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20世紀的戰爭恐怖而言,德累斯頓轟炸事件是一個絕對帶有懲戒意味的悲??!”
01
—
幾天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納烏東四州加入俄羅斯的簽字儀式上,發表了一篇頗有歷史意味的演說,他開篇即道:
“我還要提醒你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與英國一起,在沒有任何軍事必要的情況下,將德累斯頓、漢堡、科隆和許多其他德國城市炸成了廢墟。”
在后面的演說中,普京又點了英美主體民族“盎格魯·薩克遜”的名字。他說:
“但制裁對盎格魯-薩克遜人來說是不夠的,他們已經轉向破壞——令人難以置信,但卻是事實——通過實施對波羅的海海底的“北溪”國際天然氣管道的爆炸,他們實際上已經開始破壞歐洲的能源基礎設施。”
普京為什么要這樣講?他觸碰了什么樣的歷史傷口?又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02
—
先談談德累斯頓大轟炸。
德累斯頓曾是德國歷史上眾諸侯國之一的薩克森王國首都,是以豪華、優雅聞名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易北河上的弗洛倫薩”之稱。德累斯頓擁有茨溫格宮、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圣母教堂等眾多赫赫有名的巴洛克風格建筑。
德累斯頓從來不是軍事重鎮,戰前主要生產瓷器、帽子、茶碟和香煙等,二戰爆發后,也很少遭到轟炸,德累斯頓因此被德國人認為是相對安全的城市,大轟炸當天,城內有超過30萬從各地逃來躲避轟炸的難民。
1945年2月13日至15日,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隊出動796架轟炸機,對德累斯頓聯合發起了大規模的燃燒轟炸,僅在最初的兩次空襲中,就投下了65萬枚燃燒彈,529枚威力強大的薄殼空投炸彈和1800枚烈性爆破炸彈。
轟炸按照標準程序一絲不茍地進行:第一步,投擲大量的高爆炸彈,掀掉屋頂,露出房梁等木質結構,同時,爆炸產生的氣浪把房間隔門沖走,行成貫通結構;第二步,投下大量燃燒彈點燃房屋的木質結構,第三步,繼續投下高爆炸彈來阻遏消防隊的救火行動。
這種“科學”的轟炸程序,最后的結果是形成一股持續猛烈的火災旋風,中心火場溫度激增至攝氏1500度。焚燒區上方產生高速上升氣流,外界的冷空氣被極速帶入的同時也將地面的人們吸進火中。
轟炸的效果極其驚人。據統計,德累斯頓全城共有20多萬座公寓住宅,其中一半以上被完全摧毀或嚴重受損,其余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至于死于轟炸中的人數,據估算近20萬人,確切的死亡人數,可能永遠無法無法統計了。
簡言之,對德累斯頓的轟炸,就其造成的破壞性后果來說,并不亞于一次核爆炸。
1945年2月,蘇軍和盟軍已經從東西兩線深入德國本土,納粹德國敗局已定,德軍也已經撤出了德累斯頓,這次轟炸確實如普京所言,缺乏軍事上的必要性。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對德累斯頓進行如此猛烈的轟炸呢?
