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發文,劍指網絡新媒體“七種病”。5000多字的原文仔細讀來,干貨很多。
現在的微信朋友圈,“標題黨”層出不窮。什么“不轉不是中國人”,好像不點個贊就變漢奸似的;什么“世界都轉瘋了”,一打開看點擊量,才幾百;還有用夸張色情唬人的圖片,配個勾人的標題……
所以,黨報這次列舉“7種病”,還真是要呼吁有關部門好好管一管了。但愿明年這個時候再來看這篇文章,就能給這“7種病”上柱香,給它們好好過個清明節。
1內容克隆化癥狀:盲目跟風新的傳播形態,而不是考慮打造符合新媒體傳播規律的產品,結果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導致新媒體內容同質化嚴重。
病例:這種現象在一些傳統媒體的新媒體產品和政務新媒體產品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一些報刊的微博微信僅僅是轉載見報的內容,一些政務新媒體只做政績宣傳,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影響了自身形象。去年,某地方政府官方微博的賬號被爆出開通以來只發過一條微博,還是熱烈祝賀該微博上線,成為網民吐槽的對象。
藥方:不能把新媒體僅僅當做技術和渠道,或者僅僅是為了趕個時髦。不能罔顧自身實際,盲目跟風新的傳播形態,不然容易同質化嚴重,出現一批“僵尸產品”。
2求快不求真癥狀:追求新聞時效不能以犧牲新聞真實為代價。為了追求時效而忽視真實性,帶來的損害是多少個“第一時間”都無法彌補的。
病例:3月18日晚上10點左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新媒體賬號搶發了一條由16個英文單詞組成的消息,稱李光耀逝世。國內的微博、微信和一些媒體客戶端隨即開始推送“李光耀去世”的消息,一些門戶網站快速推出相關專題報道,一時間滿眼“追憶”。但仔細查看這些新聞,所有的消息源都只是簡單的一句“據外媒”。事情很快發生反轉,一些搶發轉發的媒體紛紛道歉,聲稱消息有誤。短短20多分鐘的時間,一條虛假新聞可以在全球媒體引發集體烏龍,新媒體的“時效崇拜癥”可見一斑。
藥方:新媒體從業人員需要強化的觀念是:最好的新聞并不總是首先被獲知的新聞,而常常是報道得最好的新聞。
3迷信點擊率癥狀:以嘩眾取寵的手段追逐所謂的獨家與勁爆案例,給媒體行業乃至廣大受眾帶來了價值判斷的混亂。
病例:去年8月,美國一家名為BuzzFeed的網站流量超過紐約時報網站,成為美國第三大新聞網站。和大多數新媒體的網站框架一樣,BuzzFeed在網站頂欄放置熱門新聞和頭條文章,但獨特之處在于打開文章時,社交分享按鈕無處不在,隨時便于讀者分享。文章內容上,萌寵、排行榜、明星八卦、奇聞怪事無所不包,但這些內容的共同特點是:滿足了人們獵奇的心理,極易生產病毒式傳播鏈條。
藥方:不能忽略新聞應該傳播的價值和媒體應該擔負的責任。
4標題玩驚悚癥狀:“標題黨”已經成為媒體圈的“公害”,不僅助推了網絡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損傷了新媒體的公信力,也損害了整個媒體行業的聲譽。
病例:今年1月,福建網友吳某在其微信公眾號中發布了一條標題為“昨晚,石獅,震驚全國!一家34口滅門慘案!轉瘋了”的消息,在微博微信中被廣泛轉發,引發了當地輿論的恐慌。其實文章內容只是一張滅鼠的圖片。隨后,吳某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石獅市公安局依法處以行政拘留10日。此種例子在新媒體報道上已經屢見不鮮。噱頭、煽情、媚俗、暴力的標題會吸引大量的眼球。在一些新媒體上,“震驚”“轉瘋了”“不轉不是中國人”之類的情緒化標題往往占據著頭條。
藥方:新媒體不能濫用自身的編輯權,不能無中生有捏造不存在的信息,不能斷章取義曲解作者的觀點,不能盲目地渲染和夸大沖突,不能為了迎合低級趣味而制造噱頭,更不能夸大其詞生產虛假的標題新聞。
5廣告硬推銷癥狀:私密化、個性化是新媒體的特點之一。新媒體應當珍惜羽毛,避免過度商業化帶來的受眾反感和流失,以及長此以往對新媒體平臺帶來的生態破壞。
病例:不知從何時開始,微博和微信用戶的“朋友圈”中,各種代購、特賣、海淘等信息撲面而來,而那些“分享拿大獎”的詐騙活動也讓不少人上過當。去年底阿里巴巴和騰訊以防止“過度營銷”為名的相互“封殺”也讓網友感覺不適。今天的微博和微信上,商業化的冗余信息已不再少見,長此以往,會對整個新媒體平臺造成生態破壞。
藥方:當前新媒體的目標是尋找內容生產與商業模式的平衡點,避免過度營銷。
6剽竊成重癥
癥狀:一方面,新媒體上存在著大量隨意、惡劣、掐頭去尾的嫁接、轉載和“洗稿”,法不責眾成為默許的規則。另一方面,維權能力弱、維權復雜、維權成本高等也是傳統媒體面臨的困境。
病例:去年7月,經濟參考報訴網易著作權侵權案一審勝訴……傳統媒體以成熟的采編隊伍和巨額成本,采寫了及時有效的重大新聞和難以復制的深度報道,大都被新媒體無授權無償使用;新媒體很多投入巨大的原創內容,也輕易被傳統媒體無償轉載。這樣下去,新聞專業精神和專業隊伍都會受到損害。
藥方:好好貫徹落實《著作權法》,讓遭侵權者敢打官司,打得贏官司。
7媚俗無底線
癥狀:將獨家簡化為噱頭,將深度等同為內幕,將賣點誤解成低俗,無論“標題黨”還是“雞湯黨”,無論“烏龍新聞”還是虛假新聞,背后都是新聞價值觀判斷的失誤。
案例:去年10月,網上出現了“90后女孩用身體換旅行”的招募帖。原本在豆瓣和天涯論壇上的炒作帖,被部分傳統媒體及其官方微博微信轉發,推高了話題的熱度。有評論稱:“無論新聞真假,它對社會主流價值觀造成的傷害都絕不容姑息”。此后,這次事件被證實為某社交軟件涉嫌色情營銷假新聞炒作,被國家互聯網管理部門依法查處。
藥方:新媒體發展應該堅持社會責任與專業精神并舉的原則,需要在媒體屬性、商業屬性和社會屬性之間尋找平衡點。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