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有過很多很好的很有效的經驗,也積累了很多很有意義的教訓。然而,在今天,有些人把這些好的傳統、好的經驗和有意義的教訓都忘得差不多了。
有時候,在網絡上看到有些網友寫道,過去他寫過一篇什么文章,其中提到對某個問題的判斷,現在證明他當時的判斷是很準確的。我相信,這位網友是真的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也確實做出了他的判斷,而他的判斷可能在后來發生的結果看來,也確實相當符合。
然后呢?然后會怎么樣呢?當然,這類網友是很有自信的。對這樣的自信,人們也不會懷疑。只是他在今天如果對另一個問題也提出了他的判斷,那么人們會根據他以前對其他問題做出的正確的判斷,今天就會真的相信他的判斷就一定還是正確的嗎?我估計,真正能相信他今天對這件事的判斷依然是正確的人,還是不會很多,甚至就可能是很少的一部分。
這又能說明什么呢?是人們不相信他今天的判斷嗎? 那倒也不一定。只是問題在于,人們對各種事件的判斷,所依據的因素是非常復雜的。在一個有著多種且復雜因素的事件中,沒有人能完全預料得到,其中某些因素就一定是最關鍵的,而這些他認為是最關鍵的因素,將來一定是會起到決定性作用。或許,某些人認為這幾個因素是關鍵性的,是發揮著決定性作用的。而另外一些人則可能認為其他的一些因素才是關鍵性的,而那些被某些人認為是關鍵性的因素未必就是關鍵性的。
另外,或者很多人都會看到某些因素是關鍵性的,而另外一些因素是非關鍵性的。但隨著事物的發展,原來被認為是關鍵性的因素,后來變成非關鍵性的,而原來被認為是非關鍵性的因素,后來就演變成關鍵性的了。這種變化在事件最初的階段,是人們無法預料得到的。而且,事情發展的最后結果,有可能恰恰是非關鍵的因素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對這些非關鍵性的因素,人們可能就沒有特別關注。但事件的發生過程卻往往出人意料。
這樣,那些認為自己的預測和判斷是正確的,甚至是非常準確的現象,其實背后都是有著很大偶然性的。或者說得難聽點,這個人認為他預測得很準確,其實也是有猜或者蒙的因素。這種可能性當然是存在的。當然,客觀地說,所謂蒙,也未必就是瞎蒙,未必就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但是,他做出判斷的依據,有時候不一定是他詳細觀察和仔細分析的結果,有的可能就只是憑著某種感覺。這樣的情況也確實是存在的。
一些已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人們在察看這些歷史事件的過程中,總會看到,某些人在事件發生前已經預測到事件發生的后果,或者發生的趨勢。人們就會認為這種做出準確預測的人很有本事,或者說他的本事也是很絕的。因此,人們會因此而欽佩他,服氣他。可是為什么,當年他做出這些預測的時候,大多數人卻并不很相信他。不是因為他講得沒有道理,而是客觀情況或者各種主客觀因素都實在是太復雜了,大多數人都無法真的確定到底哪些因素是關鍵性的,哪些因素是非關鍵性的。所以大多數人們的判斷或者預測都和那位做出了準確預測的人不相一致。雖然最后,歷史證明了大多數人的判斷和預測都是錯誤的,只有那一個人做出的判斷的預測是正確的。然而事件已經發生了,很多問題也都無法挽回了。
又回到前面那個問題。那個做出過正確預測的人,在今天遇到另一個問題,他的預測還一定是正確的嗎?或者說,他今天做出預測就會有大多數人信服了嗎? 答案仍然是真的未必。例如,老資格的外交家基辛格多年前就告誡美國的當政者,一定不要把烏克蘭拉進北約里來,不要把俄羅斯逼到墻角去。當年的基辛格在美國政界有很高的威望,但是基辛格這樣的告誡卻對美國后來的政壇人物沒有什么影響和作用。也就是說,雖然基辛格早就提出的警告,但當政者就是沒人聽他的。后來的當政者會認為,這個基辛格實在太老了,他說的話不一定就是那么正確的。或者有人會認為,這個年紀了,都老糊涂了,還懂得什么? 也有一種情況,就在于,后來的當政者們都有自己的利益,或者與某些資本集團的利益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他們不可能因為基辛格的這樣一句話,就采取與自身利益不相符合的政策。所以雖然基辛格說了某些話,但對這些人來說,這些話對于他們采取的決策不存在任何意義。
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有過很多很好的很有效的經驗,也積累了很多很有意義的教訓。然而,在今天,有些人把這些好的傳統、好的經驗和有意義的教訓都忘得差不多了。他們在具體工作中,在對國際國內形勢與環境的認識中,忘掉了我們過去那些有效的觀點和傳統,而自以為高明,或者崇信新的洋教條,從而在實踐中犯了不少錯誤,跌了不少跟頭。在這些人看來,過去的那一套,在今天都不管用了,都失去效力了,過去的那些東西早就該扔到一邊去了。這種盲目的愚蠢和自大,導致他們既不懂唯物主義,也不懂辯證法,更不懂廣泛與深入的實踐活動。他們一方面靠著洋教條,另一方面靠他們膚淺的經驗,就是不懂得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因此,他們在實踐中跌跟頭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我們今天對形勢與環境的判斷,當然要根據我們今天所觀察的實際情況。我們應該而且必須做出最符合實際的判斷和預測。但我們同時也要知道,我們不能主觀確定我們的判斷和預測就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確。我們必須隨時修正我們的認識、觀察與分析。這樣,才有可能讓我們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北航老胡之閑話”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信息政變中的美國》——手握利網,殺心必起!網絡寡頭對傳統財閥的一次降維打擊。
2021-01-1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