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的誕生 》
紀念人民通信兵誕生93周年
這一天
格外明亮
這一天
永遠輝煌
這一天
建立了中國共產黨
自己的武裝
這一天
打響了
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紅軍會師井岡山
一九二七年
春寒飛霜
血雨腥風
從天而降
蔣介石的屠刀
對準了幼年的
中國共產黨
一時間
共產黨員的鮮血
染紅了滔滔黃埔江
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舊址
烈火撲不滅
光明難遮擋
畏懼、屈服
不屬于中國共產黨
掩埋好同伴的尸體
擦干凈身上的血跡
繼續上戰場
南昌起義以步騎方式傳遞南昌起義總指揮的命令
記取血的教訓
丟掉任何幻想
起義、暴動
建立起人民
自己的武裝
把赤色的旗幟
插在南昌城頭上
南昌起義部隊用于識別聯絡的標有紅十字的手電筒
就這樣
人民軍隊——
一個新的生命
像鉆出凍土的竹筍
像沖開夔門的大江
南昌起義部隊用于標識的紅領帶
就這樣
人民通信兵——
從此誕生
與軍旗同輝
從小到大
由弱變強
南昌起義部隊電話總機設在葉挺領導的第11軍指揮部
如今
起義領導者
用過的電話機
靜靜地躺在
中國革命博物館的
南昌起義部隊中的有線電分隊在賀龍指揮部辦公室安裝了手搖式電話
陳列柜里
當你貼近它的聽筒
是否聽到
陣陣槍聲
鏖戰正急
那把金光燦燦的軍號
系一縷褪色紅綢
悄然不語
握一握它的號柄
是否觸摸到
起義戰士
沖鋒的步履
南昌起義紀念館中陳列的司號員雕像
那白羊肚毛巾
曾扎在
每一個起義戰士
高揚的手臂
那標有紅“十”字的
舊式馬燈
曾經點亮
黎明前的第一縷晨曦
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規定了起義部隊的標識燈光,這是當時部隊使用標有紅十字的馬燈。
起義的號令
多么簡潔有力
它道出了神圣的使命
——“河山統一”
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規定的起義口令:“河山統一”。
時光荏苒
九十三載彈指已去
時光流走了歲月
同樣模糊了記憶
第一代
通信兵的前輩啊
無數的后來者
也許難以叫出
你們的名和姓
歷史卻永遠記住
你們的豐功偉績
我們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
我們是人民的通信兵
南昌起義的烽火
萬里長征的雪山草地
抗日戰爭的硝煙
埋葬蔣家王朝的跨越長江天塹
銀線連接雄獅百萬
電波飛翔大地長空
嘀嗒嘀嘀嗒
嗒嗒嘀嘀嘀
迎接新中國的曙光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雪域高原反擊戰軍旗獵獵
珍寶島上鐵馬金戈寸土必爭
南疆之戰青春熱血灑邊陲
人民通信兵在血與火的洗禮中
譜寫著新中國通信兵成長的篇章
1954年10月14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參觀了通信裝備展覽。
決勝今日信息化
科技尖兵看我人民通信兵
上九天可攬月
下五洋可捉鱉
編織信息天網
識別捕捉黑客
我們的戰場是密語聲波
我們的戰場是電子雷霆
我們的戰場是海陸空天
有一種移動中的“WiFi”信號只有通信兵才懂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矯健的身影
有一種專注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只有通信兵才懂
有一種“最強“大腦”成百上千個密語口令密密麻麻坐標方位只有通信兵才懂
有一種翻山越嶺雪山、戈壁、激流陡坡、懸崖、峭壁只有通信兵才懂
我們是迅疾的光
穿越歷史的烽煙
我們是跳蕩的波
擁抱無限的空間
我們是神奇的網
連接著三軍將士
我們是軍隊的神經
呼喚風雨雷電
軍號已吹響
時代在召喚
進軍信息化
快馬我當先
東西南北中
陸海空天電
三軍我協同
打贏譜新篇
視頻制作:洪恩 勝朝
詩作者 趙志輝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通信兵的故事》|編輯部 編輯整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