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文化教育 > 閱讀信息
純科學: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點擊:  作者:汪濤    來源:純科學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10-09 11:28:21

 

為什么中國很多大學會盲目地招收留學生?

為什么中國大學的雙一流建設正誤入歧途、陷入無腦的鰷魚現象?

本文將給出源頭的解答。

 

一、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積極探索

 

20218月份,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聯系到我,問是否可對他們社剛剛出版的幾本關于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的新書寫一些書評。這三本新書分別是:

 

1. []伊夫斯.金格拉斯(Yves Gingras)著,劉莉  董彥邦  王琪 譯,《大學的新衣——對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科研評價的反思》(Bibliometrics and Research Evaluation)

 

 

2. 馮倬琳  劉念才 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藍皮書(2020-2021)》。

 

 

3. 顧建民等著,《大學何以有效治理——模式、機制與路徑》。

 

 

我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這個邀請,并感到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也很嚴肅的事情。所以,與其他我曾寫過的書評非常不同,在上海交大出版社寄給我這三本新書之后,同樣認真地先閱讀了這三本新書。但我并沒有馬上開始寫書評,而是對中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歷程重新進行了一遍梳理,尤其對如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這一嚴肅課題,從我建立的第三代科學視角進行了資料收集、研究思考之后,才來構思如何寫書評。現狀之危急的確使人心緒難以平復。

 

二、陷入迷途的世界一流大學工程建設

 

中國渴望自己的大學在世界上占據一流的地位,這個想法出現已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11”“985工程“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它于199511月經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985工程是我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建設工程。199854日,原國家主席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中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由此,中國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國內部分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教育部領導在慶典上建議,今后連續3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財政收入的1%,作為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資金。建議得到了原則上的肯定,這是“985工程的名稱由來。以當年財政收入測算,“985工程總投入將在300億以上。

 

20111230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2016067日,教育部宣布《“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關于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等一批規范性文件失效。相當于停止了211985工程。201712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這就是雙一流建設。20191128日,教育部發布聲明:將“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統籌為雙一流建設。

 

以上工作當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如果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這些一流建設上的努力,就可以發現其建議思路存在的問題之處:

 

將一些大學排名作為工作目標的定位。問題是:誰來確定和保證這些排名標準的鬼影數據,就是合適的建設一流大學與學科的正確目標?

 

這些工作過度地變成類似限量版會員證。能否拿到這個會員證顯然是各個大學最為關心的事情,因為這直接涉及到政府投入、大學名聲、招生名額和其他資源等核心的問題。因此,一旦相關的標準建立,各個大學根本無暇關心標準本身是否合理,而是會拼盡全力去使自己的學校能夠拿到這個限量版會員證。為此不惜進行不同學校的合并、專業的調整、花費巨大的金錢和時間精力做工作等。甚至一些好不容易申請到的博士點,因為進入考核評分較低不得不大量關掉。國家以此方式投入的資金是否獲得了最大投入產出,對此該如何評價呢?來自國內外的多個世界大學排名榜成了核心的評價依據。但是,這種評價依據合適嗎?因為這些大學排名評價指標成為是否能拿到限量版會員證的關鍵依據,各大學負責人只能低頭與制定這些標準的商業機構去做工作,把自己的排名盡可能提升一下。

 

三、大學排名的合理性問題

 

大學排名由來已久,它可以追溯到1870年開始的美國聯邦教育局的年度報告根據其掌握的數據信息對大學進行的排名。這算是一個官方性質的大學排名工作。但是,在非常長的時間內,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的大學,對大學的排名都遠沒今天這么看重,因為它在各個大學獲取資源方面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具有現代意義的大學排名是直到1983年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就是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的源頭)所發布的。其目的是評價美國大專院校的辦學質量和影響力。它把美國的大專院校及其院系分成了六類分別進行排名:

 

1 全國性大學排名(National Universities),即美國最佳大學排名。位于這類排名下的大學都能提供充足的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2 文理學院排名(Liberal Arts Colleges),即美國最佳文理學院排名。位于這類排名下的文理學院都能提供充足的學士學位,且這些大學授與的學位至少有一半是文理學科(Liberal Arts)的學位。

