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曹偉華:美國為何總是跟中國過不去(下篇)
點擊:  作者:曹偉華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4-04 08:02:45

 

1.webp (10).jpg

中國經歷了“挨打”和“挨餓”的時代,現在進入了“挨罵”的時代,面對美西方的抹黑攻擊,如果不解決好“挨罵”的問題,我們極有可能重新回到“挨打”和“挨餓”的時代。


1952年8月4日,抗美援朝戰爭正處于艱難的僵持階段,毛澤東主席在全國政協會議上講:“談還是要談,打還是要打,和還是要和”。這是當時我國對美斗爭的基本策略,邊談邊打、以打促談,最終使不可一世的美國人坐在了板門店的談判桌上,簽下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份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在毛主席面前低下了美國人高傲的頭顱,他在回憶錄中寫道:“站在毛主席的面前,我不敢說半句假話,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站在嚴厲的先生面前那樣,因為毛智慧的雙眼仿佛把我看透”。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結束了中國長達一百多年的“挨打”歷史,并且為中國贏得了超過半個世紀的戰略機遇期,使中國得以有堅實的基礎實施改革開放,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跨越,從而進一步解決了“挨餓”的問題。回顧過往的中國近現代史,挨打、挨餓的歷史既較為獨立又疊加交織,如同夢靨一般困擾著中國一百多年,但終究被智慧的中國共產黨人一個一個解決。當下,我們為了實現“強起來”的歷史目標,繼續本著對中美有利、對世界有利的姿態積極維護中美關系,但我們也要看到,在美國的戰略思維里,始終是以國家實力而非國際法則來界定利益界限,與他們對話的資格完全取決于國家實力,美國的目標是阻斷中國“強起來”的通道,不愿看到中國與美國能夠進行實力相當的對話。

2020年9月4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訪問美國時,被特朗普當局安排坐在一個小椅子上,與特朗普的大皮沙發轉椅對比鮮明,網上紛紛譴責說:“這完全不像兩個國家元首平等會晤的情景,在外界看來分明就是員工在接受老板的責問”。面對美國的外交失禮和國際輿論熱議,武契奇總統后來說:“我坐在那把椅子上,是為了切實解決塞爾維亞的問題,提升塞爾維亞在國際上的聲譽,為塞爾維亞而戰。我一點也不關心椅子,我甚至沒必要坐著,我可以站著、蹲著”。在美國看來,不可想象如塞爾維亞這樣的國家會有與美國一樣的平等地位,即使親密的日本盟友也不能。在美國現任國防部長奧斯汀訪問日本時,日本首相菅義偉向奧斯汀恭敬地鞠躬,而奧斯汀則作出了一副主人的姿態,安然受之。外交上的這一幕令日本媒體深感屈辱,但美國人卻覺得再正常不過,他們認為日本雖然具備一定國家實力,卻喪失了民族精神,日本不僅被美國用兩顆原子彈摧毀了兩座城市,也摧垮了民族脊梁,日本如今已毫無民族精神可言。

就是這樣咄咄逼人的美國,在世界其他國家面前習慣了頤指氣使、高高在上的美國,卻在中國面前碰了釘子。阿拉斯加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美方代表發言時咄咄逼人、指責中國,并在補充發言中變本加厲,而當輪到中國代表補充發言時,美國竟然示意現場記者離席,不愿讓世界聽到中國聲音。面對美國外交失禮,國務委員楊潔篪擲地有聲、堅決回擊:“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20年前、30年前你們就沒有這個地位,因為中國人是不吃這一套的!” 面對這一幕,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經歷了“挨打”“挨餓”的中國,已經進入了“挨罵”的時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將憑借掌控的話語權優勢,對中國展開攻勢猛烈的輿論絞殺,進行全方位抹黑攻擊,以圖孤立中國、瓦解中國。

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2003年,美國以“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伊拉克戰爭,給伊拉克人民造成了慘重的災難,多年后美國承認,所謂“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不過是一小瓶白色洗衣粉;2018年,美英法等多國以“敘利亞政府軍對人民使用化學武器為由”空襲敘利亞,造成大量民眾傷亡,但后來美西方言之鑿鑿的證據不過是美國情報部門資助的“白頭盔”組織擺拍的視頻。事實證明,美國發動的多場戰爭和軍事行動的理由,最后被證實均是美國操控國際輿論捏造的謊言。

“失語”意味著“挨罵”,“挨罵”可能引來戰爭。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美國國內從精英層到普通民眾都將中國視為最有可能挑戰和取代美國的大國,同樣,對中國而言,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有實力條件和最具愿望訴求遲滯乃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尤其是我們從“站起來”和“富起來”向著“強起來”的目標沖鋒,必然迎來美國的強力對沖壓制。因而,我們如何看待“挨罵”、如何應對“挨罵”至關重要,如果在應對“挨罵”的斗爭中敗下陣來,就極有可能重回“挨打”和“挨餓”的時代。

