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最近有一篇“是誰謀殺了華為的競爭對手北電”,網上流傳甚廣,據說作者是一個叫做戴老板的寫作高手。
文章有點長,雖然不是專業性的論文,但是也涉及到一些技術問題,要想認真看完、看懂也不容易。應該說這篇文章對移動通訊的發展歷史講的是比較清楚的,客觀的。他里面講到的北電就是加拿大過去著名的通訊公司北方電信。
北電和美國的朗訊都是繼承了電話發明人貝爾的衣缽,屬于血統純正,朗訊的貝爾實驗室在科技界享有盛名。另一篇叫做“華為、北電和切爾諾貝利”的文章,作者自稱是曾經在幾家電信公司,包括北方電信工作過的科研人員,他對前述戴老板的文章基本是肯定的,但是也略微表示了一些異議。
我也曾經到北方電信在加拿大和美國邊境附近的一個研發中心參觀過。這個研發中心風景優美,為研發人員建設的別墅群掩隱在森林之中。當時我看了一言未發,而內心波濤洶涌。我想我們國家什么時候才能為科研人員提供如此好的研發環境啊?我們什么時候才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啊?但是時間不到20年,世事居然滄桑巨變,北方電訊破產了,被肢解了,美國的朗訊也改換門庭了。過去名不見經傳的華為倒成了美國舉國要打擊高科技公司。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關于北方電訊和朗訊選錯了移動通訊標準的方向這里姑且不表。北方電信破產后他過去的競爭對手都來搶食他的軀體,西方的一些著名大通訊公司買走了他的專利技術和標準。這時華為也去了,但是華為的重點是網羅正失去工作的原北方電信的科研技術人員,招聘成為華為的員工,甚至是一個完整的團隊都挖過來。這為華為打開過去久攻未下的歐洲和其他地區市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些北方電信的員工后來成了華為4G和5G研發的骨干。
這使我想起了不久前我剛剛寫的一篇文章:”中國的芯片產業為什么不盡人意?“,文章中我講到了4個關鍵要素:人才,資金,體制和產業鏈。我特意還解釋了一下,盡管體制和其他三個要素相互之間都有緊密的關系,但是為什么我沒有把有些文章中講得最多的體制放在第一位?這是目前中國經濟界最時髦的說法。大家看,無論加拿大北方電訊、美國的朗訊、摩托羅拉、法國的阿爾卡特他們的體制都是一樣的,都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都是市場經濟,可為什么這些大亨們最后都垮掉了呢。所以我把人才放在4個要素的第1位。我的這一看法當然在網上的評論中也受到了一些非議,這是我事先早有預料的。這兩天看到前述的兩篇文章,有感而發,再把我在關于芯片那篇文章中的觀點再炒一次冷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張國寶:我也談點對北電和華為的看法——關于“是誰謀殺了華為的競爭對手北電”的評論之一
2019-06-19華為迎來大轉機?!被美“封殺”才發現,這個中國科學家厲害得超乎想象!
2019-06-1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