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經寸草不生的壽光西北部鹽堿地上,6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林場人艱苦奮斗、甘于奉獻,蹚出了一條集鹽堿地農業、高效生態林業、生態旅游、循環養殖、森林康養等為一體的生態發展之路,創造了“鹽灘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
由“守株待蟬”
到生態博覽園
“守株待蟬”是發生在壽光西北部一個人人皆知的故事:百年前,黃河入海口東百里,渤海灣南畔,鹽堿灘上白茫茫一片,綠色很少,幾乎沒有什么生靈在這里活動。一天,有人在村頭僅有的一棵樹上發現了一只知了,便想盡法子捕捉,誰知樹梢搖動,知了受到驚擾,“嚓”的一聲振翅飛走了。捕蟬人急了,欲要拔腿追蹤,別人勸他:咱這方圓百里的鹽堿灘上不過就這一棵樹,倘若離開這里,這小小的知了能飛到哪里去呢?你在這兒等著就是。于是那人就坐在樹下,慢慢等著。果然沒過多久,這只知了又飛了回來。
如今,“守株待蟬”的故鄉誕生了一個由“百里白灘”變成一片“綠色海洋”的現代傳奇故事。
昔日“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旱了收螞蚱,澇了收蛤蟆”的重度鹽堿灘涂、綠色禁區變成了如今綠水青山、生機勃勃的生態綠洲和鳥飛魚躍的天堂。壽光市國有機械林場成為全國十佳國有林場,獲批國家級濕地公園和渤海省級森林公園建設,打造了集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級休閑漁業示范園區、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中國森林氧吧等眾多國字號榮譽為一體的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示范和帶動了周邊苗木產業的發展,拉動了周邊居民增收,書寫了黃河口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范例!
盛夏時節,置身這片林海,宛如漫步江南,左擁右抱是綠色的湖水、跳躍的魚蟹,鋪塘覆水的田田荷葉;穿行林間小道,猶如置身東北林間,輕風吹過,葉浪濤聲,鬧市中待久了的心倍感清新自然。不時躍入眼簾的野禽飛鳥,更帶來不期而遇的驚喜,林間樹梢不時有飛鳥現出,稠密的地方,百鳥喧鳴,陣雨似的,自頭頂陡然落下。無拘無束的水禽,或掠過水面,振翅飛翔,或飛落地面,躍躍覓食,宛若水上的芭蕾。汽車從林間駛過,眾目睽睽之下,一只鷺鷥竟毫無驚覺,依然悠閑自得,悠然林間漫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美輪美奐,令人心曠神怡。
“咸菜洼”里升騰起
綠色的希望
時光回到1984年,21歲的尹國良放棄了壽光縣林業局機關舒適的工作環境,來到了位于壽光縣大西北的鹽堿地里,與綠色夢想同飛翔。1987年5月,尹國良被任命為林場場長。“年輕受苦不算苦”,尹國良信奉老輩人說的這句話。到現在,他扎根在這兒已經38個春秋了。
林場始建于1959年。這兒原本是一片退海地,海拔不到2米,土壤表層含鹽量10‰,地下100米土壤含鹽量達10%,寸草不生,周圍幾乎見不到綠色。
1982年,林場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由財政撥款改為自負盈虧。一下子斷了“皇糧”,林場一百多號人的飯碗沒了著落。
此前,林場已負債一百多萬元,靠5分錢一斤賣棉槐條子,10塊錢一根賣鹽堿地上零星長著的小槐樹維持運轉。有“門路”的職工,都變著法子“飛”走了,剩下的職工也在徘徊猶豫。尹國良沒有氣餒,他想:有地,甭管孬好,就能養人,事在人為!
