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了這樣一個段子,說最近二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全世界除了中美兩國,其他國家實際上都已經不發展了。
還給出了證據。說2010年全世界GDP總量是66萬億美元,到了2020年,全世界經濟總量是84.5萬億美元,增長了18.5萬億美元,似乎增長了不少。
看起來似乎不少,然而殘酷的事實來了,因為10年間中國增加了8.8萬億,美國增加了6萬億,留給世界其他國家的只有3.7萬億。
如果按照這個計算,全世界除了中美兩國之外,十年增長率也只有8.2%,平均年增長率不足0.8%,這個數字連通脹率都不如。
剛開始我看到這個,感覺非常震驚。所以趕緊去世界銀行官網核驗數據,結果發現上述數字基本正確。
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全球GDP為66.165萬億美元,2020年是84.578萬億美元,十年增長量是18.413萬億美元。
再看美國。2010年美國的GDP是14.992萬億美元,2020年是20.937萬億美元,十年增長量是 5.945萬億美元。
最后看中國。2010年的GDP是6.087萬億美元,而2020年是14.723萬億美元,十年增長量是8.636萬億美元。
這十年,中美合計增長14.581萬億,而中美之外的全世界增長了3.832萬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的確還不到1%,抵不過美元貶值的速度。
之后我陷入了沉思。要說世界上只有中美兩個發展中國家,這個結論顯然是不準確的,因為的確有國家經濟增長比較迅速。
比如印度,2010年GDP是1.676萬億美元,2020年是2.623萬億,增加了0.947萬億,也就是除了中美印之外,全球十年只增加了2.876萬億。
韓國的十年的經濟增長也挺快的。2010年是1.144萬億,而2020年是1.631萬億,十年增長了0.487萬億。這也說明除了中美印韓之外的世界,十年只增長了2.389萬億。
我的印象里,德國的發展也是可以的。2010年德國的GDP是3.396萬億美元,2020年是3.846萬億,十年增長量是0.4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除了中美印韓德之外增量是1.939萬億。
東盟十國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2010年東盟十國的GDP總量是1.9727萬億美元,2020年是3.0021萬億美元,增長量是1.0294萬億。
這意味著除了中國、美國、印度、德國、韓國、東盟之外,全球GDP近十年的增長量只有0.9096萬億美元。
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也是比較快的。2010年澳大利亞的GDP是1.146萬億美元,2020年是1.331億美元,十年增長了0.185萬億美元。
這意味著除了中國、美國、印度、德國、韓國、東盟和澳大利亞之外,全球GDP近十年的增長量只有0.7246萬億美元。
波蘭這幾年的發展也比較快。波蘭2010年的GDP是0.4798萬億,2020年是0.5941萬億美元,十年增量是0.1143萬億美元。
這意味著除了中國、美國、印度、德國、韓國、東盟、澳大利亞和波蘭之外,全球GDP近十年的增長量只有0.6103萬億美元。
巴基斯坦發展也挺迅猛,2010年的GDP是0.1771萬億美元,2020年是0.2636萬億美元,十年增量是865億美元。
這意味著除了中國、美國、印度、德國、韓國、東盟、澳大利亞、波蘭和巴基斯坦之外,全球GDP近十年的增長量只有0.5238萬億美元。
非洲的埃及比較亮眼。2010年的GDP是2189億美元,2020年是3630億美元,十年增量是1441億美元。
這意味著除了中國、美國、印度、德國、韓國、東盟、澳大利亞、波蘭、埃及和巴基斯坦之外,全球GDP近十年的增長量只有0.3797萬億美元。
西方發達國家之中,新西蘭相對比較安靜,屬于悶聲發大財的典型。2010年的GDP是1464億美元,2020年是2108億美元,十年增量為643億美元。
這意味著除了中國、美國、印度、德國、韓國、東盟、澳大利亞、波蘭、新西蘭、埃及和巴基斯坦之外,全球GDP近十年的增長量只有3154億美元。
非洲的另一領頭羊是尼日利亞。2010年的GDP是3614億美元,2020年是4322億美元,十年增量為708億美元。
這意味著除了中國、美國、印度、德國、韓國、東盟、澳大利亞、波蘭、新西蘭、尼日利亞、埃及和巴基斯坦之外,全球GDP近十年的增長量只有2446億美元。
