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生之五:人壓不垮,但可吹垮;國事亦然
點擊:  作者:張文木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18-07-20 10:20:43

 

 1.webp (34).jpg

 

  【編者按】張文木教授的新著《戰略學札記》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學界和社會廣泛關注。該書從1996年始記錄至今,匯集了作者在戰略研究領域的認識成果和學習體會,包括心得、史鑒、治學、筆記、人物、人生、文藝、字詞等諸多方面。現經作者授權,分篇選發有關內容,以饗廣大讀者。

 

1.webp (35).jpg

  張文木著:《戰略學札記》,北京 :海洋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戰略學札記·人生之五

人壓不垮,但可吹垮;國事亦然

 

  1守不住窮,就過不得富。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守窮就是守做人的底線;有底線,就有了事業的根基。能守住底線的人,就有希望達到事業的高峰

 

  2. 不想見血的軍人只會出現在廣場而不會出現在戰場

 

  3. 行政有事辦事,學術沒事找事。

 

  4. 為文者可以不識人,但不可不認字;為政者可以少識字,但不能不多識人

 

  5. 行政交人,學問交神

 

  6. 人罵不垮,但可以吹垮;如果是自吹,那垮得就更快

 

  7. 過去孩子上山下鄉受苦,現在孩子進城受苦。佛有“苦蒂”,苦,是上帝造人的前奏。

 

  8. 冷落、邊緣,是上帝賜予文人的特別恩惠,也是文人的宿命。

 

  9. 想像力是藝術之魂。    

 

  10.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因為每逢佳節倍孤獨。

 

  11. 玫瑰,如移入心中,當混著糞土,不然它既不能持久保鮮,也不會茁壯成長。

 

   12. 缺點是優點之母,大缺點者當有大優點影隨。交通事故中,鮮有殘疾人的記錄。

 

  13. 高考報名如排隊上車,選擇學校無非是選擇座排。車開動后,二者的差別逐漸歸于消失,因為大家下車時面臨的世界都是一樣的,都得重新開始。學校說到底只是一種人生包裝,正果與否往往在“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礪之后

 

  14. 今人出名靠電視包裝,古人出名靠民間的傳頌和想象

 

  15. 改革開放初,周末圖書館門前的自行車早已黑壓壓堆滿一片;現在周末,有些舞蹈學院門前的小轎車早已排起接人的長龍。

 

  16我們現在五十多歲的學者,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受益者,讀書從小學到大學,有的還從本科到博士,都是在國家和人民完全資助下完成的。即使從純經濟學的角度看,我們也要對國家和人民有所感謝和回報

 

  17. 人才猶如美麗的氣球,被壓時眾人拍打取樂;一旦它沖出人群,卻又受到眾星捧月般的待遇,但前提是他不能再回來

 

  18. 適合思想性人才的成長環境,不是重用,而是冷落

 

  19. 孩子長大前都得摔幾次跤,打幾次架,不然他在成人堆里是混不下去的。國家也是這樣

 

  20友誼不表現為親密無間,而表現為不能分離

 

  21. 君子低位看人,高位看事。前者可以更多地看到人的個性,后者可以超脫個人恩怨,更多地看到人的共性。

 

  22人之所以不易發現自己的缺點,是因為缺點總是與優點緊密相連。有時缺點就是優點,它只不過是優點的一種過度展現。事本無對錯,過了才錯。中國人說“過錯”“罪過”,說“記大過”,都是這個意思。

 

  23. 過錯過錯,過了才錯。罪過罪過,罪于過。《說文》:“過,度也。”過,錯之端,小過曰錯;大過曰罪。毛澤東說:“什么事情不能過分,過分就要犯錯誤。”[1]黑格爾說:“中國的宗教,亦即度的宗教”,“對這些度及其演化的詳細探考,則成為對整個中國哲學和學術的研究。”[2]

 

  24. 學習他人優點,必然也要帶入與之相伴的缺點。避免缺點的方法就是不要過度表現和依賴這些優點

 

  25. 觀察蘇聯解體前后人性百態,極右與極左相通

 

  26. 人因心小而丑,因心丑而小,故曰“小丑”

 

  27青年,尤其是剛剛進城闖天下的青年成長,靠的不是受到某人的“栽培和提攜”而是遭到別人的反復拒絕及由此引起的生活艱難——也就是毛主席所說的“大風大浪”。這樣說、這樣做可能令青年人委屈,但會讓他們終生受益。誰都知道:大樹下面是長不出另一棵大樹的;誰都知道,華盛頓早年參加英國殖民軍隊,幸虧沒有得到他多次請求而被英國殖民上司拒絕的提拔,反當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誰都知道,早年共產黨想與中國大黨國民黨一起干革命,在被國民黨徹底拒絕的“四·一二”慘案之后,共產黨才學到革命的真本領;誰都知道毛澤東正是在“四不管”的地方走出了引導中國革命全國勝利的井岡山道路。

