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具有很深遠的意義。中國特色,直白地說,就是不能再繼續走模仿西方大學的路子了。那樣的大學沒有中國特色,也就培養不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所真正需要的人才來。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這是習近平在立德樓觀摩思政課智慧教室現場教學并參與討論。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應該承認,這些西方的大學歷史都很悠久,在學術上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成果。其中有不少方面是值得中國的大學學習的。但是,如果中國的一流大學完全以西方的大學為范本、為模板,恐怕還是有問題的。
用毛主席時代的一句話說,這樣的追趕,這樣的模仿,不過是在西方后面一步步地爬行,而這樣的爬行是永遠也追趕不上的。中國必須要走自己的路。在科學研究方面,中國基本不再跟在西方后面爬行了,中國的科學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那么中國的大學要發展,要提高,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學,肯定要像過去那樣在人家背后學著爬行是不行的。因此,中國的大學必須要走出自己發展和提高的新路。
說到一流大學,我們頭腦里似乎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模板,那就是西方的一流大學。然而,所謂一流,并不應該只有一個標準。因為西方的大學,是在西方的那種環境中,在西方整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演化中發展起來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大學就是為了資本主義的制度,為了資本主義的經濟與政治,以及為了資本主義的文化來培養他們所需要的人才的。特別是那些所謂頂尖的、一流的大學,更是為了培養西方資產階級最高的統治者而服務的。
中國的大學如果沿著這樣一條道路走下去,那么中國的大學是不是也就成為了為資產階級培養人才的大學? 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可能有些人對這樣的問題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認為這樣的問題太過時了。真的是這樣的嗎? 看看英國和美國的統治者階層吧,他們中的哪一個不是從這樣的所謂頂級的大學里畢業出來的?這應該不是虛構的吧?而其他非頂級的大學,特別是專業主要是工程技術領域里的大學,有多少畢業生能夠進入這樣的統治者上層?
再有,近年來,中國社會中,人們對于中國自己的被看作頂級大學的畢業生們,有多少人都直接奔向美國,到那里的頂級大學去讀博士,在那里的大學擔任終身教授。這樣的中國大學成了什么了? 是成為了西方所謂精英人士的蓄水池嗎?這樣的中國大學再牛,級別再高,是不是依然很悲催?這還是中國的大學嗎?這樣的中國大學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嗎?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的教育方針就是: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方針,至少因為有這樣兩點:一個是在舊中國,我們的教育不是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是為資產階級的政治服務的,是為大買辦、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治與經濟利益服務的。因此新中國的大學必須擺脫這樣的舊教育體制的束縛,真正走上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另一個是過去的教育是脫離生產、脫離勞動的。從那里畢業的學生,有不少只知道夸夸其談,解決不了多少在生產勞動中的實際問題。而新中國不需要這樣的大學畢業生,新中國需要一大批在社會主義建設當中能夠創建功業,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發展的有知識、有文化、更有政治覺悟,且能夠深入生產勞動的實際,解決實際中的各類問題這樣的大學畢業生。
五十年代與六十年代,我們又提出了做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的培養目標。這就是把教育的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口號結合了起來。應該承認,新中國在這個方面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的,也是做出了優異的成績的。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我們所做出的,與我們所需要的,其間還是有著一定的距離,還不能完全滿足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還要繼續努力。
總書記同志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具有很深遠的意義。中國特色,直白地說,就是不能再繼續走模仿西方大學的路子了。那樣的大學沒有中國特色,也就培養不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所真正需要的人才來。世界一流,不應該盲目以西方大學為標準,我們應該有我們自己的一流大學的標準,當然,在某些指標方面,可以參照西方大學中的某指標。但在總體上,一定要創立我們自己的標準體系。
我們的一流大學,一定是為了培養社會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大學,我們這樣的大學里出來的畢業生,應該對祖國無限忠誠,應該能夠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應該具有精湛的知識儲備與更為高超的技術能力,應該在祖國的各個行業和領域里能夠把知識與生產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解決生產實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能夠積極創新,力爭走在世界的前列。這樣的大學,才能被稱為具有中國特色,而且是世界上處于一流位置的中國大學。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要立足于中國的大地,這是沒有問題的。那么,對于現行的許多大學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等是不是有必要重新審視,而且是不是有必要重新修訂,以適合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在我看來,這樣的重新修訂是絕對有必要的。而且在教學環節中,對于實踐方面的環節需要特別加強。在大思政教育的方面,也要加強力度,而且這也需要與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的大學生,是真正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的,是真正愿意為國家的富強奉獻自己力量的。同時我們的大學生也是應該具有全球視野的,能夠客觀冷靜地觀察與認識這個世界的。我們不僅需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國家,也需要了解今天的世界。然而那種盲目的崇洋媚外,盲目地缺乏自信,盲目的肯定外國的月亮一定比中國的圓的觀念是一定要徹底消除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北航老胡之閑話”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重磅編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新報告《巨大的經濟競爭:中國與美國》(執筆人:格雷厄姆·艾利森等)@大外交智庫《大譯編參》
2022-04-0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