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單位發(fā)展有人比喻為一棵樹,年初都要制定工作計劃,分配任務、定崗定責、落實到人,可實際工作中往往就會出現插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工作交叉,年終難免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情況。
但是,等到秋天碩果累累時,有些栽樹時不去或者出工不出力或者出工少出力或者平時不給樹澆水者卻想不勞而獲,蜂擁而上、爭先恐后跳出來摘果子,費心機把栽樹人排擠在其身外。還有可能會出現,他們看到栽樹人摘果子多了,就氣急敗壞往栽樹人身上潑臟水,甚至于寫匿名信誣告、背后搞串聯說三道四,急紅了眼,而不是從自身找原因,問問自己年度都干了些什么工作?
筆者回憶起20多年前至今難以忘懷兩次清房工作往事。第一次清房工作:當時,剛被調到某部工作后,因單位住房緊張,我暫時住在單位招待所地下室一間陰暗的108號房間,夏天下雨后十分潮濕。為了解決在職干部住房問題,部辦公室牽頭從各業(yè)務局抽調人員,單位領導考慮我家屬已經調到北京了,就讓我參加兼職清房工作。第二次清房分房工作:我又被抽調到清房分房辦。石主任召集大家第一次開會時說:我們要先清理住房再分房,之后展開住戶調查、清理工作,使我親身感受到門難進、臉難看的酸甜苦辣,后來有的業(yè)務局的人怕得罪人找理由回到自己單位了,最后業(yè)務局派來清房工作的人就我一個。在清理住房工作中,石主任經常對我嘮叨的話就是:老弟,你看栽樹(清房)時沒有人,可是摘果子(分房)時人就多了,不信你看。果然不出他所料,兩次清房結束后,各個業(yè)務局領導為自己單位人員解決住房問題,開始找部領導叫苦,打電話給石主任要房。還好,石主任沒有讓我白干,我的付出得到回報。石主任頂住各方壓力,總算把我從地下室招待所搬進地面小平房,更上一層樓。
從清房工作中,我也悟出一個道理,人的付出與回報是相對的,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遇到事情要換位思考,該是你的東西終歸是你的,當仁不讓,誰也搶不去;不該是你的東西千金難動其心,不要去爭,成人之美。否則,即使你得到了心里也忐忑不安,心里有愧疚。即使你想盡一切辦法最終爭取來了,也失去了同志之間的感情。有時想的越多、心越急,欲速則不達,就越得不到回報;等你不想的時候,一切看淡,它就會意想不到地屬于你。
總之,做人精明不如厚道,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大道至簡,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老子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厚道,并不是說完全淡泊名利,沒有欲望,而是人生的一種心情,是做人的標尺。胸懷淡泊人長壽,心平氣和體健康,健康是革命的本錢。處處精明、不做事的人,反撈不到半點好處,只知厚道的人,也容易淪為被欺負的“老好人”“軟柿子”。所以,才有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的順口溜。做人的態(tài)度:不攀不比,不爭不搶,爭來爭去結果會兩敗俱傷,更不要等他人升職關鍵時在其背后暗箭傷人,匿名誣告。同時,要學會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有失就有得,失去越多得到回報就越多。
淡泊名利,才能寧靜致遠。名利,不過是浮云,是身外之物,切不可讓其麻醉我們的靈魂,纏住我們的心靈。若是看破了、看淡了、看輕了,你就身心輕松了、身體健康了、愉快工作了;如果看不破、看得太重,它就像一副枷鎖,束縛了你的手腳,讓你背著沉重的心里包袱負重前行。
錢多錢少都有煩惱,官大官小沒完沒了。名利又像一粒迷藥,有可能會給你引向歧途甚至于一條不歸路。只有完全地放下名利,永遠講坦誠的話,永遠做厚道的人,永遠腳踏實地工作,永遠和同志不爭不搶,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若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那就從淡泊名利、成人之美開始。
作者系駐京某部機關紀委書記;來源:昆侖策網【原創(chuàng)】(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