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想打伊朗,做夢都想,無論是從地緣政治還是能源戰略角度,這都是沒什么疑問的。
問題在于,美國敢不敢打伊朗?
特朗普已經告訴世界答案了:
在伊朗問題上,美國想打但又不敢打。
伊朗剛剛打掉了美國一架RQ-4“全球鷹”無人機,而且態度強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方面表示,擊落美國無人機,向美國傳遞明確信息,那就是伊朗的邊境絲毫不容侵犯。
非但如此,據今日俄羅斯21日報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空中部隊哈吉扎德準將對伊朗國家電視臺表示,之所以擊落美軍的無人機,是為了迫使一架與之并排飛行的美國P-8海上巡邏機改變航線,當時上面大約有35名人員。
伊朗的行動與表態,是在詮釋伊朗版的“勿謂言之不預”。
與伊朗的強硬相比,美國則是另一種表現。特朗普先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擊落飛機是“輕率和愚蠢的”,伊朗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但隨后又改口稱,伊朗應該不是故意的,“我可以想象,是一名將軍或者其他人錯誤的擊落了那架無人機”。
美國人在給自己找臺階下。這下涼了多少“美國粉絲”的心。期待已久的軍事打擊,為“王師”歡呼的姿勢都擺好了,就給我看這個?
不當家不知當家難,幾個因素決定,美國現在難以支撐一場至少中等規模以上的戰爭。
打仗就是打錢糧,看看現在美國的財政狀況,美國的國債規模已經突破22萬億美元。靠舉債,美國能經得起一場針對伊朗的戰爭?
美國對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已經嚴重損耗了美國的財力。這兩場戰爭美國投入了多少軍事經費?外界估計是五到七萬億美元。小布什上臺時,美國政府的國債規模大約為兩萬億美元,到小布什八年任期結束,美國政府國債迅速膨脹為九萬億美元。
考慮到伊朗的人口、面積和復雜地形,以及伊朗反美情緒高漲、軍事工業比較完善等因素,拿下伊朗的難度和投入遠大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總和。以最保守的估計,美國也需要再投入七萬億美元。美國要打伊朗,要做好國債規模快速突破30萬億美元的準備。
這還是最保守的起步價。
這種債務和財政壓力,美國能承受得住?
伊朗對于中俄法德的重要性,不用贅述。尤其對中俄來說,從地緣戰略和能源安全角度,伊朗都不容有失。如果美伊一旦開戰,外部力量對伊朗的支持力度,要遠遠大于曾經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另一方面,美國自己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美國在伊朗問題上,同時挑戰中俄德法等國的重要利益,已陷自己于孤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的道義已失,連稍微像樣的借口都找不到。對伊朗發動戰爭,美國注定無法再次獲得伊拉克戰爭中那么多盟友的支持。除了以色列,幾乎找不到什么能打的盟友,美國只能是赤膊上陣,而中俄可以通過支持伊朗,打一場代理人戰爭,慢慢消耗美國的國力。對于中俄來說,如果能在伊朗戰場把美國拖住、拖死,倒是最理想的。
伊朗問題上,美國可以按下戰爭的開始鍵,但什么時候結束,那就不是美國一家說了算。美國還沒有從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撤出,又一腳踏進伊朗這個更大的戰爭泥潭,結果能好嗎?
