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混得不好,
一定是你不夠努力?
香港曾有一檔電視欄目,
名叫《窮富翁大作戰》,
專門讓那些人生贏家,
體驗艱辛勞動人民的生活。
其中,香港富豪田北辰,
在參加欄目前,
對于窮人為何而窮這件事,
雖未明確表態,
但提到了自己成功的法則:
“我從來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享受,
永遠在計劃著下一步。
如果你今天對自己滿意,
明天就會被人淘汰!”
對于優勝劣汰的社會競爭,
他更是無比堅信:
“斗志能夠改變命運,
如果你有斗志,
弱者也可以變成強者。”
然而兩天之后,
田北辰的態度,
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
“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
只有弱者越弱,越來越慘!”
田北辰是香港江南四大家族,
中的“田家二少”。
父親是紡織業巨子“一代褲王”。
他本人是個非常努力的富二代,
本科畢業于康奈爾大學電子工程專業,
后又攻讀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畢業回港后,
他不愿意吃家里的老本,
選擇自立門戶,
創立了縱橫二千集團,
(G2000和U2服飾)。
在吃了無數的苦之后,
終于在全球擴張千家分店。
而后,他又進軍政界。
之所以參加這檔節目,
緣于一個非常功利的想法。
那就是在日后的從政生涯中,
他可以寫出更具影響力的文章,
拿出更可信的材料來說服別人。
“因為我曾置身其中,
這樣會更讓人信服。”
于是他跟隨主持人,
來到偏僻的油麻地,
爽快地交出了自己的錢包,
住進僅有1.67平米的“豪華籠屋”。
這間屋子月租1350港元,
相當于人民幣1200元,
實際上就類似于火車硬臥那樣的床位。
在這棟樓里,這樣的房間30多個,
每個房間上下兩個床位,
空間層層阻斷,小如膠囊,
衛生間都是公用的。
整個“參觀”過程中,
田北辰緊繃的面容上,
始終透出一股擰勁兒。
連說那句“比我想象中小一點”時,
都還有些不服氣,更像是在說:
“沒關系,我能想辦法搞定。”
出于好奇,他去拜訪鄰居們。
見一位老伯迷在電視前,
田北辰露出耐人尋味的笑容:
“你平時經常看電視?”
“沒什么嗜好,所以看電視。”老伯說。
“平時看到幾點鐘睡覺?”
“凌晨一兩點。”
“一兩點!?”
那口氣就像是在責備對方:
怪不得你窮成這樣。
第二位老伯年事已高,
沒有工作,
每月靠3700港元救濟金生活,
扣除1300港元房租,
剩下的錢勉強能填飽肚子。
整個交談過程中,
老伯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沒辦法。
沒有選擇,沒有希望,
“活一天算一天罷了。”
這一圈走下來,
田北辰臉上的自信,
慢慢被沮喪代替了。
環顧四周,
他不得不承認:
“很慘,很沒意思,沒有希望,
好像文件被鎖在柜子里,
這不是一個很有人性的居住地方。”
盡管時間已經不早,
但習慣提前做規劃的田北辰,
為避免明早遲到,
還是上街詢問上班路線。
到地鐵站一問,
才得知坐地鐵上班來不及,
而通宵巴士需要13元。
可節目組參考,
香港低收入人士真實的生活標準,
每天只給他50元生活費。
他反問節目組:
“我哪有這么多錢?”
早在2004年時,
田北辰擔任九廣鐵路公司主席,
面對高票價的質疑,
他冷漠地回應:
“如果你覺得貴,可以有其他選擇,
我們的鐵路公司不是社會福利機構!”
而此時,他不得不承認:
“交通費扼殺了窮人的生存空間。”
第二天,
他花“巨資”坐通宵巴士上班,
開始體驗當街道清潔工。
時薪僅25港幣,
清晨6點15開工,
一直要做到中午11點45分。
2個小時該清理10個垃圾桶,
但他半個小時才清理2個。
原本已經腰酸背痛了,
但這邊還沒清理完,
那邊又有人丟垃圾進來。
田北辰很自然地來了一句,
“真過分!”
運氣差的時候,還會遇到,
各種各樣的易碎品、尖銳垃圾,
田北辰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工友徑直走上前,徒手收拾。
“沒事的,我們都習慣了。”
如此辛苦,薪資卻這么低,
起早貪黑,累死累活,
就為了掙一口飯錢,
別的什么都不敢奢望。
但這頓飯也并不怎么可口,
因為只有15元的預算,
大部分的飯要20元,買不起。
平時喝著高級紅酒的他,
只能在樓梯間喝白開水。
想去飯館吃飯更不可能,
香港寸土寸金,
地價貴,鋪租更貴,
連最便宜的飯都吃不起,
他這輩子還沒嘗過這種滋味。
在經歷了住宿、交通、飲食,
這三大項日常消費后,
對比大半天辛苦的工作,
田北辰得出親身體會的結論:
“這樣的付出和回報是不對等的。”
工作到下午3點,腰都直不起來,
熬足9個小時后,終于可以下班休息。
但他驚訝地發現,同事們并不打算回家,
都紛紛為第二份夜間工作做準備。
以目前的收入,大家根本不夠生活。
每天需要連續高強度工作17個小時。
雖然累得頭疼,
但田北辰睡不著,
于是他決定出去轉轉,
看看更便宜的“板間房”是什么樣。
這些條件更簡陋的隔間,
最差的床位也要每月600港元,
有隔斷的高達1500至2000元。
沒有熱水供應,各種臟亂差,
連廁所天花板上都有隔間住人。
來到大街上,田北辰一臉沉重,
“這根本就不是給人住的。”
他開始思索“社會公義”。
市場是個弱肉強食的地方,
不一定有公義,
政府一旦將他們拋給市場,
也就是將他們拋向了非人的處境。
而后,節目組特地安排他,
去打掃最臟最擠的街道。
人行道又窄又亂,必須避開行人,
結果,根本無需他避開行人,
人們看到他就像看到魔鬼一樣,
紛紛主動避開,
甚至有人厭惡地捂著鼻子。
最糟糕的是,
這種歧視已經深入潛意識,
他自己都不曾意識到:
“我從來不自覺如此討人厭。
原來人們是以這種眼光去看清潔工,
很可能我以前也是一樣。”
原本為期7天的體驗,
田北辰還沒熬過3天,
便表示“已經體驗足夠”,
宣告提前退出,
成為第一位提前退出的嘉賓。
對比他曾經所說的,
“我永遠在計劃下一步。”
在節目最后,
他站在清潔工的立場上表示:
“完全沒有別的盼望,
只想著如何能吃一頓好的。
怎么會去計劃下個星期?
最重要的是解決下一餐。”
重回富豪身份之后,
田北辰說了一連串叫人痛心的話:
他們并非不勤奮,
做的工作并非沒有技術含量,
更不是無關緊要,
可他們的付出與回報顯然不成比例。
沒有人能定義
你人生的成功與幸福。
他人生存的艱辛,
也不要輕而易舉地否定。
因為你不了解他人的人生
有時候,絕不是一句“你不夠努力”
就能解釋得清。
(來源:昆侖策網,轉自網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