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的主題是反戰,這一點被很多人忽略了。
電影的前半部分基本可以說是鋪墊,高潮是后半部分的戰爭,以及戰爭給男女主人公帶來的傷害。
馮小剛等表現手法是:不對戰爭背景、原因做任何交代,戰爭就突如其來的出現了。戰爭就像一場完全沒有預警的車禍、山體滑坡或龍卷風那樣,是“純粹的災難”,根本談不上什么意義。
馮小剛調動了很多刺激感官的鏡頭來渲染戰爭的殘酷:剛一打響,一個戰士身上的手榴彈手柄就被擊中了,導火索滋滋冒煙,他還來不及解下手榴彈袋,手榴彈就爆炸了,頓時整個人都被炸得血肉橫飛。
接下來的血腥場面更多,戰士們像草垛那樣,被不明方向飛來的子彈紛紛所擊倒,有人掉進了沼澤,幾乎被活活淹死;小分隊的反擊也是殘酷無情的,火焰噴射器把伏擊的敵人燒成了火人;劉峰拖著斷臂靠在被摧毀的汽車旁,馬路上是一排戰士的尸體……
何小萍在野戰醫院,拉開一輛卡車的后擋板,里面全是殘缺不全的尸體,她忍不住嘔吐了……
諸如此類的鏡頭還有很多,不一一例舉了。
在戰爭中人如草芥,馮小剛又根本不告訴觀眾這場戰爭有任何意義,“反戰”的主題就呼之欲出了。
新中國前三十年軍事題材的電影,總的來說拍的比較干凈,殘酷場面比較少,但也有不少電影直面了犧牲。比如《狼牙山五壯士》,五位八路軍戰士在彈盡糧絕之后奮身跳下萬丈懸崖,堪稱悲壯!但這種犧牲由于是和反抗日本侵略,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這一目標聯系在一起,因此就是有意義的!五壯士的犧牲就會成為激勵更多人的榜樣,而不會成為“厭惡戰爭”、“恐懼戰爭”的理由。
對《芳華》中表現的這場戰爭的意義,網上有不同聲音,這里也無意對之做全面評價,只想指出一點:這場戰爭是在越南表現出整合老撾、柬埔寨為“印度支那聯邦”,并且已經武裝入侵柬埔寨之后爆發的,戰爭結束后,越南打消了這一念頭,并最終撤出了柬埔寨。
單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場戰爭保衛了老撾、柬埔寨的獨立與自由,并且避免了在中國南部邊境出現一個不友好的“大國”,改善了中國的地緣政治形勢,它怎么能夠像《芳華》里表現那樣是毫無意義的呢?
順便說一句,有人把戰爭初期比較嚴重的傷亡歸咎“文革”影響,這只能說是一種無知。文革期間我軍有兩次對外戰爭,一次是珍寶島戰斗,一次是西沙之戰。這兩場戰爭打得都非常漂亮,不僅實現了戰略目標,而且傷亡和損失也遠小于對手。此外,援越抗美戰爭貫穿文革始終,中國僅用間接參戰的方式就迫使超級大國美國俯首,更可以稱為戰爭經典。
這場戰爭傷亡較大,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是戰前摩擦的時間很長,戰爭缺乏突然性;二是用大兵團步兵在熱帶山地叢林對筑壘地帶展開進攻作戰,相當于以我之短擊敵之長;三是當時已經開始出現的非毛化輿論,渙散了軍心士氣。
回到主題。
一個值得關注的點趨勢是,反戰,隱然開始成為中國軍事題材影片的“政治正確”。2016年上映了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國產戰爭電影《我的戰爭》。導演彭順(中國香港)就在劇組見面會上透露,本片是一篇命題作文,因為關于朝鮮戰爭的電影,好萊塢拍過美國版本的,韓國也拍過自己視角的,而現在高層屬意要拍中國版的,于是先有了影片的劇本,然后找來了導演。彭順表示,自己作為導演旨在一改以往國產戰爭片過濃的主旋律氣息,以真實的戰爭場景以及戰友之間的生離死別(甚至兒女情長)來表達反戰的主題。
2014年,另一位香港導演徐克執導的《智取威虎山》,也令人啼笑皆非地為影片加裝了一個“反戰”主題。
當然,要說中國的反戰電影,馮小剛無疑是始作俑者之一。他在2006年拍攝的《集結號》,就把解放戰爭描繪成一場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點擊閱讀】
2007年1月3日《京華時報》刊發影評“《集結號》重申珍惜和平”:“《集結號》表達了一種新的戰爭觀。一場戰爭,對所有參與者來說,均是兩敗俱傷。戰敗方固然要蒙受羞辱,戰勝方也一定傷痕累累。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戰爭都是全人類的災難,沒有所謂的‘戰爭勝利者’”。
2007年12月28日,《南方都市報》刊發署名張鳴的文章《和平鴿能否落在<集結號>上》,其中也不乏警句:“仗打完了,死的都是中國人……但戰死的炮灰絕大多數只是炮灰而已,他們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去赴死”。“戰爭的雙方都是人,對于國共內戰而言,都是中國人,活生生的中國人。”