3 地區性大學排名(Regional Universities

4 地區性學院排名(Regional Colleges

5 商科類項目排名(Business Programs

6 工程類項目排名(Engineering Programs

 

以上大學排名只是針對美國國內的學校。以后其他各國紛紛仿效,出現了以新聞媒體為發布主體的各種大學排名,例如: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德國《明鏡》、加拿大《麥克林》(Maclean’s)及日本《鉆石》周刊等。這些大學排名主要也都是面向各國內部的大學。

 

中國的第一個大學排名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于19879月發布。此后,廣東管理科學研究院、網大教育、中國校友會網、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等十多個機構發布了30多個不同類型的大學排行榜。

 

將全世界的大學放在一起,進行世界大學排名,其源頭卻正是來自中國。這個工作顯然受到211985工程的巨大影響。由于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那么馬上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評價世界一流大學,最重要的是如何確定哪個學校、哪個學科專業有資格拿到一流限量會員證。因此,就在985工程確定的同年,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20071226日成立高等教育研究院20201123日成立教育學院)就著手研究一套評價世界一流大學的方法,并于2003年推出了第一個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 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

 

此后,這個工作由上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每年持續進行下來。但是,隨著這個排名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日增,以及對中國世界一流大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了裁判員的角色,而上交大自身也是運動員之一。因此,2009年,此工作就交由獨立的商業企業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即上海軟科)發布并保留所有權利。

 

 

2003年第一個ARWU發布之后,因為這個工作高度影響世界上各個大學的學術話語權,因此迅速引爆了全球開展世界大學排名的熱潮。

 

2004年, 英國國際教育市場咨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聯合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合作,共同推出自己的第一個《THE-QS世界大學排名》。200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獨立出去之后,從2010年開始QS也自己獨立做這個工作,每年獨立發布自己的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04年,隸屬于西班牙的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網絡計量研究室(Cybermetrics Lab),開始發布世界大學網絡排名(Webometrics排名)。

 

 

2002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UNECSO-CEPES)和一組關注學術排名質量的國際排名專家,在華沙共同發起成立大學排名國際專家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IREG)”2009年將原來非正式的IREG正式注冊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秘書處位于波蘭華沙。正式名稱為“IREG學術排名與卓越國際協會(IREG Observatory on Academic Ranking and Excellence20065月在柏林召開的第二次會議上,IREG討論通過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排名的質量標準和操作范例,即高等教育機構排名的柏林原則。該原則共有16 項,從排名的目的、指標設計與權重、數據收集與處理和結果公布4 個方面進行了規定,以作為對高等教育機構進行排名需遵守的共同準則。網上對此組織的表述有很多差異,有關該組織發展的官方渠道資料參見本文最后的官網鏈接(參考資料5)。

 

 

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與QS分手,并開始與湯森路透集團(現稱為科睿唯安)合作推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又稱“THE世界大學排名

 

 

2014年,歐盟發布了自己的第一版多維度全球大學排名(Multi-dimensional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 U-Multirank)。

 

 

2014年底,美國老牌雜志,也是最早于1983年推出美國國內大學排名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也跟風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 & World Report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QSTHEU.S. News等國外的世界大學排名,以及中國的ARWU對中國大學雙一流的評估有非常大的影響。同時,因為這些排名在實際大學的考核評估,獲得資源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各種新的排名也不斷涌現,魚龍混雜。由于這些排名所起到的重大實際作用,他們深刻地決定了大學建設的方向。因此,如果其存在問題的話,將會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四、科學的指標設定問題

 

1. 廣義測不準原理與循環因果

 