中國的香港,雖然經歷了甴曱之亂,但畢竟背靠祖國大陸。2010年香港的GDP是2286億美元,2020年是3465億美元,十年增量1179億美元。
中國臺灣的GDP增加也比較可觀。2010年我國臺灣的GDP是4310億美元,2020年為6648億美元,十年增量是2338億美元。
這意味著除了中國(含港臺)、美國、德國、韓國、東盟、澳大利亞、波蘭、新西蘭、尼日利亞、埃及和巴基斯坦之外,全球GDP近十年還減少了1671億美元。
要考慮到美國每年都在印美元,美元每年都在貶值,全球很多國家的發展都在停滯不前,有的甚至在逆生長。
遍觀全球的優秀生(除了中國的港臺),我們可以看到,進步比較快的國家基本上都跟中國(大陸)處得不錯,至少也有比較緊密的貿易往來。
進步比較快的優秀生,有如下幾種:第一是科技驅動型,一種是資源驅動型的,一種是抱對大腿型的,一種是吃苦耐勞型。
科技驅動型最典型的就是美國,美國依靠強大的科技,賺取了產業分工中最豐厚的那一部分;也依靠科技,維系著金融霸權,全球割羊毛,收取霸權紅利。
世界經濟,就是一塊蛋糕。增量競爭,那就是依靠科技進步,創造出新的經濟門類,發展出新的產業,把蛋糕做大,自然就分得多了,這就是科技驅動的威力。
不得不說韓國也是科技驅動型的。韓國雖然有諸多問題,但是在全球科技產業上,占據了有利位置,比如高端芯片的研發行業生產。韓國的汽車和造船業,也非常有競爭力。
資源驅動型的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尼日利亞。他們最大的特點是,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便車,成為了世界工廠的供貨商,賺了個盆滿缽盈。
還有一種是抱對大腿型的。比如東盟十國,他們得益于抱上了中國的大腿,中國幫他們搞基建,他們融入了中國的產業分工體系,幫中國做配套,承擔一部分產業轉移。
這類國家最典型的就是東盟十國、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他們跟中國的關系不錯,加入一帶一路。這也說明,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機遇,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中國的香港,也是受益于大陸的發展。雖然說前幾年香港亂的不像樣子,但背后畢竟是大陸,所以經濟反而實現了增長。
中國的臺灣,雖然有高科技產業的驅動,但是除了那幾家芯片代工企業,也乏善可陳。而且芯片出口中,60%以上是出口到祖國大陸。
印度發展較快,也是靠抱大腿,只不過抱的是美國的大腿。印度承接了美國的軟件服務業,成為全球最大的軟件外包供應商。
2018年印度貨物出口總額達3246億美元,服務貿易出口1840億美元,而軟件出口就達到1360億美元。
印度也積極利用自己的勞動力優勢,承接了一部分產業轉移,并從美國打壓中國中撈取好處,分擔了一部分制造業轉移。
德國算是科技驅動型的,但是在新科技方面后繼乏力。主要依靠龐大的歐盟統一市場,從全歐盟吸血,但是歐洲大部分地區都在衰落。
除了這些進步較快的優秀生,剩下的就是大量原地踏步或者逆生長的中等生和后進生。原地踏步的有歐盟,中東和大部分非洲,逆生長的有拉美,俄羅斯和部分非洲國家。
歐盟和日本雖然在部分高科技產業上有優勢,但是丟掉了低端產業,整體上處在原地踏步的水平。中東在原地踏步,是因為一直在賣油,沒有新突破。
之所以說非洲也在原地踏步,因為一直在最后邊,所以很穩定。退步的,那就是俄羅斯、前蘇聯地區、拉美、和部分非洲國家。
俄羅斯也比較悲催,蘇聯解體之時,幾十年的財富積累被血洗一空,產業體系支離破碎,這三十來年全靠賣軍火和資源維系。
拉美國家,曾經有過經濟發展奇跡,但隨后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傳統產業被轉移走了,而新興產業沒有培育起來。
跟拉美國家比較類似的那就是南非。南非跟阿根廷、巴西一樣,都曾經一只腳邁進發達國家的門檻,但隨后就掉入陷阱了。
目前這些國家都在吃老本。區別在于老本不同,歐盟是吃高端工業化的老本,俄羅斯是吃蘇聯的老本和資源的老本,拉美工業化沒搞成,開始躺平吃資源的老本。
面對這個世界,我既樂觀又悲觀。樂觀的是我們也正在點燃科技樹,在高科技上有望跟美國平起平坐甚至反超,悲觀的是人類的內卷必然加劇。
中國不得不面臨兩線作戰,這兩線分別是跟美國之間進行的增量競爭,以及跟其他國家之間的存量競爭。
中美之間的競爭,就是在新賽道上開展的,人工智能,高端芯片,5G甚至6G,生物技術,航空航天,量子信息,這些新賽道,只有中美兩個選手。
第一,高科技的門檻越來越高了,系統越來越復雜,比如一個芯片動輒需要上千億美元的研發投入。沒有國家意志,沒有產業體系,根本玩不轉。