他看到了一條出路:臺田上可以栽棗樹,也可以栽種其他的果樹。
經過反復論證,發展1000畝蘋果園,2000畝棗園,改造3000畝殘次林的“一二三規劃”形成。
“一棵棗樹結20斤棗,當時是五毛錢一斤,一年每棵棗樹就能掙10塊錢,一畝地的話就能掙到500塊錢,所以第一步我們就提出了改造殘次林,發展經濟林。”他回憶說。
發展果樹,光購買苗木就需要80萬元,上級支持了30萬元,他又發動職工集資。在把自己積蓄多年、準備結婚的2000元錢拿出來后,他又向種田的父母開了口。
老家正準備翻蓋新房,聽他說了林場的情況,父親蹲在地上抽了好幾袋煙,躊躇半晌,把蓋房的4000元錢遞到他手里:“孩子,你干的是大事,這錢你先拿去使。”那時,誰家不是緊巴巴地過日子。可林場的員工東挪西借,硬是湊足了買苗木的錢。
1991年,林場迎來了第一個收獲的秋天:1000畝果樹年產果品200萬斤,收入100多萬元,3000畝殘次林改建成了高標準綠化苗木基地,年產各類商品苗木150多萬株,林場人的臉上第一次綻放出了豐收的喜悅!
“這是我們第三年種上的樹,你看已經長到大腿粗了。那邊種小麥的是臺田,是我們當年挖溝開塘,用挖出的土墊高的。”今年74歲的退休工人侯學凱,對林場感情很深,直到現在,老人隔三岔五還過來看看。
“當年,受困于鹽堿,‘兩不收’,高的地方留不住雨水,不收;低洼的地方積鹽水,不收,一畝地合算起來也就是百八十斤的產量,日子過得苦熬苦熬的,遇到不好的年景,逃荒都是常事。”侯學凱談到當年的艱難,很是感慨。
“尹場長領著我們挖土墊地種樹種糧,開溝挖渠引水壓堿,然后又搞多種經營。”他說,現在的林場地面,比原來整整高了半米多,都是改造地形、培土換土形成的。
“今年林糧間作小麥畝產能到800斤,又是一個豐收年。”
從毛頭小伙,到兩鬢斑白,尹國良、侯學凱,還有其他的戰友們,把壽光市國有機械林場從一個寸草不生的鹽堿地林場發展成了全國十佳林場。2020年6月,壽光林發集團森林康養基地榮獲國家首批森林康養基地。
頭炮打響,接下來,林場人把目光瞄準了林場東部那一片地下鹵水資源豐富的鹽堿荒灘地。一個大膽的設想在尹國良頭腦中產生:抽取地下鹵水曬鹽,降鹽改土。
說干就干。1989年春天,鹽場建成,當年產鹽2萬噸,創收40多萬元。
林場人并沒有滿足,又在鹵水資源的進一步利用上做起了文章,投資建起了溴素廠,實現溴鹽聯產,效益又提高了一大截。
1990年,林場通過打深水井,意外發現了溫泉水,一個特色水產養殖的想法日漸成熟。
為了買到品種好、價格便宜的魚苗,尹國良凌晨3點就出發了。河南、江蘇、河北,最后星夜兼程從石家莊把魚苗買了回來。大家算了算,尹國良一天一夜跑了1800公里!敢想敢干,讓尹國良又一次獲得了成功。甲魚當年養殖當年獲利,棚均純收入10萬元!
為獲得淡水資源最大利用率,他們探索出了“鏈式”水產養殖體系,利用育魚苗廢水進行羅非、白鯧養殖,再用其廢水經沉淀凈化后養殖鯰魚,養鯰魚廢水排入藕池,經蓮藕吸收凈化后套養淡水魚,最后,多次利用的水再來澆灌林地,達到六級利用、五次增值效果,養殖用水實現“零排放”,一點不浪費。
林海淡水養殖基地就建在風景秀麗的林海生態博覽園內,原來就是一塊鹽堿地。手指著水面上一個網箱,箱里“魚挨魚、魚擠魚”,分外熱鬧,尹國良告訴記者:“這個網箱養鯰魚,密度大到能產五六萬斤魚,你算算這個效益!”