76年前,在黨的七大上,毛主席對全黨說要“準備挨罵”,他深刻指出:“現在英、美的報紙和通訊社都在罵共產黨,將來我們發展越大,他們會罵得越有勁”。后來的歲月中,毛主席多次談到“挨罵”的問題,他告誡全黨:“自古以來,沒有先進的東西一開始就受歡迎,它總是要挨罵”,即便“一萬年以后,先進的東西開始也還是要挨罵的”。當美國的代理人蔣介石的反動政府在中國垮臺、新中國以嶄新的風貌現于世界東方時,美西方國家迅速展開了對中國的謾罵攻擊,新中國留在美西方世界的印象如同惡魔一般可怕,尤其是時任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將“和平演變”作為顛覆社會主義國家的長期戰略后,美西方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詆毀污蔑中國共產黨,時至今日依然暗含貶義的稱我們“共產黨中國”。然而,毛主席認為,只要革命事業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越是被罵越能證明共產黨人的偉大和正確。他在《關于〈到韶山〉、〈登廬山〉兩首詩給臧克家、徐遲的信》中說:“全世界反動派從去年起咒罵我們,狗血噴頭。照我看,好得很。六億五千萬偉大人民的偉大事業,而不被帝國主義及其在各國的走狗大罵而特罵,那就是不可理解的了。他們越罵得兇,我就越高興”。中國的發展成就證明,我們所進行的偉大事業是先進的事業,受到了人民的真心擁護,遭到了敵人的攻擊謾罵,要有這樣的政治判斷力。

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所以中國也必將面臨美西方前所未有的謾罵。正如曾經伊拉克、敘利亞所遭遇的“謊言”那樣,美西方近期不遺余力以“新疆人權問題”為借口攻擊抹黑中國、制造中國民族矛盾、煽動分裂勢力作祟,只是因為新疆是中國陸疆的重心,新疆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搞亂了新疆就極有可能搞亂中國。連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的辦公室主任勞倫斯·威爾克森都坦言:“中情局想破壞中國的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制造中國的動蕩。與那些維吾爾族人一起刺激北京,無需外力,直接從內部搞垮中”。這才是美國在自己國內種族主義矛盾十分突出、人權危機空前加劇的情況下,反而攻擊中國的真正目的。

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歷史早已證明,中國共產黨的事業就是為人類而工作的光榮事業,今天的中國面對美西方的謾罵,也前所未有的擁有堅強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正如毛主席曾主張的那樣,帝國主義認為我們是世界上“最壞的共產黨,就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最革命的黨”,凡是“敵人罵我們的東西,我們就要堅決做;如果敵人鼓掌贊成,我們就要檢查,是不是做錯了。敵人說我們最壞,就證明我們最好、最革命”

誠如毛主席所言,與對中國極盡所能謾罵不同,美西方曾對戈爾巴喬夫稱贊有加,各大媒體時常會出現對戈爾巴喬夫的溢美之詞,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稱贊戈爾巴喬夫說:“當東歐的人們生活在黑暗之中的時候,他像一座燈塔一樣,引導了尋求自由的人們”。時至今日,戈爾巴喬夫依舊在美西方享有“盛譽”,在他90歲生日時,美西方多國領導發去賀信,美國總統拜登在信中說:“感謝您對自由的忠誠以及您數十年來做出艱難但必要的決定的勇氣,世界已經變得更安全,這至今仍然是靈感的源泉”。正是在拜登所說的那數十年,戈爾巴喬夫在美西方的贊揚聲中,一步步親手毀滅了蘇共、葬送了蘇聯。然而,鮮為人知的是,1991年3月17日,在關于蘇聯命運的全民公投中,1.485億參加公投的公民中,有76.4%約1.135億人支持保留蘇聯,21.7%約3230萬人投了反對票,但戈爾巴喬夫最終遵從了美西方的意愿,終結了蘇聯歷史。30年后,戈爾巴喬夫回憶起這次全民公投時表示:“蘇聯的解體違背了全體人民的意志”。


今天,我們惋惜蘇聯覆亡之余,面對美西方的謾罵攻擊,切不可自亂陣腳,如果“四個自信”丟掉了,我們就會步蘇聯后塵,永遠無法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我們需要強硬駁斥回擊美西方的無端指責和謾罵攻擊,拿出當年共產黨人“談還是要談,打還是要打,和還是要和”的戰略智慧,亮明“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不被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中斷”的國家利益底線,讓他們重新回到和談的軌道上來。同時,最根本的是發展自我,一個富強繁榮、開放自信的中國足以讓一切謾罵謊言不攻自破,也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粉碎讓我們重回“挨打”與“挨餓”時代的一切企圖。

美國正在潛移默化地對中國實施新版“橫向升級”戰略,他們企圖對中國這個“蘇醒的巨人”進行持續的戰略消耗,遲滯中國統一進程,爾后進行致命一擊,或者“不戰而勝”!


