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范西峰:懷念我的老紅軍父親
點擊:  作者:范西峰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8-01 09:30:37

 

1.webp (8).jpg

【楊帆薦評】


范西峰是我的中學同學,其父親是開國將軍,曾任北京軍區炮兵司令員,政委。


范西峰16歲參軍,歷任每一級職務,最后到總政治部,解放軍畫報社政委,大校軍銜。提升少將本是自然,趕上那個送禮的時期他沒有送,最后以大校退休。

 

范西峰回憶他父親的文章,已成為紅色文化的一部分,兩代人用血肉拼出來,歷史上站得住腳。

 

我也在寫回憶錄,深知其艱辛。大多數人經歷都非常多,為什么不寫?一是不愿公開,二是文筆限制,三是各種考慮,寫什么不寫什么,實在太艱辛。因此,我尊重所有寫回憶錄的人。

 

范西峰父子兩代,保持了軍人優秀品質,其回憶錄值得大家傳播! 謝謝!

 

楊 帆 2021.7.29


1.webp (9).jpg

 【開國少將范忠祥(1911.7-1993.3.1)】

懷念我的老紅軍父親
●范西峰
 
今年7月16日,是我的老紅軍父親、開國將軍范忠祥110周年誕辰。父親離開我已經28年了,但時光的流逝并沒有沖淡我對父親的思念。

父親是在土地革命戰爭初期走上革命道路的。他出身貧寒,因生活所迫,不甘受剝削、受奴役,期望盡快改變自己人生的強烈愿望,促使父親于1927年1月投身于黨領導的湖北農民運動,歷任農民協會會員,反帝大同盟會員,鄉蘇維埃土地委員兼赤衛隊隊長。1932年5月又根據黨組織的指示,率領60多名赤衛隊員參加了賀龍同志領導的紅三軍,從此戎馬一生,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

1.webp (10).jpg
【紅三軍軍旗】

作為一位老革命、老紅軍、老共產黨員,父親生前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我們兄弟姐妹小的時候,后來上中學、大學、參軍、工作,只要回家,父親都會詳細詢問每個孩子的工作、學習、思想情況,諄諄教導我們不論干什么工作,在哪個崗位上,都必須繼承和發揚老紅軍的革命精神,繼承和發揚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

我印象最深的,是父親多次與我講過他參加革命后遇到的三段最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以及對父親思想最猛烈的撞擊,但父親在晚年病床上很自豪地對我說,他挺過來了,始終咬住青山不放松,一心一意跟黨走,憑著堅定的理想信念戰勝了所有的艱難險阻。

這么多年來,每當回想起父親多次講過的他的這些經歷,我總是禁不住自己的情感,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淚水。

第一段難忘的經歷,也就是父親生前多次對我講過的,戰爭的殘酷讓人始料不及,生與死的抉擇是對每個紅軍戰士最嚴峻的考驗。1932年5月,父親在天門八子老參加賀龍同志領導的紅三軍,一到部隊就被分到紅八師二十四團十一連。因父親當過赤衛隊隊長,碰巧被該團團長吳玉堂得知了,還鼓勵他好好干。與父親一起分到這個連隊的有父親帶來的10多名赤衛隊員。父親后來回憶說,他沒有料到,也根本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到連隊的第二天,他們隨部隊倉促投入戰斗,一個星期連續打了七、八仗,第一仗打蘆家口,第二仗打八子垴,第三仗打皂市,第四仗打京山的鴨子咀……每天都在不同的地域和戰場上奔波,全連陸陸續續犧牲了10多個戰友,負傷的就更多。生與死的考驗,對每個紅軍戰士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參加紅軍就要堅決打國民黨反動派,打仗就不能怕死,更不能當逃兵。同時,在戰斗中負傷甚至犧牲,更是習以為常的事。