除非是美國瘋子主導了美國的對外政策,不惜讓美國自殺,才會這么做。
從特朗普的推特內容看,他還沒有真瘋。
美國的國會議員也沒有瘋,美國參議員在今年4月份就警告國務卿蓬佩奧稱,白宮無權向包括伊朗在內的任何人宣戰,因為根據美國憲法的規定,這一權力屬于國會。美國參議員們認為任何針對德黑蘭的軍事行動都必須得到國會的批準。
問題明擺著,無論是算財政賬,還是地緣政治賬,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這個決心都難下。
所以,迄今為止,美國大兵壓境波斯灣,還是配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美國現在的軍事力量,已經不能作為隨時可出鞘的利劍,只能當成威懾的手段。
換言之,美國軍事力量,現在只是美國打心理戰的輔助手段。
如果遇上卡扎菲那種角色,還未戰就先認慫,那美國的目標就可實現。如果遇上硬杠死扛的,那難堪的可就是美國了。
偏偏伊朗就是不服軟的“二愣子”。美國的無人機被打下來,美國總統主動擺臺階給伊朗人下,說這應該是某名將軍的(誤)操作。伊朗連面子都不肯給美國,說這就是伊朗軍方對美國侵犯伊朗邊境的警告。
伊朗的態度強硬,是有理由的。因為伊朗政府,看明白了美國的特點。在2019年5月份,伊朗媒體就一針見血的指出:
美國是得寸進尺的黑幫,原則讓步會導致談判破裂,如果在原則問題上出現任何的松懈和動搖,都會讓其產生得寸進尺甚至不切實際的幻想,馬上會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
在霸權主義者面前,退讓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都有血的教訓,一步退,步步退,直到退無可退,只有守住原則,毫不妥協才有贏得美國平等對話的機會。
伊朗的態度就是原則問題不可以談,放棄幻想全面做好戰斗準備。伊朗人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其實在伊朗之前,朝鮮已經就如何跟美國打交道,給全世界做了規范演示。特朗普政府的極限施壓政策,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遭遇了失敗。
2017年,美國也同樣是做出要軍事打擊朝鮮的架勢,朝鮮沒有屈服,反而跟美國針鋒相對。2017年8月,朝鮮方面宣布,朝鮮人民軍戰略軍正慎重考慮用“火星-12”型中遠程戰略彈道導彈對關島周邊進行包圍打擊的作戰方案。朝鮮還于2017年9月15日發射了射程能夠覆蓋關島的火星-12彈道導彈。朝鮮還宣稱,于當地時間11月29日凌晨,成功發射了能夠搭載超大型重型核彈頭并能夠覆蓋美國全境的洲際彈道導彈。
美國從此學會跟朝鮮講道理了。在2017年12月12日,時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發表演講時說,
美國仍然希望通過外交方式解決朝核問題;只要朝鮮準備好了,“美國愿意開始與朝鮮進行‘不設先決條件’的談判”。“我們已經準備好隨時與朝鮮談判,如果朝方愿意,我們談談天氣也行,談判的形式可以是圓桌的,也可以是方桌的,但我們至少應該坐下來面對面的進行對話”。
美國這態度多乖。后來,就有了特朗普與金正恩的兩次面對面談判。
現在的特朗普對朝鮮是什么態度?2019年4月,針對朝鮮發射短程彈道,特朗普的推特是這么寫的:
“朝鮮發射了一些小武器,打擾到我們的一些民眾和其他人,但是沒打擾到我。我相信金委員長對我的承諾。當他說'沼澤人'拜登智商低下,甚至更糟糕時,我也笑了。這可能是在給我發信號?”
如果這還不夠說明美國的態度,那么再看下面這一段: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朝鮮試射導彈“很正常”,這并未影響他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關系。
據法新社5月11日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10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我認為這根本就不是破壞信任。而且,你知道,在某個時候我可能會(失去信心)。但現在沒有。”
他說:
“這些都是短程導彈和非常符合標準的東西。”
誰說美國人不會講道理?特朗普開始講點道理了,那原因一定是偉人七十年前說的那樣:
“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兩相對比,是不是特朗普在伊朗問題上的態度就不難理解了?
至于美國方面稱,對伊朗的報復性攻擊命令已經下達,飛機已經起飛,但是在行動開始前10分鐘叫停了行動。這種話聽聽就好。真要是美國有把握,還會顧忌這么多?
美國人的內心陰影面積有多大,只有美國人自己知道。
有個段子,把美國欺軟怕硬的紙老虎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
美國為什么要打伊拉克?因為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國為什么不打朝鮮?因為朝鮮真的有大規模殺傷性。
這一次在伊朗問題上的表現,中國網友也有好段子相贈:
伊朗:我沒有炸郵輪
美國:就是你炸的,你這是挑釁行為。
伊朗:我炸了你的飛機,我是在挑釁你們美國。
美國:不,你沒有,這只是意外。
伊朗:我就是故意的。
美國:......