無論大學排名選取的指標是什么,其各個單項指標是一個對相關對象的測量數據。這些測量數據首先必須要符合測量學的基本規律。《大學的新衣——對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科研評價的反思》一書充分證明了我在《實驗、測量與科學》一書中的基本觀點:文獻計量學以及其他6個以計量為名的學科名稱本質上是錯誤的。這本書中談到文獻計量以及科學計量時,都是將其解釋為測量。例如,內容提要中說到文獻計量指標是一種更有價值的定量測量方法。在引言中有如下說法:一篇論文的被引頻次往往被認為是對論文質量和科學影響的直觀測量”“這些指標被認為是對研究成果價值的客觀測量”......這本書中談到的很多問題,例如論文被引頻次并不能完全代表論文質量等問題,從測量學的一般規律來說,就是測量的誤差問題。對誤差來源的分析方法,完全可以直接應用于文獻和科學評價中。因此,伊夫斯.金格拉斯《大學的新衣——對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科研評價的反思》這本書,事實上就是文獻測量的誤差分析。如果具備測量學的一般常識,這本書的內容和觀點就會一目了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藍皮書(2020-2021)》這本書,是對評價大學建設的各種測量指標或指數的方法介紹及相關的研究。

 

在一般情況下,對某個對象的測量數據應當是反映被測對象的客觀情況。但是,無論在微觀領域還是社會領域,測量過程本身就會對被測對象產生嚴重的影響,這可以稱為廣義測不準原理。一旦對大學建設的某個工作進行一個測量,并且以考核指標的形式存在,那么,測量指標的選擇本身就會對被測對象產生非常重大的不同影響。這樣,選擇什么樣的測量指標就變得非常關鍵了。一般情況下,任何社會組織管理中都會選擇可以最大程度促進工作進展的指標,以此作為考核依據,而不僅僅是一個指標本身的純技術性問題。這樣,對所選擇指標的測量,與改變被測對象之間就會形成嚴重的循環因果過程。

 

例如,假設將設定的很多學科綜合分數作為考核指標,那么,就會促使大學必須要補齊缺少的學科。因為缺少一門或幾門學科的話,這幾門學科的分數就為零,會嚴重影響總分。這會使大學權衡是將資源充分投入在自己有優勢的部分學科上,還是分散一些資源補齊其他要求的學科上。

 

2. 大學負責人的核心地位

 

補齊學科對于這個大學真的是有價值的嗎?它是這個大學的負責人必須要回答的問題。但如果存在一個外部強加的考核指標,這個大學負責人就沒有思考的余地了。

 

大學如何才能建成世界一流,這個問題難道不應該是各個大學的負責人最需要研究和考慮的問題嗎?但是,現在的大學排名,并不是在幫助各個大學負責人思考如何建設一流大學,而是代替大學負責人把這個活干完了,各個大學負責人只要并且只能照辦。要想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大學負責人對世界一流大學的理解,對科學自身發展的規律、人才培養等核心問題的理解,以及在這些問題上研究的程度、研究工作的投入程度有多少,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因為設定了這個考核指標,學術界對一流大學建設的著作,論文以及其他研究成果,那些大學負責人才有興趣去看,去研究。如果他們不去研究這個問題,其他人研究還有意義嗎?

 

因此,對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工作來說,考核指標中如何充分體現大學負責人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研究和思考,就是最為重要的大學排名指標。而這個指標完全不在現有各個大學排名的指標選擇中。如果大學排名的考核指標不把大學負責人放在核心和首位,這種排名是不可能有正確指導價值的。獨立的商業咨詢機構可以賺錢,但他們要做的一切工作目的必須是首先要體現各大學負責人和各個學科的負責人的核心作用和地位,幫助他們獲得各個單項的準確測量數據,而不是替代大學和學科的負責人思考,將他們變成完全被動的執行人。因此,測量指標的選擇和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客觀性,而且要更多地從一旦選擇了這一指標,會造成什么實際影響的角度來考慮。

 

具體這一項如何進行評分的細節限于篇幅我們在此不作深入討論,只是指出一點:這個評價指標可以形成各個大學的負責人以及學科負責人比、學、趕、幫、超的局面,只有這樣的局面,才能真正有效地促進中國的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的方向發展。

 

3. 成才能力

 

大學是培養學生的成才的地方,那么,它的成才能力就是一個核心的能力之一。如果一個大學通過獲得壟斷的資源,能夠招收到一流學生,有最好的教授,它當然可以獲得最終的多項評價結果的考核高分。但是,僅僅以相同的結果分數就足以評價這個大學的能力了嗎?并不是,如果一個大學A,它能夠將一個三、四流的學生培養成二流甚至一流的人才,它對學生的成才提升度很高。而另一所大學B有資源獲得一流的學生,卻只是培養成一流的人才,甚至二流的人才,而不是大量培養成超一流的人才。即使其畢業生一流人才很多,絕對數量遠超過A大學,也不能證明其成才能力就比前一所大學更好。如果A大學能夠招收到一流的學生,它可能會大量培養出超一流的人才。那為什么不將更好的生源送到這個成才能力更強的大學?

