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王浩/編譯
自:美國《裝甲兵》雜志2017年春季刊
【知遠導讀】本文是發表在美國《裝甲兵》雜志2017年春季刊上的一篇論文,文章原題為《擊敗俄軍營戰術群》(Defeating the Russian Battalion Tactical Group),作者為美國陸軍裝甲旅戰斗隊的一名坦克連長。文章從營戰術群在2014-2015年與烏克蘭沖突中的實際運用出發,分析了俄軍營戰術群的運用特點以及烏軍的應對方法,然后結合美軍旅戰斗隊自身的特點,提出了裝甲旅戰斗隊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沖突中應如何擊敗俄軍營戰術群的建議。本文立足于戰例,著眼于實戰,從作戰部隊指揮官的角度開展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和可操作性,可作為此方面研究的有益參考。
文章全文約14000字,篇幅所限,推送部分為節選。
俄軍營戰術群(BTG)是由俄羅斯陸軍一個駐防旅組建的模塊化戰術編組,用于向沖突地區部署戰斗力。營戰術群在2013~2015年烏克蘭戰斗行動中普遍有效發揮作用,不過,盡管俄軍在火力、電子戰(EW)和防空炮兵(ADA)方面占據優勢,但在某些情況下,烏克蘭正規陸軍部隊還是在戰術上擊敗過俄軍營戰術群。
本文研究烏克蘭陸軍部隊擊敗俄軍營戰術群時使用的戰術,并說明在未來沖突需要時,美軍旅戰斗隊(BCT)為了創造同樣的勝利機會可以運用的戰術。
理論上
營戰術群的任務是控制1地形,進而影響沖突后談判。營戰術群指揮官會盡可能運用打擊資產來制造傷亡,向對手施加壓力,迫使其談判,達成和解,但是他還必須保存力量,因為力量在戰役層面無法再生,傷亡在戰略層面代價高昂。而為了保存戰斗力,營戰術群利用當地的準軍事部隊作為代理部隊,用于鞏固2地形和護衛3營戰術群免遭直接和間接攻擊。雖然俄羅斯并沒經常遭到戰術上的失敗,而且其結局通常是戰役上的僵持而不是決定性的失敗,但是烏克蘭正規陸軍部隊也多次贏得勝利,足夠說明俄軍營戰術群存在一些戰術弱點,可以被美軍旅戰斗隊指揮官加以利用:
·缺少戰備機動部隊,尤其是步兵,極大限制了俄羅斯的機動能力。營戰術群集中力量,同時實施進攻作戰并保持側翼、后方警戒,而且努力集中炮兵火力抵御來自多條軸線上的同時進攻。
·指揮控制(C2)存在不足,要求營戰術群指揮官將任務式指揮和情報資產集中用于直瞄火力和電子戰的塑造行動和打擊方向上。要選擇性運用這些資產來代替進攻性機動,但是這些資產并不能保證在營戰術群整個作戰空間上使用,而且可能因為積極運用疏散和轉移戰術而承受過大負擔。
·營戰術群不能迅速補充戰斗力,而是必須到戰區或駐地進行調整。在團隊或部隊因傷亡而遭到削弱后,就會迅速喪失效能,直到徹底進行重組。在面對明顯威脅時,機動資產和支援資產很可能撤離,留待未來使用。
表1.作戰職能對比
實踐中
雖然一些俄軍營戰術群從技術上講優于美軍相應裝備,但是營戰術群不具備在廣闊的戰線上同時觀察、定位并攻擊美軍旅戰斗隊的能力。旅戰斗隊不僅可以持續調遣3倍多的兵力,而且美軍是分散化的任務式指揮,各編隊兵力能夠獨立于旅級方向同時實施機動。
旅戰斗隊指揮官可以針對營戰術群的弱點實施機動,避免靜態運用部隊,致使營戰術群指揮官只能選擇、準備和實施有限打擊。營戰術群在集中針對某支部隊時,能發揮極大殺傷力,但是在面對高節奏分布式機動或縱深防御時,由于營戰術群缺乏分散執行任務的兵力,因此能力將會急劇下降。相反,美軍旅戰斗隊在機動和保障方面具有非對稱優勢,可以利用這兩點對付俄軍營戰術群。要想打敗營戰術群,就要通過“燃燒更多卡路里”來提高不確定性并塑造戰場,從而對營戰術群指揮官最寶貴的系統和人員造成極大負擔。一旦開啟戰事,就要在多條戰線發起攻擊,以便消滅其機動部隊,調動其任務式指揮、電子戰和火力資產,奪取其保障地域。
戰例與經驗教訓
以下為部分2014-2015年發生在烏克蘭的戰例總結,借以說明面對俄軍營戰術群時美軍旅戰斗隊可以采取的戰術。
祖布羅夫斯基(Zubrowski)襲擊
