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開玩笑!咱能允許身邊出一個“利比亞”?
點擊:2840  作者:胡一刀、陳小刀    來源:補壹刀   發布時間:2018-05-30 13:41:23

 

1.webp.jpg

 

美朝首腦會談能否如期舉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按照最新的說法,金特會還是在612日如期舉行。

 

但特朗普反反復復,已經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失去了信用,成為地地道道的特沒譜。即使這中間又發生了什么變化,人們大概也不會像上次那樣驚訝了。

 

這段時間以來,有一個詞被反復提及,就是利比亞模式。有人說,這是美朝之間最根本的分歧之一。至于利比亞模式是什么?想必不少人有個大概了解。

 

其實,利比亞模式還是一個長長的耐人尋味的故事,關于選擇,關于信用,關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土豪的核武夢

 

利比亞位于非洲北部,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1900余公里,戰略位置重要。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利比亞曾一度富甲非洲。上世紀70年代,利比亞可是和沙特阿拉伯一樣的石油土豪。

 

即使步入新千年時,利比亞的綜合國力乃至居民人均收入,至少在非洲是靠前的。

 

1.webp (1).jpg 

剛剛走上權力巔峰的卡扎菲

 

196991日,以卡扎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從此開始了卡扎菲長達數十年的統治。反美反西方傾向的卡扎菲政權,在政治上被很多西方國家視為眼中釘

 

面對西方的遏制,卡扎菲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發展自己的核武器。當時的利比亞確實有財力支持這一計劃。

 

美英情報機構認為,利比亞在高峰時期曾擁有11處與核相關的設施。

 

200310月,美國和意大利情報部門聯合行動,在意大利港口攔截了一艘開往利比亞的貨輪,上面裝載了大量用于制造離心機的部件。利比亞的核計劃完全曝光,美國以切實證據指責利比亞試圖發展核武器。

 

據美國核威脅倡議組織(NTI)發布的報告,有資料顯示,上世紀70年代,利比亞曾用鈾礦石換取巴基斯坦的核援助,利比亞還曾于1978年嘗試從印度購買核武器。

 

因為發展核武器需要有充足的技術能力儲備和相關人才、設施。而利比亞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約國,又遭受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嚴厲武器禁運和經濟制裁,所以卡扎菲只能偷偷摸摸地與一些國家合作,發展自己的核能力。

 

1.webp (2).jpg

 

        利比亞的核研究中心大樓

 

上世紀70年代末,利比亞從鄰國尼日爾進口了1200噸濃縮鈾礦石,而且沒有按規定向IAEA報告;1982年,利比亞又與一家比利時公司接觸欲購買四氟化鈾,但兩年后迫于美國方面的壓力,這筆交易最后失敗了;1985年,利比亞向一個擁核國家出口了幾千克高濃縮鈾,以換取大批鈾化合物。

 

利比亞還曾求助外國專家。上世紀80年代,一位外國專家在利比亞的Tajoura核研究中心開始研究和設計方案,為的是生產用于鈾濃縮的氣體離心機。據傳這位外國專家是德國公司的前雇員,但未有確切證據能夠證明。

 

通常,一些無核國家會以發展民用核技術為名暗度陳倉,這也包括利比亞。1979年,通過與蘇聯在IAEA監管之下的和平合作,利比亞完成了10兆瓦的反應堆,并趁機發展了钚生產技術。

 

上世紀90年代初,利比亞進入卡扎菲統治的第三個十年??ㄔ浦\求核武器的愿望也更加強烈了。正在卡扎菲一籌莫展之時,蘇聯解體讓前東歐地區霎時成為核擴散的易發地帶。很多失業的核技術專家,成為利比亞希望引進的人才。

 

1992年,俄羅斯莫斯科科恰托夫研究所(俄頂尖核研究中心之一)一位官員聲稱,利比亞曾試圖將該研究所兩名員工招致麾下,但未能如愿。與此同時,美英也在安頓這些前蘇聯核機構研究人員。

 

1.webp (3).jpg

 

但是,地下黑市核交易卻愈演愈烈。1997年,利比亞終于迎來了加速其核武計劃的大好時機,當時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卡迪爾·汗編織了一個售賣核材料、設施的黑市網絡。

 

從這一年開始,利比亞陸續接收了一些組裝好的L-1型離心機和更多離心機的部件。隨后,利比亞又從黑市尋求更先進的L-2型離心機(可用于核武原料的制取),并在20009月如愿以償得到2臺。

 

到了20039月,英美情報人員在調查卡迪爾·汗時獲悉,一艘載著更先進離心機部件的德國貨輪正駛往利比亞,他們很快把情況通報給了德國和意大利警方。當104日凌晨,這艘貨船駛入意大利南部塔蘭托灣時,被意大利警方和海岸警衛隊順利截獲。這就是前述那一幕。

 

       失效的投名狀

 

至于當時利比亞有沒有研發出核彈?各方的觀點并不一致。

 

有一種說法是,在2000年左右,利比亞的核能力已經達到每年生產10枚核彈的水平。

 

另一種說法是,利比亞的核計劃持續30年不停失敗,由于不具備成熟的核武器研制技術,無法獲得一枚性能穩定的核彈,卡扎菲政府當時在是否繼續研制核武器的問題上很猶豫。

 

而不管利比亞是否已經擁有核武器,在2003年那個關口,卡扎菲必須做一個棘手的抉擇:是放棄核武器發展,向美國交一個投名狀;還是繼續發展核武器,冒有可能被美國軍事打擊的風險。

 

當時,卡扎菲能看到的未來有兩種。

 