“鹽堿隨水來,鹽堿隨水去”,這是治堿的規律。通過抽鹵水曬鹽,除了增加效益,還起到了“改土”的好效果。
檢測結果顯示:打井抽鹵水后,土壤表層含鹽量由原來的4‰下降到了1.5‰,土壤淡化層普遍加厚,經濟林和間作的農作物平均增產5-10倍。尹國良據此寫出了第一篇論文:《鹽林結合改良濱海鹽堿地實驗初報》,引起了國內眾多林業專家的重視,一致認為這是改良利用鹽堿地的有效途徑。該辦法自1988年在壽光林場實施以來,改善了林場土地條件,促進了林木生長,同時鹽場每年實現利潤50萬元以上,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除了抽鹵,他們還采用“引水洗地”,從遠處的彌河、小清河等挖渠引水,洗地降鹽,效果很好。
降鹽改土,鹽林兩豐。種種降鹽措施的實施,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更是產生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周邊樹木成活率增高,樹林逐漸豐茂。現在,林區胸徑三十多厘米的大樹比比可見,林海生態博覽園內直徑八十厘米的樹很多。
看到一望無際的林場,林木蔥郁,百草豐茂……這些資源,都是旅游景區中的元素啊。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尹國良大膽地提出了建設旅游景區的想法。
想法不成熟,大家自然會質疑。不過經過反復討論,再加上外出實地考察,最終大家還是統一了思想——在北大洼里建景區!
1998年秋后,拿到上級扶持的100萬元啟動資金,林場人就干了起來。這是一個要動用530多萬土方的大工程,靠林場的200多人和少量的社會機械、民工,一個冬天夜以繼日地拼命干,最終完成了全部土方工程!
景區要活,得有水。為保證景區淡水來源,林場人四處找水,八十幾里外的彌河水、小清河水、附近污水處理場經濕地凈化的水都被引進了園子里。尹國良隨時關注著水源變化,安排專人住在揚水站不斷化驗水質。只要水好,不管白天夜晚,全場職工全力以赴“搶”水,園區一年四季都有水可用了。
2001年,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正式建成。專家預計需要投入3億元的林海生態博覽園,林場人只用了5000萬元!2000畝蓮藕、1000畝魚池、3000畝林地,蔚為大觀,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年吸引游客達30多萬人次。
昔日的“咸菜洼”在林場人汗水的浸潤下,終于泛出了綠色的希望!
目光投向
“壽光模式”延伸地
提起壽光,首先躍入腦海的是“中國菜都”。而近幾年,來壽光的游客,往往受到另一種“禮遇”——到壽光西北部觀賞萬畝綠洲。
“1974年,當時我參加地區、縣、公社三級干部會議到林場參觀,只看到一行樹干巴巴地豎在那里,周圍泛白的鹽堿地,了無生機,當時大家心里都很疑惑,這么個地方,就是林場?這么個條件,能造林?”濰坊市政協原主席遲昭厚見證了林場的發展。他認為:“壽光是‘三個模式’中‘壽光模式’的發源地,壽光市國有機械林場、壽光林業生態發展集團這些年的創新做法,就是‘壽光模式’的創新延伸,是‘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開創了鹽堿地大面積改造的“壽光模式”——
“林鹽結合”“林農結合”“林果結合”“林牧結合”“林漁結合”“林旅結合”,在一個寸草不生的鹽堿地林場上,蹚出了一條集鹽堿地農業、高效生態林業、生態旅游、循環養殖、森林康養為一體的生態發展之路,使得林場由貧窮走向富有,從鹽堿地變成了生態綠洲。壽光市國有機械林場走出了林場改革的“壽光路徑”,創出了林場發展的“壽光經驗”,確立了“三導向、二融合、一體化”的三二一運營模式,改出了一片新天地。
創新提升了“上林下藕”等立體循環生態模式——
在鹽堿地開挖魚塘,堆土成條臺田,下面魚塘養魚種藕,上面條臺田經雨水澆灌后鹽堿含量降低,可以種樹。荷塘里的水,大都是這樣匯集而來。在大棚中養殖熱帶魚,流動的廢水排入荷塘,經過植物的生長、過濾,減少了水中的污濁,形成立體循環,使池水變得清澈,再用來澆地。春天,小荷初露,荷塘向游人開放,夏天可以賞花,秋天可以采藕、捕魚,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循環經濟,水在循環,其他的也在循環。林間長的草喂魚,魚的排泄物肥藕,蓮藕還能凈化水質。”壽光林業生態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孫同德指向不遠處,“看見那片荷花了沒有,今年白蓮藕一畝能產三千斤。”
