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間最美四月天”。四月之美不僅在于這個時節正是大地復蘇、百花盛開的日子;而且四月之美也是人們緬懷先輩,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
今年4月21日,碧空如洗,鶯飛草長。一隊近百人來自京、滬、魯、閩、贛等地的原28軍82師的新老戰友和后人,不顧年高體弱、事務纏身,從大江南北匯聚濟南,來到這山東老戰士紀念廣場,祭掃金門戰斗烈士紀念碑。
只聽他們輕聲說;“親人啊,我們來看望您了!”
“敬愛的戰友們,祖國沒有忘記你們,人民沒有忘記你們,我們戰友沒有忘記你們┅┅”
這是怎么回事呢?
金門登陸戰斗紀念碑
慘烈的金門戰斗
金門島,位于中國福建省西南海域,孤懸于廈門島東海外,扼廈港之咽喉,為閩南之屏障,東望中國臺灣,西眺祖國廈門。它形似一只展翅的蝴蝶,中部狹窄,東西兩端寬大。金門是離大陸最近的島,直線距離不足3.5公里,低潮時只有1.8公里。
金門戰斗,又稱金門登陸戰,臺灣稱“古寧頭之戰”,是解放戰爭時期發生于金門島的一次戰役。我中國人民解放軍于1949年5月解放上海后,揮師南下,先后勝利發動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廈門戰役,最后于1949年10月24日深夜,在新中國誕生的禮炮聲中,派出第28軍82師244團、84師251團、29軍85師253團和增援團 28軍82師246團部分指戰員,共計9000余人的兵力,發起了解放金門的戰斗。
金門戰斗前期進攻順利,搶灘成功后,曾進占壟口、后沙、古寧頭一帶,但因不明海情、敵情等原因,最后我登島作戰的9千余名勇士陷入數倍于我的敵軍重圍,經三天三夜殊死的戰斗,終因后援未繼,彈盡糧絕而全軍覆沒,大部壯烈犧牲,小部受傷被俘。戰役雖然失敗,浩氣永留人間,我軍將士在空前慘烈的搏殺中表現出英勇頑強,前仆后繼,不怕犧牲、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足以驚天地、泣鬼神,光耀日月!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這樣評價說:“登島部隊指戰員在敵我力量對比極為懸殊、后援不繼的嚴酷條件下,不屈不撓,頑強戰斗,為扭轉戰場上的不利局面盡了最大的努力┄┅,表現 了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慨和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他們身上這種英雄氣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所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
祭烈士紀念碑
金門戰斗是我解放戰爭中最悲壯的失利之戰,被毛澤東稱為解放軍自“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損失者”。這場失利之戰,是烙在28軍的心底之痛,也成了凝聚這支部隊軍魂的力量。上世紀60年代,我投筆從戍到福建,參軍的部隊正是28軍82師,我記得很清楚,老兵每每談起“金門之戰”時,無不義憤填贗┅┅
是啊,我們忘不了主攻團244團邢永生團長身負重傷,不幸被俘,依然威武不屈,壯烈犧牲的英勇氣概;我們忘不了出生上海、愛說“阿拉革命來的”253團團長徐博,毅然推遲婚期,慷慨赴死的大無畏精神;我們忘不了后援團團長246團團長孫秀云,身陷重圍,見突圍無望,他躍起對敵人高喊:“過來吧,我就是團長!”在打倒幾個敵人后,毅然開槍自盡,雖鮮血滿臉,但雙目怒睜,尸體兀自屹立,久久不倒;
我們忘不了……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有人說,犧牲在勝利的前夕,是最令人遺憾的;然而倒在黎明之后,更令人遺憾,讓人痛惜!金門戰役中九千壯士,熱血灑金門,正氣凌東海,但因是失利之戰,故青史無名。然而,昔日的戰友及其后人,一直沒有忘記他們 。這次祭掃活動的召集人宋曉峰,正是當年原28軍82師244團副團長宋家烈的女兒。當年金門戰役開打時,宋家烈因患病未能參戰,就此與戰友陰陽分別,天人永隔。之后他獲悉噩耗,奔到海邊,遙對金門,失聲痛哭,跺腳大罵,哭嚎道:“還我的團長來,還我的團長來!” 當年我在部隊就聽說宋家烈作戰勇猛,智勇雙全,是一員聞名全軍的戰將。當時他為244團唯一幸存的團職干部,受命重組244團,后升任28軍82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一直發狠練兵,準備再戰金門。以后82師北上山西,他任31軍副軍長,仍駐守在福建前線。宋家烈表示一旦我軍發起解放臺灣的戰斗,誓言愿當先鋒,攻上金門,為戰友報血海深仇!但因種種原因,戰斗并沒有打響。生前沒能看到金門解放、沒能親自告慰戰友成了宋家烈將軍晚年的最大遺憾,他臨終前對子女說:“把我的骨灰撒到金門海城,我要和我的戰友們在一起!”最后喊著同村戰友“邢永生”之名而逝。他的女兒宋曉峰與戰友繼承父輩遺志,于2007年成立“中國陸軍28軍網”,聚集戰友幾千,不忘前輩囑托,致力于弘揚軍魂,慰藉英烈,為金門戰役烈士建立紀念碑而努力。
祭烈士紀念碑
遲到的豐碑
紀念碑是為英雄而建的。英雄,有凱旋歸來,萬人喝彩的;也有折戟沉沙,悲壯去世的,但只要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都值得后人紀念。金門登陸戰斗紀念碑就屬于后者。
毋庸諱言,金門之戰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一場慘烈的失利戰斗,在建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金門戰斗的詳情一直未公布于眾,甚至對此諱莫若深。與之相反,臺灣當局媒體則肆意歪曲報道,惡意渲染,將此吹噓為“古寧頭大捷”,樹紀念碑、建紀念館等,館內畫像把我軍將士丑化、貶損得不成樣子。這樣一來,使得國內的廣大民眾對金門之戰基本處于不知情的狀態,有的甚至還產生了懷疑和誤觧。
怎樣將歷史的真相告訴后人,告慰英靈?可不可以為慘烈的金門之戰樹個紀念碑?
