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申報》受國民黨當局的壓迫,在《自由談》中發表很不“自由”的啟事說:“這年頭,說話難,搖筆桿尤難,吁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風月”,是與“風云”相對的,多談風月,即是少談風云,莫管國事。魯迅當時針鋒相對地指出:“但有趣的是談風云的人,風月也談得,談風月就談風月罷,雖然仍舊不能正如尊意。”陳獨秀是我國五四運動前后叱咤風云的人物,風云人物的齋名為“看云樓”,自有其不同凡響處。
陳獨秀與新青年
陳獨秀(1879—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號突庵。早年曾中秀才。安徽懷寧(今安慶)人。1897年入杭州求是學院學習,1901年后兩次赴日留學,就讀于東京高等師范學校。回國后創辦《安徽俗話報》,并組織反清組織“岳王會”,任總會長。辛亥革命后任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和安徽高等學堂教務主任。1915年創辦《青年》雜志,后長期主編《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1918年與李大釗等創辦《每周評論》,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發起組織上海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被推為中央局書記。此后,在黨的二大至五大上都被選為黨的主要負責人。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在1928年的黨的“八七會議”上被撒消總書記的職務。其后,因組織托派組織,1929年被開除出黨。1932年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抗日戰爭爆發后出獄,1942年病歿于四川江津。
1920年初,陳獨秀從北京南下上海,在俄共(布)的幫助下,在上海率先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不久,廣東省省長陳炯明電邀陳獨秀入粵。此時的陳炯明,尚是一副左翼色彩,因此,他裝模作樣地邀請陳獨秀來廣東,以裝璜他的“革命”門面。陳獨秀呢,也看中廣州的一片革命氛圍,特別是這年10月29日,陳炯明率粵軍打敗桂軍,攻占廣州,孫中山也離滬赴粵,在那里重組軍政府,革命氣氛由此濃厚起來。于是陳獨秀于1920年12月中旬動身赴粵。到廣州之后,遷入泰康路附近的回龍里九曲巷11號二樓,他細心地前后察看了一番,登樓眺望,藍天白云,街市風情,盡入眼底,乃把寓所命之“看云樓”。
賞月看云,乃文人墨客的雅舉。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閣餞別序》就云:“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風光多么美好,而蘇東坡的《后赤壁賦》更寫道:“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何等風雅之至.陳獨秀命居處為“看云樓”,是借吟風弄月來掩護其革命活動,他的“看云”是看革命風云,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陳獨秀致胡適之信
就是在這“看云樓”中,陳獨秀會見各階層人土,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也是在這“看云樓”中,他會晤了蘇俄遠東局派來指導中國革命的代表斯托諾維奇(米諾爾)、佩爾林;也是在“看云樓”中,他與廣州的進步青年多次商議,決定仿效上海,舉義旗,成立共產主義小組。于是,在陳獨秀的主持下,廣州革命風云翻滾,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陳獨秀任書記,陳公博負責組織工作,譚植棠負責宣傳工作。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看云樓中孕育了一場好戲,中國現代史上開天辟地大事變,即將登臺亮相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