目前這套上林下漁、上糧下漁、魚藕套養、多品種立體高效循環生態種植養殖等模式已經在壽光市推廣。全市發展上糧下漁6000余畝,上林下漁3000余畝,魚藕套養3000余畝。全市90%的海水池塘養殖中都使用了生態養殖技術。
創新性地搞了“林旅融合”模式——
來林海采摘,在不沉湖中游泳,在水塘里垂釣,在溫泉里泡澡,觀236種野生鳥類,每年四五月份有槐香節,五六月份有桑葚節,夏秋有荷花節和果蔬采摘節,融旅游、觀光、休閑為一體,林海生態博覽園實現了農林業生產與旅游的有機結合。每到周末,游人紛至沓來,不少老居民、老員工還帶著后輩們,一遍遍走過當年的奮斗路,教育孩子們不要忘記今天好生活的來源。
秀麗的林海、廣袤的濕地,給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沒想到鹽堿灘也能建設得這么美!”來自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游客高中江說。
扎根“北洼”的常青樹
植物學家在評價一棵大樹的價值時,可分為有形價值和無形價值。有形價值是指對人類的社會生活有直接影響和作用的價值,如藥用價值、觀賞價值、食用價值和生產使用價值等;而無形價值,則表現為涵養水源、凈化水質、改善地方氣候、凈化空氣、調節碳氧平衡、維護生態平衡、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而樹林的無形價值遠遠大于其有形價值。
目前,林場的林木生態系統每年可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億立方米、固碳18萬噸、釋放氧氣16萬噸,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超過0.3億元。
林場在鹽堿地地區率先開創了“上林下藕、藕魚(蝦、蟹)套養、林糧間作、魚鴨鵝混養”立體種養和水資源多層次循環利用模式,年產各種商品魚(蝦、蟹)500萬斤以上,間作農作物畝產800-1000斤,年產優質鴨蛋200萬枚以上。
在壽光林業生態發展集團、壽光市國有機械林場,那沉甸甸的產值、利稅數字固然可喜可賀,而數字背后,樹起的“以場為家、甘于吃苦、能打硬仗;事爭一流、追求卓越”的林場“北洼精神”,和“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的傳承作風,更猶如一棵挺拔的常青樹,在這里枝繁葉茂、代代相傳。
走進林業集團、機械林場打造的“文化長廊”,大家會發現,壽光,是一塊既擁有著古老,又孕育著生機的土地。這里是“中國海鹽之都”,制鹽歷史悠久,是世界海鹽的發祥地之一,是傳說中“鹽宗”夙沙氏煮海為鹽的地方;這里是北魏、東魏時期農學家賈思勰的故鄉,他的農學巨著《齊民要術》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學史上的一顆燦爛明珠。賈思勰也因此被后世奉為“農圣”,受千秋供養;這里也是文圣倉頡的故土,造字驚鬼神的傳說千古流傳……
穿越歷史時空,走進“林海”記憶,一代代“林場人”,與這兒的鳥兒同吃同睡,與這里的花草樹木同生同長,留下了變革的強音、歷史的回響,還有熱血勵志的追求和創造美好生活的全部力量。林場創業人的命運也深深刻在了這棵“參天大樹”上,一段段帶著感情色彩的故事,在“林場人”面前一幕幕回放——
片段一:負荊請命保林場
1959年10月,山東國營壽光機械林場組建,成立了王洪儒任書記、王成勛任場長、59名復退轉業軍人組成的第一代林場創業人。建場初期,土地鹽堿,淡水匱乏,連續多年種樹不活,造林以失敗告終。
1963年初,山東省林業廳下達了撤銷各地濱海林場的指令,眾多林場停建,濱海鹽堿地造林中止。時任場長王成桂背著一捆棉槐條子,毅然去了省林業廳。“你們看看,這是我們林場溝邊長出的,能長棉槐條子,就能長樹!我們一定能把樹種活!”請求繼續保留林場,并簽字畫押簽訂責任狀。經過兩年的努力,營造喬灌木混交林地達1100畝,創造了鹽堿地改堿造林新模式,林場得以保留存活。從此,林場人的命脈,在這里激情地跳動。
片段二:帶頭跳水護水庫
1965年,王賡楷由壽光市農林局副局長出任第四任機械林場場長。他帶領職工努力奮戰,到1971年,林場成林面積已達3000余畝,以林為主,多種經營,一年盈余3萬多元。他卻成了“走資派”的批斗對象。白天,他帶領職工揮汗實干;晚上,默默地書寫“檢討書”。但不管怎樣,他依然深深地愛著腳下這片土地。
