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導讀】:中國抗日戰爭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為起點,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經歷了14年艱難曲折的斗爭。14年抗日戰爭是一個整體,前6年局部抗戰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上海等地區,是整個抗日戰爭的先聲和重要組成部分;后8年的全國抗戰是前期局部抗戰的延伸和發展,也是中國以舉國之力全面抗擊并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的決戰。然而,您或許不知,直到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才正式對日宣戰。這時距日本無條件投降只有短短的3年零8個月。這是怎么回事呢?
如今天很多國人未想過為什么盧溝橋是戰爭爆發地一樣,很多人也不知道,為什么從1937年七·七事變算起、中國全面抗戰已經進行了4年零5個月,國民政府才終于正式對日宣戰?
無須諱言,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參戰了: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12月8日,美國對日本宣戰。于是才終于有了12月9日的國民政府對日正式宣戰。
美國一旦被偷襲,第二天就宣戰,最后一定要把偷襲者打到Unconditional Surrender(無條件投降)方才罷手;我們不是被“偷襲”而是侵略者早已明火執仗了、在南京屠城了、大半個中國被侵占了,竟然還未向對方“正式宣戰”,一邊進行著抵抗,一邊琢磨著妥協,一邊盤算著退路。
首先出現的是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的“調停”。1937年12月2日,蔣介石對陶德曼大使表示:中日可以談,日方條件還不算亡國條件。12月6日,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決定接受“陶德曼調停”。只因侵略者攻陷南京條件大大加碼,“陶德曼調停”才宣告中止。
接著又出現了1938年5月日本外相宇垣一成的代表與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孔祥熙的代表在香港秘密接觸。宇垣一成在日記中記錄了孔祥熙的表態:“內蒙設置特殊地區是可以的。” “在條約上公開承認滿洲獨立,我們國內很困難,只有悄悄地逐步實行。”后因日本陸軍強硬派要“蔣介石下野”,交涉才告吹。1940年軍統局又派人冒充“宋子良”3月在香港、6月在澳門與日本參謀本部鈴木卓爾中佐交涉,甚至一度擬定蔣、汪、日三方長沙會談,被日方列為“桐工作”,稱“曾經是事變行將解決,日中兩國最接近的一剎那”。
當然應該理解當時中國獨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困難局面。也不能說與對方接觸不包含權宜之計而都是出賣與叛變。畢竟國民政府苦撐到了最后日本投降。畢竟抗日戰爭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面對一個帝國主義強國的戰爭。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發表廬山講話,1900字文稿6次提到“弱國”。當時所說的“弱”,是指國力弱、軍力弱、裝備弱、訓練弱。至于精神弱、意志弱、心理弱、斗志弱,則未曾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也不愿承認。8年抗戰也好,14年抗戰也好,直到“珍珠港事件”發生前,雖然有“皇姑屯事件”“中村事件”“萬寶山事件”“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張北事件”“七·七事變”,但沒有一個事變使國民政府痛下決心與侵略者徹底決裂、撕破臉皮正式宣戰。國民政府始終沒有放棄私下接觸與調停,始終在尋找可能的妥協之道。如果日本不偷襲珍珠港,如果美國不對日宣戰,中日之間這場不宣而戰的戰爭又該怎樣了結?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警告美國人時講過一段話:“我們決不能扮演中國的角色,要是我們重蹈中國的覆轍,自滿自足,貪圖自己疆域內的安寧享樂,漸漸地腐敗墮落,對外部事務毫無興趣,沉溺于紙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奮發向上、苦干冒險的高尚生活,整天忙于滿足肉體暫時的欲望,那么毫無疑問,總有一天我們會突然面對中國今天已經出現的這一事實:畏懼戰爭、閉關鎖國、貪圖安寧享樂的民族在其他好戰、愛冒險民族的進攻面前,肯定是要衰敗的。”
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真實歷史。真實歷史之所以提供啟示,就因為它是扎人的荊棘,不是嫵媚的花環。
(此文節選自金一南少將2015年所撰文章《抗日戰爭史不能忘卻的六問》,題目為編者所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刪除)
來源:河北黨史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