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狗不理包子,退市了!
5月11日,餐飲老字號品牌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終止股票掛牌。
此前,該公司于5月8日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提交終止股票掛牌的申請,并獲得同意。
狗不理終止掛牌公告
事實上,這幾年,狗不理也在積極轉型,但最終無果,難以迎來“第二春”。
慈禧太后帶貨的“包子第一股”
狗不理包子是如何揚名天下,成為中國的“包子之王“的呢,說來話就長了。加微信smz985,看更多內幕好文!
據說在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一個叫高貴友的年輕人,在14歲那年來到了天津謀生,做了包子鋪的伙計。隨著經驗的積累,他的手藝也越來越好,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就開了自己的包子鋪。名叫“德聚號”,賣的包子顏值高價格親民,再加上真材實料,很快受到大家的歡迎。
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傳聞袁世凱曾把“狗不理”包子進貢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嘗后大悅,說到“山中走獸云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
皇家帶貨,從此,狗不理包子名震全國,逐漸在很對地方開設了分號,甚至名揚海外。
于1956年,天津市將狗不理包子收歸國有并將店鋪遷至和平區山東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設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總店擴建??梢?,狗不理品牌歷史悠久。
狗不理最風光的時刻,就是2000年春節聯歡晚會,馮鞏和郭冬臨二人以相聲的形式贊美狗不理包子,全國觀眾記住了狗不理的三大特點:皮薄、餡大、18個褶。
竹板這么一打呀,別的咱不夸,我夸一夸傳統美食狗不理包子。這狗不理包子,究竟好在哪?它是薄皮兒大餡兒十八個褶兒,就像一朵花。”
那一年的春晚讓狗不理包子火遍全國,即使沒吃過,也記住了這個名字。
此后,美國前總統布什、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在天津的時候還慕名專門到狗不理包子品嘗了一番。
2004年,狗不理集團在韓國開了第一家海外店,2005年狗不理包子把英文名稱定為“GoBelieve”,隨后又在日本東京多地開設了分店。
狗不理風光無限,迅速成為資本的寵兒。
2005年,天津同仁堂用1.06億元的高價收購狗不理,開始轉型售賣速凍食品。天津同仁堂的資本涌入,讓狗不理開始脫離接地氣的發展路線,直接走上高端發展之路。
有媒體曾報道狗不理酒店的火爆狀況,“基本上來這里吃飯已經不在乎吃什么,而是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身份的象征。”
狗不理從2006年開始就著手做上市的準備,原來的計劃是在2007年或最晚2008年上市。然而2012年,狗不理排隊等待IPO的消息才最終確定。
2013年,狗不理母公司狗不理集團公司向證監會遞交了登陸A股中小板的上市計劃書,可惜在國內高端餐飲向中低端轉移過程中,整個餐飲行業原有的格局和市場空間被極大改變,狗不理集團與其他餐飲一樣,都受到極大沖擊。
2014年7月,在證監會公布的IPO候審名單中,狗不理集團赫然進入了“終止審查企業名單”。
2015年申請掛牌新三板的狗不理,是狗不理集團的子公司,后者直接持有狗不理99%的股份,注冊資本金3000萬元。數據顯示自1980年在北京開業第一家特許經營店起,截止到上市前夕狗不理共有70余家特許連鎖店,遍及全國18個省份的40余個城市,年銷售收入近億元。
上市之后,狗不理實現營業收入8948.96萬,同比增長20.82%;凈利潤601.18萬,增速超30%。即便到2019年,狗不理上市5年間營收和利潤增速,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強勁增長。
狗不理成了人不理,開始走下坡路
2019年上半年,狗不理的營收達到近9000萬,各方面均呈現上升趨勢,但大眾的口碑卻急劇下降。
疫情過后的3月份有網友去了一趟天津,并大致掃了一下它的菜單。從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最便宜的是豬肉包,一個是12元。最貴的是吉品三鮮包,一個是35元。
這位網友一個人在店里要了五個包子,4個菜,一共花費300多元。
幾乎是其他包子鋪的近10倍之多,堪稱包子界的LV,其他飲品、小菜也是價格高昂,全靠老字號在硬撐。更有網友曝出狗不理包子鋪店員服務態度惡劣,話語犀利,讓人難以接受。
民眾的吐槽句句戳在餐飲業的命門上,面對潮水般的差評,狗不理并沒有選擇改制,而是選擇關店。導致業績瘋狂下滑,幾乎全靠天津地區來支撐。
狗不理近些年在北京關了11家店,僅剩王府井兩家店鋪,其中一家近900條差評,另一家近5000多條吐槽,口碑崩潰。
曾幾何時,狗不理還是一家物美價廉的包子鋪。
如今狗不理真變成了“人不理:,價格高,品質下降,甚至出現靠速凍產品為主營的現象。被眾人貼上了“世界最黑最貴的包子”的標簽,“貴”成了民眾吐槽的雷區,難道狗不理出了天津即死嗎?