2014年8月初,烏克蘭第95機械化空中突擊旅實施了其軍事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敵后裝甲襲擊。第95旅編有2個機步營、1個坦克營和1個自行炮兵營。該旅采取多條平行進攻軸線實施攻擊,編組為連規模諸兵種合成戰斗隊,突破分裂主義分子薄弱的防御陣地,到后方進行重組。然后,該旅沿兩個分裂主義地區的內部邊界向縱深突破,并沿頓巴斯(Donbass)南部邊界向東機動200千米。該旅殲滅并繳獲俄軍坦克和火炮,解救了幾個被孤立的烏克蘭防地,最后返回靠近斯拉夫揚斯克(Slovyansk)的出發陣地。該旅在敵后行軍450千米,還帶回繳獲的俄軍裝甲裝備和重型火炮。4此次襲擊達成解救被困在分裂主義省份的烏克蘭軍隊的目標,并證明有俄軍正規部隊在烏克蘭行動。但是,俄羅斯于2014年11月投入大批營戰術群參與沖突,直接支持分裂主義分子,使此次襲擊成果化為烏有。對美軍旅戰斗隊的經驗教訓:尋找機會實施突破并造成最大傷害。即使第95旅在敵后活動了數天,仍然不斷對敵軍部隊造成突襲效果,其中包括俄軍正規軍。這說明俄軍缺少戰區級作戰跟蹤和部隊間通信,而且很難傳送命令,因而不能協調一致地對侵入的烏克蘭旅采取應對措施。
馬里烏波爾(Mariupol)作戰
2015年2月,戰爭即將結束時,分裂主義民兵從東方對馬里烏波爾發起攻擊,但只取得極小勝果。俄軍投入1個坦克營參戰,企圖搶在簽署《新明斯克停火協議》之前奪取該城,烏克蘭陸軍1個坦克連(不足)進行了還擊。5此后分裂勢力繼續實施了長達3個月的步兵攻擊,并得到俄軍炮兵和多管火箭炮(MLRS)的支援,但是分裂主義分子無法突破該城東郊。烏克蘭志愿軍步兵在陸軍坦克和遠程炮兵的支援下,阻止俄軍取勝。當時,當地分裂主義分子數量太少,而俄軍也不愿意投入足夠數量的正規軍步兵。6•對美軍旅戰斗隊的經驗教訓:俄軍參加攻擊和奪取馬里烏波爾的正規軍在作戰中得到準軍事部隊的支援,但強度不如頓巴斯省東部地區。在沒有輕步兵的情況下,裝甲兵部隊也無力克服城市防御力量。有文章和報道對大量運用多管火箭炮打擊對方的情況進行了評論,但是守軍被殲數量沒有達到烏克蘭部隊在其他作戰中遭受的那種慘痛傷亡的程度。這說明前方觀察員很難在城市環境中有效召喚火力;也許因為情報、監視和偵察資產以及人力情報資產太少,造成目標定位不太準確;也許彈藥在打擊利用城市地形密集建筑物作為掩護的疏散目標時效果不太好。最后,俄軍指揮官掌握的準軍事部隊步兵不夠,沒有有力的間瞄火力支援,還不愿意讓正規軍承擔風險去加強進攻進而打敗守軍。同時,在頓涅茨克機場發生的戰斗也許占用了俄軍的重要資產和人力,否則可用來保障馬里烏波爾進攻作戰,這說明俄軍戰區總部不能協調和保障多場同時進行的進攻作戰。
奪取頓涅茨克機場(2014年9月~2015年1月)
戰爭爆發以來,雙方一直爭奪對頓涅茨克的控制權。作戰大部分圍繞著頓涅茨克機場,但是烏克蘭正規陸軍部隊始終成功堅守機場航站樓。隨著沖突走向尾聲,分裂主義分子重新向頓涅茨克機場發起攻擊,當時機場由1個加強輕步連防守。幾個月來,幾幢建筑物不斷易手,雙方輪流占領機場的四層建筑。雙方都擁有支援炮兵,經過幾個月的轟炸后,機場變成一片廢墟。到2015年1月時,機場仍有部分在政府軍手里,這時俄軍打破僵局,派坦克沖上跑道,攻向400米外的烏克蘭軍陣地。守軍被迫撤退,分裂主義分子得以打進最后一座大樓,搶在簽署《新明斯克停火協議》之前奪取了機場。•對美軍旅戰斗隊的經驗教訓:與馬里烏波爾作戰一樣,俄軍炮兵在城市地區沒有發揮作用,俄軍步兵沒有投入戰斗。即使俄軍派出坦克支援最終占領,也只是在想盡一切辦法之后,同時也是在分裂主義分子充分清除建筑物并保證坦克安全后,才敢投入使用。這也進一步證明俄軍規避風險以及過分依賴炮兵和代理人步兵。守軍發布到網上的視頻表明,盡管幾乎不斷承受著火炮和重機槍的壓制,他們對占據的密集建筑物也一直防守得很好。7目標跟蹤雷達(TTR)報告專門點評說,由碎石制作的簡易戰斗陣地能夠很好地對兩種火力形成掩護,8但是坦克發射的高爆彈(HE)毀傷效果非常強。分裂主義分子實施突擊的視頻上沒有顯示使用煙幕彈、破片手榴彈和40毫米榴彈發射器。9因此,美軍步兵大量使用此類武器也許會在同類環境中發揮作用。
杰巴利采韋(Debaltseve)作戰行動(2014年7月~2015年2月)
烏克蘭陸軍1個加強機械化旅在杰巴利采韋這個重要的公路鐵路交叉口防守了5個月,但是仍然逐漸被俄羅斯支持的分裂主義部隊包圍。俄羅斯總統普京利用它作為《新明斯克停火協議》談判中的籌碼,但這更加堅定了烏克蘭守軍的決心。最后,俄軍集中密集炮兵火力打擊和裝甲兵突擊(包括動用T-90坦克),最終突入杰巴利采韋。該烏克蘭旅被切斷,因而通過鄉間林地徒步撤離,遺棄了重型裝備和補給。盡管如此,該旅仍然能夠在后方30千米處重建防線,這是因為俄軍和分裂主義部隊沒能擴大勝果。10•對旅戰斗隊的經驗教訓:俄軍盡管是機械化部隊,但是沒能趁烏克蘭旅徒步撤退時(緩慢而且在冬季)實施追擊。該旅丟掉重型裝備后,無法自行重組后建立新防線并威懾優勢之敵的進一步攻擊。這表明俄羅斯陸軍雖然具有準備時間和機動資源,但仍然不能追擊超過30千米。這也許是因為分裂分子的準軍事部隊的運動很難達到與俄軍正規軍相同的速度,而且在沒有配備足夠準軍事部隊的情況下正規軍不愿意發起后續攻擊。此次作戰還適用于最后一刻由俄羅斯主導和保障發起攻擊的戰略模式,此次和之前的作戰都是如此。其目標是奪取地盤,以在最有利的條件下完成《新明斯克停火協議》談判。
