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的極大豐富,人們越來越開始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設了。在精神文化建設中,華夏傳統(tǒng)文化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隨著華夏傳統(tǒng)物質文化,如古建筑、古服飾、古習俗的復原和復興,出現(xiàn)了一個新問題(problem)。那就是日本傳統(tǒng)文化與華夏傳統(tǒng)文化的識辨、區(qū)分問題。而且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年輕人的關注和中央“文化自信”的提出,對這個問題與現(xiàn)象的討論,是越來越多,越來越突,有時甚至是越來越激烈了。
而這其中,國內最近仿古建筑和古裝劇里的古建筑就被沖上了風口浪尖之中。中國網(wǎng)民們紛紛指出國內各類古建筑中大量的“以倭代唐”或“以倭代華”現(xiàn)象。其中有些點評頗具專業(yè)。像我這種古建筑外行而言,看這些內容也能學習到一些中日古建筑知識。
這里我就現(xiàn)學現(xiàn)用,買弄一下從建筑上先說說如何識辨華日古建筑區(qū)別。
有一位著名B站視頻自媒體提到了四點基本區(qū)別,那就是日本和式建筑中的:金鴟吻,枯山水,唐破風和“醬油色”。
前三樣是日本和式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它們在我國古建筑中是沒有的。如果我們在平日影視劇中或旅游觀景中,看到其中任何一點,基本就可以斷定這是日本和式建筑,或者至少是具有日本和風的建筑了。
“金鴟吻”是日本古建筑屋頂兩邊的兩個屋脊角的收邊。我們華夏建筑不以這種金色的裝飾物作為建筑屋脊角的收邊。“枯山水”是建筑庭院設計的一種風格。以大片白色石頭(多為鵝卵石)鋪裝地面,以少數(shù)植物(多為曲型矮小松樹)為裝飾的庭院設計風格。這點也與我國傳統(tǒng)庭院設計理念不符。我國以蘇州園林為例,庭院設計多為奇石配池塘為主,輔以大片茂盛植被。給人一種曲通幽靜,生生不息之感。“唐破風”則是一種和式建筑的裝飾性門頭。雖然名字中帶“唐”字,但與我國唐代建筑是八桿子打不到一塊。我國古建筑中無此裝飾物一說。
而后一種“醬油色”則指建筑配色多為一色兒深棕色搭白墻的建筑配色方案。而實際我國古代建筑的用色相當豐富,屋檐下更是花花綠綠,裝點得五彩斑斕。這種素色的建筑配色確實不是、也不符我國傳統(tǒng)審美。
我還看到其它體現(xiàn)日本和風的建筑樣式,如和式建筑往往屋子的“頭腳”比例較我國夸張。屋頂部分相對于建筑本體往往比華夏建筑要來得大,有種“頭大體小”的感覺。還有就是,日本的塔都很小,都是裝飾用的,不能走人。而我國古代的塔,則相對于和式寶塔要來得“飽滿”,人都是可以走上去的。
我們在掌握了上面速成識別班般的知識后,基本可以一眼分辨出中華古建筑還是日本和式建筑了。但本文不是從建筑上來談我國的“以倭代唐”現(xiàn)象的,我是從文化和歷史的角度來談談我對此的看法。
為什么現(xiàn)在會有“以倭代唐”的現(xiàn)象?我的觀點,這得從兩方面說起。
一方面,我們從“外”這個因素來說,日本政府確實有文化輸出的意向。這種文化輸出在日本軍國主義沒被徹底鏟除前,確實有文化滲透之嫌。日本的學界也確實有在意識形態(tài)上否定中華的“純正性”之說。什么“崖山之后無中國”這種所謂的“學術結論”就是典型的意識形態(tài)進攻。
它想從歷史與思想上否定華夏的傳承性,并借此否定新中國或者中國近代對傳統(tǒng)的繼承性。這是讓你“斷根”。在此基礎之上,他們又販賣什么“華夏唐代在日本”“日本是盛唐文化的保鮮冰箱”之類概念。這叫“嫁接”。而我們文化界對此卻是照單全收,幫助日本右翼的學術思想在我國進行“潤物細無聲”式的宣傳。而這就引出了下一個方面。