我記得新華社解放軍分社有一個記者,從1985年開始,先后采訪了紅軍時期與父親一個團一塊工作過的賀炳炎、余秋里、黃新廷等眾多開國將軍。采訪過程中,他發現這些將軍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絕大多數都為了革命負過戰傷,很多后來成為獨臂將軍、獨腿將軍。因此,他認為戰傷,就是一代開國將軍們曾經生死的標志物,也是他們身經百戰的真實記載。父親曾回憶說,戰爭年代,他在紅三軍和紅二軍團時期負傷次數最多,達10多次,其中3次負重傷,基本上是死里逃生。1934年2月,在湖南龍山縣茨巖塘戰斗中,父親左肩及背上神經被子彈打穿,造成左手終生殘疾。1935年8月下旬,已擔任團總支書記的父親接替余秋里任紅十八團政委兩個月之后,在攻打敵人招頭寨的戰斗中,胸部被手榴彈炸中,有3塊小彈片無法在手術中取出,一直陪伴他走過了60多年的軍旅生涯,直至逝世才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取出,建國后被評為二級甲等殘廢。這種生死煉獄般的考驗,在戰爭年代,一直伴隨著父親走向新中國的成立。父親當年帶的60多名參加紅軍的赤衛隊員,除了少數失蹤,個別的逃回家里外,只有兩個人見到了新中國的誕生。一個是我的父親,一個是我父親的堂兄范寶順,建國后任濟南軍區67軍副政委,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第二段難忘的經歷,就是當時黨內“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危害與錯誤的“肅反”,給紅軍官兵的思想造成極大的沖擊,這是父親最刻苦銘心的。父親參加紅軍后,因工作積極,作戰勇敢,哪里危險就往哪里沖,故而入伍兩個多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之后,他先后任副班長、班長、排長、連長、師政治部宣傳隊長等職,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多次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然而,在他參加紅軍后的頭兩年間,黨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占了上風,紅三軍在以夏曦為首的湘鄂西中央分局的錯誤領導下,從1932年5月起也就是父親剛入伍時,至1934年夏,先后進行了四次殘酷的“肅反”。父親生前在他的回憶錄中很詳盡地談到這一難忘的經歷。

第一次是在國民黨反動派對洪湖蘇區革命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圍剿”期間,戰斗既十分頻繁,又異常激烈。但即使在這種危急時刻,夏曦等人仍要求每個連隊不切實際地在戰場上召開揭發“改組派”活動的會議,戰斗結束后還要召開戰士大會,黨團員大會,號召群眾肅反,互相揭發,檢舉嫌疑人。這次肅反,規模最大,逮捕和被害的人最多。除湘鄂西軍委領導人萬濤、周小康等同志外,僅紅三軍軍師以上干部就有紅三軍參謀長孫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紅七師、八師、九師的師長、政委、參謀長、政治部主任以及一大批營團領導被殺害。

第二次肅反更反常,是在部隊退出洪湖根據地,向湘鄂邊地區轉移的7000里行軍中進行的。紅三軍退出洪湖蘇區后,由于部隊的干部戰士絕大多數家在洪湖地區,非常懷念蘇區的親人,因而思想上不是很穩定,不免要講些不滿意的話。對此,夏曦等人認為這是“改組派”對紅軍的破壞,不加分析地逮捕了許多同志。其中,除少數師團干部外,大部分是基層連排干部。

第三次肅反,是1933年3月,紅三軍退出桑植,轉移到鶴峰、建始、巴東、宣恩邊界地區時,廣大指戰員紛紛要求打回洪湖去。夏曦等人把這些呼聲又當成了反革命分子的煽動,特別是把與他意見不同的紅九師師長段德昌、參謀長王炳南等人污蔑為“改組派”分子并加以殺害。三次肅反后,夏曦在沒有經過中央分局討論的情況下,利用職權悍然做出了解散黨、團組織的決定,致使紅三軍只剩下夏曦、賀龍、關向應、盧冬生4名黨員,黨的政治工作和黨員發展工作完全停頓。

第四次肅反,是事隔兩個月的1933年5月,又逮捕了大批領導干部,紅九師政委宋盤銘、紅七師師長葉光吉等被誣陷并殺害。本來,夏曦等人還要進行第五次肅反,由于賀龍同志的堅決抵制,這個計劃才沒有實現。

在黨的“左”傾機會主義路線占上風,大批軍師團領導干部被以“改組派”名義誣陷錯殺,黨團組織被解散的逆境中,父親與許多基層干部戰士初心不改,一心一意跟黨走的執著追求始終默默存于心中。1934年6月紅二、六軍團會合后,8月根據中央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在任弼時、賀龍同志的領導下,開始對湘鄂西中央分局以夏曦為代表的肅反擴大化、解散黨團組織的錯誤進行了清算和糾正,并終于又恢復了黨團組織。同年9月,在紅九師政委廖漢生及另外一個同志靳加滔的共同介紹下,時任師政治部宣傳隊隊長的父親,作為第一批黨的積極活動分子,正式由共青團員轉為共產黨黨員。由此,他一生都在用生命踐行自己入黨時的誓言,在長期的革命征程上,英勇無畏,身先士卒,走在前列,為實現黨的奮斗目標戰斗了一生。

