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李斯特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張金光/攝
10月14日,2024國際光化學技術與產業大會在武漢開幕。參加會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教授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在會議期間接受了《中國科學報》的專訪。
本杰明·李斯特表示,202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AI預測蛋白質結構這一“革命性的發現”,“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他認為科學研究要取得成功,需要相信自己的智慧,追隨自己的熱愛,不能盲目“堅持”。
對于夢想成為科學家的青少年有何建議?本杰明·李斯特說,“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大約25年里,我都是因為熱愛而從事這份工作。這真的是我能給出的最好建議了。”
以下是《中國科學報》與本杰明·李斯特的對話。
相信自己的智慧
《中國科學報》:李斯特教授你好。我是《中國科學報》湖北記者站的記者,非常歡迎你來到美麗的武漢,非常高興能專訪到你。我想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對蛋白質科學的開創性貢獻——用AI預測蛋白質結構。對此你怎么看?
本杰明·李斯特:
其實,在諾貝爾獎頒獎前一周的采訪中,我就預測到了類似結果。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這些科學家確實解決了一個科學大問題,即蛋白質折疊。
蛋白質是生命的分子,它們決定了我們體內的所有功能,理解其三維結構是關鍵。這是科學界最大的問題之一。三位獲獎科學家基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發現。
《中國科學報》:那你認為AI技術未來會對化學領域,尤其是對你研究的化學催化領域產生哪些影響?
本杰明·李斯特:
實話實說,強大的人工智能將對我研究的化學表面和催化領域產生多大的影響,我目前還不知道。但我的直覺告訴我,影響可能很大。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有強大的預測工具來提出新的化學反應器,而我們只需要去實現它即可。
但與此同時,我必須強調一點:即便人工智能可能做很多事情,我們也不應該放棄自身的創造力。以我自身為例,我現在處于職業生涯的中期,或者說是更進一步的階段。我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我更喜歡憑借它們得出判斷,而不是依靠那些由計算機得出的結果。
另外,如果計算機向我展示了一些我自己想不到的東西,我會很興奮,然后接著發揮我的智慧和創造力去做其他更深入的事情。
總之,我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會對化學領域的研究產生很大影響,我也正在進行著一些相關的研究活動。
追隨你的熱愛
《中國科學報》:現在很多青少年都對科學感興趣。一項調查顯示,中國超過70%的孩子希望長大當科學家。你對此怎么看?
本杰明·李斯特:
哇哦!這太棒了!這樣的氛圍,我真是太羨慕了,我應該來中國(微笑)!
在歐洲,有這樣夢想的年輕人已經減少了,他們中很多人想成為經濟學家、律師之類。在中國有這么好的熱愛科學的氛圍,真是太棒了!我覺得大家應該讓更多孩子理解科學的魅力。比如,科學研究能夠讓我們發現人類未曾見過的事物,進而讓我們有能力去創造新事物。其實,化學就有這樣的魅力,這也是我這么熱愛它的原因。
《中國科學報》:那么,你對這些夢想成為科學家的青少年有什么建議嗎?
本杰明·李斯特:
我的建議始終如一,那就是追隨你的熱愛。如果你想擁有幸福的生活,最好在工作中做你熱愛的事情,這非常重要。然后,你就會覺得工作不再是工作,而是你的愛好,是你無論如何都想做的事情。
就像我,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大約25年里,我都是因為熱愛而從事這份工作。這真的是我能給出的最好建議了。而如果你熱愛的不是科學,是藝術,那也這樣去追求吧。只要熱愛發自你的內心,就會很有趣。
不要盲目“堅持”
《中國科學報》:我注意到,2021年你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重要的一項貢獻是對一種名為“脯氨酸”的氨基酸的執著研究。在此之前幾乎所有人都不太看好脯氨酸的催化有效性,幾十年都沒人去研究它。在沒有任何明確預期的情況下,你卻堅持去做這項“冷門研究”,并且最終取得了成功。這是一種幸運,還是源于你對科學研究的某種堅持?
本杰明·李斯特:
當然是靠堅持,堅持是非常重要的品質。就像我之前說的,進入無人涉足的領域需要勇氣,也需要堅持。而我的堅持來自于我能忍受這種孤獨多久。不過,我無法真正體會那些必須長時間忍受這種孤獨的人的感受。
因為對我而言,這一切其實發生得非常快——當年,我也曾有幾周的時間感到不確定,晚上睡不好覺,因為我不確定自己的研究是不是真的僅僅是“一個瘋狂的想法”而已。這種感覺會讓人壓力很大。
但幾周以后的一個早上,我發現我的實驗成功了!我當時并沒有想到20年后會去斯德哥爾摩領獎。但我當時的一個感覺是,我可能會得到認可,可能會得到一份工作。這給了我信心。
《中國科學報》:所以,你的經驗是?
本杰明·李斯特:
堅持很重要,但也要保持平衡,不要過度。你盲目的“堅持”很可能導致自己一輩子都毫無成就,那樣的堅持是沒有意義的。你應該明白,當一個想法行不通時,沒關系,你可以嘗試走另外一條路。
本杰明·李斯特,1968年出生于德國法蘭克福,1997年畢業于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他與美國科學家大衛·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因“在不對稱有機催化方面的發展”被授予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 李思輝 通訊員 朱慧慧;來源:科學網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