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董鑫
近期,山東合村并居引發關注。不少媒體報道和學者撰文指出,山東多地在推進合村并居過程中出現了補償標準只能被迫接受、大面積拆除農民房子、趕農民上樓等問題。
6月26日出版的《大眾日報》報道,近日,山東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干杰到濰坊青州市、臨朐縣,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實地調研農村社區建設工作。
政知見注意到,李干杰在調研中指出,農村社區建設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搬不搬、建不建,群眾說了算。
△資料圖
合村并居
合村并居又稱合村并點,其形式主要是拆除原有村莊,選址規劃建設樓房式社區。
公開報道顯示,這兩年山東多地已經在開展合村并居。
例如,2020年1月,青島膠州市計劃將納入合村并居范圍的656個建制村合并為119個新村。2020年5月,濟南市天橋區委書記韓偉在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表示,要加快黃河北地區合村并居,今年重點推進一期23個村合村并居。
這項工作在山東確有現實需要。
山東農村數量多,規模小,布局散,密度高。全省行政村數量6.95萬個,數量居全國第一,但平均人口僅530人,在全國居倒數第二。隨著山東縣域經濟的發展,農村空心村多、老人和留守兒童多,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越來越突出。
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合村并居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引發爭議。
在人民網的“領導留言板”頁面中,一位來自魯西南地區的基層人員留言指出了山東合村并居之后的幾大問題。例如,是否合村沒有聽取村民意見,信息公開不到位,拆遷之后村民沒有得到妥善安置,農民上樓之后種地不便、就業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等。
6月17日,山東舉行了介紹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李琥在發布會上坦言,山東的農村社區建設具體實施中,確實存在個別項目論證不充分、政策宣講不到位、工作作風不細致、方式方法簡單等問題。
書記、代省長先后發聲
政知見注意到,在合村并居引發爭議之后,山東省委書記、代省長先后提出了明確要求。
6月15日至18日,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調研。在淄博市察看常家鎮黃河灘區遷建項目時,劉家義隨機走進了搬遷戶家中。
劉家義提出,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要充分尊重和順應群眾意愿,維護群眾利益,切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確保不減少基本農田、不增添農民負擔。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規劃引領、分類施策、有序推進,決不搞“一刀切”。
據《大眾日報》6月26日報道,近日,山東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干杰到濰坊青州市、臨朐縣,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實地調研農村社區建設工作。
在青州市王府花園小區、福寧花園小區,李干杰詳細了解住戶來自幾個村、老房子折算了多少錢、搬遷入住花了多少錢、現在靠什么生活、小區配套怎么樣。
臨朐縣寺頭鎮楊莊村正在進行農村社區建設,目前正在拆遷。李干杰詢問了村里戶籍人口數量、是否愿意進社區、平整出來的土地如何開發利用等情況。
對于農村社區建設,李干杰還提出了三個要求:
要堅定正確方向,綜合考慮土地流轉、自然條件等因素,以生產方式轉變為前提,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條件成熟的積極推進,條件不成熟的不能急于求成。
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搬不搬、建不建,群眾說了算,不能強迫命令,不能增加群眾負擔。
要堅持依法依規推進,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正把好事辦好。
“沒有下指標派任務”
除了書記、代省長提出要求,在6月17日的發布會上,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李琥,山東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劉興云還回應了諸多質疑。
推進農村社區規劃和建設,是運用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就是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可以將拆農民房子退出的宅基地形成城市建設用地指標賣出,換回資金,讓政府增加財政收入。
劉興云明確否認了這種說法。他表示,國家明確土地收益“來自農村、用于農村”。
劉興云指出,目前山東省一些地方結合土地增減掛鉤政策推進農村社區規劃和建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政府還需要承擔大量的水電氣暖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即使在平原地區,項目出地率較高,土地增減掛鉤取得的收益,也難以完全覆蓋項目成本,地方政府還需要再投入一部分資金,不可能增加財政收入。
各地方為完成指標搞大拆大建?
李琥明確,山東的農村社區建設還處在探索推進階段,沒有下指標派任務,沒有大規模的大拆大建。
去年以來,山東全省批復實施增減掛鉤項目114個,涉及村莊268個。今年將在縣域層面基本完成村莊布局工作,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實現村莊規劃應編盡編。
村莊合并節省的土地會被政府用于發展工業項目?
李琥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復墾新增的耕地歸村集體所有,連片流轉用于發展蔬菜大棚、水果苗木基地等現代農業,將預留用地發展適合農村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生態旅游業,拓寬農民持續增收渠道,帶動農業農村發展。
此外,李琥還承諾,山東在農村社區建設中會注重做到“五個堅持”,即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規劃先行、堅持尊重群眾意愿、堅持穩妥推進、堅持效果導向。
其中“堅持尊重群眾意愿”一項提出,在拆遷補償、安置區選址、安置住宅戶型等關鍵環節,村民同意率必須達到95%以上才能實施,不搞強迫命令“一刀切”,不能增加農民負擔。
如同上述政知君提到的基層人員在留言板中所說,合村并居是個好政策。但好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如何保證不走樣?
不看廣告,看療效。
資料 | 大眾日報、齊魯網、中國新聞周刊、人民日報等
來源:政知新媒體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