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據中新網6月10日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報道,下榻瑞吉酒店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于當地時間10日傍晚6時許離開酒店,并于6時29分抵達新加坡總統府,與總理李顯龍見面。
報道指,這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訪新加坡,沿路有不少民眾拿出手機拍攝照片和視頻,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幕。
李顯龍也在社交媒體上直播了他與金正恩會晤的情況。
另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金正恩就新加坡和李顯龍協助舉辦朝美首腦會談而付出的真誠努力表示感謝。
他表示,“整個世界都聚焦這次朝鮮與美國的首腦峰會,謝謝你們的真誠努力……我們得以完成這歷史性峰會的準備,而我希望就此感謝你。”
特朗普抵達新加坡
中國日報網6月10日援引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于當地時間晚8點30分許乘搭“空軍一號”專機抵達新加坡巴耶利峇空軍基地。數小時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已經抵達新加坡。
特朗普出發前對記者說:“這是個未知領域。但我確實感到有信心。這件事從沒有做成過,也從沒有試過。因此我們是抱著十分積極的態度開展這項工作的。”
特朗普此前表示,他期待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會晤取得豐碩成果,形容峰會是“和平使命”,但機會只有一次。
特朗普7日在白宮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談及朝鮮問題時表示,如果美朝領導人會晤進展順利,他可能會邀請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訪美。
新華社:朝美領導人會晤在即 背后博弈考量幾何
10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先后抵達新加坡。兩位領導人定于12日舉行的會晤已進入倒計時。
分析人士指出,朝美領導人會晤幾經波折仍得以推進,表明雙方均希望通過對話方式和平解決朝核問題。不過,鑒于朝美互信度較低,僅憑一次領導人會晤很難解決所有問題,半島走向真正和平仍任重道遠。
共同訴求
此次朝美領導人會晤的核心議題將聚焦半島無核化和美國對朝鮮體制安全的保障。美國智庫韓國經濟研究所分析師凱爾·費里埃表示,美朝若能在推動締結和平協定方面達成共識,將有利于鼓勵各方繼續用外交手段解決半島核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朝美領導人會晤推進到目前這一步,表明雙方均希望通過對話方式和平解決朝核問題。
從朝鮮方面來看,今年召開的朝鮮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調整發展戰略,決定集中一切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王生指出,實現朝鮮國內經濟建設的目標離不開安全穩定的國際環境。因此,盡快結束朝鮮半島戰爭狀態,得到美方承諾的體制安全保障,與相關國家實現關系正常化,這些成為朝方的首要關切。而朝美領導人會晤正是朝鮮實現這些訴求的重要一步。
從美國來看,實現半島無核化事關美國國家安全。若能與朝鮮就半島無核化達成協議,將是特朗普任內一項重大外交成就,有利于其鞏固選民支持,也是其未來競選連任的“加分項”。
分歧猶存
分析人士指出,朝美在如何實現半島無核化等核心議題上的分歧是兩國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礙。
美方要求朝方先“完全、可驗證、不可逆”地棄核,然后美方再解除對朝制裁;朝方則主張半島以“階段性、同步措施”方式實現無核化。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俊生表示,一方面,美國期望的朝鮮短期內實現“棄核”與朝鮮主張的“分階段”棄核存在明顯差距;另一方面,美國一貫主張的“先棄核、再討論安全保障”和朝鮮希望的“同步走”方式同樣存在較大差距。
費里埃認為,目前美朝在棄核方式上仍有很大分歧。因此,即使領導人會晤得以舉行,也有可能無法達成相關協議。雙方或將同意繼續進行高級別接觸。
有分析人士認為,從特朗普最近表態看,他的態度似乎正在發生變化,認識到與朝方打交道“是一個過程”,朝核問題很難通過一次會晤徹底解決。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表示,一次峰會無法讓美朝實現各自訴求,但各方無疑都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未來雙方需要更多溝通來解決具體細節問題。
(來源:新華社、中新網等)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