與拿破侖的“睡獅論”異曲同工,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不戰而勝》這部著作中形容中國是個“蘇醒的巨人”。歷經改革開放30余年的飛速發展,美國在冷戰結束后不僅沒有看到中國走向衰落,反而成為比蘇聯更為強勁的對手,甚至讓美國在亞太的影響居于劣勢。尤其是美國看到中國加快統一臺灣的武力準備時,更加坐立難安,企圖針對我國地緣安全形勢嚴峻復雜的特點,以曾在與蘇聯冷戰中扭轉頹勢的戰略對付中國。

自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由于美軍在越南戰爭中嚴重失利,美國開始長期蟄伏,在對蘇戰略上顯現頹勢,蘇聯則抓住戰略窗口,在世界各地向美國發起戰略反攻,與美國全面爭霸。中東、北非、中南半島、南亞等地相繼發生多起沖突,對美國戰略安全環境形成挑戰,而此時美國的主要力量在集中應對蘇聯在歐洲或亞洲的威脅,難以再抽出力量進行干預,面臨陷入“多線作戰”的困境。美國戰略界由此而開始對美國軍事戰略進行研究調整,提出了“橫向升級”戰略理論,又稱“地理升級”理論,主要思想是利用蘇聯國土面積過大、戰略方向過多的特點,美國可充分發揮海軍優長與盟國資源優勢,通過發動多點進攻的方式將蘇聯拖入“兩線作戰”的不利處境,全面干擾蘇聯戰略重心和戰略資源配置,打破華約在歐洲常規力量的局部優勢。

于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美軍先是成立中央司令部在海灣地區制衡蘇聯力量,又提出“空地一體戰”概念,增加蘇聯大縱深進攻西歐的作戰難度,同時加強亞太地區軍事力量部署,進一步惡化了蘇聯對戰略重心的把控。此外,美國通過實施“高邊疆”戰略將蘇聯拖入了軍備競賽的泥潭,使蘇聯的經濟開始陷入惡性循環。基辛格說:“在美蘇斗爭中,適當地保持沉默可以讓蘇聯摸不清美國的戰略意圖和反應,在行動上就會有所收斂”。因而,越戰后的美國更多是在關注多線布局而非口頭對抗。美國最終通過擴大軍事活動地理空間和軍事戰略競爭領域,使美國由多線作戰的態勢轉換成蘇聯多線作戰的態勢,讓蘇聯戰略重心飄忽不定、戰略資源分配顧此失彼,丟掉了70年代贏得的戰略主動,最終走向崩潰,讓美國“不戰而勝”。

嚴格來講,“橫向升級”戰略是美國均勢戰略思維的一個延伸。美國從獨立后到兩次世界大戰,幾乎都是在戰爭雙方兩敗俱傷時才介入其中,因而與其他參戰大國相比,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代價最小而獲利最大。美國從戰爭經驗中認識到,要想在未來戰爭中贏得主動,美國就必須在歐亞大陸主要國家和地區間制造矛盾,在長期沖突對抗中消耗對手實力,包括在對手與美國盟友之間直接制造矛盾,把盟友直接推向對抗最前沿,以彌補美國力量不足的缺陷。比如,美國在1972年將沖繩列島移交日本時,把原本屬于中國領土的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一并交給日本,在中日之間打入一個“楔子”,使得中日兩國圍繞釣魚島進行長期爭端,極大地消耗了兩國的戰略資源,同時又使日本對美國高度依賴,而美國只需在認為必要時進行一個口頭表態,就能讓日本投入大量資源成本。再比如,美國承認一個中國政策,在其官方文件中也都表示贊成中國政府統一臺灣,例如在《中美聯合公報》中表示:“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在《八一七公報》中闡述:“和平解決臺灣的政策”。但美國始終把解決臺灣問題限定在“和平”的前提下,看似占據道義制高點,實則卻為美國介入臺灣問題提供口實、給中國解決臺灣問題設置障礙。此外,美軍長期在我國周邊經營戰略摩擦點,也是為了確保戰時能夠拉動盟友形成對中國多向進攻、多向施壓的“群毆”態勢。歷史證明,美國設置的這些障礙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不僅令我國消耗了極大的戰略資源,也為中國應對中美戰爭沖突制造了多個強敵