【1】“Control,” Field Manual (FM) 3-90-1, Offense and Defense Volume 1: A tactical mission task that requires the commander to maintain physical influence over a specified area to prevent its use by anenemy or to creat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friendly operations.
【2】“Secure,” FM 3-90-1: A tactical mission task that involves preventing a unit, facility 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from being damaged or destroyed as a result of enemy action.
【3】“Guard,” FM 3-90-1: A security task to protect the main force by fighting to gain time while also observing and reporting information and preventing enemy ground observation of and direct fire against the main body.
【4】Dr. Phillip Karber,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Russo Ukrainian War, Potomac Foundation and the Army Capabilities and Integration Center, July 8, 2015. (“Zubrowski’s Raid” is recounted.)
【5】Oleg Mysko, UA Press, Sept. 6, 2014,http://uapress.info/uk/news/ show/37882.
【6】Karber. The 2015 offensive to capture Mariupol is described.
【7】TRADOC, G-2 ACE Threats, “TTR Report on Russia,”reports on the battle for Donetsk airport.
【8】Ibid. Discusses cover-and-concealment lessons learned.
【9】Separatist paramilitary commander Givi leads an attack on the Donetsk airport and then breaks contact https://youtu.be/xP_ozv0qgXU.
【10】Karber. He describes the Battle of Debaltseve.
作者介紹:
尼古拉斯•菲奧雷上尉歷任駐伊拉克迪亞拉(Diyala)第2騎兵團第4中隊偵察排排長;駐德國菲爾斯埃克(Vilseck)第2騎兵團第4中隊機動火炮系統排排長;駐阿富汗坎大哈(Kandahar)第2騎兵團第4中隊營助理作戰參謀(當前行動);駐德國菲爾斯埃克第2騎兵團第4中隊營助理作戰參謀(計劃);駐德克薩斯州胡德堡(Fort Hood)第1騎兵師第1裝甲旅戰斗隊第12騎兵團第2中隊坦克C連連長。菲奧雷上尉參加軍校學習經歷包括:空降兵學校基礎軍官領導課程、裝甲兵基礎軍官領導課程、一級戰斗課程、機動部隊上尉職業課程、游騎兵學校和空中突擊學校。
來源: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李光滿|俄軍揭開美國生物戰真相!美國是要毒殺中俄,還是要毒殺全人類?
2022-03-11聞韜:俄軍攻占基輔,臺網民學唱國歌,美西打嘴仗,微博變身“聯合國”
2022-02-25俄羅斯破釜沉舟,俄軍進入烏東展開攻勢防御,烏克蘭進退失據,美國計謀眼看落空!
2022-02-2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