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8月8日,世衛組織新冠疫*情技術部門負責人瑪利亞·范克爾霍夫表示,世衛組織正在為新冠變異毒株尋找新的命名方式,因為截至目前,24個希臘字母已經用掉了11個,而且可能會用完希臘字母,所以得提前研究下一個系列的命名,他們正在考慮星座。
對德爾塔毒株我們已經是比較熟悉的了,近日,一種叫“拉姆達”的變異毒株來勢洶洶,正在進行蔓延。日本厚生勞動省日前報告了首例確診感染“拉姆達”毒株的新冠肺炎病例。這名感染者7月20日從秘魯飛抵日本,在入境時確診。
拉姆達毒株的傳染性接近德爾塔,有聲音指出,拉姆達可能成為一種超越德爾塔毒株的潛在威脅。
拉姆達毒株最早在秘魯發現,目前已經在南美多國廣泛傳播,并正向歐洲擴散,英國在6月25日報告了6例感染拉姆達的新冠病例,均與海外旅行相關;西班牙一地區也已記錄了80例拉姆達病例。
拉姆達變異毒株目前已經擴散至30多個國家,而且它在南美國家的傳播率很高,據報道,在秘魯,現已有超過90%的感染病例與拉姆達相關,而且秘魯人均新冠死亡率已成全球第一。其鄰國智利,也有超過31%的樣本同拉姆達相關。
此外,近日,拉姆達毒株也開始在美國蔓延,目前已有1060例由拉姆達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病例。
今年6月14日,拉姆達毒株被世衛冠名,并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病毒之一。更高一級是“需要關注”的變異病毒,目前“需要關注”的毒株有四種,德爾塔為其中之一。
日本東京大學和大阪大學研究人員通過一項研究認為,拉姆達變種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傳染性,而且拉姆達毒株中的一些突變讓其可以對抗免疫性,即逃避中和抗體。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突變是“獨特”的,只存在于拉姆達變種病毒中。
這不僅讓我們想起不久前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咨詢小組(Sage)的一份研究報告,那份報告指出:通過對現有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和其進化路徑研究后發現,新冠病毒未來可能出現“抗原漂移”的變異可能,即當病毒突變到一定程度時,先前的抗體不再起作用,從而導致感染率和死亡率進一步增加。即他們認為——目前“幾乎可以肯定”將出現一種新冠病毒變種,會導致目前所有的疫苗“失效”。
我們看到的實情是,德爾塔已經讓現有疫苗的有效性下降了,如今的研究表明,正在逐漸蔓延的拉姆達可能會更進一步削弱現有疫苗的有效性。
如果拉姆達進一步削弱現有疫苗的有效性,那么歐美比較推崇的“群體免疫”又會面臨新一輪的挑戰。按照群體免疫的計算公式,隨著疫苗保護力的下降,建議免疫屏障所需的接種率將進一步升高。
英國政府緊急情況科學咨詢小組在7月初還指出一個情況:病毒的高傳播率和高水平疫苗接種的結合可能會為“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提供條件。而目前,美國、英國、比利時等國家便同時具備了這兩個特征:病毒的高傳播率和高水平疫苗接種,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擔憂。
此外,其實還有一個問題。美英比利時等國的數據顯示,接種新冠疫苗使這些國家的新冠重癥率、死亡率下降了,這是一個積極的作用(也有人對此有不同的分析,這里不表)。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沒有中醫藥體系全程介入治療的這些歐美國家,新冠后遺癥比之我們要嚴重得多、多得多。而且,他們的新冠后遺癥并未放過即便是輕癥的人以及無癥狀感染者!(參考閱讀:歐美大量輕癥無癥狀感染者有后遺癥,我國因中醫藥鮮見這個問題)
所以,這種種情況表明,對于已經在去年疫苗上市之前便已經通過實踐總結出了最有效的抗疫方案的中國來講,疫苗接種只能是諸多有效防疫方法中的一種。“打開國門”這一觀點很難成立。
針對“流感化”這一點,我們去看流感,也能發現,相比于美國往年因流感死亡的人數,同期我國這一數據要小的多,這個數據小并不是因為流感疫苗接種率高(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率遠低于美國),而是因為我們除了有現代醫學這套醫療體系,我們還有中醫藥!中醫藥在流感方面的預防和治療都有相關的研究成果。
鄧鐵濤鄧老就說過:防治流感是中醫的強項,不怕病毒如何變,都跳不出中醫的手心。“非 典”與“甲 流”中醫藥之療效足以為證。研究中醫藥預防病毒性疾病,以取代免疫注射,造福世界。
所以,德爾塔變異毒株也好、拉姆達變異毒株也好,以后還可能出現以星座命名的變異毒株也好,我們依然要以科學為指導,充分發動群眾,采取有組織的精準的社會化防控,使得病毒始終能控制在極為有限的時空內,同時充分發揮公立醫院和中醫的作用,再輔以疫苗。
作者:康和 來源:人民健康論壇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