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最近關于疫情有一個消息特別值得關注,就是84%的新冠患者出現后遺癥!這個消息來自國外,被國內多個官方權威媒體轉述。三甲詳細查閱了國內這些轉述,主要轉自美國疾控中心(CDC)、《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公開(JAMA Network Open)》、《柳葉刀》。下面提煉3個核心點,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后面還要重點展開分析。
第一,新冠病毒能殺死腦細胞,84%的新冠感染者出現了神經癥狀、味覺或嗅覺喪失、癲癇發作、中風、意識喪失及意識混亂等新冠后遺癥。新冠病毒除了攻擊肺部外,還能殺死一種被稱為內皮細胞的腦細胞。內皮細胞受損可能會導致大腦血管損傷,損害認知功能。
第二、新冠感染者在感染的幾個月后出現了記憶問題,甚至“無法思考”。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是紐約西奈山醫療系統740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這740名新冠住院患者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在感染的幾個月后大腦無法保留信息和集中注意力,他們會出現腦功能下降,認知障礙。
第三、新冠病毒感染者智力水平下降速度比患過中風的人群還要大,相當于智商下降了7分。這項研究對81337人進行了智力測試,這8萬多人中包括了1.3萬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研究人員發現,與未感染的人群相比,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在需要推理、計劃和解決問題的任務上表現最差。更明顯的是,那些曾使用過呼吸機(應該可以認為是重癥患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智力水平下降速度比患過中風的人群還要大,相當于智商下降了7分。
以上這些數據均來自對國外新冠患者的研究,為何有這么多新冠患者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后遺癥,至今成謎。然而對比之下,國內的新冠感染者很少有出現后遺癥或嚴重后遺癥的,這是為什么呢?三甲覺得,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找找原因。
第一,中醫藥提前介入,關口前移,對密切人員、次密集人員、隔離人員采取“中藥漫灌”。
這樣的做法在我們國家一波又一波的疫情防控中隨處可見。正是這樣的做法從源頭上避免了確診病例的激增,試想一下如果不這么做,每次疫情確診的病例恐怕很難想象。
這樣的做法其實可以追溯到去年的武漢疫情之初。
張伯禮院士曾說過,去年1月27日到的武漢,情況遠比想象中要嚴重的多,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發熱門診幾百個人排隊,排隊幾個小時看不上病。感染者、疑似病例、其他疾病患者以及病人家屬全部混在一起,交叉感染非常嚴重!面對武漢疫情混亂的局面,中央指導組果斷決策,集中隔離、分類管理,把發熱的、留觀的、疑似的、密接的病人堅決隔離開。用了幾天的時間基本上把病人隔離開了。但是只隔離不給藥,這只是成功的一半,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但是我們有中藥,就仿照古代熬大鍋藥的方式,采用“中藥漫灌”大面積給患者使用中藥。
一開始中醫藥的推廣是很難的,很多人說中醫藥沒有效,這么大面積的讓患者喝中藥,對老百姓負責任嗎?武漢13個區,第一天才只發放了3000多。兩三天之后,大家看到中藥的療效了,燒也退了,咳嗽也減了,就主動要藥喝,達到了一萬多袋藥,以后越來越多,一共發了60多萬人份的藥物。有一組數據,2月初到2月中旬,從剛才說的這四類人當中診斷出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比例是80%多,到了中旬就降到了30%,到2月底就降到了個位數。
這些充分說明集中隔離、普遍服用中藥是被證明有效的,從根本上阻斷了隱形、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擴散和疫情大范圍蔓延,是我們取勝的基礎。
三甲之所以要把這個情況告訴大家,就是想讓所有人知道,早期的武漢之所以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就是因為中醫藥介入難、推廣難。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在每一次疫情反彈中,中醫藥關口前移、早期介入的做法已經推廣至全國,中醫藥不僅便宜而且管用,對比國外,也許正是因為此,中國的確認病例才沒有呈幾何數字的增長。總量控制了,感染的人少了,后遺癥自然也就少了,這只是其中之一。
第二,大疫出良方,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橫空出世,精準阻擊力挽狂瀾。
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這三個方劑。特別是清肺排毒湯,是國家中醫藥局推薦的抗疫名方,是由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中的多個經典方劑優化組合而成,不僅可用于輕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在危重癥患者的救治中也能用。需遵醫囑,每天一劑,煎好后早晚飯后40分鐘各溫服一次,連續服用3天即可。如有條件,每次服完藥可加服大米湯半碗,舌干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
處方組成