人們常說世上沒有常勝將軍,也“不以成敗論英雄”,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是骨感。為勝利者樹碑立傳,順理成章;為失利者樹碑立傳,談何容易。放眼歷史,不說難覓其蹤影,就是有,也是寥若晨星。然而28軍后人及其戰友“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萬難,毅然走上此破冰之旅,最后硬是做成了這件事情。早在2009年8月,陸軍82師網就在其網站了推出了一個網上的虛擬“金門戰斗紀念碑”。山東省委老干部局和山東老戰士紀念廣場管委會,也是從這個虛擬紀念碑的創意中,獲悉了28軍后人們的愿望。
侯俊發言
2009年10月24日,82師網站組織在當年金門登陸戰始發地廈門大澄島,舉行金門戰斗60周年紀念活動,并向有關方面發出了建“金門登陸戰斗紀念碑”的《倡議書》;緊接著82師后人踏上了尋訪、慰問金門戰斗幸存者的旅程,驅車行程達二萬五千里。2010年5月,28軍后人組織“尋訪渤海雄師足跡”的活動來山東尋根。就是在這次活動中,山東省委老干部局局長鄧海燕和82師網的負責人、原82師長宋家烈的女兒宋曉峰,鑒于當年參加金門登陸戰斗的指戰員大多是山東籍,經商議后決定在山東老戰士紀念廣場內建立“金門登陸戰斗紀念碑”,由山東省委老干部局具體負責籌建事宜,包括選址、設計、籌措經費等。從那天開始,28軍的后人們就積極行動起來, 冒著危險,前往敵占島金門,在當年戰斗激烈的幾個地點取土;組織戰友到上海寶山烈士陵園,祭掃當年解放上海而壯烈犧牲的82師戰友,為此我起草了祭文;發動全國各地的戰友,精心編著了回顧軍營生涯,不忘金門之役的《心系軍旗》;并在軍網內組織捐款,許多戰友聞訊而動,慷慨解囊數萬元,雖數額不大,但表達了28軍幾代官兵的深情厚意。
蒼天不負有心人, 2011年12月28日,“金門登陸戰斗紀念碑”終于在山東老戰士紀念廣場落成。那場損失了9千將士的慘烈戰斗已經過去60多年了,才終于有了一座銘刻著參戰勇士姓名的紀念碑。雖然,豐碑來遲了,但是它的作用卻非同小可。對于那場戰斗的親歷者來說,這碑記述了他們為祖國統一而戰的功勛;對于戰歿在金門的山東子弟兵來說,這碑在召喚他們魂歸故里;對于烈士的子女來說,這碑讓他們有了一個祭奠父親英靈的地方。
植樹紀念
我們看到“金門登陸戰斗紀念碑”建于山東福壽園區內,山東老戰士廣場之畔,園區南靠泰山,北望黃河,與大峰山相鄰,齊長城圍繞。園內層巒疊嶂,碧水長流,呈“七星抱月之勢”,是一座享有民政部“人文紀念公園”稱號殊榮的陵園。“金門戰斗紀念碑”高近5米,寬6。5米;堅實的基座下,撒有染著烈士鮮血的金門土。紀念碑的正面雕刻著一幅我人民解放軍氣壯山河的登陸金門的景象。紀念碑的背面,刻有1088名參戰人員的姓名。碑后長有一棵散發著清香的樟樹,高大威武,正好象征著我登陸戰士一往無前,凜然挺立的形象。
正氣凌東海,忠魂可安息。紀念碑的勝利落成,為人民群眾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開辟了一處新的園地,標志著60多年前的那場慘烈的金門豋陸作戰,終于可以揭開神秘的面紗,向世人展示其歷史的真實面貌;標志著為了祖國的統一大業而舍生忘死、浴血戰斗的九千多名豋島勇士,重新獲得了尊嚴!