因戰爭年代負傷次數過多,父親晚年長期臥床,在病痛之中,每當回憶起黨內“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他都在我陪床時與我說,夏曦等人的嚴重錯誤,幾乎將紅三軍的團以上干部以及地方黨政領導干部誣害殆盡,幾乎使紅軍陷入絕境,但紅軍部隊為什么能夠生存下來并繼續在極端困難的形勢下堅持無比英勇的斗爭呢?父親談到,這是因為,一是廣大紅軍指戰員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堅信黨能夠克服自己的困難,能夠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二是廣大指戰員始終保持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必勝的信念。一些受了冤屈的同志,即使被誣陷為“改組派”分子,被當成反革命,仍寧肯犧牲都不叛變,這是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為之奮斗的理想是最美好的;三是部分黨的領導干部和廣大基層官兵,對“左”傾錯誤進行了堅決抵制。特別紅三軍主要領導賀龍總指揮,在許多問題上,堅決反對沒有證據的濫殺無辜,據理力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損失,挽救了一些同志的生命。父親晚年的回憶,讓我們這些后人牢牢記住了“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句名言。

第三段難忘的經歷,是父親在我們小的時候就常說的,即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中遇到的艱難險阻,付出的巨大犧牲,在世界軍事史上都是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父親對長征的親身感受,更是讓我終生永記心中。

父親多次跟我講過,紅軍長征中一方面要走一路打一路,不斷粉碎敵人的尾追圍剿,流血犧牲毫不畏懼;另一方面,缺衣少糧,爬雪山、過草地,自然環境的惡劣是常人難以想象、難以忍受的。紅二、六軍團即后來的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比中央紅軍晚了一年。根據中革軍委的指示,紅二、六軍團于1935年11月19日告別湘鄂川黔根據地,從湖南桑植縣的劉家坪等地出發,踏上了漫漫長征之路。

1.webp (11).jpg
【紅二軍團軍旗】

開始長征時,父親剛剛傷愈歸隊,被任命為紅二軍團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主要負責行軍中的籌糧,掉隊、傷病員的收容以及占領敵人縣城后的群眾宣傳和擴紅工作。1936年3月下旬,紅二、六軍團在滇東攻打敵人宣威城來賓鋪的戰斗中,部隊傷亡較重,紅十一團政委黃文榜、十二團團長鐘子廷等團領導犧牲。之后,父親臨危受命,受軍團首長任弼時、賀龍的指派,下到紅四師十一團任政委。

長征途中,父親回憶,除了時常與敵人打遭遇戰之外,最大的困難是自然環境惡劣,缺衣少糧。在翻越多座雪山時,有的戰士只穿著單衣,在空氣稀薄、海拔高度達4000多米處時,有的走著走著就凍僵再也爬不起來了。還有過草地時,部隊籌集到的糧食很少,每個人分到的青稞粉大多只能勉強吃三四天,途中僅靠挖野菜、撿牛皮等來充饑。看到團里的干部戰士一天比一天減少,有的陷進泥沼地里就拉不上來了,身為團政委的父親,一跟我們講到這里,眼睛總是紅紅的,無法抑制住自己的悲痛心情。面對如此的艱難險阻,英勇的廣大紅軍指戰員們,以革命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以頑強的斗爭意志終于征服了人類的生存極限,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

父親近70年的戎馬生涯,風風雨雨,跌宕起伏,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父親之所以經常跟我講這些最難忘的經歷,我覺得就是要告訴他的子女及后代,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造的,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易,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

我懷念父親,因為他在我參軍臨走時,反復叮囑我到部隊后一定要繼承和發揚老紅軍的光榮傳統,當兵就要當一個好兵。

我懷念父親,因為他給我留下了極為寶貴的人格人品準則,即為人處事要忠誠老實,實事求是,有一是一,不說假話。

我懷念父親,因為他教導我怎樣做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不僅組織上加入,更要思想上加入,為官一任,盡職盡責,不貪不占,率先垂范。

我懷念父親,因為在我的思想和靈魂深處,始終覺得父親并不曾走遠,他依然就在我的身邊。正像他紅軍時期的老戰友、后勤學院院長楊秀山開國中將為他回憶錄出版題詞所說的 “懷念范忠祥同志,戰爭年代不惜生命貴,和平年代視金如糞土。”這正是父親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作為子女的必須始終牢記和遵循的。

寫于2021年八一建軍節前夕
 

(作者:范西峰,解放軍畫報社原政委;薦評者:楊帆,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范西峰:懷念我的老紅軍父親

    2021-08-01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