 

  28與人身體的免疫力增加來自病菌侵入的刺激而非抗生素加量的道理一樣,人生進步動力大小源自環境阻力而非人為助力的大小,這正合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的原理

 

  29糖尿病本不是病,而是自然對人類奢侈消費的懲戒,其實,治療糖尿病與治理目前的社會病一樣,并不需要特別的努力,它只需要人類重返樸素的生活方式,并將這種方式視為正常而不是“病”。

 

  30.  人的缺點潛藏在優點中,出現于優點的過度展示后

 

  31人生有許多期盼的事情,是在不太需要時來臨

 

  32長壽不僅是一個生物的概念,更是生命境界的概念。不能達觀的人,是難以長壽的

 

  33本正身立,故人當以正為本,以奇為用俗語“菩薩心腸,霹靂手段”,前為正,后為奇。一生修性,最難為正。正,不妄語,不言力、神、鬼、怪。正,平也、常也。能常者歸于大本,奇亦不難。人走奇險,似倒置三角,不可久立。

 

  34動物與人的差別在于,前者享受過程,后者享受結果。前者是“最終目的是微不足道的,運動就是一切”(伯恩斯坦語),后者相反。

 

  35最難以戰勝的對手是時間,最難以對付的手段是辯證法

 

  36人生喜悅可以分享,而痛苦則必須獨自承受

 

  37五尺高的人在三尺平臺跳舞,它是巨人;在五尺平臺跳舞,他是常人;在十五尺平臺跳舞,他是小人;如果在二十尺平臺跳舞,他就成了小丑。學者同理

 

  38兒女盡孝莫如自立,自立才能讓父母省心;父母愛子莫如健康,父母健康,孩子們就能為國做出更多的成績

 

  39舉止輕者心浮,話語激者氣躁

 

  40自然在秋季開始成熟,人至五十開始懂事。

 

  41. 竹節是壓出來的,節密者高壯,疏者短細。人生同理

 

  42. 人壓不垮,但可吹垮;國事亦然

 

  4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兩天,窗前的文竹獨有一枝突長近米高,不吐片葉,震后她漸漸地垂下了那高昂的頭。這使人想起杜甫“感時花濺淚”的詩句。

 

  44唐山和汶川大地震中,動物對震災的預警能力遠比掌握科學的人類強,還出現不少家犬預警救主的事情,一時間讓人竟不知誰是“高級動物”。

 

  45享受過程而不圖結果,那是圈豬的哲學

 

  46兒童與成人的差異不在眼光,而在自理能力。相當的時候,兒童的一句話勝于成人的一疊專著。因此,保持思維深刻性的奧秘,在于保持童心

 

  47 將謊言重復一千遍就變成“真理”,而只有將謊言當作真理的人,才能重復一千遍

 

  48. 與其收藏他人的作品,不如收藏人家的精神,并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收藏價值。從沒聽說過秦檜的字能賣出好價錢。

 

  49美麗,其實是一種智慧

 

  50美麗的前提是得體,而得體本身則是一種哲學

 

  注 釋: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589頁。

  [2][德]黑格爾著,魏慶征譯:《宗教哲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頁。

 

1.webp (36).jpg

  如需購書,可聯系郵購部,電話:010-68038093

 

相關鏈接: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生之一:《老子》,天下第一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生之二:生死之地有真理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生之三:競爭乃境界之爭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生之四:落潮之時,越游離岸越遠;漲潮之際,靜漂自可登陸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物之一:當面臨新的歷史性難題,大多數中國人都會想到毛澤東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人物之二:“好施小惠,言不及義”式的牧師情懷,既無益于內政也無補于外交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筆記之一:戰爭比和平發達得早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筆記之二:要團結絕大多數人,這是戰略問題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筆記之三:壞事越多,好處就要來了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筆記之四:做好事也要商量著做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十三:聽其言而觀其行,是判斷美國外交走向的最簡潔的方式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之十二:戰略是關于國家“養生”的學問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十一:沒有政治方向的地理知識只能成為學科而不能成為科學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十:英雄的高度即民族的高度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九:雷鋒不是超階級的牧師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八:中國崛起最需要的不是鴿派或鷹派,而是龍派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七:神多民弱,權散國亂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六:喜光暈血,乃為政大忌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五:在國力極限處發動攻勢,是國家崩潰的開始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四:中印之爭,乃制度之爭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三:臺海布局,貴在謀勢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二:弱國多補唯物論,強國多補辯證法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一:大國崛起于地區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擴張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