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我們過去很長時間里在宣傳上總是弱于美國。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還是用老辦法,去翻翻歷史,看看能不能找出其中的緣由。
我們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奇怪的感覺,就是發現過去幾百年里西方人寫的所謂世界名著,大多數也是鄙薄財富的;在文藝作品中,富人的形象多數也是反面角色。以至于我們有一個錯覺,好像全世界(無論歐美還是前蘇聯)的價值觀都和我們中國人接近似的。然而后來我們發現這是個假象。這一現象表明的其實是,我們所說的那個資產階級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是完全漠視意識形態的。原因是他們信仰金錢,他們在全力以赴賺錢,根本顧不上務虛。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世界名著其背后的推手應該是歐洲的舊貴族。歐洲的舊貴族一面與資產階級聯起手來發財,另一方面通過文學作品貶低和鄙視資產階級,以保持自己在精神世界里的優勢。這樣才能解釋這幾百年來西方所產出的世界名著中的價值傾向。
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其價值導向要比歐洲舊貴族先進的多,所以引領了一個時代,在二戰前后達到了巔峰。一個顯著的標志是,當年歐美知識分子中普遍左傾,就說明在最初的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戰中,蘇聯是占據上風的。以至于美國政客們在二戰之后要發動冷戰,都需要開動國家機器以暴力手段來打壓和控制美國人的思想和傾向。我們熟悉的麥卡錫主義就是典型。
但令人驚訝的是,當資產階級的核心人物(金融資本家們)也意識到必須參與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戰之后,他們開始出錢來搞宣傳,用資本來控制媒體。沒想到的是他們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很快做到了良性循環。投資和控制媒體不光是能夠占據宣傳領域,而且還做到了盈利。如此一來,金融資本就更熱衷于投資媒體。最終,美國金融資本幾乎控制了全世界的媒體。其結果就是從某天起,很多文藝作品中,有錢人變成了天使,而窮人變成了反派人物。就這樣,資本通過控制媒體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全世界大部分人的價值觀。
而其后蘇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戰中表現不佳,最終甚至失守。蘇聯人在這個領域打敗仗的原因,我們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總結過,那就是在教條主義泛濫之下,只能靠國家行政權力來推行,其宣傳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當年我們在總結蘇聯的教訓時候,其實也是高度警惕的,也是試圖避免重復這種錯誤。然而幾十年過去之后,我們赫然發現,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好像也沒有占據上風。我們依然犯了同樣的錯誤,就是教條主義總是難免,而且一直在依賴于國家行政力量。結果投入大產出小,效果不佳,所以就有了干不過美國的感覺。
這一現象應該我們引發我們更深度的思考。顯然這件事情不是那么簡單的。為什么在和資產階級金主們的斗爭中,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在政治軍事經濟諸多領域,都或多或少的能打成平手。但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戰中卻總是處于下風。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資產階級所宣揚的東西可能更貼近人性中的自私的那一面,所以更接地氣,所以更容易吸引人;而無產階級所倡導的那種無私,顯然對人的要求更高,需要有更高的覺悟和層次。
如果這個解釋成立的話,我們反而不擔心了,就不再焦慮和郁悶。知道了我們的劣勢并不完全是壞事情,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再以一時的成敗和流量作為衡量我們宣傳工作的標準。我們需要的是堅定信心,想辦法補齊短板,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我們需要盡量少犯教條主義的錯誤,盡量的聯合起民間力量以建立更為廣泛的統一戰線,來打好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戰。
作者:任志剛 來源:子任思想讀書會(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