 

大學不僅要成才能力強,而且要能更多地為自己的祖國培養一流的人才。如果通過壟斷資源大量招收一流和超一流的學生,最終卻將畢業生都送到國外去了,其成才能力同樣不能得高分。

 

4. 堅決清除一切國外商業機構大學排名作用

 

在大學雙一流建設的問題上,我們不僅絲毫不反對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大學經驗,甚至都不反對一定程度的崇洋媚外。但是,如果去崇拜公認世界一流的斯坦福、劍橋、哈佛等大學的校長,諾獎獲得者,國外知名教授等,請他們來指導我們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工作,甚至花比請足球外教還多的錢我們都沒意見,而事實情況是什么呢?

 

現任QS全球教育集團中國總監張巘(Yan Christina ZHANG),2006年畢業于2000年從專科升為二本的淮陰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后進入英國拉夫堡大學讀碩士。目前網上展示的個人資料為在讀博士。英雄可以不問出處,但在科學和學術上無任何成就、來自三流甚至四流大學的學生,現在居然成為中國雙一流建設戰略發展方向上,其實際影響力不亞于中國教育部長的人,頻頻成為中國各個大學負責人的座上賓,并全面指導中國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這怎么可能是正常的事情?

 

 

百度百科上對拉夫堡大學在讀博士生張巘女士的介紹

 

不同世界大學排名的指標選取、權重等差異巨大,不同大學因其學科差異的問題,如何建設得更好也必然是一個高度復雜的問題。如果中國的大學發展戰略方向,大量受國外商業機構的指導,會從根本上影響中國教育和文化的安全問題。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如果中國軍隊建設的考核指標是由國外商業機構確定的,一旦形成這種局面,他們把士兵的酒量作為軍隊建設的評價考核指標,中國的將軍們能怎么辦?只能整天把士兵們灌得酩酊大醉以滿足考核要求。這僅僅是一種純粹的假設嗎?并不是。例如,QSTHE都將國際學生與國內學生比率作為一個排名指標,其權重分別為5%2%ARWU的評價指標中就沒有這一項,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的指標中也沒有這一項。QSTHE只管數量不管質量的國際學生比率指標設計,極大地刺激了中國大學越演越烈地完全不顧及國際生源質量、沒有任何門檻地盲目吸引國外留學生。QSTHE國際學生相關指標中都只有數量,沒有國際學生的生源質量考核指標,也就是只要國際學生數量上達標了,那怕是文盲和罪犯都沒關系。這與國外機構將士兵酒量作為軍隊建設的考核指標,以此操縱中國軍隊的發展方向有多大區別?尤其QS的評價指標中,高達40%權重指標是所謂的學術聲譽Academic reputation),詳見本文后面參考資料9

 

 

這是什么意思?就是說QS大學排名40%的權重取決于QS公司選擇的,高達13萬全球學者們的主觀評價。如果QS公司選擇的評價者們認為中國的某個大學學術聲譽分數比較低,你以后該怎么改進呢?花錢請中國三流大學畢業的一個在讀博士,給你們的校黨委書記、校長、院長、副校長、副院長、黨政辦、宣傳部、發展規劃處、教務處、人事處、研究生院、財務處、國交處、學工處等單位負責人多指導指導就可以了。如此可以說是荒謬絕倫的機制,怎么可能讓中國的大學向一流的方向發展?