第二,有些高科技產業,雖然研發投入不大,但需要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消費市場來培育,比如互聯網領域,又比如軟件行業。
美國可以依靠發達國家陣營,這是個十億級的大市場;但中國自己,本身就是十億級的統一大市場。
全世界只有中美兩國在全力以赴迎接新科技革命,很多前沿科技,只剩下中美兩國在搞。從引領人類發展的角度,世界上的確只有兩個發展中國家了。
其他國家不是不發展了,而是要被中美引領著發展,或者搭中美發展的便車,參與到中美的產業分工體系中來。
中美兩國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占到了全世界研發投入總額的80%。研發資金和人員方面的投入,中國都已經超越了美國,專利和論文數量也超越了美國。
全世界最頂級的新型公司,只剩下中美兩國還在出現。市值前20的科技公司,美國12家,中國8家,其他國家一家也沒有。
當然,在傳統制造業上,美國自己產業空心化了,退出了跟中國的競爭。所以現在美國需要大量進口中國的商品,中國也購買大量的美國農產品和油氣資源。
競爭未必是一件壞事,你追我趕之中,進步才會更快。我們點燃了科技樹,做大了蛋糕,養肥了大腿,才能吸引更多小弟來抱。
這再次印證了那句話,中國的發展,給各國提供了抱大腿的機會,錯了,給各國帶來了更多新機遇。
但中國之前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的是存量競爭,也就是依靠龐大的廉價勞動力和消費市場,承接了全世界大部分產業轉移,成為世界工廠。
什么叫存量競爭,那就是現有蛋糕的瓜分。比如說汽車制造,因為全世界汽車產能已經基本飽和,中國多賣一輛,日本、韓國和歐盟就少賣一輛。
還比如內存芯片,中國多生產一片,韓國可能就被擠掉一片。也比如手機,華為要是多賣出去一部,蘋果可能就要少賣一部。所以為啥美國要把華為高端芯片給卡死。
造船業也是存量競爭,因為人類的造船能力已經飽和,而船舶訂單基本是穩定的。中國多拿一份訂單,韓國就少拿一份。反之亦然。
可以說中國就是幫世界上干又臟又苦又累的活,做出了巨大犧牲,消耗了資源,污染了環境,用壞了椎間盤。
既然中國能生產,而且物美價廉,那自然而然其他地方就不用生產了。所以很多國家為啥發展停滯,因為既無法在傳統產業與中國制造抗衡,又無法突破美國的高科技產業的技術壁壘。
不過,現在形勢有變化,中國面臨很大的挑戰。當前中國制造業的難題是,既要提高收入,又要搞低碳環保,還要保持成本優勢。魚和熊掌要兼得,難上加難。
也就是說,在存量競爭的中低端產業上,中國的優勢逐漸消耗光了,要面臨殘酷的競爭。比如富士康,東南亞和印度都搶著接盤,他們有更低的成本。
比較有利的是,發達國家又想改變游戲規則,比如節能減排,不讓排放二氧化碳。中國雖然面臨較大挑戰,但新能源技術方面并不落后,而且正在快馬加鞭前進。
但是其他國家發展路子,幾乎要被焊死了。最近的G20和G20之后的氣候峰會,禁煤是熱門話題。尤其是氣候峰會,東道主英國有意把盡快取消煤炭火力發電作為主要議題。
這就是發達國家的無恥。他們燒煤少了幾百年,燒得可歡實了。可現在他們煤炭資源枯竭了,用上了新能源,于是就開始主導規則修改,吵吵燒煤有害論,吵吵拯救地球,主張全世界都不能燒煤。
一旦全球禁煤,相當于一定程度焊死了發展中國家利用廉價能源崛起的機會,大家知道我說的是誰,我就不報身份證號了。
他們還嗶嗶學雷鋒做好事的中國。這一嗶嗶不要緊,中國也不得不停止了對外援建煤電項目。沒有了廉價的煤電,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優勢進一步被削弱。
不過,種花家依然是地球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希望。因為論新能源技術,依然是中國的性價比最高。
這就是這個殘酷的世界,在實現共產主義之前,注定是一兩個超級大國當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主宰這個世界的產業分工,幸運的是,我們是這個一兩個大國中的一個。
來源:超級學爸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侯希平:美國60萬,印度正淪陷,事實證明《方方日記》就是禍國殃民的存在!
2021-05-13陽光飄散:科學技術無國界?越來越多的國際事實、證據絕對反證:科學技術有國界!
2021-05-07頂不住壓力了!這次我們罕見低頭,華為被迫承認一個事實,讓人心疼
2020-11-2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