從另一方面的“內”這個因素來講,我們自身“文化自信”不夠,或者壓根就不沒有。這一是造成我們對自身傳統(tǒng)文化了解不足,不愿了解。許多人一提我國唐之后的歷史,特別是近代史,就是“灰頭土臉”,像是一個人的“不堪往事”那般地不愿面對,“不堪回道”了。這里有人會怪罪我們共和國的“前三十年”,認為是“前三十年”的運動與思想斷了華夏的“文脈”。這是想法是錯誤的。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沒有很好地把新中國與古華夏統(tǒng)一起來。可以說他們既不懂華夏,也不懂新中國。但新中國與古華夏如何統(tǒng)一起來,這得放在以前再講了,超出本文的主旨了。
二是由于這種“不了解”而造成的對我國文化“流動”、“變動”這一性質的認識不足。在講述我們歷史文化時,總是抓不到中華文明的靈魂,拿捏不了華夏文化的精髓。所以拿不出有力的觀點和作品,對“以倭代唐”現(xiàn)象給予有力、有效的反擊。
就這樣,出現(xiàn)這種任由“敵人”猶入“無人之境”的文化被動現(xiàn)象,就可想而知了。
中華文明歷史太久太長了。沒有一樣東西是隨時間變化而不變的,內涵與外延都會隨時間發(fā)生變遷。
我們中文的文字大改已經(jīng)改了三回了。第一回是從甲骨文、金文改到大篆。第二回是從篆書改到隸書。第三回是從繁體改到簡體。我們說話的語音也在變化。我們現(xiàn)在往前“聽”,最多只能聽懂明清時期的官話,學術界只能“聽”懂北宋時期的中央官話,這還是借助《廣韻》這本古書。
在物質方面,我們的服裝風格也至少經(jīng)歷了秦漢風、隋唐風、宋元風和明代服裝,清代服裝等幾個時期。每個時期社會的服飾都是不同的。以一個時期的角度來看另一個時期的衣服,基本就是“外族”服飾。再比如,漢舞講究長袖褊褊,跳的是群舞。唐舞就跟你像胡人一樣轉圈圈,并出現(xiàn)了獨舞。這還沒說建筑、風俗、宗教信仰等其它林林總總。
總之,我們華夏本身就是一幅流動的歷史“畫卷”。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文化、理念、流行。這個百年尚黑,那個百年就尚白;這個朝代講究宏大,那個朝代就追求精致。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也是歷史悠久的“代價”。任何人都無法拿一個樣子,或挑一種樣式,說華夏就是這個樣子,而只能說這個是屬于華夏的。
那么基于華夏文化這種“流動性”和“多面性”,我們怎么“修練”內功,給國內社會和國際社會展示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真正建立起中央要求的“文化自信”呢?
本人不才,略提兩個方面。個人觀點,供大家觀摩。
一方面,我們就從這種文化的“多面性”、多樣性下手,來展示華夏文明。從多個歷史各種不同時期的角度,來生產(chǎn)我們的文化作品。周是周的,秦就用秦的。漢的東西就拿漢風來展示,唐的內容就拿唐語來述說。這同時就要求我們文藝工作人員對各個歷史有充分的了解,深挖每一個朝代的品格,樹立每一個時代的形象。這事需要沉下去的靜心和鉆進去的決心,急躁不得,敷衍不得。
另一方面,我們要從這種多樣性中找到統(tǒng)一性,在流動性中找到原則性。任何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它不是隨機突變。越是了解華夏歷史,就越是會了解其中的“不變”因素和變化原則。把握這些原則后,一是就能明白是什么真正的“華夏”;二是明白華夏歷史的主軸,就能以此串起各個時代的特色,進而能做到融會貫通。這樣,格局自此就提升了,看事物就不是一點一物了,而是一面一相了。
這也是“越是了解過去,人越是明白當下要做什么”和“研究越透,格局越高”的道理了。內力越好,認識就越到位;認識越到位,做起事來就越是主動。所以,再看我們面對“以倭代唐”這樣的窘迫時,我們其實是面對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絕佳機會。沒有痛苦,就沒有醒悟。隨著我們對華夏真諦的了解,我們自然地會有文化定力,對一切外來文化也自然有解析、應對之策,或者“幻化之力”,從而不拘泥于當下的“倭唐”之辨。
正如,一位圍棋宗師會在于和一位圍棋高手對奕的一子一局嗎?一位國畫宗師會在意于作畫時一處落筆的過干嗎?這道理是一樣的。
來源:鉛筆經(jīng)濟學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