 

 

比中國教育部長對大學建設指導活動還頻繁、影響力還大的張巘女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現在中國雙一流大學的建設方向。

 

有一種群居的魚類,叫鰷魚。因個體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強健者為自然首領,形成整個魚群同步游動的現象。德國動物行為學家霍斯特做了一個特殊的實驗,將一只稍強的鰷魚腦后控制行為的部分切除,此魚便失去自制和判斷能力,行動也發生紊亂,但令人驚訝不已的是:其他鰷魚卻仍像從前一樣盲目追隨。

 

在中國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中出現無腦的鰷魚現象是一個雙向作用形成的過程。一方面,只要具備領頭魚的地位,就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而另一方面,很多大學也極力想要擺脫自己現實中的不利地位,因此選擇盡可能容易操作并改變自身地位的大學排名就有內在的動力。這樣,越是只要花錢就可簡單調整的大學排名指標,就越是容易受到市場歡迎。受歡迎越多,反過來又會強化這類容易操控的大學排名。

 

因此,應當盡快設立一票否決制,對于中國的大學,只要采納任何國外商業機構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作為大學建設工作指南的,一律將所有考核分數清零,徹底清除國外商業機構對中國大學建設方向上已經形成的事實操控地位。否則,中國大學建設不是走向世界一流,而是越來越被無腦的鰷魚所領導,大量中國的大學卻不得不盲目去跟隨那些無腦的鰷魚。

 

5. 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能力

 

雖然大學里教育傳授和研究的知識并非都是科學的學科,但科學是最核心的標準和能力,因此,大學應當按照科學的內在規律來進行建設。對科學的理解、科學方法的普及、以科學的方式建設學科的能力等,就是大學建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工作。我在錢學森的科學觀、傳統的科學學、科學哲學、科學史、自然辯證法等基礎上創立的微觀科學學(第三代科學、純科學等),可以說是一流大學和卓越學科建設最有價值的指南。例如,一切科學的學科建設中必須遵守的共軛標準(理論學科與對應的專業測量學同時存在)等。這些科學的方法和學科建設標準,應當成為一種達標性質的指標。

 

6.不同類型指標的效果差別:結果、過程、原因

 

選擇的測量指標可以有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指標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是非常不同的。

 

結果指標

 

表面看來,一切工作都應以結果為導向。因此,選擇結果指標似乎是最公平的。例如,在企業里,銷售人員的銷售業績當然是最重要的考核KPI指標。但是,簡單地以結果指標作為考核導向未必意味著公平,因為在現實社會中,因果關系往往是多因多果的。產生同一個結果的原因一般都有很多個。這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以結果指標作為核心考核依據,很可能產生一種自我鎖定效果。例如,以大學畢業生的知識水平、研究水平或工作水平作為大學工作的結果指標,如果這個指標測量結果更高,就給予更高的評分。這帶來的后續影響是:它使這個大學獲得了更多的資源,更好的生源。而更好的生源和更多的資源本身就會反過來鎖定其畢業生的結果指標在更高水平。大學本身所做的工作和提升程度在其中的影響即使是負面的,也不足以打破這種鎖定效應。這樣,并不是這個大學本身做得有多好,而是已經形成的鎖定狀態,加上過多的結果指標,就足以使這個大學更加鎖定在優先的位置上。

 

因為導致同一個結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本來我們采納某個結果指標是期待被考核者通過正常的努力提升這個指標,但實際工作中卻常常并非如此。因為通過正常努力來實現這個結果往往是投入巨大,收效很慢的。但卻很可能存在其他的捷徑來直接達成這個結果指標,尤其結果指標的選擇不合適的時候更會如此。例如,我們前面舉的將酒量作為軍隊建設考核指標的例子表面看來似乎很荒唐,但卻并非是沒有任何因果關系依據的。一個單位建設得更好,工作中有更多成就,就可能更多舉辦慶功會,更多慶功會導致飲酒更多,從而使士兵酒量提升更大。這是一個軍隊建設更好的附帶結果。但是,提升酒量并非只有通過開更多慶功會一個途徑,直接地多喝酒可以更快達成這個結果,甚至比僅通過開慶功會提升酒量更大。

 