英國歷史學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曾經一語道破天機。他說:“就20世紀的戰爭恐怖而言,德累斯頓轟炸事件是一個絕對帶有懲戒意味的悲劇。”
懲戒誰呢?當然是德國人,日耳曼人。
03
—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西方”是一個整體,但實際情況遠非如此。
事實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并不認為自己是“西方”的一員,英美主導的“西方”也不認為德國是自己的一員。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認為自己既和東方(俄羅斯、蘇聯)作戰,也和西方(英美)作戰,因此是“非西方”的。
與之相對,在英美主流文化中,也長期把日耳曼人視為“野蠻人”。
在英語世界中,德國人一個固定的蔑稱“匈人”(Huns,即“匈奴人”)。當然,德國人獲得這一蔑稱,很大程度也屬于咎由自取——1900年,在向中國派遣八國聯軍時,德皇威廉二世聲稱德軍要像一千年前阿提拉王率領的匈奴人一樣毫不留情,在中國為德國揚名立萬一千年。到了一次大戰,英美在和德國進行“輿論戰”時,抓住了威廉二世這一講話,統稱所有德國人為野蠻的“匈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軍人外腰帶的金屬扣上有“GottMitUns(上帝與我們同在)”字樣,其中的“Uns(我們)”又繼續被英美士兵讀作“Huns(匈人)”。
威廉二世是無知的。他不知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中國的漢武帝就派出衛青、霍去病統帥的遠征軍,直搗漠北匈奴老巢,差點生擒匈奴王。正是在漢軍的持續打擊下,匈奴才不得不遠遁西方,到了歐洲變成令日耳曼人聞風喪膽的“上帝之鞭”(即匈奴王阿提拉)。
不過,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盎格魯-薩克遜人把日耳曼人視為“野蠻人”,還有還有歐洲歷史和文化的因素,比如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源于“蠻族”的不斷襲擊,而“蠻族”中的汪達爾人和哥特人,均屬于日耳曼族。
這些文化與歷史的事實,使得地處中歐、在歐洲列強中最后崛起的德國,一直被英法等歐洲老牌“文明國家”視為在開化程度上只是略強于更加落后的斯拉夫人,更由于兩次世界大戰的緣故,英美對德國一直懷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理。
英國陸軍上將和外交官,二戰時期丘吉爾的參謀長和第一任北約秘書長黑斯廷斯·萊昂內爾·伊斯梅男爵,在1949年曾經這樣概括北約一箭三雕使命——“拒俄、納美、抑德”,或者更通俗的說,北約的功能是“趕走俄國人,請來美國人,壓制德國人”。
也就是說,俄羅斯(包括前蘇聯)和德國,同時都是北約防范的對象,北約的正面是圍堵俄羅斯,背面卻是為德國穿上拘束衣,同時為美國插手歐洲提供一個方便的平臺。
所以,北約是有“內圈”和“外圈”的,而德國從來不在內圈,是北約的二等公民。
奧巴馬政府時期,曾經爆出美國秘密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手機的丑聞,2014年,因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德國秘密招募間諜,德國宣布驅逐美國在柏林的情報主管。所有這些,都折射了美國對德國的真實心態。
04
—
德國人有很濃重的“俄羅斯情結”,而俄羅斯人也有“德意志情結”。
歷史上,俄羅斯帝國的很多沙皇都非常親德(普魯士),沙皇彼得三世(1762年1月5日—7月9日在位)就是當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鐵桿粉絲。他登基后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就是放棄在七年戰爭中的所有勝利果實,歸還整個東普魯士以及七年戰爭期間占領的所有土地,俄羅斯退出戰爭并轉而與普魯士結盟。
彼得三世不久之后被自己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二世推翻,但葉卡捷琳娜二世本人就是德國一個小公國斯德丁的公主,是原裝正版的德國人。她在位期間開始招募自己的同鄉到俄國墾荒,并允許他們保留德意志語言和文化,前后多達百萬人。十月革命勝利后,在德意志人聚集區成立了“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直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后才被取消。
葉卡捷琳娜二世之后的歷任沙皇,均具有日耳曼血統。
與之相對應的是,德國人也有“俄羅斯情結”。
據報道,默克爾任德國總理時,辦公室里就一直擺放著最早征服克里米亞半島的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畫像。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恩也曾經特別強調德國與“西方”的文化差異??死锩讈單C爆發后,德國《明鏡》周刊曾以《德國究竟有多“西方”?》為題發表文章,再次提出德國自身的認同問題。德國朝野和經濟界非常熱衷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無疑相當于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臍帶”。
05
—
普京在烏克蘭戰爭陷入僵局的時刻發表這篇演說,重新撕開德累斯頓大轟炸的歷史傷口,并提醒日耳曼人,他們與斯拉夫人都曾被盎格魯-薩克遜人視為野蠻人。這意味著,作為一個有歷史感的政治家,普京意識到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希望在于德國重新認識自己與俄羅斯及“西方”的關系,而“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毀,意味著盎格魯-薩克遜人也在擔心這一點。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高度一萬五千米”)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