去年4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教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王偉出席發布會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清肺排毒湯是治療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藥,并歡迎國內外的研究學者將清肺排毒湯與其他的治療方法做對比研究。
有專家對清肺排毒湯的物質基礎做了研究,目前已經完成了300多種化學成份,還有200多種入血成份的鑒定工作,通過網絡藥理學的方法初步預測有790多個潛在的靶點。初步說明,清肺排毒湯可以通過多個成份、多個環節,對新冠肺炎起到調控的作用,特別是可以有效抑制內毒素的產生,避免或者延緩炎癥風暴的發生。
發布會上,王偉還表示:從臨床觀察來看,對比國家醫保局日前公布新冠肺炎重癥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15萬,使用清肺排毒湯一個療程僅需100元左右,在醫保費用支出方面也是很大的節約。
進入2021年夏季以來,新冠變種德爾塔到我國到處“踢館”,人心惶惶。中醫藥再一次沖鋒在前。四川全省以紅頭文件的形式要求積極向人民群眾提供中藥 " 大鍋湯 " 等中醫藥預防服務。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3次與德爾塔正面交鋒,認為在核心病機沒有大的改變的前提下,仍可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修訂版)》,以“三藥三方”為基礎進行治療,以化濕解毒清暑、宣肺通腑清熱、扶正祛邪治法為核心。
針對病人的病情變化,對重癥危重癥患者我們也會作出針對性個性化的加強治療。”張忠德說,對高熱不退的患者,會在“三方”的基礎上加倍劑量,根據病情加用中成藥安宮牛黃丸、羚羊角粉、紫雪散等。針對病情較重的患者,也會加倍“三方”的劑量,同時對體弱者注重扶助正氣、固本祛邪,如氣虛者加用獨參湯,氣虛且有傷及陽氣者加用參附湯,陽虛者加用四逆湯等。針對大便不通的患者,會加大大黃的用量,選用大承氣湯口服或灌腸,為患者通腑排毒。對咳嗽憋喘嚴重或腹瀉患者加強中成藥干預,均取得不錯療效。對于隔離點的人群,也進行了中醫藥干預。
三甲想說,全世界都沒有特效藥,但我們有中醫藥,這或許就是國內新冠患者很少出現后遺癥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新冠患者治愈出院后,中醫藥繼續跟進,全面保障,繼續發揮在新冠患者康復中的獨特優勢。
國內的做法是新新冠患者治愈出院后,在康復階段中醫藥也是全程介入的。不管是對心理危機的干預以及新冠肺炎后期肺功能、軀體機能康復等,中醫藥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中醫全程參與新冠患者康復,除了中藥湯劑外,還運用非藥物療法,包括針灸、經絡穴位拍打、呼吸吐納康復功法(包括八段錦)、五行音樂等多種療法,對患者的身心進行整體調整,幫助他們增強體質,改善癥狀,愉悅心情,從而起到預防再次復陽、再次感染的風險。
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曾共同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對基礎方劑及服用方法、中醫適宜技術等進行規范,并根據不同證型推薦相應的方藥。比如,當表現為乏力、氣短、咳嗽、胸悶、心悸、失眠、納差、嘔惡等時:
推薦基礎方劑:黃芪15g、黨參15g、炒白術15g、南北沙參各9g、麥冬15g、陳皮15g、茯苓15g、法半夏9g、知母12g、丹參15g、浙貝母15g、赤芍15g、桔梗9g、防風9g、甘草6g、炒三仙各9g、山藥15g。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正虛邪戀證:發熱已退,口苦,咽干,胸脅苦滿,煩躁,焦慮,眠差,咳嗽,或有黃痰,惡心納差。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或弦數。
推薦處方:柴胡9g、黃芩15g、桂枝9g、赤芍15g、白芍15g、炙甘草6g、煅龍骨15g(先煎)、煅牡蠣15g(先煎)、西洋參9g、北沙參15g、清半夏9g、陳皮9g、六神曲9g、茯苓15g。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痰瘀阻絡證:胸悶,胸痛,動則氣短,乏力,咳嗽。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澀弱。適用于重型、危重型恢復期患者,肺功能損傷或肺部CT有纖維化表現。
推薦處方:黃芪15g、黨參9g、麩炒白術9g、南沙參9g、北沙參9g、麥冬15g、陳皮9g、茯苓15g、法半夏6g、丹參9g、浙貝母3g、水蛭3g、土鱉蟲3g、甘草6g、炒山楂3g、炒六神曲3g、炒麥芽3g、山藥9g。服法:每日1劑,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最后,三甲想說,通過新冠疫情,我們看到,中醫講究“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和“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看似簡單,實則大智慧。希望所有人通過這次疫情都能客觀、公正地看待并對待中醫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以色列得到了鐵證:2019年武漢軍運會時,美國士兵已感染新冠病毒
2021-10-28高達84%新冠感染者出現后遺癥,最新研究:新冠病毒還能殺死腦細胞
2021-10-26?錢昌明:誰是地道的“失敗國家”?——美國“新冠”死亡超71萬的聯想
2021-10-1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