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人民幣升值10%,獨行俠中國與西方群狼間的博弈
點擊:4365  作者:晨楓老苑    來源:今日頭條  發布時間:2021-10-31 09:33:52

 

 

人民幣自9月初以來攀升,1018-22日,人民幣兌美元升至四個月高點并突破6.4,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已經超過100,這是2015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實際上,從2020年的“破7”至今,人民幣已經升值10%了。但中國迄今沒有進行直接干預或口頭干預。中國外管局局長1020日表示,將保持人民幣的穩定。這當然是符合中國關于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承諾的,但也是“反常”的。

 

人民幣走高肯定是和中國出口激增有關的,也和美元走低有關。隨著人民幣走高,中國企業越來越不愿意把出口賺回來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國內銀行的美元賬戶存款見長,進一步推高人民幣,這也是人民幣走高的原因之一。

 

中國是出口大國,按說人民幣匯率低(匯率高低一般以美元為基準,匯率走低指1美元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有利于出口。人民幣早就放棄緊盯美元了,但傳統上人民幣的兌換率還是就低不就高。

 

人民幣匯率低的話,有利于出口,但也推高進口價格,鼓勵資金外流。人民幣匯率較高則相反。在當前世界大宗商品市場普遍上漲的現在,人民幣走高有利于降低中國能源和礦產進口的成本沖擊。

 

但人民幣走高是推高出口價格的,這對歐美通脹有直接影響。歐美通脹正在面臨完美風暴:

 

1、 疫期貨幣超發,作為各種補助流入市場

2、 疫后恢復導致賣方市場,從能源到制成品全面漲價,海運瓶頸加劇緊缺和漲價

3、 人民幣升值

 

作為世界制造業的中心,中國制造充斥從零售商品到工業半成品到機電設備,人民幣升值的影響直接反映到歐美整個經濟的各個層面。

 

過去,中國為了保出口,經常努力在內部吸收進口成本升高的影響,平抑出口價格。這不僅壓縮了中國企業的盈利空間,還使得歐美可以操控原料、能源價格而不反受其害。中國成為緩沖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內部競爭、互相壓價。

 

 

壓價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外銷利潤曾經更加豐厚,有降價空間。但在外銷和內銷的差價消失后,繼續壓價的空間已經沒有了。同時在疫期,曾經外轉的產業又轉回來了,越南、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疫情使得生產時斷時續,甚至有長時間的停產,意外地使得中國成為產業洼地。中國不僅疫情控制最好,恢復生產最快、最力,中國完整的供應鏈也使得效率最高。這些都使得中國掌握賣方市場。

 

但中國并不急于接盤這些轉出去的產業。這些低端產業在短時間里確實制造產值,拉動就業,但能耗高,勞動力投入大,從長遠來說是拖中國產業轉型后腿的,也是最終還是要轉出去的。然而,這些短期增長加上人民幣升值還是可以對沖中國一些想了很久但一直下不了手的結構性經濟改革,尤其是房地產、互聯網經濟、補課經濟、游戲經濟。

 

 

這些“待整頓”產業在過去都對中國經濟做出過實質性的貢獻,但房地產有尾大不掉的危險,成為新三座大山之首了。房地產也消耗了太多資源,吞噬投資,擠占消費,一旦“大到不能倒”,就會成為國民經濟里碰不得的大炸彈。

互聯網經濟也是一樣,不僅過度吸收投資和人才,還有野蠻生長、形成壟斷的問題。補課經濟在數額上與房地產或者互聯網不能比,但這有違教育公益化的方向,形成事實上的教育私?;?/span>,這將極大地影響社會公正,是比錢更大的問題。游戲經濟的數額可能更小,但虛擬毒品的危害一樣大。

 

但捅破這些膿包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經濟震蕩,壓低人民幣幣值,現在正好是個難得的有現成緩沖的機會。

 

中國還有更多的結構性經濟改革要做,包括制造業本身。中國已經指定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為高能耗產業,優勝劣汰、提高效率是必須的,據說30萬噸乙烯都成落后產能了。未來可能不再追求碾壓世界的高能耗產能,就像木材和糧食一樣,有錢就從國外買,把污染和能耗留在國外。當然,這有一個平衡,玩過了就成現在歐美的去基礎工業化了。

 