可以預見的是,狗不理已經快要丟掉北京這塊風水寶地了。
狗不理的積極轉型之路
狗不理包子的衰落已成不爭事實。面對主業務的持續走低,狗不理自是不會坐以待斃。接連的轉型動作便顯示出狗不理突破瓶頸,走出低迷的急切與決心。
1、登新三板
早在2013年,狗不理集團就開始沖擊資本市場,2016年,狗不理集團才正式在新三板掛牌。
狗不理董事長張彥森在當時表示,狗不理集團登陸新三板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增加企業價值,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2、做速凍食品
在關店潮與店面生意不景氣的情況下,仍能實現營收與利潤的雙增長,這背后的最大功臣是狗不理的速凍食品板塊。
3、入駐電商平臺
2013年在天貓上開了旗艦店,隨后也在京東推出了自己的專賣店。財報顯示,狗不理以電商渠道為載體的速凍業務已經貢獻了70%左右的營收。
4、接連跨界收購咖啡與保健品品牌
2015年,狗不理大玩跨界,斥資3000萬收購了高樂雅咖啡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并揚言5年開店200家,挑戰星巴克!
不久之后,狗不理又同澳大利亞益生菌菌株生產有限公司簽訂股權項目并購協議,公司將通過控股這家澳洲企業正式進入益生菌領域。
“跌下神壇”原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第一、狗不理包子價格太飄,國民品牌價格卻不親民。狗不理包子起家就是來源于普通百姓的捧場,現在走高端范兒,味道、服務又跟不上,“賠了夫人又折兵”,慶豐、芭比饅頭等同行一直虎視眈眈,只能被日新月異的餐飲界蠶食淘汰。
第二、轉型失敗,做速凍食品雖帶來收益,但昔日那個讓大家伙坐在店里吃著一個個熱氣騰騰包子的狗不理已經不見了。單靠品牌效應賺錢,沒有品質和創新,失了“本味”,老字號也有衰敗的一天。加微信smz985,看更多內幕好文!
第三、跨界把自己做衰敗,盲目多元化,狗不理也只不過是眾多處在生死邊緣的老字號里把一手好牌打爛的典型。
“貴”于老,亦“累”于老,這是目前很多老字號的經營現狀。
轉型升級的同時,莫忘了審視自己的定位和市場空間,身居高位太久可不要忘了初心!
資料來源:
《“狗不理”變“人不理”,又一老字號被時代拋棄?| 餐見》餐飲界
《百年老店狗不理黯然落幕,35元一個的包子真的很不香!》胡華成
《狗不理包子,跌下神壇的老字號》 臥龍聊商業
《狗不理,不香了?》互聯網圈內事
《狗不理:到底還有沒有人理?》 新三板智庫
《狗不理退市:慈禧太后帶的貨,最后輸給了時代》 時代周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