1.webp (4).jpg 

 

第一種,是薩達姆那樣的。

 

同樣是在2003年,美軍借口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坦克部隊開進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昔日的中東政治強人薩達姆,也不見蹤影。

 

直到20031213日,滿臉胡須、驚惶失措的薩達姆被活捉,出現在西方媒體的電視鏡頭前。

 

第二種,是烏克蘭那樣的。

 

在蘇聯分崩離析后,烏克蘭一度擁有大量重型核武器。世界核俱樂部里突然出現的這個成員并不打算輕易聽從美歐的去核建議,而是希望能夠用削減這些核武器,換來客觀的經濟支援和安全保證承諾。

 

在經過了與美俄的漫長談判后,烏克蘭終于在199411月批準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數千件核武器也開始陸續拆毀。

 

在權衡利弊之下,卡扎菲最終做出了決策。

 

美國媒體當時透露了一種說法:在美國入侵伊拉克前夕,卡扎菲其實已經派出自己的秘密特使分別聯絡上美英,傳遞出利比亞可以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打算。但是,那時的美英就想先讓卡扎菲看看薩達姆的下場

 

這對卡扎菲來說,可以與美英談判議價的空間正隨著伊拉克戰爭的推進而逐步縮小。

 

1.webp (5).jpg 

從那艘船上截獲的敏感部件

 

于是,當那艘載著離心機部件、開往利比亞的貨輪被截獲后,利比亞的核武器夢基本破滅。和西方談判棄核,成了卡扎菲更迫切的選擇。

 

20031219日,也就是薩達姆被美軍抓獲6天后,美國總統小布什在白宮鄭重地召開了一場記者會,他宣布在阻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上取得的重大進展,利比亞承諾將銷毀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同意立即無條件允許國際組織進入利比亞調查。

 

小布什也表示,這一結果是美英與利比亞經過9個月的秘密外交達成的。卡扎菲放棄核武器,換取的是美英不再敵視利比亞。美國人不但解除了對利比亞的經濟制裁,甚至還承諾向利比亞提供民用核技術和一些常規武器系統。

 

一個月后,20041月下旬,5.5萬磅與利比亞核彈道導彈計劃有關的文件和設備,被美國運輸機運抵位于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小布什政府特地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媒體活動,邀請大批記者到場查看利比亞移交的核硬件。

 

1.webp (6).jpg 

利比亞的核硬件運抵美國國家實驗室

 

小布什說,如今利比亞已經開始重新回歸國際社會。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說,曾經的敵人不需要永遠是敵人。從此,卡扎菲成了西方國家的座上賓,這位揮金如土、個性十足的領導人甚至每年還專門拿出幾千萬美元,幫助西方主要政治人物競選。

 

比如,法國的薩科齊。

 

但是,這種親密感是短暫的。2011年,在美國助推下,西方國家發動了對利比亞的軍事干預,利比亞國內反對派推翻了卡扎菲政權。七年之前,西方的那些美好承諾依然歷歷在目。但想不到,七年之癢卻要了卡扎菲的性命。

 

1.webp (7).jpg 

2007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歡迎到訪的卡扎菲。

 

今天,利比亞仍在內戰,是世界上最混亂的國家之一。人民的生活,和過去相比,天壤之別。

 

危險的利比亞

 

第一個將朝鮮去核與利比亞模式相聯系的,是美國新任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博爾頓。他在進駐白宮西廂后,便開始公開談論有關交出核武器的利比亞模式,據稱這是他在2003年幫助小布什設計的一項協議。

 

而博爾頓在15年后想故伎重演。而那些給卡扎菲的經濟誘餌,和特朗普口中許諾朝鮮的有著驚人相似。

 

1.webp (8).jpg

博爾頓

 

作為一個在險惡環境下求生存的國際博弈老手,朝鮮能輕信美國嗎?利比亞對朝鮮來說,是更具針對性的前車之鑒。概括而言,在沒有獲得美國有法律約束的協議,以及沒有大國參與擔保的安全保證之前,不可能輕易地對美國心存幻想。

 

中國也不可能允許身邊出一個持續戰亂動蕩的利比亞。

 

1.webp (9).jpg

 

被廢棄前的朝鮮豐溪里核試驗場

 

從目前來看,在朝鮮去核問題上,相較于利比亞模式的完全棄核,分階段棄核是更可行的方式。這方面伊核協議可以提供一些借鑒意義。通過逐步可驗證地去核,逐步解除制裁。當然現在連伊核協議也被美國拋棄了。

 

必須注意的一點是,伊核協議僅是政府間簽署的協議,它并沒有獲得美國國會的認可通過。所以今年58日,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恰恰也是鉆了美國立法的漏洞,使得這樣一份嚴肅的協議能夠被輕易否定。

 

對于朝鮮而言,同樣也是如此。如果僅僅與美國簽署政府間的協議,并不足以充分保證今后完全棄核的朝鮮的安全。所以必須要有法律約束,且通過美國國會認可通過的文件,才能夠束縛住美國政府的任性。

 

1.webp (10).jpg 

 

朝核問題的復雜程度不亞于伊核問題,這也就決定了談判過程將較為漫長。因此,在今后的朝核問題談判,作為與切身利益相關的中國、俄羅斯必須參與其中,畢竟朝鮮單方面的力量無法應對美國巨大的壓力。

 

而作為朝核問題直接(間接)當事國的中國、俄羅斯以及韓國、日本的參與,既是對朝鮮棄核的全過程見證,也是一種安全擔保,進而對美國形成一種制約。

 

設想一下,如果讓卡扎菲點評當下時局,他會說什么呢?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