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表面上看似本著維護美國及地區盟國安全利益,實質上是在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制造摩擦,悄然實施“橫向升級”戰略,以干擾中國戰略重心、消耗中國戰略資源,企圖以這種方式遲滯甚至中斷中國民族復興進程。從半島問題、釣魚島爭端、臺海危機、黃巖島事件到中印邊境對峙、炒作“新疆人權問題”、藏獨疆獨勢力抬頭等等,無一不是美國充當幕后推手。而這些爭端和問題的長期存在,使得美國可以根據自己的戰略需求在時間和方向上自由選擇,增強了自身戰略選擇的靈活性,卻極大地干擾了中國在主要戰略方向的專注力。特朗普政府提出“印太戰略”,本意也是想針對中國海外利益的大幅擴展,加大力度將中國引入“多線作戰”的泥潭,但其讓盟友承擔更多軍費和義務的主張遭到了反對,致使盟友關系出現裂痕。拜登政府上臺以來,并沒有急于恢復嚴重受創的中美關系,而是高調修復盟友關系,深層次意圖也是為了彌補特朗普政策失誤,避免“橫向升級、不戰而勝”的對華絞殺戰略流產。對此,美國國防大學在一份題為《如何分散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精力和軍力》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和平時期,要迫使中國在多個問題上過度消耗戰略資源,或者在戰時制造障礙,增加解放軍處理多種突發事件的復雜性”。可見,美國的“橫向升級”對華戰略構想,已經在政治和軍事上達成一致、協調運作。


針對中國軍改后形成的國防體系格局,美軍提出了“制造多重困境”戰略概念,以配合“橫向升級”戰略實施。其核心目的是:“加劇解放軍其他戰區的作戰問題,最大限地阻礙解放軍集中精力于主要戰略方向上,以使中國領導人面臨的根本困境更加復雜化,即決定在多大程度上把戰略資源重點放在臺灣而不是其他任務上,以便充分利用解放軍資源系統的弱點”。這一概念得到了美軍的廣泛認同,甚至想通過在中國周邊地區發動佯攻,以分散我軍決策的注意力,迫使我軍不能按計劃實施行動。美太平洋空軍司令布朗2018年撰文聲稱:“迅速為對手制造多重困境,削弱對方領導人的控制感”。這表明,美軍高層已經開始著手進行設計謀劃。

美國認定中國的主要戰略方向是臺海之后,美軍開始采取綜合措施迫使中國分散轉移戰略專注點。在中國海上方向,美軍認為要保持強大的前沿陣地,加強與日本、菲律賓、泰國等盟國合作,組織與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聯合軍演,協助越南等其他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國家獲得與美軍相協調的作戰系統,以保持中國對南海問題的關注力度,增加海軍和南部戰區資源配置,而不過度專注于臺海方向的軍事行動;在陸上方向,美國注重加強與中國北部和西部邊境各國的國防伙伴關系,增加美國與印度等其他地區大國的合作,激起中國對“亞洲北約”形成的擔憂。美軍經過研究論證后認為:“雖然這些活動將招致中國的反擊,但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好處,就是削弱我軍專注于主要戰略方向的能力”。可見,美軍的根本目的是擾亂我軍對臺海方向的專注力,阻止我軍武力收臺,實施近海封鎖,將中國徹底封死在第一島鏈內。

實際上,這并非美國首次對中國采取“橫向升級”戰略。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不僅直接出兵朝鮮,還將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同時向越南派出軍事顧問援助法軍,與美軍進行戰爭的地點有朝鮮、臺灣和越南三個方向,在對局勢進行深入分析判斷后,毛主席講:“美帝是要把三八尖刀插在我們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們的頭上,以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由于新中國海軍和空軍尚未形成戰斗力,經過權衡考慮,黨中央決定首先出兵援朝,周總理后來說:“將戰場選在朝鮮,最有利于發揮陸軍優勢,最有利于得到蘇聯援助,最有利于保障后勤供應”。正是這一正確的戰略抉擇,得以充分發揮我軍優勢,最終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軍,打開了戰略局面。

時至今日,我們切不可被美軍干擾動搖戰略重心。收復寶島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邁過的坎,也是我們這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能再推給下一代的歷史重任,任何企圖阻撓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陰謀都將被徹底粉碎,如果有誰阻撓這個14億中華兒女的歷史夙愿,不論他多么強大,我們都應以同樣的歷史吶喊再次回應:“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相關閱讀】
曹偉華:美國為何總是跟中國過不去(上篇)

(全文完;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