深情的悼念
那天,我們28軍82師戰友“金門戰斗祭掃活動”先在濟南老戰士廣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人多名戰友整齊列隊于主廣場前,升軍旗,唱軍歌,默哀三分鐘。然后向山東老戰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向紀念碑三鞠躬。接著老戰士紀念廣場管委會主任鄧海燕飽含深情地作了發言,他說:你們在金門戰斗75周年、金門戰斗紀念碑建碑14年時來祭掃英烈,意義重大。山東是我軍主要的兵源地,解放戰爭時期共有100余萬人參加了人民軍隊,1106萬民工、民兵隨軍支援作戰,10余萬地方干部隨野戰部隊北上、南下,開辟和建設新解放區。并說老戰士廣場就是老戰士的精神家園,這里留下了10多萬名山東籍老戰士的英名。
28軍后代代表、原82師師長宋家烈之女宋曉峰傾注真情,一席發言,高瞻遠矚:“今天我們緬懷先輩,就是要薪火相傳,繼承和發揚他們的光榮傳統,樹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敢于同一切敵人血戰到底的的優良作風。”
最后人們手持鮮花,緩緩向前獻花。并在紀念碑前合影留念。
隨后,開始了本次活動的重頭戲:祭掃金門戰斗中為國捐軀的烈士。28軍后人團隊緩緩來到"金門戰斗紀念碑”前,紀念碑前的草地上鋪上了紅地毯,人們整齊地肅立在碑前,在敬獻花籃后,由28軍代表、年已95歲高齡的老戰士侯俊發言,他當年是文化教員,因82師南下時,有一大批國民黨俘虜需要教育,故而沒隨隊上金門。他由兒子攙扶著,拄著拐杖說:“75年前打金門的時候,我人沒參加金門之戰,但心早跟著你們去了。┅┅消息傳來,我面對金門,哭了三天。”說到動情處,他敲著拐杖激動地說;“我整整哭 了三天,親愛的戰友們,我沒有家了呀!┅┅再戰金門,解放臺灣!”他發自內心的講話,讓人肝腸寸斷,淚如泉涌。他最后還在微信中發了首詩,以表心志:一生隱痛失金門,懷念戰友直到今。蓮河一別成永訣,祖國統一慰忠魂。
另一位金門戰斗的老戰友、96歲的邢樹仁生病住院,但寫來一首悼詩,由涂玫戰友代為誦讀,內中一句"忘死拼殺酣,英氣震鬼神,舍身為祖國,列位盡了忠。"深深打動了人心。
祭烈士紀念碑
然后,大家向這座來之不易的紀念碑獻花,戰友們除敬禮、獻花、鞠躬等常規動作外,有的烈士子女雙膝跪地三瞌頭,還有的輕聲哽咽┅┅
活動結束后,在紀念碑旁植樹紀念,我和金慶恩因頭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82師”帽,被選中作為上海地區代表參加植樹。之后記者在金門戰斗紀念碑后看到有人哭泣,上前輕聲問她:為何如此傷心?她抽泣著說,她是金門戰斗的幸存者杜國棟的女兒,她因為在碑后"參戰人員名單”中看到了父親的名字,一陣心酸,悲從心來,不能自己。原來杜國棟1929年出生,16歲參軍,打金門時,年僅20的他是華東野戰軍特務一團八連突擊排第一梯隊,重武器全部放在了這艘大木船上,不幸前進中船舵斷了,木船失去動力,只能返回。他是金門戰斗中真正的幸存者。他1967年參加抗美援越戰爭,最后在在28軍高炮團團政委任上離休。
最后祭掃團一行還參觀了山東老戰士紀念館,由老戰士紀念廣場管委會主任鄧海燕親自講解,他善解人意,重點介紹了誕生于渤海之濱的原28軍南征北戰,抗美援朝,最后鎮守邊疆的經歷,讓我們深受教育,我在留言簿上這樣寫道:渤海雄師威名揚,戰跡跨過鴨綠江。
原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曾這樣莊重題詞:“緬懷金門烈士,勿忘統一大業”。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臺灣回歸,祖國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我們今天緬懷金門烈士,就是要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做出自己的應有貢獻!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上海老年學會老年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朱亞夫:不忘為祖國統一而戰的英雄——紀念金門戰斗75周年祭掃活動記實
2024-04-29王應樹等:伴祖國同行 為祖國爭光——李靖宇教授的工作歷程概觀
2023-09-29徐平: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年看完這部電影,他們連夜填寫畢業志愿書
2022-06-19十念生:我們能看到《傅雷家書》,還得“感謝”當年叛逃祖國的傅聰!
2020-12-31"909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到909干什么?不知道。但我知道,祖國需要我"
2020-08-30?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