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央視新聞5月23日消息,年逾七旬,逆行出征,緊急飛赴武漢指導中醫醫療隊開展臨床救治;臨危受命,創造性地提出組建中醫方艙醫院,收治的患者無一轉重癥;不辭辛苦,多次受邀與海外視頻連線,分享中醫藥治療方案和療效,為世界抗疫做貢獻……
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5月22日天津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張伯禮說起眾志成城與新冠病毒做斗爭的歷程,一度哽咽落淚。
張伯禮回憶武漢抗疫落淚,談及中醫藥稱強行“走出去”行不通。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01:09)
天津代表團全體會議結束之后,總臺央視記者專訪張伯禮,請他講述如何在兩會上繼續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鼓與呼”,以及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扮演的角色。
抗疫戰場就是履職陣地
張伯禮提到抗疫,強調要打準備充足之戰: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我們應該如何去進行補充、完善和修訂?所以這次我帶來了一個議案,建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我認為應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中西醫并重,給中醫參與救治急性傳染病一個機會,讓我們能夠第一時間成建制地組隊前往一線,“承包”定點醫院、“承包”定點病房。用中醫藥的辦法救治傳染病,可以很快地總結出中醫的經驗,然后推廣應用。
另外,我還提了一個關于疫苗的議案。我一直在關注陳薇院士的腺病毒疫苗。II期臨床試驗很快會有結果,就要上III期了。上III期的時候,我建議擴大試驗,兼顧對藥物的評價和提高防控能力。開展大樣本臨床試驗,在今年冬天的時候讓一部分肯定要接觸患者的人員產生免疫。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貫徹執行過程中,各地區發展并不平衡,在中醫醫療機構建設方面,個別地區甚至出現倒退現象。我建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開展執法檢查,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的貫徹實施力度,完善中醫藥制度體系。
當人大代表為人民, 當醫生也為人民
張伯禮:人大代表與醫生兩個身份不一樣,也不矛盾。人民代表為人民,應該反映群眾的呼聲,同時也把黨中央、國務院的精神能夠傳給人民。我也是一名醫生,十分關注人民的健康和醫療領域的問題。我很熟悉這些問題,做好這方面上傳下達的工作,很有好處。
我當全國人大代表13年了,不算今年我一共提了60多個議案,大多是跟人民健康相關,當然也包括醫療改革、醫藥產業、醫學人才培養、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等。
有兩個議案給我印象最深、讓我最自豪。第一個是我六次建議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最后終于頒布施行;第二個就是我建議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最終推動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制定了一個指標:力爭到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F在看來,健康產業發展得非常好。
中醫強行“走出去”行不通
張伯禮:我覺得中醫藥走向世界,不是一廂情愿的。中醫藥能走向世界,一定是世界有需求。我愿意給,他愿意要,這樣才行得通,強行“出國”是不行的。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具有濃厚的東方哲學色彩。我們自己弄懂了,很多西方人卻搞不懂。我們說上火,老外說人怎么會有火呢。但是通過這一次疫情,很多西方人知道了中醫管用。我大概做了幾十場海外視頻連線,介紹中醫藥的經驗。老外非常感興趣,不斷地問,有的還找我們要中藥,我們把藥也寄出去了。我想這是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
中醫藥不單治病,它還能防病。只要是好東西,我們就愿意分享。現在西方人不理解中醫藥,以后慢慢會理解,等他們理解了我們再走出去,現在不要著急。先練好內功,到了合適的時候就可以走向世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鎖定堅強:問下敢于辱罵張伯禮院士的葉大鷹還有方方們,你們嘴里的權貴到底是誰?
2020-05-22紅色小兵: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方方舉報張伯禮講座,果真是美媒加冕的“民族英雄”?
2020-05-20?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