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我們迎來了第四個“中國航天日”。
全國各地正在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航天、了解航天,激發航天興趣,讓更多人投身到航天事業中來。
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從此,中國航天有了屬于自己的節日。那么,“中國航天日”是怎么由來的呢?為何選擇4月24日?設立背后有哪些故事?針對這些問題,將逐一為您解答。
“中國航天日”是怎么來的?
“中國航天日”的設立,可以說是走過了漫長的過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楊利偉出征太空,實現了中國人的千年飛天夢。第二年春天,在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時任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指揮黃春平與時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受到了政協委員們的誠摯祝賀,也聽到了中國航天應該有自己的紀念日的建議。于是,黃春平和戚發軔共同撰寫了關于設立“中國航天節”的提案。
節日的設立并不簡單,設立程序嚴格且復雜。繼黃春平和戚發軔之后,時任火箭院黨委書記梁小虹當選為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呼吁設立航天紀念日成為他履職路上的工作要點。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原黨委書記梁小虹的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工作證。他是設立“中國航天日”提案的提出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委書記。
在2009年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梁小虹再次提交有關設立航天紀念日的提案,在這份提案中,“航天節”改成了“航天日”。之后每年全國兩會,如果沒有收到滿意回復,梁小虹就會在第二年繼續呈交提案。
從“中華航天節”到“中國航天日”,一提就是五年,一直到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
梁小虹委員關于設立“中國航天日”的提案
經過梁小虹的不懈努力,2013年8月,《關于設立“航天日”的建議》提案得到國家有關部委批復和肯定回答——“后續將會同有關方面協商‘中國航天日’設立的具體時間,達成共識后按程序組織開展申報工作。”
2014年初,國防科工局召開專題座談會,兩院院士、專家以及全國政協委員在會上積極建言獻策。大家還提出了3個“中國航天日”的備選日期,分別是4月24日、10月15日和10月8日。隨后,“中國航天日”啟動設立程序并上報國務院。
為什么選這三個日子呢?
10月8日,是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前身,中國航天夢的起點。)成立紀念日;
4月24日,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紀念日;
10月15日,是“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紀念日。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圖源:新華社
為何選擇了4月24日?
最初的想法是以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楊利偉進入太空的時間作為航天日,當時考慮,這天作為航天日的要素比較全,火箭、飛船、宇航員、發射場的要素都包括,后來大家在討論過程中提了一些不同意見,最后大家把中國航天第一個里程碑,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的1970年4月24日作為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自主研制并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這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的歷史性、開創性、奠基性事件,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影響性。
將4月24日作為“中國航天日”,得到了各有關單位和航天界相關人士的普遍認可,最具代表性和紀念性。
科研人員組裝“東方紅一號”衛星
39位院士的聯名信
在這個過程中,39位院士聯名給總書記寫信,呼吁設立“中國航天日”。2017年3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梁小虹提到,“剛剛過世的任新民院士第一個簽字,他簽字的時候在病床上,身體狀況已經不樂觀了。去年(2016年)第一個‘中國航天日’,39位院士里有兩位沒有看到。院士在我國科技領域是泰斗,39位院士毫不猶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今天我們仍然要感謝他們。”梁小虹動情地說,眼里泛著淚花。
在2009年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上提出,經過七年的努力,終于在2016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梁小虹盡了一個政協委員應盡的義務。我們應該感謝他的堅持!感謝這些老院士的堅持!真的是實實在在的做成一件事!
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將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委員、院士的努力沒有白費!從此,中國航天有了屬于自己的節日。
梁小虹曾對媒體表示,“中國作為航天大國之一,應該設立“航天日”。這不是航天人自己的節日,而是全國人民的節日。通過這一節日的設立,向全民普及科學知識,形成崇尚科學、崇尚創新、崇尚探索的社會風氣,尤其激發廣大青少年對自然科學的探索和求知,激起他們科學探索的熱情。”
因為他的堅持、因為院士們的努力,“中國航天日”才得以盡快設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堅持、沒有院士們的極力爭取,恐怕“中國航天日”不會這么早設立。
他們,做了一件大好事!為他們點贊!
不要忘了他們!
在參加“中國航天日”活動的同時,我們應當靜下來思考:中國航天為何有現在的發展?
如果你要問中國航天為何有現在的發展,有一個地方,一定會被提及,那就是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的碑陣!那里,是一個不能被忘記的地方!
這里是航天人魂牽夢繞的地方,這里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起點,也是“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的發源地。每次執行飛行任務前,航天員們都會走進這里的圣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瞻仰長眠在這里的730多位航天英烈。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把一發發火箭、一顆顆衛星、一艘艘飛船送上太空,他們用生命之光照亮了中華民族探索星空的漫漫征程。
戈壁上的胡楊林
金秋十月,西北戈壁,額濟納旗,一夜寒露過后,整片的胡楊樹全都驟然染黃,景色甚是壯觀迷人。東風航天人,當與大漠胡楊一般,千年不朽,永世長存!
朋友,如果你要問中國航天人不懈奮斗的源泉在哪里,答案就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的碑陣里!如果你有機會來到東風航天城,請一定來到這里,靜靜地站在陵園旁,就能讓人感到敬畏,給人希望、給人力量!
向前輩和烈士們致敬!感謝你們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的貢獻,向你們致敬,向英雄致敬!
敬禮!
來源:微信公眾號“航天面面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