國際學生占比就是一個附帶性的結果指標。因為一個學校聲譽在世界上有更卓越的地位,因此就會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來就學。但這只是一個學校建設得更好的附帶結果,甚至都不是直接結果。如果把它作為考核指標來評價一個學校的國際聲譽不能說沒道理。但如果把它作為具有實際影響的考核指標,帶來的后果就是學校可以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國際聲譽,拿更為優厚的留學條件也可以招收到更多的國際學生,甚至遠比國際聲譽更高的大學還要多。只要留學條件足夠優厚,門檻足夠低,想實現多少比率的國際學生都可以。這樣一來,國際學生占比這個指標對一個大學的國際聲譽就沒有任何測量意義和價值了。況且,大學的國際聲譽是一個對實際工作評價的客觀測量數據,但它也是有誤差的。因為國際聲譽可以通過實際工作獲得,也可能因為宣傳到位或符合評價者的特定口味。

 

過程指標

 

過程指標可以更好地反映實際做的工作。例如,組織召開了多少次國際學術研討會,進行過多少次關于大學建設的培訓,博導給本科生帶課的次數等。過程指標的優點是可以進行相對比較精確的測量,但過程指標本身一旦設定,就不再管是否應該做這些工作,也不管做了這些是否一定就會有好的結果。因此,做這些工作是不是一定有效,是不是應該做,需要在設定相關指標的時候進行論證。對科學規律研究得越充分,對微觀的因果關系理解得充分,在此前提下越是更精確地控制過程,就可以使過程的效率和效益更大。無論大學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的過程、企業生產過程、農作物生產等都是類似的。因此,以過程指標為主的過程控制,是對規律研究更為充分和精確的表現。微觀科學學(第三代科學和純科學)目標就是通過對科學研究內在微觀規律的深入研究,更多建立在過程指標管理上,實現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創新活動接近工業化的過程控制程度。

 

原因指標

 

導致一個好的結果會有非常多的原因,有很多外部的和內部的原因都可能帶來同樣好的結果。我們希望測量和管理的當然是內在的原因。對于規律研究得極為充分的過程,都應當是直接的原因。因此,過程指標從本質上說就應當是對于規律研究和把握得更為充分的原因。因此,我們此處所說的原因指標,除了規律性的過程指標外,更多指相關的主觀努力、能力提升等方面。例如,大學領導對于如何建設世界一流高校學習和研究的活動測量指標等。原因指標評分更高未必一定就有好的結果,但將此作為考核依據,會更全面地使工作朝向良好方向發展,這是根本的途徑。

 

五、雙一流不能以限量版會員證形式存在

 

中國彩電行業發展歷程是一個很好的案例。20世紀80年代,當時的電子工業部圈定了大約50多個可以生產彩電的企業名單,只有他們有資格生產彩電。但是,到今天,當年的名單中只有極少企業生存下來,絕大部分品牌都消失了。并且今天還在輝煌的大多是最后一批進入的。2019年世界市場份額第三的彩電生產企業TCL更是不在當年的名單中。這個案例并不一定完全適合用來描述大學建設,但它多少給我們一些啟示。如果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工作最終結果只是固定了一批大學的地位,其結果就只是阻止了真正有競爭力的新興大學的崛起,尤其是嚴重阻礙整個教育事業的進步。這不僅不能使中國出現世界一流大學,而且是走向反面:阻止中國出現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

 

參考資料: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官網:https://soe.sjtu.edu.cn/

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官網:https://www.shanghairanking.com.cn/

QS世界大學排名官網: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

Webometrics排名官網:https://www.webometrics.info/en

IREG官網:https://ireg-observatory.org/en/about-us/

THE世界大學排名官網: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

歐盟多維度全球大學排名官網:https://www.umultirank.org/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官網: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

QS排名的方法介紹:https://www.topuniversities.com/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methodology

 

作者簡介

 

 

汪濤

 

人類第三次科學革命倡導者,純科學和科學經濟學理論體系創始人,致力于將完善的科學方法引入社會領域。

上海析易船舶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

云鋁股份(000807)獨立董事

浙江宇視科技 顧問

 

來源:純科學微信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純科學: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2021-10-09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