這與歐美恰成對比。歐美對經濟里的結構性問題不是不知道,但在經濟好的時候,不是借有點膘的時候下手割瘤子,而是對結構性問題繞著走,忙著多賺錢、賺快錢。問題是,到爆發的時候,拿走壓在駱駝背上的最后一根草已經不管用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歐美的通脹可能迫使美聯儲上調基準利息,這會引起國際資金向美國流動,壓低人民幣,現在提前上漲一點,預存一點“膘”,有好處。

 

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候,需要大量資金流向先進制造業,不僅需要國內資金,也需要國外資金,較高、較穩定的人民幣正是吸引國外資金的強大磁石。

 

或許這些是中國對人民幣升值“無動于衷”的原因。但美國不能無動于衷。如果說歷史上石油價格是美國通脹水平的主要驅動的話,現在人民幣幣值可能成為另一個了。只要看看海運價格飆升對美國零售價格的影響,就知道人民幣幣值的威力了,因為海運價格影響的主要是來自中國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升值到61,幾乎不可能不導致美國零售價格飆升和通脹。中國無意禍害美國,不會操縱人民幣匯率,但在美國什么都要與中國“極端競爭”的現在,坐視美國經濟泄氣未必不是大快人心的事。

 

美國有太多的事情要與中國談,中國穩定人民幣匯率甚至下跌一點,幫助美國控制通脹,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美國不能承受通脹。美元幣值是美國經濟的支柱,如果印美元買不到東西了,美國經濟就要崩盤了,因為美國人消費的產品有太大的部份是來自全世界的進口了。美國也不能承受高利率,甚至不能承受“正常”利率。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美聯儲基準利率一直在接近于零的超級低位徘徊。居民和工商貸款因此受益,成為美國經濟周轉的潤滑油。但低利率也成為美國經濟的毒癮,每次向上微調都引起激烈震蕩。

 

美國不能承受利率上調,這將使得居民和工商貸款的利息支付成為不可承受之重,更是對國債利息支付和實際可支配政府開支的大災難。但通脹真的來了的話,利率將被迫上調,否則通脹就無法無天了,經濟將全面崩盤。這是向左腦門開一槍還是向右腦門開一槍的問題。利率上調導致的泡沫破滅和經濟呆滯,會使強勢美元幾十年后美國會最終面對日本的“呆滯90年代”(實際上到現在也沒有完全走出)嗎?

 

 

在過去,這是不會的,因為美元霸權和無限制超發權。過去出現石油價格影響美國經濟的時候,美國一方面可以用政治壓力打壓油價,另一方面可以用超發權對沖?,F在有了中國,這兩大法寶都不管用了,怎么辦?

 

老實說,沒人知道。首先需要和中國談,看看是不是能“談到走出困境”。

 

不過拜登不知道是老年癡呆還是真糊涂,在這當口對“保衛臺灣”大包大攬,弄得美國朝野紛紛“澄清”:拜登失言了。

 

 

拜登自詡外交老手,但上臺以來,好像他的“談判老手”前任一樣,很無厘頭。安克雷奇大吵架后,歐洲非常焦慮,唯恐被美中漩渦卷進去。在美中兩艘巨艦之間,散裝歐洲貌似也是大船,實際上是一堆小船綁在一起的筏子,經不起沖撞。

 

在亞太也一樣,各國都對美中關系的螺旋式下降非常焦慮,都在看好奪路而出的出口,唯恐被夾在中間。

 

拜登在CNN的“市民對話”節目里談到他與北京的關系:“我與中國交談的時間,比任何其他世界領導人多,與他會面的時間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么你會聽到人們說,拜登想與中國發動新冷戰。我不想與中國發動冷戰。我希望中國明白,我們不會退讓,改變我們的任何觀點。”(I have spoken and spent more time with than any other world leader has. Thats why you have you know, you hear people saying, Biden wants to start a new Cold War with China. I dont want a Cold War with China. I just want to make China understand that we are not going to step back. We are not going to change any of our views.

 

美國改變還是不改變,那是美國才能決定的。中國不會改變。在鄧小平時代,中國就明確了改革開放的基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現在還是這樣。但中國的堅持是在自己的家園里,美國要把美國的堅持強加到中國(包括臺灣、香港、西藏、新疆,這些都是中國的)來,那就別對中國的堅決反擊感到意外了。

 

中國從來就是單打獨斗的,從來沒有能一起上陣的盟國。美國從來都是和盟國一起群毆對手的。只有“領導”而沒有“群眾”的美國陣營與獨行俠中國“極端競爭”,最后會是怎么樣?人民幣的長期走勢或許或許是個標志。

 

轉自晨楓老苑今日頭條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