現在比二戰之后的任何時期,美國都更像是紙老虎。
美國的絕對實力已經從克林頓向小布什交班時的巔峰期衰落,美國的相對優勢,也因為中國的崛起,更因為中俄的戰略協同局面的形成,與昔日不可同一而語。
小布什時代,美國可以傲嬌的宣布,可以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現在的美國還有這種底氣?
更要命的是美國自己的戰略失誤,加快了自身優勢的衰減速度。
美國現在的戰略,沒有章法,更沒有重點。同時遏制中俄還不夠,把自己的朋友關系也搞得雞飛狗跳。
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撕毀伊朗核協議,已經讓歐洲盟友心涼。歐盟不但推出INSTEX系統,以繞過美國控制的SWIFT系統,要跟伊朗進行交易,還對美國領導的以北約為主要平臺的防務系統,產生了異心,法國和德國先后發表過要建立歐洲獨立軍事力量的信號。
美國現在的戰略,就是“王八拳”和“七傷拳”的“完美”結合。前者是指美國全面出擊,四面樹敵;后者是指美國又開始實施單邊主義政策,不斷退群,各種毀約,自毀形象,自廢軟實力。
美國正在通過破壞自己信用的方式獲取短期利益,商人特朗普把商人治國的特點發揮的很充分,個人對特朗普同志的有效工作表示滿意。
雖然中國是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不希望世界發生戰爭,但美國如果跟伊朗開戰,等于再次送給中國一個十年戰略機遇期。美國會被拖在西線戰爭泥潭,美國還有那么多戰略自愿維持在西太平洋對中國的壓力嗎?
這個賬,美國人也會自己計算的。所以,在伊朗問題上,美國往前再走一步的空間是不大的。一旦觸及戰爭紅線,美國就會自動收腳。美國沒有打大戰的意志與打算,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的這種心態就表現得很明顯。
如果美國真的有打伊朗的決心,在打完伊拉克之后就可以實施了,還要等到現在?美國自己的軍事專家都坦誠,伊朗戰爭遠遠不同于伊拉克戰爭,因為伊朗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美國要有打伊朗的決心和信心,在敘利亞問題上,也不會表現的那么“軟弱”,將敘利亞問題的主導權拱手讓給俄羅斯了。對美國來說,只要有足夠的力量和決心,在敘利亞通過代理人戰爭的方式,不比在伊朗問題上赤膊上陣,效果要好得多?美國在敘利亞,還有幾千地面部隊,敘利亞周圍更多是美國關系比較好的國家,在敘利亞開打的條件要比對伊朗要好很多。
伊朗則有很大不同。在伊朗周圍,俄羅斯可以通過黑海與伊朗連通,援助伊朗比支持敘利亞可方便多了,對俄羅斯來說,伊朗如果變成美國勢力范圍,敘利亞也保不住。中國對伊朗的陸上支持,通過巴基斯坦通道就可以。
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失去了主導權,是美國對世界秩序主導力下降的一個重要標志性事件。特朗普時代的美國,雖然給人感覺是在四面出擊,有恃無恐,但美國整體是在執行一條收縮戰略。美國從全球化的主導者和積極推動者,到現在變成逆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走向孤立主義,都是收縮戰略的表現。
同理,美國為遏制華為,不惜吃相難看的采用切斷全球產業鏈的手段;為了限制中國,不惜動用臺灣牌,這絕不是美國出于對自身實力的自信。
資本主義一旦遇到危機,就需要對外轉嫁矛盾,這是鐵律。美國肯定要采取手段來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和霸權利益不失去,區別只是采取哪種方式和辦法的問題。盡管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可能性比較低,但中國也要做好應對準備。中國更要警惕美國利用金融手段,比如對中國的目標企業采取切斷SWIFT國際結算通道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中國唯有抓緊備戰,才有可能止戰。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明人明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