1969年10月5日,特大風暴潮來襲,海水倒灌,巨浪翻滾,為保住人畜用水的林場水庫,王賡楷穿著棉褲棉襖,帶頭跳進冰冷的引水閘前,用葦箔、砂石堵住了倒灌的海水,保住了林場人的生命用水。他還把家從縣城搬到了林場,一住就是13年,四個孩子都是在林場長大。
片段三:帶病奮戰博覽園
現任場長尹國良,已在林場奮斗拼搏了近四十年。從風華正茂的青年,到年過半百,林場發展的無數個日夜,尹國良一心撲在工作上,惡劣的工作環境,長期無規律的生活,使他患上了嚴重的胃潰瘍。醫生多次催促他住院治療,但他總是放心不下場里的工作。
2003年5月,這個鐵打的漢子實在堅持不住,病倒在了工作崗位上,胃癌,胃部被切除了三分之二,大家心疼得掉了淚。令職工們更為感動和意外的是,手術后僅僅15天,博覽園建設工地上又看到了他的身影。他風趣地對職工們說:“林場建設不好,我哪兒都不去。‘閻王爺’也不會叫我去的。”
片段四:“父子兵”共筑林場夢
林場是棵大樹,職工就像大樹的枝葉。片片枝葉匯聚成郁郁蔥蔥的林海。60多年來,幾代“林場人”用生命和汗水,在這片鹽堿荒灘上創造了人間奇跡。
當年,老林區主任孫金東領著不滿20歲的兒子走到尹國良面前,對尹國良動情地說,“國良,我在林場干了一輩子,苦了若干年,樂了若干載,我離不開林場。現在,我年齡大了,腿腳不好使了,不能為林場出力了,我把孩子交給你,讓他跟著你植樹造林,改造鹽堿地,綠化國土,圓我心中的綠色之夢……”
今年74歲的侯學凱,1976年退伍回家后,就一頭扎進了林場。從臨時工,合同工,到正式工,以場為家近40年。他退休前,又把孩子侯慶水帶進了林場,他囑咐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把林場當自己家,給林場做事,要比給自己家做事還賣力!在老人的言傳身教下,侯慶水從一名司機一直成長為林業集團副總經理。侯慶水是一個“工作狂”,經常幾個月不回家,侯學凱老人也很理解。他們父子倆共同的心聲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孝!”
這就是壽光“林場人”!
這就是黃河口的“播綠人”!
這里的每棵樹種破土而出時,還是一棵稚嫩的幼苗,帶著泥土的氣息,是每一代“林場人”,精心地澆灌她,熱情地關注她,真誠地扶持她,慈母般地呵護她。如今,她們已成長為參天大樹,并向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回饋以生命的綠蔭、文明的花朵和無窮的精神財富。
從“一棵樹”到三萬畝人工綠海,這里每棵樹的年輪里都蘊含著生態文明的發展進程。這個當年的壽光“西北防護林”工程,目前也正由“守護”,向“守護+開發”轉變,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用生態的辦法修復生態,探索形成的“壽光鹽堿地修復模式”,千年鹽堿荒灘在新時代向社會貢獻出源源不絕的生態、經濟及社會等多重效益。
數據顯示,世界上鹽堿地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我國鹽堿地總面積約15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10%左右,其中可利用鹽堿地資源約5.5億畝,黃河三角洲地區擁有未利用土地近800萬畝,其中鹽堿地270萬畝。祖祖輩輩居住在鹽堿地上的人們,就窮在鹽堿地上;鹽堿地,成了當地發展的包袱。而壽光“林場人”對鹽堿地的成功開發,向尚未開發的鹽堿地區,喊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鹽堿地,不是包袱,而是財富。未來的鹽堿地,是一片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土地。
一代代“林場人”,不僅在這里開發了一片綠洲,更重要的是在這里矗立起了一座不忘初心、艱苦奮斗、戰天斗地、拼一腔熱血、放眼世界的精神之塔。
是的,這無形的精神財富,正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到這里接受綠色的洗禮。他們如同萬畝林海中的片片幼林,正在這片鹽堿地上,吐青染綠,播撒綠蔭。
來源:2022-08-28 大眾日報 06版 轉自雞鳴書屋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