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美貿易戰打響,美國大豆忽然踏空。
美國農業部信息顯示,近期至少有13艘船的大豆原本計劃運往中國,但是由于中美貿易戰打響,大豆被加征關稅,從而轉賣到別國。
7月12日,在中國官方舉辦的2018年“全球大宗糧油產業峰會”非對外開放的討論環節上,來自英國、美國和德國的分析師一口咬定中國離不開美國大豆,且指明在中美貿易戰打響之后,中國至少要進口2000萬噸,中國豆粕市場離不來美國進口大豆。
“玉米深加工增加、副產品替代一部分豆粕,中國還有一定的儲備,所以,沒有美國大豆,中國的豬、雞不會餓死的。”該論壇唯一發言的中國嘉賓——華鴻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徐建飛表示。他曾任中國一家大型糧食央企高管。
徐建飛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評價歐美分析師的結論:“老外一根筋,不會拐彎。現在他們已經接受了我的觀點。”
7月6日,美國宣布正式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隨后中國海關總署表態,中國對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已于北京時間7月6日12:01開始正式實施。
央企、民企轉賣美豆砸價格
7月6日,中美貿易戰正式打響。
“我詢問了國內一家大型央企,其中至少有2船大豆是他們轉賣的。”一位國際貿易商向記者透露,“按照美國農業部的統計,中國至少有13艘船的大豆被轉賣到別的國家。”
轉賣的方式,“就是在市場上另尋買家。比如歐洲、日本、東南亞都很傾向目前便宜的價格。”
大豆分析師屠璇向記者表示:“近期到港的美國大豆為零。”
美國農業部每周四定期發布報告,其在6月中旬跟蹤的美國大豆運輸船,由6.3萬噸大豆從中國改運孟加拉國。另有6萬噸改道伊朗,原本預計在8月向中國貨主交貨。在過去三周,中國已經取消了8月31日前發貨的三批美國大豆船貨。
有航運數據還顯示,有約2.60億美元的大豆被轉賣。有6艘載著不到40萬噸美國大豆的船只目前在中國外海下錨。
“現在市場都在轉賣美國大豆,所以美國大豆的價格砸得很厲害。”前述貿易商向記者表示。
“美國大豆的價格已經比巴西大豆的價格低70美元/噸。”他表示,“市場上供應量太多。”
據了解,由于中美貿易戰打響,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小麥和大豆期價全線下跌。當地時間11日,大豆11月合約收于每蒲式耳8.4825美元,逼近十年來的最低點,較前一交易日跌幅為2.67%。
在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的2018年“全球大宗糧油產業峰會”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的三位分析師均認為大豆價格現在是底部,理由是:豆價已經不足成本、油脂原油價格比處于歷史低位、豆價處于歷史低位。
世界最大的糧食貿易商之一——美國嘉吉CEO麥偉德在貿易戰打響的前一周抵達中國,他向記者表示:“我在中國開的所有會議,包括與農業農村部、中國海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都談到了中美貿易爭端的問題,每個人都非常關心。”
“而統一的共識是,此行我見到的政府部門的每一個人對中美貿易爭端,或者說貿易戰非常擔心。不僅是私營公司,公共部門也是這樣看的。”麥偉德說。
歐美仍篤定中國需求
即便在這樣市場波動劇烈的大氛圍下,歐美分析師仍然認為,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需求不可避免。
前述峰會在7月12日下午的舉辦論壇中,由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主持的市場討論環節上,美國大豆協會董事Kevin Hoyer、英國LMC Int’l 公司、德國《油世界》、美國ConsiliAgra 咨詢公司都派出代表表達了觀點,徐建飛作為臺上唯一的中方代表參與了討論。
“歐美分析師均認為,中國離不開美國大豆,至少要進口約2000萬噸。”討論過后,徐建飛向記者還原當時情景,放在中美大博弈的格局下,大豆根本不是個問題,豬、雞少吃20%豆粕也不會有問題。”
他解釋,豬飼料現在含16%的豆粕,這一比例可以降到13%。
此外,他還告訴記者:“現在油廠的采購已經可以加工到今年的11~12月,放慢加工挨到12月沒問題,明年1月儲備可以拍賣幾百萬噸,玉米深加工增加、副產品替代一部分,2月春節,3月就有巴西豆到了,所以,沒有美國大豆,中國的豬、雞不會餓死的。”
隨后,外方感覺這一說法也有道理。“我說的基本都是大家知道的數據。” 徐建飛說。
此外,美元因素,也在左右著美國大豆的價格。“美元可能會持續上漲。然后隨著反抗力量的增加,美元在回歸下跌的、水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律。” 徐建飛說。
玉米本身是較好的飼料產品,且中國供應豐富,“我們從世界范圍來看的話,玉米的供應是非常好的,而中國政府現在也在去玉米庫存的進程中。”麥偉德向記者表示。“我已經注意到玉米價格近來確實有較大漲幅。一方面是大宗商品會出現周期性的價格波動,我覺得這可能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可能是預期中國政府去完玉米庫存之后的新市場結構。”
玉米飼料在哪個時期會替代大豆飼料呢?一位養殖戶表示,“如果未來豆粕價格出現過快上漲,是有可能采用玉米飼料的。”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共計9552.98萬噸,其中3285.27萬噸來自美國,占比34.39%,價值約200億美元。
央企、外企樂觀看待貿易戰
對貿易戰來說,制裁大豆的殺傷力在業內是公認的。一位央企壓榨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對大豆的制裁是“核爆”級別的。
該人士同時表示,大豆的制裁,對美國的影響非常大,“我認為,貿易戰會邊打邊談。”
在貿易戰發生之前,“有政府部門向我們詢問了向美國進口大豆的情況。”國內前三大食用油生產企業也向記者表示,“主要問了大豆進口量,美國大豆的占比和2018年的訂單情況。”
“大豆加征關稅,對我們這樣的大型企業影響非常小。”前述企業人士向記者透露,“因為美國大豆的進口量僅占企業總訂單量的三分之一。”
據了解,由于消費升級、原料多樣性等原因,大豆壓榨出的豆油,只能作為最基礎的油品進行銷售,價格低廉,市場5L裝的小包裝油的利潤僅為3元~5元
麥偉德向記者表示,“貿易摩擦甚至貿易戰,我們很難去確認或者說預測每一個政治家有什么樣的立場。所以我們在風險管理方面主要是立足于供給和需求基本面,我們也選擇比較樂觀。”
然而,市場依舊在下跌。
屠璇向記者表示,大豆10月船期之后的產地報價開始普遍下跌,也反映出市場的焦慮。中國油廠現在更著急將這些大豆轉售。之前市場還樂觀預期美豆新作大量上市后,中美貿易的緊張關系將有所緩和,但目前已基本無人還持有類似觀點。
來源:中國經營網 索寒雪 北京報道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