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小經濟體,靠依附大國獲得安全和市場。有觀點認為,新中國如果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加入全球貿易體系,承接西方產業轉移,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工業和貿易,發揮勞動力密集的“比較優勢”,那么就會和他們一樣,早日實現現代化。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四小龍”的騰飛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即他們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政治經濟體系,臺灣和韓國容許美國駐軍,成為美國遏制蘇聯和中國的前沿陣地,它們并不需要獨立地建設國防體系,反而獲得了西方國家的市場、技術和資金支持,是一種依附型發展道路。這條路對小型經濟體是可以的,對中國這樣的大國并不適用:一方面,中國不可能放棄來之不易的獨立和解放。另一方面,西方國家支持幾個小國(地區)作為“不沉的航空母艦”是能夠負擔得起的,但是任何國家都沒有能力像支持四小龍那樣支持中國,也不敢像扶持小國一樣扶持這樣一個大國。

 

也就是說,當時已經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國家的發展模式,都不適用于中國。不管是自己家的老路、還是別人的老路,都走不通,只能尋找一條新的道路。

 

[1] 參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展權:中國的理念、實踐與貢獻》白皮書: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532315/1532315.htm

[2] 融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增產節約和反浪費運動[J]. 黨史博覽, 2015(5):110-116.

[3] 黃紹湘.美國通史簡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

 

本文節選自《大國新路——中國道路的歷史和未來》,江宇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新號!

 

(來源:“共和國經濟史”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