張鳴和馮小剛,真是惺惺相惜,心有靈犀。
《集結號》和這些“悲天憫人”的影評一起,徹底否定了解放戰爭的正義性、正當性。但問題是,沒有解放戰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不可能結束結束中國四分五裂、自相殘殺的局面,更不可能抵御外侮。
美國是反戰電影的大國。好萊塢拍的反戰電影難以計數,但并沒有把美國獨立戰爭作為“反戰”對象的電影。這種自毀長城、自掘基石的電影“藝術”,似乎僅僅出現在中國,也許還有前蘇聯。
從《集結號》到《芳華》,整整10年過去了,馮小剛沒有任何改變。
反戰的思潮與文藝,最早出現在西方,以《西線無戰事》最為經典。其后勃興于美國,美國不僅出現了大批反戰電影,如《生于7月4日》、《勇士之淚》、《父輩的旗幟》、《全金屬外殼》等等,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還出現了聲勢浩大的反戰運動。
究其原因,在于美國作為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國家,其所進行的戰爭,大部分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除了華爾街和軍火寡頭等等之外,普通的美國人不能從戰爭當中得到任何好處。
如果我是一個普通的美國公民,我也看不出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對美國有任何意義,我也會投入到反戰運動中去。
但中國的語境和歐美完全不同。近代以來,尤其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以來,中國人民進行的戰爭,都是反對剝削壓迫的人民革命戰爭和反對侵略的民族革命戰爭,不勝利的進行這樣的戰爭,如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國人民就不能擺脫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這樣的戰爭,怎么能夠反對呢?
新中國成立后所進行的戰爭,從抗美援朝開始,都是以保家衛國,打破美蘇兩霸的圍堵為主要目標。不能勝利地進行這些戰爭,就沒有中國的獨立、主權與領土完整。任何一個有起碼良知的中國人,都不會反對這樣的戰爭。
西方的反戰運動,帶有形而上學的思維特征,即抽象反對一切戰爭;但中國的戰爭觀,應該是符合辯證法原則的,即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反對一切非正義戰爭,支持一切正義戰爭。
今天,經過1840年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尤其是經過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來的艱苦奮斗,中國終于來到了崛起的前夜。
但中國的周邊并不平靜。在朝鮮半島,美日韓軍事同盟不斷用大規模軍演、部署新式武器的方式制造緊張局勢,多次將半島推到戰爭邊緣;在臺海,美國試圖通過與臺灣重建軍事聯系到方式阻撓中國統一;在東海釣魚島、在南海、在中印邊境,都有人試圖用武力的方式給中國制造麻煩……,在這樣的背景下,反戰突然成為中國軍事題材電影的“政治正確”,這不是非常詭異嗎?
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角度來看,反戰文化在中國的勃興,還因為中國出現了一個帶有強烈買辦色彩的既得利益階層。這個階層的利益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并不一致,他們的利益深嵌在美國建立并主導的世界秩序中,他們在歐美的利益甚至多于在中國的利益。他們深恐中國反對霸權和維護國家統一的行動會“招惹”戰爭,損害自己的利益。鼓吹“反戰”,渲染戰爭恐怖,不過是他們自身利益的曲折表達罷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馮小剛有意還是無意,他都做了既得利益的代言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郭松民 | 《芳華》:這是一部反戰電影,你看明白了嗎?——觀影筆記之六十八
2018-10-0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